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用四言写成,不仅简洁有力,而且由于饱和着情感,使得整篇文章的奇崛之思、悲怆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篇笔力健举、含量丰富、骨力坚挺的文章。
祭欧阳文忠公文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安石(略)
【原文】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沦,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乃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译文】
有些事是人力能够办到的,也还是有人力不一定能够成功的。何况天道溟漠不可揣度,又怎么可以推断得知结果?只有欧公在世时声名就闻于当时,去世后其事迹仍然流传于后世,如果能够这样也就足够了,而这又有什么值得悲伤遗憾的呢?
像欧公的才能、度量和品质这样深厚,智识高远,又辅助于学术的精粹深微,所以表现在文章里,见于议论,就会是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表现在文章之中,浩大如江河的汇聚;其表现在文章之外的,就如同灿烂光明的日月发出的光辉。其文章清幽的音韵,凄切犹如狂风暴雨的骤然而至;其雄辞伟辩,迅疾快发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必问认识欧公的还是不认识欧公的,读到他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呜呼!自公做官四十年来,升官与贬官,上上下下,往复不已,深深地感受到世道的艰难,但即使是颠沛困顿,放逐贬斥,到处流离,然而终于不可掩其光辉,就是因为谁是谁非自有公论。既然遭受压制,复又受到起用,于是逐渐显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到了晚年也不衰减。
当仁宗皇帝治理朝政的末年,顾虑死后的事,说像欧阳修这样的大臣,可以把关系国家安危的事托付给他。等到发起计谋、决定谋略的时候,欧公等从容而迅速地决定了立英宗为皇帝的大计,这可谓是千载难逢的事情。功名成就,欧阳修不自居有功而请求解职而去,这又大概可以说是英魄灵气不随草木之类腐败散去,而是如同长久地留存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滨一样的高风亮节吧。然而天下无论贤人和不贤的人,尚且还为欧阳公的去世而涕泣欷歔;何况与他同朝的士大夫、往日交游往来的人,又怎能不与我的心所仰慕而瞻仰依从是一样的呢?呜呼!盛衰兴废的道理,自古都是一样的。我迎风想望,不能忘情,惦念着欧公的不可以再见到,还有谁与我是一道的呢?
【赏析】
这是一篇情感深厚的祭文。
王安石对欧阳修是有知遇之恩的。王安石于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被派到地方上任通判官。庆历四年(1044年),曾巩曾上书欧阳修,说王安石不愿“求知于人”,“以为非欧公无足以知我”,间接表述了王安石对欧阳修的仰慕与崇敬。但直到至和二年(1055年),欧阳修始见王安石。从此以后,两人书牍往来和见于章奏者,相互爱叹称誉有加,无与伦比。到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当了宰相,欧阳修有《贺王相公拜相启》,其中说到王安石是“高步儒林,著一朝甚重之望”。对此,王安石是感激的。因此,欧阳修去世,王安石能够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写出了这样一篇《祭欧阳文忠公文》,给予欧阳修以极高的评价。
这篇祭文言辞恳切,情感自然流露,节奏自然流转,是被古文家称为祭欧公文中“当数第一”的优秀作品。
文章开头写天道不可知,人事成败难以预料,但没有人能像欧公这样生前死后都是为人景仰与纪念的。他的去世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文章接着盛赞欧阳修的为人为文,说欧阳修为人是器质深厚、智识高远、学术精微,因此为文便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在其丈章中内含着浩大渊深的内容,而发于文章之外便是如日月的光辉灿烂。又由于欧阳修在写作中注意艺术的锤炼,因此,清音幽韵,凄如飘风疾雨;雄辞闲辩,快如轻车骏马。王安石的这种观察,是深入到认识欧阳修为人为文的深处,正确地指出了有其人必有其文的真理,从而告诉我们,必须有正直的人格和博学的才能,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艺术修养,才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来。
文章第三段对欧阳修在四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上下往复,屯困踬,窜斥流离,但都不改“果敢之气,刚正之节”的精神,表示了由衷的赞佩之情。
文章第四段写欧阳修有功于朝,特别是拥立英宗为帝的决断,但又“功名成就,不居而去”。这种“出处进退”的高风亮节,可以比之于古之贤人,而且受到公卿士大夫的一致向慕与瞻仰。对欧阳修作这样极高的评价也是符合实际的。
文章最后写出临风想望,不胜悲悼的情感,也在至情至理之中。
将王安石的这篇祭文与他的《祭范颍州文》相比,可以看到,这篇祭文的文字更加老辣纯熟。写作这篇祭文时,由于王安石已经对欧阳修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然而对范仲淹却只有间接的认识,所以在文字的表现上也可看出两篇祭文格调的不同。
祭周瑜文
【作者简介】
罗贯中,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笔记记载,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公元1300—1400年间在世。一生所作小说甚多,除小说之外,据传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词曲《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罗贯中所作《三国演义》是“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欲状诸葛亮之智近似妖”。其在历史现象的叙述上则基本上采取史实,因而有“七实三虚”之说。
