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焦虑的中产
1666000000017

第17章 老板来视察

朱明月一大清早就醒了,心里装着事,睡得不踏实。

今天是老板邓远军来京考察的日子,邓远军每次来京通常都安排三天,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看一眼,但任何地方都不能出纰漏。行程安排很紧,几乎都是轮流转,没有半点空闲的时间。这是邓远军一向行车打仗的信条:工作要拼命,享受要尽情。

朱明月抬头看了看窗外,灰蒙蒙一片,啥也看不见。用手摸了摸床头柜上的手机,小小的台面上放着一大堆东西,两部iPhone手机、汽车钥匙圈、喝水的茶杯、儿子的卡片、几本书,擦脸的精华和晚霜。

房子小,东西多,再加上小孩,凌乱就成了常态。

朱明月摸索了半天,才找到自己的手机。按键看了看,上面显示凌晨5点整。他有些懊恼,不禁拍了拍额头,一边自责。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如此浮躁,一点都沉不住气,老板来考察这点小事就弄得自己失眠。看样子,这辈子都不是干大事的料。

想到这,又强迫自己钻回被窝再睡一会儿,可惜事与愿违,越是较劲越睡不着,翻来覆去折腾了半小时,最后别说睡着,连躺着都变得难受起来,只好又爬起来。

张小七已被吵醒,蒙眬中看着坐在黑夜里的丈夫,猛然一惊,连忙坐了起来:“你这是怎么了?”

朱明月有些歉意:“睡吧睡吧,想点事,睡不着。现在才5点多,你再睡一会儿。”

“出什么事了,很为难吗?”

“没啥,老板今天来京,等下得去接机。”

张小七一听,也放下心来。这个邓老板几乎每年都要来一趟,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者她以前跟着朱明月一起吃饭见过面,长得挺斯文,瘦高个,对人和和气气,脸上满是笑容。想着还能小睡一个钟头,于是她又倒头躺下,同时嘴里叮嘱了一句:“现在还早,你也睡一会儿吧。”

“嗯。”他点点头,拍了拍妻子的手安抚着。

屋子里很快又陷入了一片寂静当中。

黑夜中,朱明月靠在床头,思绪万千。这次的心浮气躁来得莫名其妙,内心深处总感觉有一种不安和忧虑。他从不相信算命一说,也没有直觉的经历,所以这次的感受让他有些讶异,百思不得其解。

他又把老板准备见的人细细琢磨了一遍,应该不会出纰漏。这几天他都一一应酬过一遍,均已打点好。有些话需要第三方的嘴说出来更可信,不该说的话相信这些人一个字都不会吐。想到这,朱明月不禁苦笑地摇摇头,自己老老实实啥也没干,有什么好担心的?一没贪污受贿;二没私自开厂开店;三没损害公司利益。即使这些人要说,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倒是这几天的行程,可别出什么乱子。

邓远军是个会享乐的主,每回来京,吃、住、行、玩都有很高的要求,马虎不得。本来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钱也容易办到。不过这个主早年穷怕了,精打细算得厉害,对各区域老总疑心又重。招待得好花钱多了,他会怀疑你的钱另有来路;节省一点花钱少了,他又觉得你对他不够尊敬。难伺候就在于这个度的把握和拿捏之上能否恰到好处。

不过这点,朱明月倒是不太为难,这么多年相处下来,邓远军的爱好习性多少他也还有些了解,所以在吃饭和住宿的某些细节上都已安排员工做了准备。花钱肯定不能太多,只要让老板看到自己用了心就可以了。想到这,见妻儿都睡熟了,他轻手轻脚打开台灯,找出那张行程单,又仔细检查一遍。三天的行程单倒是精简,只是后面的备注却是详细得很,密密麻麻写满了三张纸。

第一项:首都机场接机,到达时间10:55。

备注:1.老板极厌恶迟到,提前一小时到达;2.准备水果篮放车上,一定要有葡萄;3.车上需要简单汇报三天安排;4.重点介绍此次几位面谈人物的情况及洽谈内容;5.老板的吩咐与现场安排。

