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0800000013

第13章 国风(12)

【赏析】

关于此诗的主旨,《诗序》说:“黍离,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近人研究此诗,却提出新见:郭沫若以为系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余冠英以为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诗经选》);蓝菊荪认为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爱国志士忧时忧国的怨战之作(《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则以为是诗人抒写了自己在迁都时难舍家园之情(《诗经译注》),《毛诗序》说周人东迁后行役到故都,见宗庙宫室,平为田地,遍种黍稷。他忧伤彷徨,“闵周室之颠覆”,因而作了这首诗。此说在旧说中最为通行,但从诗的本身体味,只见出这是一个流浪人诉忧之词,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千百年来,故宫禾黍就作为亡国之思的代名词不断出现在诗文辞赋中。文选载曹植《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悲式微”、向秀《思旧赋》“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陆机《辩亡论》所言“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愍周之感矣”

皆为其例。或点染荒郊野花、汴堤烟柳,或撮拾萋萋芳草、青青荠麦,通是残宫禾黍之意,把深沉的今昔盛衰之感浑融在诗境中,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意溢于言外,更觉蕴藉清空,更具兴象风神了。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1],丈夫服役去远方,不知其期。谁知还有几年当几年兵。曷至哉[2]?哪天哪月回家乡?鸡栖于埘[3],鸡儿回窠来过夜,日之夕矣,夕阳西下夜色降临,羊牛下来。牛羊纷纷走下山岗。君子于役,丈夫当兵去远方,如之何勿思!怎能不叫我把他想!君子于役,丈夫当兵去远方,不日不月[4]。多少月呀多少天的离别。曷其有佸[5]?几时团来几时圆?鸡栖于桀[6],鸡儿跳上木架歇,日之夕矣,夕阳西下夜色降临,羊牛下括[7]。牛羊纷纷走下山岗。君子无役,丈夫当兵去远方,苟无饥渴[8]?但愿他粗茶淡饭不为难。

[1]君子:古时妻子对丈夫的敬称。于:往。役:徭役。

[2]曷(hé):何。曷至哉,什么时候回来啊?[3]埘(shí):凿墙做成的鸡窠叫做“埘”。[4]不日不月:没有准期。[5]有:又。佸(huó):相会。[6]桀:鸡栖的木架。[7]括:来。[8]苟:或许,也许。

【赏析】

这是妻子思念长期服役在外未归的丈夫的诗。它对长期在外服役未归的丈夫,表达了真挚的怀念之情。反映了春秋时期战争频繁造成夫妻别离的痛苦,兵役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是对奴隶主阶级的有力控诉。这首诗从侧面写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祸,是《诗经》中以黄昏的景物烘托思妇怀人心理的名篇。

《君子于役》选择黄昏日暮的景色加以描绘,与表现思妇怀人感伤的心理,交互映衬,是独具匠心而具有开创性的。在这以后无数诗歌、辞赋、戏曲、小说,都纷纷地描写这种日暮黄昏的境界,无不受到他影响。清代许瑶光的《雪门诗抄·再读《诗经》四十二首》第十四首中写道:“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虽然,这个说明还不够完整,但是黄昏日暮的景色描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则是确凿无疑的。

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君子得意喜洋洋,左执簧[1],左手拿着大笙簧,右招我由房[2],右手招我去游逛《由房》,其乐只且[3]!尽情歌舞真欢畅!君子陶陶[4],君子得意乐陶陶,左执秮[5],左手拿着野鸡毛,右招我由敖[6],右手招我去游遨,其乐只且!尽情歌舞真逍遥!

【注释】

[1]簧:一种乐器。[2]由房:疑为一种,由:从,入。房中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3]其:那。只且(jū):助词,无义。[4]陶(yáo)陶:非常高兴的样子。[5]秮(dào):舞蹈时手持的五彩羽饰。[6]由敖:疑即为《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

【赏析】

《王风·君子阳阳》,“阳阳”或作“扬扬”或作“洋洋”,得意踌躇的样子。《诗序》说:“《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所谓“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与诗义根本不符,不能这样理解。有人以为这是一首乐师招呼乐工奏乐、演舞的歌舞短诗。因为在诗中有奏笙簧、跳《房》《敖》的场面。这样的理解似乎太就事论事、缩小于诗的丰富含义。朱熹《诗集传》说:此诗疑为“妇人所作。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又安于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皆可谓贤矣。”认为该诗是相思之诗,此说可以相信。这首诗,可以说是思妇之诗;不过,它是写征人远戍生还归家后的欢乐团聚呢,还是写思妇回忆丈夫未出征前在家相亲相爱的生活片断来反映思妇对征人的深刻怀念呢?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作定论。但《君子阳阳》是一首思妇回忆丈夫没有出征前的生活纪实诗,以反映出思妇对征人的深切思念,这样的理解,似较贴切。

