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2700000047

第47章 戎昱

戎昱荆南(治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漫游荆南、湘、黔间,又曾客居陇西、剑南。大历初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时谪为辰州刺史。后任虔州刺史。诗多吟咏客中山水景色和忧念时事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

【注释】

[1]浑:全、都。

【鉴赏】

这是一首情景诗。作于搬家时,抒发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的意境是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将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了。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地招展,仿佛是在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开它们。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枝上的黄莺,也都是我的老相识了。在我即将与它们分手的时刻频繁地啼叫,鸣声悠悠,别情依依,动人心扉,使我久久难以平静,对这亭、这湖、这鸟、这柳条、这藤都不胜留恋……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诗人对湖上亭的草木花鸟是如此的深情,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这里的草木花鸟作别,这里的草木花鸟也像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草木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快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出语天真,诗趣盎然。

全诗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吹拂的情景。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用一“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令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这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

咏史

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1]。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2]。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3]。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

[1]拙:笨拙、拙劣。[2]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因皇帝每年要亲自祭祀土神和谷神,故引申为“国家”之意。[3]静胡尘:使胡人安静下来,不再引起战争的烟尘。

【鉴赏】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喻诗。

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开始朝政紊乱,国力衰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宪宗之前几个皇帝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受战乱之害。宪宗即位后,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众多大臣又持和亲之论,于是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诗,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了圣意,没有人再提和亲了。这件事足以说明本诗的现实意义。诗人对朝廷执行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

在唐代,咏汉讽唐这种以古讽今的手法为诗家所常用。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截指出了“和亲”乃是唐朝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次联便单刀直入,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地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以女色乞取国家安全的绥靖政策,是很不现实的。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暴露无遗。然而是谁在制订和执行这种政策呢?这些人难道算得上辅佐皇帝的忠臣吗?将来怎么去面对子孙和去见先帝呢?末联即以这样斩钉截铁的严峻责问结束。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宏大深广。

全诗愤激指责朝廷执政,无情揭露和亲政策,而主旨却在讽喻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能。从这个角度看,诗语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作曲笔,以为皇帝留下面子。对于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其是非得失要视当时的历史条件作具体分析,一概否定有失偏颇,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蕃,就应予以肯定。本诗所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一时,必须予以否定。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切中了时弊,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