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2700000112

第112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3-870),字飞卿,原名歧。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年轻时才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作赋,于八叉手(两手相拱为叉)间就写成,故有“温八叉”之号,但行为放荡不羁,出入歌楼妓院,才华多半消磨在这些生活中。因得罪权贵,终生不得志。常为人代笔,以文为货,曾两为县尉,终于国子助教。颇有诗名,世以温李(李商隐)并称,然温实不及李。他的诗受六朝宫体的影响,脂粉气较重,但也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样的佳句。其吊古咏史之作,则意气苍凉,曲达心事。温庭筠是晚唐词的专业作者,其成就和影响都在诗之上,曾被誉为“花间鼻祖”。

瑶瑟怨[1]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2]。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3]。

【注释】

[1]瑶瑟:瑟的美称,为拨弦乐器。[2]冰簟:喻竹席之凉。银床:指月光照射床上,也写出凉意,此时应可酣眠入梦。[3]潇湘:河流名,今湖南内。十二楼:

《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注引应邵的话说,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之处。这里借用其名以称诗中的妇女所居住的楼。

【鉴赏】

《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古诗中,瑟声哀怨常和别离之悲相联。诗题即暗示本诗所写的是别离的悲怨之情。

首句正面写女主人公。“梦不成”值得细品。聚会渺茫无期,只得寄情思于梦幻。然而一觉醒来,才发觉连梦中之幽会也未曾有过,伴随自己的,只有那浸透着秋夜寂寞凉意的冰簟银床罢了。

次句暂且放下女主人公情思,宕开一笔去写景,一幅清冷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夜沉沉,长空澄碧,冷月似水,浮云如纱。此一景致,不仅衬托出女主人公轻柔姣媚之态,而且烘托出她清冷孤寂的内心哀愁。

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着笔,第三句则是从听觉角度写景。朦胧月色中,高飞碧空的大雁肉眼难见,只是在听到雁叫声时才注意到。秋夜寂寂,月色凄清,雁叫声更平添凄凉气氛。雁可传书,雁声南去,不用说,此时此刻女主人公的满腔思绪也被牵引到良人羁留的潇湘边。

末句又回到视觉角度写景,只勾画明月笼罩中的“十二楼”。因为相传十二楼乃仙人之居所,诗人借以形容楼阁华丽,楼中主人柔美皎洁。“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妙极,面对明月,人会勾起团圆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真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玉户帘中卷不去”呀!

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外,全是景物描写,就像几个组合巧妙的特写镜头,渲染出一种和女主人公相思别离之哀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也许它只能给读者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意象却将在脑中永远残存。

送人东归[1]

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2]。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3]。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4]。

【注释】

[1]东归:一作“东游”。[2]荒戍:荒废的防地营垒。浩然句:指远游之志甚坚。《孟子》:“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旧注:“心浩浩然有远志也。”[3]高风两句:喻指船行之速,意谓帆挂高风而去,至日初时便到郢门山了。高风:高秋之风。汉阳渡:在今湖北武汉。郢门山:即荆门山。

[4]何当:何时。尊:通“樽”,酒器。尊酒:杯酒。

【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江陵,是诗人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贬随县尉之后,懿宗咸通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的作品,诗人时年五十左右。

首联起调高昂。荒凉凄冷的古堡,落叶萧萧的寒秋,送友远行,离愁别绪,可谓肝肠寸断。然而出人意料,“浩然离故关”——友人此行,心浩然而有远志。以凄冷之秋景反衬浩然之远志,诗中主人公之洒脱形象显得更为突出。

颔联为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初日,点明送别时间。汉阳渡与郢门山,一东一西,千里之隔,当然难以同时映入眼帘。这里以极度的夸张手法,展示出苍茫雄奇的荆山楚水,并以飒飒秋风,冉冉旭日,为友人以壮行色,也是对上联“浩然”句意象的补充。

颈联是仿效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赋予两重诗意:诗人穷尽目力,凝望归舟消失在烟波浩瀚之中,一面遥想江东亲友此刻正望眼欲穿,翘盼归舟从天际飞来。诗人通过推测归客将遇上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对友人别后境遇的关切表露无遗。尾联写当此远行之际,开怀畅饮,不禁生出“何当重相见”之感叹,惜别之情入木三分。全诗写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诗人只在开笔稍事点染苍凉气氛,便笔锋一转,绘出一幅山高水远,扬帆万里的雄壮图画,以回应首联的“浩然”,结尾又以日后重逢的遐想,一虚一实,可谓珠联璧合。

苏武庙[1]

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2]。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3]。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4]。

