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2700000125

第125章 韦庄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乾宁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有《浣花集》传世。

金陵图[1]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释】

[1]金陵:又名建业、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六个******皆建都于此。

【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感慨万端,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画家是什么人,已无从考证。但就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不难发现,这位不知名姓的画家并未为六朝统治者********,而是揭示其凄凉衰败之颓势。何以知之?画面上老木萧疏、寒云笼罩、危城破楼,全无半点生气的所谓帝王之都。真是非同寻常之作。

比韦庄略早些的高蟾也曾写过一首反映古都金陵凄凉情景的七绝《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此诗后两句感慨尤其深沉。高蟾预感到晚唐危机四伏,末日将至,倍感苦恼,而又无力回天。他把这些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又是一般画家无法用丹青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读过高蟾这首诗,但他看了画后,似乎又不同意“一片伤心画不成”的看法,于是他的《金陵图》一开始就有反驳高蟾的味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因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庸俗心理,专去画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之真面目罢了。

三四两句以一个典型的例子证明了自己的看法:“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凋枯,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终向敌屈膝投降而结束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历史的真实写照。

将两首诗作如此一番比较,颇觉耐人寻味。高蟾在诗中哀叹“一片伤心画不成”,韦庄却在诗中针锋相对地反驳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看似大相径庭,实则都是借六朝旧事以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深忧虑,都是表现国势衰微的晚唐哀音,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1]。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2]。

【注释】

[1]霏霏:细雨连绵飘洒的样子。六朝:历史上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称为南朝六朝,简称六朝。[2]台城:旧址在今南京鸡鸣山以南,本是三国时吴国的后苑,从东晋到陈一直是朝廷皇帝和中央政府所在地。隋、唐都定都长安,台城便荒废了。

【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寄慨的吊古诗。晚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

的荒芜之地了。诗人在这里触景生情,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诗人的感慨。

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着意渲染氛围。因南京城滨临长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暮春的江南在阴雨中更显轻柔婉丽,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怅,这就为次句抒情作了准备。

次句接首句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细品其味,则知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氛围,已暗含“梦”境,而且在暮春霪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鸟啼草齐,春色长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游人凭吊的历史遗迹。三百年间,六个短命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迅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眼前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作者“六朝如梦”的感慨。台城,六代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与历史兴废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鸣叫。“鸟空啼”的“空”字无实在意义,却使人们从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觉察到梦幻景象,寓“慨”很深。

后两句是连语。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摆的柳枝,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受,让人想起繁荣兴旺的局面。当年的台城柳,缀满十里长堤,烟笼雾绕,是台城繁华景象的象征;如今的台城已经是千门万户长满野草的破败之地,而那些柳树却依旧烟笼雾绕,显得多么“无情”!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之间的鲜明对比,对于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的触目惊心!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暗示一个腐败的时代即将消失,也预示了历史又将重演。柳堤堆烟,本来就容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事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这是一种对如梦似幻的景物流露的伤感情绪,写得还是比较虚。

“无情”、“依旧”两词通贯全篇景致,包括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这时已萦绕在诗人心头。全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衬人的伤痛,并在历史感慨之中暗寓浓重的伤今之意。其思想情绪虽不免有些消极,但这种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仍值得借鉴。

章台夜思[1]

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2]。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3]。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不来[4]。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5]。

【注释】

[1]章台:章华台,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2]瑟:弦乐器。[3]楚角:楚地的号角声。[4]殊:绝。[5]乡书:即家书。作者另一首诗云:“万里逢归雁,乡书忍泪对。”

【鉴赏】

这首诗当是诗人寄给在越中家属的。当时正值晚唐诸侯割据,战乱纷起,故末两句说“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全诗抒发的是因战乱纷争,羁旅他乡,有家难归的深沉哀痛。

首联“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凄清的琴瑟之音伴随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如怨如诉,似在埋怨这漫长的黑夜。一个“怨”字,一个“哀”字堪称点睛之笔,烘托出一个凄清冷寂的典型环境,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的。

颔联“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两句承上,诗人塑造了一个这样的鲜明形象:驿馆内,夜阑人静,桌上一盏油灯泛着淡黄色的微光,在窗外不时袭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弯残月清冷的光射进屋内。“孤灯”“残月”倍增羁旅他乡、有家难归的无限哀怨。

颈联“芳草已云暮,故人殊不来”,芳草无情,亲人更在芳草外,傍晚时候,伫望伸向芳草尽处的回归之路,有家难归,亲朋故友无一人前来。“故人”一句与上联的“孤灯”句遥相呼应。尾联“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直抒胸臆,点出了客旅他乡,思念亲人的无尽哀愁。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著名诗句。由于山河阻隔,更由于战乱纷纷,即使写好了家书也无从寄出去,天空南归的大雁急飞而过,不禁牵动了诗人久居他乡,思念亲人的缕缕情思。是啊,大雁尚且能按时南归,而诗人羁旅他乡,却是有家难归,怎不令人肝肠寸断呢?

全诗紧扣一个“思”字展开,字里行间浸透了诗人的羁旅情愁。同时又通过“孤灯闻楚角”一句,将乡愁与战乱巧妙地联系起来,将一般的思乡愁绪上升到一种黍离之悲,表现出明显的晚唐时代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