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2700000102

第102章 白居易(1)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其先太原人,后迁下鄞(陕西渭南)。少时避战乱而流离,“衣食不充,冻馁并至”,对其思想和创作影响较大。贞元进士,曾官校书郎、翰林学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前期进取精神较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教育作用,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有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等类。有《白氏长庆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4]。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5]。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6]。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7]。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8]。

【注释】

[1]南山: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唐时这里荒无人烟,莽莽森林,常有豺狼出没。[2]鬟:脸两旁靠近耳朵的毛发。[3]营:求、谋求。[4]辙:行车后车轮留下的痕迹。[5]市:集市,做买卖的地方。[6]翩翩:本指鸟飞时轻快的样子。这里引申为悠闲、自得的样子。黄衣使者:这里指宫廷宦官,即下文的“宫使”。他们穿黄衣、套白衫,表面悠闲自得,实则横行无忌,借皇宫的命令欺行霸市,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辛苦费”。[7]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叱:吆喝。[8]直:通“值”,价值。

【鉴赏】

这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宫市”即皇宫要采购的东西,宦官借皇宫采购实行公开的掠夺,苦的当然不只是一个卖炭翁。诗人在诗中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以宫使为代表的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控诉。

诗的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句使人联想起老人在豺狼出没的恶劣环境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砍树、一窑一窑地烧炭,其劳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木炭,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伐薪”、“烧炭”还表明老人的炭是自己艰辛劳动的成果,这就把老人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开来了。“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脱脱勾画出卖炭翁的疾苦和辛劳。

下两句以设问形式的一问一答,化呆板为鲜活,使文势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假如老人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老人已贫无立锥之地,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这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给后面遭掠夺埋下了伏笔。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单本应希望天暖,然而老人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一些。通过天壤一般的巨大反差,诗人深刻地描绘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用“可怜”二字表现了对老人疾苦的同情。下两句是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老人期待天气更冷,刚好就“夜来城外一尺雪”。这场天寒地冻的大雪盼来了,老人可以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难道还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吗?当老人“晓驾炭车”走在冰辙上的时候,占据他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冰雪泥泞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换来多少衣服和食物。

下两句承上两句写进城卖炭的艰难历程: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走得“牛困人饥”,太阳也升起老高了,才来到炭市的南门外,权且在泥泞中舒上一口气。

下四句是个突然的转折。在“牛困人饥”的歇息间隙,老人忽然看到两个骑马的人向自己走来,那是什么人?他们身穿黄衣,外套白衫,原来是两个给皇宫采购货物的宦官。他们手里拿着一卷文书,口里说是皇帝下了命令,逼着老人吆牛回转车头向北边的皇宫走去。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老人是那样的无助!他心里盘算的一切,希望的一切,顿时化为了泡影!本来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已经是“牛困人饥”了,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老人饿着肚子、吆喝着困牛走回终南山的时候,心里又想些什么呢?他接下来的日子又怎么度过呢?会不会因冻饿而死?这一切,诗人没有写,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当你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而诗人“苦宫市”的创作意图,也就收到了预料的结果。

最后四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充分显示了“宫市”掠夺者的残酷。

全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很强的艺术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二句来展现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人所能有的唯一希望——又是多么可怜的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的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十指黑”和“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人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人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人“衣正单”,再以夜来“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人的“可怜”。而这一切,也正反衬出老人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来,“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上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统观全诗,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破灭的无限悲痛。

全诗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所以显得更加含蓄有力,更加引人深思,更加动人心魄。此诗也因之成为千百年来万口传诵的名篇。

长恨歌

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2]。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3]。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4]。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5]。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6]。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7]。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8]。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9]。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10]。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11]。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12]。夕殿萤飞恩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3]。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14]。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15]。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16]。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17]。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18]。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0]。