第二项:入五星级酒店休息。

备注:1.豪华大床,洗手间一定要干净;2.老板有颈椎病,另备专用的保健枕;3.不喜酒店茶叶,另备铁观音;4.保持房间每天更换新鲜水果,葡萄必不可少。

第三项:中午与卖场负责人老李的饭局。

备注:1.帮老板准备礼物送人;2.老李个人详细介绍及性格特点;3.卖场近段时间重要事件;4.洽谈宣传与展示问题。

第四项:下午大卖场考察店面。

备注:1.老李安排2小时现场陪同;2.店面员工各项准备事项;3.卖场内主要品牌销售数据对比表;4.卖场各厂商市场活动效果分析。

第五项:晚上与某装饰公司王女士的饭局。

备注:1.帮老板准备礼物送人;2.王女士个人详细介绍及性格特点;3.装饰公司重要设计师的走货情况;4.自家品牌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比对;5.洽谈合作战略升级。

……

朱明月刚看完第一张,脑袋已有了一些睡意,赶紧扔掉纸张,歪头倒下。  首都机场航站楼什么时候都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忙忙碌碌一片繁华景象。

朱明月和员工小李到达2号航站楼时,时针刚刚指向9:30。他一看时间还早,带着小李找了一家快餐厅,点了两份冷饮慢慢等。

飞机晚点了,延迟半小时。中国的航班,延时正常得很。这点跟北京的交通很类似,堵是正常,不堵是不正常。

远远看着身穿白色棉麻休闲服的老板邓远军,从手插在裤兜里,不紧不快地向接机口走来。走在他旁边拎着行李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全身一身黑。这两个一白一黑的男人,走在人群中有些显眼。朱明月定睛一看,不禁大喜过望,这次跟随老板来考察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的顶头上司,公司的副总裁谢冬生。

自从朱明月当年坐上京津地区总经理的职务之后,谢冬生不知什么原因,被老板从营销线调去负责行政和人事,变成了后勤部门的头。这几年两人没有什么业务往来,接触得并不多,但由于以前的私交关系一直在,每逢去广州总部开会,朱明月都会主动去谢冬生办公室坐一坐,带点土特产,喝喝茶,闲聊几句。

今天,猛然看到这幅画面,朱明月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老板准备让冬哥重新出山了?紧接着心里咯噔一响,难道公司有变故?

电光石火的一刹那,朱明月已迎上前去,连声问好。

小李也连忙接过对方的行李,然后带领大家去地下室停车场。

“小朱,感觉胖了一些,啊?”邓远军热情地搂着下属的肩膀,随和地问道。

“唉,年纪大了,缺乏运动。老板,坐了这么长时间飞机,您看起来精神仍然很好啊。”

“呵呵,小朱,你不知道,今天邓总做了一件趣事。”谢冬生没有跟老板走在一排,略往后靠了靠,离邓远军有半个脚步的路程。朱明月是一个很细心的人,等老板放下手臂,也赶紧退后半步,跟谢冬生并排,一左一右簇拥着老板,跟随他的步伐前行。

“不就是一个蚊子吗?”邓远军转了半个身,脸上挂着笑容,一副无辜的样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明月笑着问谢冬生。

“在广州登机时,我们俩走完通道,正准备上飞机,突然老板站在门口停住不动,我觉得奇怪,还以为出啥事了。哪知道老板伸出一只手,朝着飞机机身‘叭’的一声死命拍下去,把我和机舱里的空姐都吓了一跳。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他倒好,把手缩回来举到我面前,只看到手掌上沾了一只带血的蚊子,老板一脸得意地对着我说道:‘冬生,你看,我打死了一只蚊子……’”

话还没说完,朱明月已经哈哈大笑起来。他从来不知道邓远军还有这样率性的一面。谁能想象身家数亿的大老板,四十岁的老男人,还有小孩子的顽心和恶作剧,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你都不知道,前前后后那么多人登机,全把我们俩当怪物一样看。当时我恨不得有个地洞能钻进去。”

“有这么丢人吗?”邓远军声音高亢,表情轻松。

谢冬生瞧了一眼他的脸,看老板神态愉悦,继续开着玩笑:“老板,拜托您,如果下次我们回广州,再看到机身上有蚊子,建议您别拍死它,逮住了带到万米高空,一路上看着它如何生存,这三个多小时我保证您会过得很愉快。”

“哟,你就这么喜欢揭我短啊?看样子闲得慌。”

“别,别啊,您不能这么快就打击报复不是?我都憋了半天了,现在瞅着明月在,赶紧说出来舒缓一下,您一下飞机就处罚我,难道不给明月面子?”

