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大探秘
16593000000011

第11章 五彩斑斓——海洋动物(3)

在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海,在肃静的海湾3~15米深的岩礁或细泥沙的海底,生活着一种身体背部布满大大小小圆锥状肉刺的海参,名叫刺参。刺参是海参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它很怕热,每当夏季来临、海水温度升高时,它便爬到深水里,伏在礁石附近,不吃也不动,开始了“夏眠”,一直睡到仲秋季节才开始活动,这一觉足足要睡3个多月!待秋高气爽、水温渐凉时,刺参便爬到浅水中,边爬边用树枝状的触手抓起海底含有丰富有机物质的泥沙,吞噬下去。夹在泥沙中的有机物质被消化吸收,消化不了的泥沙被排出体外。正是海参的粪便给那些潜水捕捉海参的人提供了线索。

海参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营养滋补品,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抑制肿瘤、延年益寿都具有良好的功效。

海中的寿星——海龟

海龟是海洋龟类的总称。生活在我国海洋中的海生龟类有5种(全世界也只有7种),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岛和广东省惠东县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亚市郊沿海和陵水县沿海。中国海记录的海龟有棱皮龟、海龟、蠵龟、玳瑁和丽龟等5种,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海龟是现今海洋世界中躯体最大的爬行动物。其中个体最大的要算是棱皮龟了。它最大体长可达2.5米,体重约1000千克,堪称海龟之王。

海龟的祖先远在2亿多年以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古老的海龟和恐龙一同经历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后来地球几经沧桑巨变,恐龙相继灭绝,海龟也开始衰落。但是,海龟凭借那坚硬的背甲所构成的龟壳的保护战胜了大自然给它们带来的无数次厄运,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海龟步履艰难地走过了2亿多年的漫长历史征程,依然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和繁衍下来,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古老、顽强而珍贵的动物。

海底鸳鸯——鲎

鲎的长相既像虾又像蟹,人称之为“马蹄蟹”,是一类与三叶虫(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唯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

之称。

每到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

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此外,鲎的肉、卵均可食用。

全身武装的动物

海胆是棘皮动物家族中的另一成员,它长着一个圆圆的石灰质硬壳,全身武装着硬刺。对居住在海底的“居民”来说,它是难以侵犯的,没有哪个莽撞的家伙敢去碰它。在我国南方,大都在春末夏初开始捕捞海胆;北方的大连紫海胆则是在夏秋两季采集。这时的海胆里面包着一腔橙黄色的卵,卵在硬壳里排列得像个五角星。海胆的卵是一种特殊风味的佳肴,光棘球海胆、紫海胆的卵块是名贵的海珍品。在我国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如龙口、蓬莱、威海、长岛等地用海胆卵制成的“海胆酱”远销中外。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海胆都可以吃,有不少种类是有毒的。这些海胆看上去要比无毒的海胆漂亮得多。例如生长在南海珊瑚礁间的环刺海胆,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条纹,细刺为黄色。幼小的环刺海胆的刺上有白色、绿色的彩带,闪闪发光,在细刺的尖端生长着一个倒钩,它一旦刺进皮肤,毒汁就会注入人体,细刺也就断在皮肉中,使皮肤局部红肿疼痛,有的甚至出现心跳加快、全身痉挛等中毒症状。

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全身呈蓝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蓝鲸的时间是1904年,地点在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这条蓝鲸长33.5米,体重195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它的舌头重约3吨,它的心脏重700千克,肺重1500千克,血液总重量为8~9吨,肠子有半里路长。这样大的躯体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蓝鲸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兽,论个头堪称兽中之“王”。蓝鲸还是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大型蓝鲸所具有的功率可达1700马力,可以与一辆火车头的力量相匹敌。它能拖拽800马力的机船,甚至在机船倒开的情况下,仍能以每小时4~7海里的速度跑上几个小时。

蓝鲸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时可达15海里。蓝鲸有一个扁平而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是它前进的原动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变而来的两个鳍肢,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并协助转换方向,这使它的运动既敏捷又平稳。

潜水能手抹香鲸

抹香鲸头重尾轻,宛如一头巨大的蝌蚪,头部占去全身的1/3,看上去像个大箱子。鼻孔也很特殊,只有左鼻孔畅通,且位于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

所以,它呼气时喷出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虽然抹香鲸的牙齿很大,足有20多厘米长,每侧有40~50枚,却是只有下颌有牙齿,而上颌只有被下颌牙齿“刺出”的一个个的洞。不过,抹香鲸的习性与蓝鲸截然不同,它是非常厉害的,猎物一旦被它咬住就难以脱身。它最喜欢吃的食物是深海大王乌贼,因此“练就”了一身潜水的好功夫。