【注释】

[1]苏武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出使匈奴被扣留,威逼利诱终不屈,徙北海(今贝加尔湖)十九年,坚持汉节不改。回国时已是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2]云边句:汉要求苏武回国,匈奴诈言已亡。后汉使至,从常惠计,言汉天子射雁得雁足传苏武信,苏武在某泽中,匈奴才承认苏武尚在并让其归国。雁断:言苏武去国日久,音讯全断。胡天:指匈奴。陇:通“垄”,高地。[3]甲帐:汉武帝以琉璃珠玉等络为帷帐,因其数多,故以甲乙分之。这句是说苏武回国时武帝已死,楼台非旧。冠:古时男子二十岁加冠,表示已成年。丁:壮大。这句是说苏武出使匈奴时正当青壮年华。[4]茂陵句:苏武回国时,武帝已死,再也不能给他封侯之赏。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北,常作武帝的代称。空:枉然。逝川:本指逝去的时间,此处指往事。

【鉴赏】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历来为人景仰。本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的吊古之作。

首联两句点题。上句想象苏武初见汉使的情景,北海十九年历尽艰辛,九死一生,骤然见到汉使,悲喜交加之情难以自禁。“魂销”二字画龙点睛。下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描写古庙今景。“古祠高树”,渲染出一种肃穆苍凉的气氛。祠和树都年代久远,这就为下面追忆缅怀埋下了伏笔。

三四句勾勒了两幅图画。上一幅为望南思归图:但见夜色茫茫,冷月当空,眺望大雁往南疾飞,消失在天际,苏武对故园的深沉思念和家国难归之苦痛凸显其中。下一幅荒塞归牧图:荒烟残照,衰草连天,羊群归圈,北海十九年牧羊生活再现。

颈联遥接首句,写苏武回归见闻感慨:往日亭台楼阁依旧,但武帝早已作古,物是人非,惚如隔世。回想当年戴冠佩剑,奉命出使之时,正当壮年。青丝去国,头白归来,目睹物是人非的情景,怎么会没有感慨呢?

尾联写主人公对武帝的无限追念。汉昭帝赐苏武食邑爵位,但已经长眠茂陵的武帝,再也见不到这一情景了。苏武只能空对秋天之流水哭吊先皇。这里忠君与爱国融为一体,一个带有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晚唐国势日衰,********尖锐,爱国诗人往往借古喻今,表彰民族气节,颂扬忠贞不屈之士。如杜牧的《河湟》诗云:“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这首诗,正是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的忠臣形象。

利州南渡[1]

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2]。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3]。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4]。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5]。

【注释】

[1]利州:今四川广元。[2]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山气。[3]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柳边句:指将渡的人,憩身柳荫之下,待渡船返回。[4]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5]范蠡:春秋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泛于五湖。五湖也指太湖。机:指心机。旧说鸥鹭忘机,故有双关意,诗中指心志淡泊,与人无争。

【鉴赏】

唐代利州属山南西道,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嘉陵江绕城西北而过,这首诗当是温庭筠行旅此地渡江时所作。

首联大笔绘江景,但见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一抹映照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斜晖笼罩,一片苍茫。因为诗写渡江情景,所以首联点出地点时间。

颔联紧承首联,将全景镜头缩小,集中描写人马急于渡江的情状;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中心,马儿扬鬃长鸣,声音好似出自波涛之上;未渡之人歇于岸边柳荫之下,等待渡船从对岸返回。

以上两联写诗人待渡岸边所见,由远而近,从江中到岸边,先静后动,井然有序。

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草丛中成群的鸥鹭;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此联利用数量词的巧妙结合,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诗境深邃。群鸥栖息草丛,可见天色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仅一鹭飞翔。“一鹭飞”饶有情志。尤其是“万顷江田一鹭飞”与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更是神韵同出。

置身如此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久困行旅、疲于奔命的诗人不能不触景伤神,所以尾联不禁生出了欲效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感慨。范蠡曾助勾践兴越灭吴,功成隐退,甚至传说他带西施而泛舟五湖,莫知所终。“忘机”在这里有双关意,指心志淡泊,与人无争。这两句意思是说,如今谁能懂得乘一叶扁舟去追寻范蠡的足迹,逍遥于江湖烟水而忘记一切俗念呢?

联系诗人科举不第,仕途失意看,这里的“独忘机”其实何尝能忘。这一点和范蠡相同,范蠡因料越王难共安乐才辞官远遁,诗人则因失意落魄而被迫无奈。

全诗八句无不与水有关,但清隽而不堆砌。章法不落俗套,起承转合,各有所归,以“水”起以“水”终,脉络清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