书城心理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16588400000015

第15章 再完美的语声也掩盖不了心声(2)

识人从“打招呼”开始

打招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人际交往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友好、开放、接受的态度。如果你碰见一个人冷冰冰的,想想看,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神经病吧他!所以基本上对于成年人而言,打招呼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行为,每天都会进行。

早上来到单位和同事们说声早,下班后“拜拜”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也是很符合社会交往规范的。打招呼的出现频率很高,人人都会有的行为,但是人人不同,从打招呼的方式上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首先是距离问题。人和人的距离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在大招呼呼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察觉出彼此的距离,就能很容易摸清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他的性格倾向。比如说你和某个人打招呼,这时候他却故意的退后了两三步,对你而言,这是什么信号呢?你可能在想,这家伙真不礼貌,我和你打招呼,你离我那么远,我又不会吃人,干嘛那么冷漠。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就会给你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对他而言,可能认为这是谦虚的一种表现,是自己退后,而不是盛气凌人。不过这种行为如果用到社交场合,就会被认定是不礼貌的一种表现,有意拉开彼此的距离,表示的意思是戒备,疏远。如果是无意识的行为,就意味着对方潜意识里想要避开你,远离你,同时希望能在彼此的关系上找到优势心理,给你一种心理压力,让你在首先在心理状态上就处于劣势。

有些人和你打招呼的方式是点点头,同时眼睛一直在盯着你看,这说明对方对你怀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同时他也想在彼此的关系中占据优势的主导地位。他的眼睛一直盯着你的眼睛,说明他在推测你的心理动态,想了解你在想什么。和这种人打交道,不应该过于急切,如果想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关系,那么就需要循序渐进,急不得,要保持你的诚意。如果一旦急切,很可能会被对方看到你的缺点,这时候他可能就会看不起你,从而产生反作用。

和上面那种人相反,有的人打招呼一直都不看对方的眼睛,虽然你在看他的眼睛,希望能得到一个正面的回应,但是始终没有能得到。有的人认为这是对方的一种傲慢的态度,其实并不是这样,恰恰相反,这是对方有很深的自卑感的原因。要么这个人可能是非常胆小的一个人,如果你的动作有点过激,很可能就会将对方吓跑。所以和这种类型的人打交道,要注意保持一颗平常心,要能平静的对待他的一些不被常人理解的反应,平等看待彼此的关系,这样就比较能容易建立起关系。

有的人和别人第一次见面就像是很早就认识的老朋友一样,很随和的上来和你打招呼,很随便自然。别人对这种情况可能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所以经常会有被吓一跳的感觉,起码心理也感觉有些不舒服。对于女性,如果出现这种行为,是因为他们想在彼此的关系中建立起比较有利自己的地位;对于男性,如果见到女性就很随意的上打招呼,那么女性朋友要注意了,他们和女性不一样,这种人一般以浪漫多情自居,很多情况下都是滥情者,而且有不少这样的男性是游手好闲者。

有些人和自己的熟人,甚至是朋好打招呼的方式千篇一律,虽然很熟了,但是仍然是老套路,这种人一般自我保护,自我防卫的意识很强烈。

还有些人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表现的和多数人很不一样。比如说你给他送了一件礼物,如果是平常人在办公室见到了,对方可能会说,真谢谢你的礼物,我很喜欢!但是这种人不一样,明明他接收到了你的礼物,但是在办公室有人的时候,仍然很冷淡的和你说,早!没有人的时候,他才过来对你讲,你的礼物我已经收到了,谢谢。跟这类人说话,以及其他的交往不能太随便,尤其是在比较正式的办公场合,和工作无关的事,尽量不要讲。否则的话,可能会引起他的反感,以至于出现不必要的不愉快。有的人却不一样,他们在工作的时候非常认真,正儿八经,一直都是那种很专业的姿态,但是一旦下了班回到家里,就没日没夜的玩麻将,这类人一般表里不一,而且极为重视自己的名誉。

不但打招呼呼的方式能反应出一个人的性格来,打招呼常用到的一些话,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以及本质的性格特点。

经常用“你好”打招呼的人一般做事认真,很勤恳、理智,很少有感情用事的时候。这种人一般深得身边朋友熟人的信赖;经常用“喂”的人,一般比较外向,很活泼,喜欢被别人爱慕追逐,心思很简单,富于幽默感,创造力方面有不俗的表现;经常用“嗨”的人,他们很热情,多数情况下,都很讨人喜欢,但是很害羞,总是担心自己做错事,所以不敢做出太多新的尝试,多半多愁善感;“过来呀”这类人很喜欢冒险,不过也能从每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做事果断,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你怎么样?”这种人很容易辨认,他们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喜欢出风头,他们能利用各种机会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很自信,但却经常迷惘,做事有始有终。

称呼也会有奥妙

称呼是人和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符号性桥梁,同时也是一种标签,贴上不同的标签,每个不同的人之间就会有不同的关系界定。父亲叫自己的儿子就是“儿子”,这不单是对晚辈的一种叫法,同时也是一种比较亲昵的称呼表达;有的子女叫自己的母亲妈妈,有的则叫做老妈;在两口子之间,称呼的复杂性就更多,丈夫称呼自己的妻子可以是老婆,也是“家里那口子”,还可以是“孩子他妈”,再有“太太”,古人还有更加正式的叫法“夫人”。不同的称呼表达了不同的含义,虽然表面意思看起来是一样的。