《君子阳阳》通过复沓吟唱,再使上述诗旨加深加浓,因而更能吸引读者的眼光。而读者在深切同情思妇的痛苦时,也必然会对造成思妇、征夫悲剧的根源——征戍或劳役发出由衷的愤恨。这不能不叹服《君子阳阳》一诗构思的奇巧、新颖与深刻。它篇幅短小,但却充实含蓄;它不过二章八句,但却内容丰富,联想广远,在这个意义上说,《王风·君子阳阳》真可谓字字珠玑,尺幅千里了。

扬之水

扬之水,悠悠河水向东流,不流束薪。捆柴草漂不走。彼其之子[1],想起那个意中人,不与我戍申。不能同把申地守。怀哉、怀哉!日思夜想无时休,曷月予还归哉[2]?啥时回家能自由?扬之水,悠悠河水流向东,不流束楚。一捆黄荆漂不动。彼其之子,想起那个意中人,不与我戍甫。我守甫地不相逢。怀哉,怀哉!日思夜想情难控!曷月予还归哉?啥时我能回家中?扬之水,悠悠河水流不已,不流束蒲。一捆蒲草漂不起。彼其之子,想起那个意中人,不与我戍许。不能同我守许地。怀哉,怀哉!日思夜想愁无比!曷月予还归哉?啥时我能回故里?

【注释】

[1]彼其:那。子:女子。[2]曷:何。

【赏析】

《王风·扬之水》,《诗序》说是“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往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他的意思是说,诗中所提到的申、甫、许是三个都属姜姓的诸侯国。申,就是今河南省唐河县以南。甫,就是吕,即今河南省南阳市以西。许,就是现在河南省许昌市。申国是周平王母亲的娘家。按周朝的制度,如某诸侯国有难,其他诸侯国应当发起联合军队援救。《扬之水》一诗的主人公是前去救援的士兵之一。他长久防守在外,抛妻别子,心有不满,思念家人,便抒发他归心似箭、渴望回家乡的怨情。所以,《王风·扬之水》是一首反映征人怀念故乡、思念妻室的诗。

这缓缓流淌的河水啊,成了士卒痛苦的戍边生活以及他的思念回归故乡和怀念妻子家人的见证者。“扬之水”成为揭示作品主题思想的有力手段,成为全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构思不可或缺的灵魂:哪一些是比兴,哪一些是诗旨,简直粘连一气,浑然一体、难以分辨了。加上全诗的反复咏叹,感情深沉,因此让它成为《诗经》中反映征防守只兵以及徭役、反映征夫思妇这类作品中较具特色的一首。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1],有棵益母草长在山边,暵其干矣[2]。蔫蔫地都快枯死折断。有女仳离[3],有个女子遭离弃,暵其叹矣[4]。唉声长叹心里烦。暵其叹矣,唉声长叹心里烦,遇人之艰难矣!唉声长叹心里烦,嫁个男人太艰难!

中谷有蓷,有棵益母草长在山边,暵其秮矣[5]。蔫蔫地都快枯死发烂。有女仳离,有个女子遭人遗弃离散,条其勯矣[6]。哀哀地一声声长长呼喊叹息。条其勯矣,哀哀地一声声呼喊叹息。遇人之不淑矣[7]!嫁个好人竟是如此无用!中谷有蓷,有棵益母草长在山边,暵其湿矣[8]。蔫蔫地都快发霉焦烂。有女仳离,有个女子遭人遗弃离散,啜其泣矣[9]。小声地让一滴滴眼泪滴落。啜其泣矣,小声地让一滴滴眼泪滴落,何嗟及矣[10]悔恨莫及啊空有长叹!

【注释】

[1]蓷:益母草。[2]暵(hàn):蔫。干:枯槁。[3]仳(pì)离:离散。[4]嚄:同慨,慨叹。[5]暵:干枯、败坏。[6]条:深长。勯:同“啸”,撮口出声。[7]淑:善。[8]湿:朽烂(用胡承珙说)。[9]啜:哽咽。[10]何嗟及:同“嗟何及”(用胡承珙说)。

【赏析】

《王风·中谷有蓷》,《诗序》以为“闵周也。夫妇一天天衰薄,饥荒之年饥寒交迫,室家相弃尔”,从诗义看,根本无所谓“闵周”可言。至于“夫妇一天天衰薄,饥荒之年饥寒交迫,室家相离弃”,似乎还涉及了一点诗旨。朱熹的《诗集传》解释这首诗时,以为“饥荒之年饥寒交迫,室家相离弃,妇人观物发起感慨,而自述其悲叹的句子”,也揭出了该诗的某些旨趣。但无论是《诗序》,抑或朱熹的说法,都把仅仅的把饥荒之年饥寒交迫说成是弃妇悲剧的发生的原因,就未免片面而拘泥,客观上缩小了全诗的思想含意。《王风·中谷有蓷》是一首描写被离弃的妇人悲苦而没有说出、自己哀伤自己怜悯的怨诗。

