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6690100000020

第20章 把握成功篇(3)

大家都在敛气屏息地等着看好戏。特罗耶一心要狠狠地挫挫他的锐气,但个头儿太矮,够不着对方的脸,因为这新生足足比特罗耶高出1米!特罗耶脚不离地,顶多能打着这新生的肚脐眼儿。于是,特罗耶铆足劲儿,一下子蹦得老高,趁势“啪”地一声扇了他一嘴巴,总算出了郁积心头的一股恶气。

特罗耶听见围观的人们拍手叫好,自此,再也没有人是特罗耶的对手。

一次幸运的机会使他成为电影演员。这位“袖珍”影星多才多艺、演技超群,不论什么角色,他都能演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但由于特殊的体形,特罗耶在其演艺生涯中多半都是出演各式各样的丑角。

他那滑稽的动作、诙谐的语言,常常令观众捧腹大笑、如醉如痴。特别是在担纲主演影片《谍中谍2》之后,特罗耶更是声名大噪,成为好莱坞的台柱演员。

特罗耶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现在就已经瞄上了美国总统宝座。最近在接受俄罗斯《超级明星》杂志记者独家采访时,特罗耶信心十足地说:“我是美国所有矮人心目中的偶像。正因为这样,我将考虑竞选美国总统。在我们美国,电影演员参加政治竞选的不乏其例:前有里根竞选总统而一举成功;现有施瓦辛格角逐加州州长而大获全胜。我坚信,我要是参选,所有矮人及众多选民都会踊跃投我的票。我聪明、帅气、有能力,但我绝对不会像克林顿那样,曝惊世丑闻。即使我有第二个莱温斯基,人民对此也会是另一种态度。我看人民还会为此掩口而笑呢。我觉得,我们现代社会的不足之处正在于大家都变得太过严肃、太过正统了。您看呀,一个80多厘米高的人一跃而成为总统——这简直就是超人嘛!人民会自豪地说,这才是他们自己的总统呀!”

只要你调整好心态,付出必要的努力,劣势也可能会转化成优势。

退学以后

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院长决定,秋季开学后,希尔曼不能再回去上课了,原因是他的成绩太差。

希尔曼的父亲与法学院院长爱德华·金取得了联系,但这没能改变那个决定。金院长说:“希尔曼是个非常好的青年人,但他不可能成为一名律师。他最好去找其他职业。我建议他留在他周末打工的那个食品杂货店里。”

希尔曼给院长去了信,申请重读,但杳无音讯。希尔曼感到心烦意乱。在重大事情上,他从未真正受过挫折。高中时他是个受欢迎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的足球运动员。不费吹灰之力,他就进入了坐落在博耳德市的科罗拉多大学,并正式被该学校最负盛名的法学院录取。希尔曼的父亲只有高小文化,他当了40多年铁路邮局办事员。但他热爱学习,同时他知道儿子极想成为一名律师。他建议希尔曼考虑一下威斯敏斯特法律学院,那儿开设晚上课程。

父亲的建议切合实际,同时又强烈地挫伤了希尔曼的自尊。科罗拉多大学是一扇通向法官宝座和声名显赫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而威斯敏斯特则是一所穷人学校,没有享受终身职位的教授,也没有法律权威评论,其学生白天都在打工。

但是,希尔曼最终还是去见了威斯敏斯特学院院长克里福特·米尔斯。

米尔斯看了一下希尔曼的大学成绩报告单,直率地说:“在博耳德你突出的是体育课、西班牙语课和你的学生组织能力。”

他说得不错。希尔曼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却没承担起大学生应尽的义务,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终使他自食其果。

米尔斯院长允许希尔曼在威斯敏斯特学院注册人学;但有一个条件,他得重修一年级的所有课程。院长说:“我将时刻监督你。”

一扇门关闭了,但别的门向希尔曼敞开了。因为这是第二次机会,希尔曼加倍努力地学习,并且对法律证据产生了浓厚兴趣。第二年,教希尔曼一门课程的教授过世了,希尔曼不可思议地应邀接任了他的课程。证据研究后来成了希尔曼的终生专长。

28岁那年,希尔曼成了丹佛市最年轻的乡村法官;而后,当选了地方法院法官;接着被总统任命为美国联邦司法部地方法院法官。

后来,他获得了科罗拉多大学颁发的乔治·诺林奖以及授予他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事情失之交臂是常有的事。无论是一份工作、一个梦想还是一段友情。希尔曼被法学院勒令退学一事,坚定了他成为一名好法官的决心。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生活中有着许多无法预测的岔道和无法料想的未来。你要做的是,把握未来,决不被失败所摧垮,决不能任由别人在你实现理想的能力上设置限制。

“第一名”的滋味

一个念小学的女孩,每天都第一个到校,第一个到教室,等待一天的开始。她的同学途中遇到她,问她为什么每天都那么早到校,她带着腼腆的笑容,回答了这个问题。

原来,她学习成绩不怎样,长相也普通,在家中排行中间,她从来不知“第一名”的滋味是什么。某次,她发现当她第一个到达教室时,竟意外地获得一种类似“第一名”的喜悦。她很快乐,也有了期待。

她一面走着,一面向同学袒露心中的小秘密,周身散发出一股期待及喜悦的光芒。接近教室的时候,她心中甚至升起了一种不小的兴奋和快感……不料,她的同学一个箭步往前跨过去,推开了教室门,“第一个”冲了进去,然后回头望着,露出胜利的微笑。她的光芒顿时隐去,她的心隐隐发痛。她忍住泪水,脱口一句:“第一,是我的,你怎么可以……”