我们将称呼进行界定,目的是从这个称呼上划出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能认定亲疏程度。比如说妻子叫自己丈夫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叫法,在外面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可能是“我们家那口子”这是很随便的叫法,一般在非正式场合都可以这么说,尤其是在熟人但不是亲人面前都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一般的亲人面前也能这样讲,但很少。这种说法就没有太多的含义,就是一种很直接的叫法,两人的关系没有十分亲密的表现,但也不赖;在稍微正规一点的场合,可能会说那个是“我丈夫”,这就是简单的一种指代,是对两人关系的一种说明,一种很直白的陈述语句,没有什么感情色情在里面,从这句话我们不能猜测两人的关系到底如何;有些时候,用到的可能是“孩子他爸”,这就是很亲昵的一种叫法,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默契,也是对对方的一种特殊称呼,从这个叫法中,我们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人的关系是不错的,肯定不是在冷战;有些时候可能就会直呼其名,“xxx,你死到哪里去了”,这种叫法就略带怒意,有点不太高兴了,如果处理不好,后面是不是会爆发战争都很难说。

在日常生活中,人跟人之间理论上来讲都是存在称呼的,极个别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唉,我说……”或者是“喂”,任何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很难在很短的篇幅里做出很明确的分类,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将一些常见的分类归纳一下,从这些例子来看看称呼和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距离的问题。

第一种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我们称呼对方为xxx先生,或者是“xxx科长”“xxx部长”一类,这是对官员官衔的一种称呼,就是一种很简单的陈述,有尊敬的意思在里面,不过这个已经可以淡化不提,基本就是为了一种规则,那么叫就对了。如果是领导和下属一起去外边玩,或者是一起出去吃饭,喝酒,这就是比较轻松自在的场合,但是对领导的称呼一般没有人会想着改一下,领导一般会直接叫下属的名字,或者是干脆就是“你”,简单明了。同事之间或者是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大家互相称先生,以示尊敬。这种叫法,不管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同级别的同事之间,心理距离是很明显的。

第二种是称呼外号,或者是叫做“小张”“小李”“小王”等等。这种叫法一般表示很亲密、关系不一般。男性叫比较自己小的女性为“小x”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在姓名前面加上一个“小”字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如果一个女性称呼一个男性为“小x”,那么这个关系很可能就不一般了。

第三种关系是存在与男女恋人关系中的直呼其名。一般来讲,女性如果和男性的关系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叫“xxx先生”,但是一旦关系非常亲密以后,尤其是两者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发生了性行为,那么女性一般都会改口,直呼其名,这是亲密的一种表现。男性如果改口称呼女性的名字,一方面有亲密的表现,另一方面从男性的角度来讲,有把女性一方当作是“自己的人”的感觉。

第四种,“您”或“你”。对于您这个字眼,一般是在初次见面,或者是见面次数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才会用到,这是很典型的社交礼仪用语,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也是维护自身形象的一个语言表现。但如果交往很久了,还是叫对方“您”或者是“你”,这就是可以拉开彼此距离的一种表现,“你是你,我是我”的意味很强烈。

第五种,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称呼,这个称呼也是出现在夫妻关系中。一般有些老年的男性,而且相对比较害羞的男性会喊自己的妻子“那个”,这个意思类似于“那谁”,这是很私人的一种称呼,只是在两人之间使用。

我们讲的这些称呼,只是平时称呼中的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部分表达意思的实质是一样的,不同的称呼,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用处。如果我们知道这些,可以尝试着改变之前的一些称呼,改为比较亲昵的称呼,这种改法可能会对促进彼此的距离有作用。

口头禅和心相连

口头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只是用到的地方不一样,用的对象可能也会有分别,这是一个人长久的习惯,性格表现在语言上的一种本能流露。有时候我们的一些口头禅是自己知道的,比如说有些人喜欢用“真是的”;有的人喜欢说“可以,可以”;有的人呢则习惯于骂人,其实并不是骂人,而是一种长久的习惯使然。

不同的口头禅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表现的个人性格也不一样。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很大,从男女的角度来讲,不少男性,尤其是年轻一点的,他们的口头禅有很大的一致性,而且多数人喜欢用骂人的方式作为自己的口头禅,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能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可能是社会风气,也可能是一个地方的习俗,这都有可能,也可能只是一阵风,过去了,就改变了,保存不了多长时间。这种普遍性的口头禅,尤其是社会色彩很浓重的,一般能体现出一类人的性格,表现他们的心理状况。不过我们要研究的还是具体的,能体现个人色彩浓厚的口头禅。

有些人在讲话之前会很习惯的带上一句“所以说……”,这类人一般很喜欢将自己之前讲过的话做多次强调、重复,然后做一个结论性的陈述,这种人很自然的认为自己比别人有先见之明,能够比其他人看得更远、望得更高。因为一开始他们似乎就知道了事情发展的方向,弄明白了所有的事实。不过事情并不是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样,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而且他们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在说话的时候,如果有人对之前的事情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说明,他很快就会在旁边补上一句“我之前不是说过了吗”,然后在洋洋得意的补充一句“我早就知道事情会是这样的”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他们很少,或者是几乎不会说,“恩”、“是的”、“你讲的对”、“我跟你想的一样”等等,因为这样的话,就显示不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觉来。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于事情发展的趋势和事情动向已经完全在他们的掌握之中,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自己预料之外的情况。这类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喜欢邀功,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搞定的,也只有自己才能搞得定,别人都不行,傲慢无礼,目中无人。他们几乎会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别人永远只能当自己的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