【注释】

[1]汉皇:借指唐玄宗。御宇:统治天下,即在位。

[2]难自弃:不能辜负自己。[3]六宫:泛指后妃的住处。粉黛:借指宫中妇女,原指妇女用的化妆品。无颜色:失去光彩。[4]侍儿:服侍杨贵妃的宫女。新承恩泽:开始得到皇帝的宠爱。[5]承欢:承受玄宗的****。侍宴:陪伴玄宗宴饮。夜专夜:指每夜都得专宠。[6]金屋:指华丽的宫室。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欲得阿娇为妇,许诺曰:“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藏之。”醉和春:醉意中又含着春情。[7]姊妹弟兄:指杨贵妃一家。列土:本指分封土地,此意得到封官进爵的奖赏。可怜:可羡。[8]渔阳:郡名,在今天津蓟县一带。这里借指安禄山叛军起兵之处。鼙鼓:古代军用鼓,此借指战争。

[9]六军:泛指朝廷的军队。不发:不肯继续前进。宛转:指杨贵妃临死时辗转悱恻的样子。蛾眉:美女的代称,此指杨贵妃[10]花钿:用金银珠宝做成的花朵状首饰。委地:抛弃在地上。翠翘、金雀:形如翠鸟、金雀的金钗。玉搔头:指玉簪[11]天旋地转:比喻政局转变。龙驭:指皇帝的车驾。此:指杨贵妃的死处马嵬坡[12]梨园弟子:玄宗通晓音律爱歌舞,曾选教坊乐伎三百人,教习于梨园;又有宫女数百,习艺于宜春苑,称“皇帝梨园弟子”。椒房:指为后宫所住宫室。阿监:宫中女官。青娥:指少年宫女[13]耿耿:明亮。星河:银河[14]穷:找遍。碧落:道家称天为碧落。黄泉:此指地下[15]金阙:黄金做成的宫门门楼。玉扃:玉制的门。小玉、双成:均指杨贵妃成仙后的侍女[16]揽衣:披起衣服。珠箔:珠帘。迤逦:形容曲折连绵的样子[17]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钗有两股,钿有两扇,留下一半,另一半带给玄宗[18]重:多次。誓:誓言[19]比翼鸟:出双入对,相比飞行。连理枝:两棵不同根的树枝干交叉生长在一起[20]绵绵:长久不断绝。无绝期:没有结束的时间。

【鉴赏】

这是我国优秀长篇叙事诗的名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游仙游寺,有感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并参照传说逸闻而创作的。诗歌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曲折爱情故事的叙述,歌颂了爱情的真诚、专一,表达了对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诗人突破传统观念,把安禄山反叛的祸根和爱情悲剧的原因都归咎于唐明皇的“重色”,唐明皇作为爱情的追求者和破坏者一手造成了两个主人公的“长恨”。

全诗分四段。诗的开篇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写杨贵妃的出身、超凡姿色和唐明皇的极度宠爱。杨贵妃天生丽质,六宫粉黛都被她比得黯然无色;杨贵妃宫廷生活奢侈豪华,明皇集“三千宠爱在一身”而“不早朝”。杨氏弟兄们的厚禄高官,姐妹们的荣华富贵,招惹得百官羡慕,人民仇恨。这便是爱情悲剧的基础,“长恨”的内因,更为变乱进行了铺垫。从“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以马嵬兵变的史实为背景,叙明皇的出奔、贵妃的惨死和明皇在蜀中的寂寞悲伤。渔阳战鼓传来动地的杀声,千骑万乘逃奔蜀川;“六军”愤于明皇迷恋女色、祸国殃民而哗变,要求处死杨贵妃;马嵬坡下生离死别,“花钿委地无人收”,“君王掩面救不得”,的确让人感动。诗人借“旌旗无光”、“日色薄”衬托明皇的寂寞悲思,又借“蜀江水碧蜀山青”的美景来写哀情,再借极富特征性的“行宫月色”和雨夜铃声把伤心人领进断肠的境界,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悲情。

从“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明皇在时局稳定后从蜀地回京城,路经马嵬坡勾引伤心事;返京以后,更是触景伤情,无法排遣朝思暮想的感伤情怀。回宫以后物是人非,白天睹物伤情,夜晚“孤灯挑尽”不“成眠”,日思夜想都不能了却缠绵悱恻的相思,寄希望于梦境,一生一死分别了多少年月,“魂魄不曾来入梦”。“长恨”之“恨”,使人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