在所有鲸类中,以抹香鲸的潜水为最深,可达2200米。抹香鲸的经济价值很高,巨大的“头箱”中盛有一种特殊的鲸蜡油,过去人们误以为是脑子里流出来的,所以叫它“脑油”其实“脑油”与脑无关。这是一种用处很大的润滑油,许多精密仪器,如手表、天文钟甚至火箭,都离不了它,一头大的抹香鲸的头部可以装1吨这样的油。着名的龙涎香就是这种鲸肠道里的异物,这是一种极好的保香剂,抹香鲸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聪明的海洋动物——海豚

过去人们常说,在动物界中猴子是最聪明的动物。但事实证明,海豚比猴子还要聪明。有些技艺,猴子要经过几百次训练才能学会,而海豚只需二十几次就能学会。如果用动物的脑占身体重量的百分比来衡量动物的聪明程度,那么海豚仅次于人,而猴子名列第三。

海豚经过训练后,不仅可以表演各种技艺,例如顶球、钻火圈……而且在人的特殊训育下,它们可以充当人的助手,戴上抓取器可以潜至海底打捞沉入海底中的物品,如实验用的火箭、导弹等,或给从事水下作业的人员传递信息和工具,还能进行军事侦察,甚至充当“敢死队”,携带炸药和弹头冲击敌舰或炸毁敌方水下导弹发射装置。

生活在水中的“犬”

在海滨公园的海豹池中,海豹整日游泳戏水生动活泼,实在逗人喜爱。若加以训练,它还会表演玩球等节目。海豹身体浑圆,形如纺锤,体色斑驳,毛被稀疏,皮下脂肪很厚,显得膘肥体胖。两只后脚向后伸,犹如潜水员的两只脚蹼。游起泳来,两脚在水中左右摆动,推动身体迅速前进。从海豹的头部看,貌似家犬,因而不少地区称其为海狗。有时它爬到礁石上,这时它的动作就显得格外笨拙,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海豹爬行的动作非常有趣,因此常引起观者的朗朗笑声。

海豹的身体不大,仅有1.5~2.0米长,最大的个体重150千克,雌兽略小,重约120千克。

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荡,有时上岸休息。上岸时多选择海水涨潮能淹没的内湾沙洲和岸边的岩礁。

例如,在我国的辽宁盘山河口及山东庙岛群岛等地都屡见有大群海豹出没。海豹的潜水本领很高,一般可潜到100米左右,在水深的海域还可潜到300米,在水下可持续23分钟。它的游泳速度也很快,一般可达每小时27千米。海豹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千克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千克鱼。

自相残杀的鱼

带鱼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海鱼,也是多数人喜欢吃的一种鱼,由于它的肉细嫩、鲜美,往往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可是你要是看了它们的表现,保准对它们产生反感,因为它们凶猛贪食,又常常自相残杀,甚至连自己的幼鱼也不放过。

带鱼头小、口大、吻长、牙利,体形扁窄而长,就像一把马刀。这种“马刀式”的体形使它们的游速很快。带鱼喜欢吃身体细小的其他鱼类,特别是沙丁鱼。有人观察到:好几条带鱼同时追赶着一尾沙丁鱼。它们张着大口,露出利牙,吓得沙丁鱼仓皇奔跑。可是,终于还是被追在前面的带鱼一口吞下。这时,另一条大带鱼看小沙丁鱼已被吞吃,就开始自相残杀起来,一条较大的带鱼,竟一口咬下了吞吃沙丁者的尾巴。随后就是一阵互相撕咬,混乱中,一条大带鱼吞吃了一条小带鱼。

无独有偶,海洋中有一种鲨鱼名叫“砂鲛”,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动物。砂鲛是胎生,它们在娘胎里就十分残暴,常常出现大一些的砂鲛吞掉比它弱小的小弟弟小妹妹的现象。正由于它们的残暴,曾发生过一起砂鲛未出世就咬人的天下奇闻:有一次,几个外国鲨鱼专家在解剖一条怀孕的母砂鲛时,其中一名专家竟然叫还未出世的一条小砂鲛咬了一口,使在场的人大为震惊。

如果说砂鲛作为鲨鱼的一种仅仅凶猛残暴并不足以为奇的话,那么在母体内就自相残杀,这种动物,在动物界中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