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2700000040

第40章 李白(8)

【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诗。春秋时代,吴国占据江苏一带,越国占据浙江一带。

两国长期争霸南方,成为世仇,战争不断。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后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本诗写的即是此事。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最深的片断来写。诗人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插曲。

首句点明题意,写了自己在越中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国,报了仇雪了恨,勾践带领将士班师凯旋。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将士们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战袍,而穿锦衣归家。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将士们得意凯旋,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那花儿一般的美人就充满了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前面“如花”二字,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锦衣如云、美女满宫,这是多么的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繁华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的辉煌与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结句所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感慨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传之子孙万代,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无情破灭,这就是本诗的积极意义。

全诗着重在写昔日的富贵荣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仅以结句写今日的荒凉,遂将前面全部抹杀,转出诗意。这种通过热闹繁华场面来描写凄凉冷清,就使人更觉凄凉冷清之可叹。为了充分表达题意,诗人对全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在第三句里,而本诗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折到反面,使对比更显得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得力。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达到如此妙境的。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李白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1]。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日非智勇[2]?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3]。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4]。

【注释】

[1]子房: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夺天下的重要谋臣。

[2]下邳:今江苏邳县。张良与刺客一起在博浪沙用铁椎狙击秦始皇未中,逃到下邳潜匿。[3]圯桥:下邳县内的一座桥,张良在此桥上得师父黄石公所赠《太公兵法》一书,后来成为刘邦的军师。[4]徐泗:下邳附近的两条河流徐水和泗水。

【鉴赏】

这是李白游经下邳圯桥时写的一首怀古之诗。诗中饱含钦佩之情,颂扬辅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的重要谋臣张良,在称赞张良智勇豪侠的同时暗寓着李白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开篇四句直叙历史事件。起句“虎啸”二字指张辅佐刘邦以后其叱咤风云如虎啸龙吟的丰功伟绩。但句中却用一“未”字推繁却冗,集中笔墨描写张良发迹前的智勇,紧扣诗题。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秦灭韩后,他立志报仇,“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皇”(《史记·留侯世家》)。“破产不为家”五字,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一个豪侠仗义、不同寻常的人物。后二句写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史记》记载,张良后来“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诗人把这一情节融入这几个字中。

以后四句针对以上历史事件夹叙夹议。第五句是个转折:“报韩虽不成”,惋惜力士椎击秦皇时误中副车,而令秦皇为之颤栗,赶紧“大索天下”。张良的英雄胆略,已使天地都感到振动了。张良复仇未果,遭秦皇全国通缉,于是“更姓名潜匿下邳”,而把圯桥进履、受黄石公赠书一段略去不写,只用一个“智”字暗点,暗度到第十二句的“曾无黄石公”。“岂日非智勇”不以陈述句法正叙,而改用反问之笔,顿使文气跌宕,不致平衍。后人评此写法“有飞腾之势”。这“飞腾之势”就体现在第五句的“虽”字一折和第八句的“岂”字一宕上。

最后六句李白将自己插身诗中发出感叹。第九、十两句通过长存于世的圯桥古迹,把今人(包括李白)、古人(张良和黄石公)结合起来了。诗人为何“怀古钦英风”呢?其实着眼点还是在于现实:“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这两句句法已有五律中的流水对句式。上句结合圯桥,桥下流水清澈碧绿,一如张良受书当时;岁月无常,回黄转绿,大有孔子在川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慨。下句本应该说不见张子房了,可是诗人偏偏越过张子房,而说不见张子房的老师黄石公。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当代未尝没有如张良一般有胆识英风的人物,只是没有像黄石公那样认识千里马的伯乐并加以适当点拨,传以兵书,造就“为王者师”的人才罢了。尾二句“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表面上是叹惜再没有黄石公这样的人了;实际上诗人是以曲笔自抒抱负。在《孟子·尽心下》篇里,孟子表面上是喟叹世无孔子,实质上是隐约地以孔子的继承人自负。李白的用笔,正和孟子异曲同工:谁说“萧条徐泗空”,继张良之后,当今之世,还有我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2]。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1]西江:古约指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客租船中吟诵自己作的《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鉴赏】

这是李白夜泊牛渚,有感于谢尚和袁宏的历史佳话,自己怀才不遇的坷坎遭遇,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的一篇沉郁悲愤的诗作。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秋天月夜,舟泊牛渚,自然而然地想起同样秋月舟中,袁宏见知于谢尚的故事。诗人将无边的天宇和苍茫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渲染环境气氛。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揭示主题。同是牛渚之地,同样是这轮明月之下,袁宏吟诵自己作的咏史诗,由于遇到谢尚而时来运转,但自己游西江,秋月依旧,那位奖掖人才的谢尚却再也见不到了,所以只能“空忆谢将军”。颈联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自己虽然亦能高咏,却不能像袁宏一样遇到知音,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只能是像这西江之水,付诸东流了。尾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时秋风萧瑟,两岸枫叶纷纷飘落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本诗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即景生情,景中寓情,江上枫叶纷纷飘落的萧瑟画面,融进了诗人多少的辛酸和感慨。全诗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从胸中自然流出,浑然流畅,妙句天成。此诗虽为五律,却不讲究律诗的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王士祯给了这首诗以极高评价,他说:“或问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答曰:太白诗‘牛渚西江夜……枫叶落纷纷’,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器是也。”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律诗有彻首彻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并举此诗为例。其实,把它看为古体诗也许更合适一点。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1]。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2]。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3]。

【注释】

[1]不解:不懂。[2]将:偕,和。[3]无情游:无情,指月亮、影子等没有知觉情感的事物,李白与之交游,故称无情游。相期:相约。云汉:天河。

【鉴赏】

《月下独酌》一共四首,这是第一首。此诗抒写了诗人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闷心情。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从政的时候正值李林甫、杨国忠和皇亲贵宦们当权时期,他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这首诗虽然以饮酒赏月为题材,但在那狂歌醉饮后面隐藏着“愁多酒更少”的忧郁和愤懑,曲折地表现了他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诗开头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点出一个“独”

字。“独酌”乃此篇之诗眼。诗人有酒无亲,只好邀请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来作伴了。这是从陶渊明的《杂诗》中“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一句化出来的,不过李白多邀了一个明月,所以“对影成三人”了。明月自然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着自己。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不至于那么孤独,就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行乐吧!接着诗人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月徘徊”意即月儿被诗人的歌声感动了,总在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影零乱”意即影子也在随着自己的身体做着各种不很规范的舞姿。这时,诗人和它们已达到情感交融的地步了。所以诗人希望趁醒着的时候三人结交成好朋友,惟恐醉后要各自分散。孤独的诗人还进一步要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无情”既因为月亮、影子等是没有知觉情感的事物,也含有不沾染世俗关系的意思,诗人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最真诚的。他在人世间找不到这种友谊,便只好和月亮、影子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