【原文】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熏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译文】
呜呼公瑾,不幸短命而死!无论长或是短都已是过去的事了,岂不令人伤感?我心实在悲痛,用酒来祭奠你;如果你有灵,就来享用品尝我的祭品!悼念君幼时,以交孙策;仗义疏财,转让房舍给人住。悼念君在年少时,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万里,奋发有为;定建江南霸业,割据江南。悼念君以少壮之力,远镇巴丘;刘景升深怀忧虑,因而讨伐刘景升的叛乱可保无忧。悼念君的风度,有小乔作为佳美的配偶;汉家臣子之婿,不愧可以称美当朝。悼念君的气概,规劝阻挡,采纳朴质;开始时不垂挂翅膀,终于能够奋翼而飞。悼念君在鄱阳时,蒋干来做说客;挥洒自如地应付他,足称雅量高致。悼念君的弘才,文筹武略;火攻破敌,挽住强敌当做弱旅。回想君的当年,雄姿英发;哭悼君的早逝,俯地流血。你的忠义之心、英灵之气永存;命终三十多岁,却名垂百世。哀悼君去世的情感更悲切,以致愁肠千结;只有我的忠心敬佩,悲伤不会断绝。东吴天昏地暗,三军为之悲伤;吴主为之哀泣,朋友为之泪流不断。
我以不才的身份,献出拙劣的计策与谋略;帮助吴国抗拒曹魏,辅佐汉室以安刘氏;作分兵牵制或夹击之援,首尾互相呼应。是存是亡还有什么思虑和忧愁的呢?呜呼公瑾!我与你已生死永别!我将诚挚地坚守你的贞洁品德,无论它是多么幽远或是消失。你的英魂如有灵验,可以鉴定我的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悲痛啊!俯伏在地请你来享用祭品。
【赏析】
这是《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为刘备夺取荆州“三气周瑜”,致使用瑜夭亡以后,诸葛亮亲自过江祭奠周瑜的一篇祭文。据考证,历史上诸葛亮并无此举,这篇祭文实是罗贯中所撰,也十分精彩,所以本书将此收入,以飨读者。
这篇祭文在史实上是“虚”的,但祭文中所采用的周瑜的生平事迹却是“实”的,其中除“蒋干盗书”为“虚”的以外,其他均符合史书《三国志》记载的周瑜的情况。
因此,这篇祭文是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写出了对于周瑜这样一位“雅量高致”、“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的敬爱之心、崇敬之心。
祭文从周瑜的“幼学”、“弱冠”、“壮力”、“丰度”、“气概”、“弘才”等几个方面,勾画出了周瑜雄才大略的生平事迹,以无限哀伤悲痛之情,惋惜周瑜的英年早逝。
祭文最后一段写“从此天下,更无知音”,更是情真意切。
所以,《三国演义》中,在诸葛亮读了祭文以后,借鲁肃之口评论说“孔明自是多情”。这也是罗贯中,“状诸葛亮之多智”的一个例证。
寒花葬志
【作者简介】
作者归有光(略)
【原文】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译文】
寒花是魏孺人陪嫁的侍女。死于嘉靖丁酉五月四日。葬入土丘。服侍我而不能到底,这是命啊!
寒花陪嫁才来时,年十岁,垂着环形的发髻,拖着深绿色的布裙。一天,天气寒冷,用小火煮熟了的荸荠,寒花削了皮满满地放在小瓦盆里。我从外面进来,取吃荸荠;寒花拿过去,不给我吃。魏孺人在旁边看着笑。孺人每次令寒花依靠在小茶几旁吃饭,吃饭时,眼睛忽忽转动。孺人又指着我笑她。
回想那个时候,已经很快过了十年。啊,可悲哀啊!
【赏析】
这是一篇短小生动而感人的祭文。
这篇祭文只写了寒花的三件事:初来时的打扮、削荸荠的顽皮、吃饭时活泼的眼神,使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子形象活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在寒花死后十年写了这一篇祭文,将寒花的纯洁可爱从鲜明的记忆中勾画出来,显得十分生动而有神采。
从文中可推算出,寒花未成年即去世了。她虽然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婢女,但作者对她寄予深深的爱怜,写下这篇充满感情的祭文。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抓住典型的细节,笔法简洁而概括,产生了以少胜多、以轻寓重、言短而意未尽的艺术效果。
李安人小祥文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他与兄袁宗道、三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他先后担任过吴县知县、京兆校官、礼部仪司主事等职。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弟兄三人中,他的文学成就最高。他反对模拟,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精通儒学,对于道学和禅学也有精深的研究。
【原文】
谨延净侣,皈依如来。曾日月之几何,动逾一载;缅音容之如在,遂隔九京。半世修因,唯嗟沉堕;千生积垢,岂免牵缠。
感逝者之如斯,记去年之今昔。风波万里,扶黄肠而历江湖;形影相怜,著衣而返京国。坐不温席,心尚悬旌,计人间之一周,乃花宫之半瞬。如此逍遥宝树,则迦陵尚能笑人;倘或漂沉爱河,即雪衣犹可念佛。唯冀西方忆子之母,垂念南国失乳之儿。变灭如浮云,渺羁魂之何所;容受同大地,唯慧目之能知。尚有虞氏侍姬,与灵偕往。既修夜之同寐,岂黄垆之异途。
升则俱升,佛乎不远;去实不去,魂兮归来。
【译文】
我恭敬地请和尚来作法事,超度母亲的灵魂归向如来。日月过得很快,转眼问就过了一年,怀念母亲的音容笑貌仍宛如在眼前,但已经与母亲相隔在墓地。半世修炼产生结果的原因,只赞叹沉迷堕入其中;千年积累的尘垢,哪里能避免牵引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