她说不出下面的话,说不出来了,她连这个“第一”也失去了。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提高自己的实力,不能寄希望于别人的谦让。

全力以赴

下面这封信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写给他的异母兄弟詹斯顿的。当时,林肯的继母莎莉·布什·林肯住在伊利诺州卡斯县的一个农场。

她的儿子詹斯顿,一个刚愎自用、好吃懒做的人,曾和林肯一起劳动。他来信向林肯借钱,这封信是林肯的回答。

亲爱的詹斯顿:

我想现在不能答应你要80元钱的要求。每次我给你一点帮助,你就对我说,“我们现在可以相处得很好了。”

但过不多久我发现你又没钱用了。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的行为上有缺点。这个缺点是什么,我想你是知道的。

你不懒,但你毕竟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我怀疑自从上次见到你后,你是不是好好地劳动过一整天。

你并不完全讨厌劳动,但你不肯多做。这仅仅是因为你觉得从劳动中得不到什么东西。

这种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的习惯正是整个困难之所在。这对你是有害的,对你的孩子们也是不利的。你必须改掉这个习惯。

孩子们还有更长的生活道路,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更重要。他们从一开始就保持勤劳,这要比他们从懒惰习惯中改正过来容易。

现在你需要一些现钱用,我的建议是,你应该去劳动,全力以赴地劳动而赚取报酬。

让父亲和孩子们照管你家里的事——备种、耕作。

你去做事,尽可能地多挣些钱,或者还清你欠的债。为了保证你劳动有一个合理的优厚报酬,我答应从今天起到明年五月一号,你用自己的劳动每挣一元钱或抵消一元钱的债务,我愿另外给你一元。

这样,如果你每月做工挣10元,就可以从我这儿再得到10元,那么你做工一月就净挣20元了。你可以明白,我并不是要你到圣·路易斯或是去加利弗尼亚的铅矿、金矿去;我是要你就在家乡卡斯镇附近做你能找到的有最优厚待遇的工作。

如果你愿意这样做,不久你就会还清债务,而且你会养成一个不再负债的好习惯,这岂不更好?

反之,如果我现在帮你还清了债,你明年又会照旧背上一大笔债。你说你几乎可以为七八十元钱放弃你在天堂里的位置,那么你把你天堂里位置的价值看得太不值钱了,因为我相信如果你接受我的建议,工作四五个星期就能得到七八十元。

你说如果我把钱借给你,你就把地抵押给我,如果你还不了钱,就把土地的所有权交给我——简直是胡说!

如果你现在有土地还活不下去,你没有土地又怎么过活呢?你一直对我很好,我也并不想对你刻薄;相反地,如果你接受我的忠告,你会发现它对你比10个80元还有价值。

你的哥哥A.林肯

1848年12月24日

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应该自强,不能过分依赖别人。

满身荆棘

世界上不少成功人士在成名前都曾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遭受挫折,或遭人白眼,以下这些赫赫有名之人成功前的种种悲戚,实在不禁让人寻味。

电影舞星佛莱德·艾斯泰尔1933年到米高梅电影公司首次试镜后,在场导演给的纸上评语是:“毫无演技,前额微秃,略懂跳舞。”后来艾斯泰尔将这张纸裱起来,挂在比佛利山庄的豪宅中。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彼得·丹尼尔小学时常遭老师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在26岁前仍是大字不识几个。有次一位朋友念了一篇《思考才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给了他相当大的启示。现在他买下了当初他常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版了一本书:《菲利浦太太,你错了》。

《小妇人》的作者露慧莎·梅艾尔卡特的家人曾希望她能找个佣人或裁缝之类的工作。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和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无比,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苏黎世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艺术学院考了3次还考不进去。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退学,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意愿。

亨利·福特在成功前曾多次失败,破产过5次。

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遭留级,而他的前半生也充满失败与挫折,直到62岁他当上英国首相后,才以“老人”的姿态开始一番作为。

迈克·福布斯,后来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发行刊物之一——《福布斯》杂志的总编辑,然而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却与学校报刊的编辑成员无缘。

托马斯·爱迪生试验了超过2000次以上才发明灯泡时,有一位年轻记者问他失败了这么多次的感想,他说:“我从未失败过一次。我发明了灯泡,而那整个发明过程刚好有2000个步骤。”

由于多年以来持续地丧失听力,德国作曲家鲁德维·范·贝多芬在46岁时终于完全成为聋子。不过,他却在晚年谱写了他作品中最好的乐章,其中包括5首交响乐。

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39岁时瘫痪,然而,之后他却成为美国最受爱戴以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他曾经当选过4次美国总统。

莎拉·玛兰,被许多人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艺人之一,当她7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受伤而截肢,但是她仍然继续表演了8年之久。

·1952年,艾德蒙·希拉里想要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他失败后数周,他被邀请到英国一个团体演讲。希拉里走到讲台边,握拳指着山峰照片大声说:“珠穆朗玛峰!你第一次打败我,但是我将在下一次打败你,因为你不可能再变高了,而我却仍在成长中!”仅仅一年以后的5月29日,艾德蒙,希拉里成为第一位成功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

弗朗西斯·培根说:“正如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走不出沙漠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来。

肯·莱文用手语同当地人交谈,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要转回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感到非常纳闷,最后他决定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拉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