“呵呵,公司里数你这张嘴最能说。”邓远军转头瞅了瞅朱明月,告诫道,“知道泥鳅长什么样吗?你看看他就知道了。”

“老板,还是您最了解冬哥,他是临死之前也要拉我做垫背。”

话未落音,那两人竟然异口同声地赞道:“聪明!”

这回,轮到朱明月讶异了。

邓远军看着下属两眼迷茫的眼神,未置可否,只是笑笑继续往前走,倒是谢冬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老板,有大动作!”

就在朱明月忙得脚不沾地的同时,张小七也少见地忙碌起来。

朱明月对这个家里来说,既是经济的唯一来源,也是财富的把控者。张小七从来没在钱上面动过脑筋,一则对数字不敏感,没有理财的潜质;二则性格懒散,又缺乏耐心,觉得管钱是一件很琐碎的事情。

自从那天跟李木木吃完饭,张小七一觉醒来,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觉得应该修正之前所下的决定,保持一个家的稳定,除了牢牢掌控人之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东西,既要管人,又要管钱,双手都要抓,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李木木有一段话,还是给了她一些触动:“失去青春的女人,最首要的问题就是经济的独立。有了钱就有了安全感;有了钱就不怕男人挑三拣四;有了钱在男人劈腿之前,先一脚蹬了他。不要鄙视钱,不要跟钱过不去,关键是要学习其中的门道,理财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张小七除去带孩子做饭的时间,全部时间都用来学习理财。上网查资料、买书籍、参加QQ群、下载软件。几天下来也算小有所成,开始梳理一套自己的想法和心得。她认为,一个家庭,从理财的角度来讲应该注重三个方面:

首先要从节流开始。

有一对夫妻每天早晨都喜欢喝咖啡,多年如一日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有一天,一位理财专家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每天少喝两杯拿铁,三十年可省七十万元,他们惊呆了。

这个故事让张小七很震撼,可以说是记忆深刻,因此她把节流放在理财的首位。每个家庭都有无意识花钱的小毛病,人们常常感叹不知道怎么钱就没了,每到月底看信用账单时又追悔莫及,这里面就存在很多“非必要开销”。节流是首要条件,也是一个阻止乱花钱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做到节流,预防激情消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哪里该花哪里不该花,她找到了一个最好也是最笨的方法:记账。

家庭理财的第二步,张小七认为是储蓄。

她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存钱是有很多窍门的,而且好好利用这些窍门,并做到合理布局,同样的存款额就可增加近20%的利润,这一点让张小七心动不已。尤其是十二张存单法,实用性很强。想想每月固定存入一笔钱,不算多,定存1500元省一省还是很容易办到的,设存期为定期一年,持续12个月,到第2年时,手上就会有12张存期为一年的定期存单。这个时候第1个月的存单已到期,就可以将其连本带息取出,然后再加上这个月的固定存款1500元再存进去,如此循环。这种方法可比定存一年的利息多出近20%的利润。

最后一步,就是做好家庭风险管理,堵好财务漏洞。

这一步的唯一目的,就是保障和预防,提前做好那种万分之一概率的风险与应对措施。比如健康,还比如意外等,而朱明月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更是不容有闪失,所以意外和大病之类的保险就变得极其重要。而自己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属编外人员,任何福利都不能享受,尤其医疗方面的保障更是零,平时身体还好,一旦生起大病,对这个家庭同样也是一种灾难,自然保险方面的消费也是免不了的。

想到这,张小七已经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就能实施这套方案。

为了能一次性说服朱明月,她认认真真想了七八条理由,自己又在心里默记了三遍,自我感觉万无一失,才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