《诗经》中不乏描写被离弃妇人之类的诗,也不缺少被人离弃夫人的种种形象。

《中谷有蓷》一诗的弃妇形象既不相同于《谷风》的弃妇那样多愁善感,也不同于《氓》里的弃妇那样一缕缕的哀怨,而是以自己哀伤自己诉悼来诉述自身的痛苦。这种自述悲叹、自我伤悼,又通过全诗三章的语词上的一层层诉悼递进。况且,《中谷有蓷》一诗又用了诸如“仳离”、“艰难”等等叠韵词,再加上每章中的第二、第四、五、六句均用同声感叹词“矣”,而其用韵又在这个“矣”上一字的入声韵,因此让全诗有声调哀伤、触人思绪的特点,让读者读了倍觉缠绵凄切、悱恻苍凉、沉痛酸楚、动人心魄、回肠荡气、不能自已。总的说来,《王风·中谷有蓷》用简洁干练的心理刻画来描绘弃妇,有一定特色,引人注目,很值得重视。

兔爰

有兔爰爰[1],看那狡兔不慌不忙,雉离于罗[2]。野鸡不幸落进网。我生之初,我刚出世那个时光,尚无为[3];没有事故没灾殃;我生之后,偏偏在我出生后,逢此百罹[4]!百种忧患都碰上!尚寐无秮[5]!但愿长眠眼不张!有兔爰爰,看那狡兔不慌不忙,雉离于罦[6]。野鸡不幸落进网。我生之初,我刚出世那个时光,尚无造[7];还没这深重的劳役奔忙;我生之后,偏偏在我出生后,逢此百忧!百种忧患都碰上!尚寐无觉[8]。但愿长眠眼不张!!有兔爰爰,看那狡兔不慌不忙,雉离于罿[9]。野鸡不幸落进网。

我生之初,偏偏在我出生后,尚无庸[10];还没这无穷劳苦奔忙;我生之后,偏偏在我出生后,逢此百凶!却碰上这千灾百殃!尚寐无聪[11]!睡吧永远睡吧,落得耳根清爽!

【注释】

[1]爰爰:同“缓缓”,悠闲自得的样子。[2]离:同“罹”,遭。罗:网罗。[3]为:古与“繇”通,徭役。

[4]百罹:犹百凶、百忧。[5]寐:长眠。秮(é):动。

[6]罦(fú):有机轮的网罗。[7]造:指劳役。[8]觉:醒。[9]罿(chōnɡ):网罗。[10]庸:用,劳苦。[11]聪:听觉。

【赏析】

《王风·兔爰》是周末的劳苦群众通过寓言的形式控诉当时统治阶级加在他们身上难以忍受的徭役和剥削之苦的诗歌。《诗序》曾说:“《兔爰》,闵周也。桓王失去信用,诸侯开始背叛,开始抱怨并造成伤败,王师伤败,君子不乐意或在这个世上。”这是一种解释,但与诗意稍稍悖逆。《兔爰》全诗三章,每章各五句,形式结构相似。它每章开头的头二句,均用四言,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仅仅的两句表达出统治者的奸险,劳苦者的无辜。一正一反,善恶分明,对比分明。四言二句的后面,接着转而使用“我生之初、尚无为(尚无造、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罹(逢此百忧、逢此百凶)”二句多字句手法,表示诗人对现状的感叹,所以,句式拉长,慨叹之后,全诗结以“尚寐无毗(无觉、无聪)”又一四字句式,感情很是沉痛,全诗便一下子结束。诗虽终结,但却笔力深厚,给人们留下不尽的余意而久久思索,久久回味:这样的深重苦难黑暗现实还会继续多久?

葛藟

绵绵葛樁[1],连绵不断野葡萄,在河之藟[2]。蔓延生长在河滨。终远兄弟[3],远离兄弟别亲人,谓他人父。却把他人叫父亲。谓他人父,就把他人叫父亲,亦莫我顾[4]。可人家却不肯对我眷顾。绵绵葛藟,绵绵蔓长的野葡萄,在河之竴。生长在河边。终远兄弟,既然已远离了亲人兄弟,谓他人母。把别人称呼为母亲。谓他人母,虽然这样的把别人叫做母亲,亦莫我有[5]。人家也不见得对我友善。绵绵葛藟,绵绵蔓长的野葡萄,在河之竴。生长在水边。

终远兄弟,既然已远离了兄弟亲人,谓他人昆[6]。把他人称呼为哥儿。谓他人昆,虽然这样把别人叫做哥儿,亦莫我闻[7]。人家也不肯对我体恤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