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2700000062

第62章 杜甫(6)

梦李白二首

杜甫

之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1]。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2]。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3]。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4]。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5]。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6]?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7]。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8]。

【注释】

[1]吞声:泣不成声。恻恻(cè):惨惨不安貌。[2]江南:大江以南之地,包括李白入狱的浔阳(今江西九江)及流放的夜郎。瘴疠(zhànglì):南方湿热,多瘟疫。逐客:被朝廷放逐之人。[3]故人:指李白。明:知道。

[4]平生魂:往日的生魂。测:推测,明白。[5]枫林青:江南夜景。《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魂兮归来哀江南”。关塞黑:秦陇一带多关塞,梦中李白从秦州返回江南路过秦陇关塞,时在夜间,故曰“黑”。[6]罗网:法网。时杜甫以为李白在流放途中,故云。有羽翼:喻来往自由。[7]落月:天晓之时。颜色:指李白容貌。

[8]波浪阔:喻路途艰险。蛟龙:喻欲置李白于死地的人。

【鉴赏】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于乾元元年(758)春天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后至巫山,在759年春夏之交,遇赦放还。此时杜甫客居秦州,只知李白流放而不知遇赦,天涯苦忆,积想成梦,表达了对友人悲苦命运的深切关怀,对那些迫害李白的恶势力进行了彻底的鞭挞。

诗的开篇,即以“死别”与“生别”对比,极言“生别”比“死别”还痛苦。因为“死别”仅“吞声”一哭,痛苦自了;而“生别”却令人“常恻恻”,久思不断。特别是友人遭人生之大不幸,被“逐客”“江南瘴疠地”,又长久无消息,相思之苦更是与日俱增。接着,写梦忆李白。但诗人不说自己做梦,而是说李白明白“我”对他的“长相忆”,主动入梦。这种逆转写法,更衬托出他们二人知之甚深,友谊笃厚。“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莫非你真的死了,眼前的你不是生者之魂!唉,真是路远难测啊!先写见面之喜,转而生疑,疑而生深深的忧虑和恐惧,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梦幻心理,同时折射出对李白的无限思虑!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写诗人梦中对李白的关切:你来时要穿越南方青葱的千里枫林,归去时又要跨越黑沉沉的万里关塞,真是难得你的一片深情啊!“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写诗人梦中恍惚之感:你在流放之中,怎么有了“羽翼”来到我身边呢?“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残月满屋,诗人梦醒,仍觉李白憔悴容颜依在。“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写诗人对李白的告诫与祝愿:长江水深浪阔,中多蛟龙,但愿李白的魂能安然归去,不要被蛟龙攫去。

这首诗先叙梦前李白的流放;次叙梦中相见,忽疑其是,忽疑其非,紧扣“梦”字,扑朔迷离;再写梦后的叮嘱,情深意切,至情至义,感人至深。

之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1]。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2]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3]!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4]!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

[1]浮云:飘荡无定之云。游子:指李白。[2]告归:辞别。局促:不安貌,形容不愿遽然离去。苦道:再三表示。[3]冠盖:冠冕和车盖,指代达官贵人。京华:京都,京城。斯人:此人,指李白。[4]网恢恢:法网,宽大貌。语出《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说天道无边(宽大),作恶者必受惩,无人能逃脱。累:同“缧”,被大绳捆绑。

【鉴赏】

此诗紧接前诗,前四句写三夜频梦李白。开篇以比兴领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李白)却不可见。《古诗十九首》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由此引出“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与前诗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一样,这里是从诗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两人真挚的友情。

“告归”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来一趟多么不易啊!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坠”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李白枯槁惨淡之状,令人落泪!

“冠盖”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将老”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这哪里有“天网恢恢”之事?鲜明的对比,深情的斥责,表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强烈愤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诗才尽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惨,“身后”寂寞无知,又有何用呢!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众多内心疾苦。

此诗与前诗相呼应。前诗以“死别”发端,此诗以“身后”作结,浑然一体。前诗写初梦,此诗写频梦;前诗写疑幻疑真,此诗写形象清晰;前诗重在对李白当时处境的关注,此诗则表对他生平遭遇的同情;前诗忧惧之情独为李白而发,此诗不平之意兼含诗人的感慨。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而表现不一,足见诗人高超的诗艺,同时又表达了人间之至真至诚之至情。

天末怀李白[1]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1]?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2]。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4]。

【注释】

[1]天末:天边。君子:指李白。[2]鸿雁:大雁,喻信使。[3]魑魅(chīmèi):本指山精、怪物,此指奸佞小人。[4]冤魂:指屈原。汨(mì)罗:汩罗江,在今湖南湘阴,屈原自沉处。

【鉴赏】

李白由于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工作,得罪肃宗,被捕入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于乾元元年(758)年被判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地区)。他从洞庭到巫山,未到夜郎,在乾元二年(759)春夏之交遇赦放还。杜甫此时远在秦州,未知遇赦消息,故经常忧思,在写完《梦李白二首》之后,又作此诗,以寄对挚友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联:“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凉风,即秋风。

《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因凉风而起悲秋之感,这是古代诗人普遍的心态。因此,这联以秋风起兴,说在天末之地的秦州,已秋风四起,草木萧疏了,人们都有了悲凉之感,你(李白)的感觉和心境如何呢?遥远的问候,真切的情思,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友思念之深!

颔联:“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你在流放途中的情况,何时才托鸿雁传到我这里呢?你途经潇湘洞庭,风波险阻,你可要小心啊!正如《梦李白二首》中所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一种苍茫惆怅之感,情谊至深,撼人心魄!颈联:“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转而对其身世的同情。意思是说“诗能穷人”,李白因才高而遭困厄,仿佛文章憎恶人的命运亨通一般。反过来,命运亨通者文章一般不会有名。正如同魑魅喜欢人过而食之一样,奸佞小人总是争害君子和有才能的人。这联述身世,表同情,寄感慨,高度概括了古来才智之士屡遭陷害、多舛坎坷的悲剧命运。尾联:“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犹言凶多吉少,紧承上联,因李白流放要过江湘,自然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同屈原一样,遥想李白定将自己同屈原一样的“冤魂”之语,写成诗句,向他(屈原)一诉曲肠的!满腹冤屈无人可诉,只好向死去千年的屈原倾吐,这是多么冷峻的“欲说不能”的令人厌恶的社会!

全诗殷殷切切,低回婉转。因秋风而感怀,情景交融;由李白的不幸而生同情之意,足见友谊的可贵!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2]。

【注释】

[1]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杜甫时在秦州,城楼上有戍兵守夜,定时击鼓。秋边:一作边秋,指秋天边远的地区,秦州远离长安,故言“秋边”。[2]未休兵:

指安禄山已死,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再次攻陷汴州、洛阳等地,战事激烈。

【鉴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时安庆绪弃洛阳,唐军得以恢复河南。乾元二年(759)春,杜甫曾暂回河南洛阳附近的陆浑庄。七月回华州,当地发生饥荒,他无力救灾,乃弃官西去,入秦州。九月,史思明再度引兵南下,陷汴州,逼洛阳,山东、河南均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逃亡离散,战事阻隔,音信全无,引起他无穷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即这种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

首联:“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写战时边地秋天凄凉境况。此时史思明叛军进犯于黄河南北,西南吐蕃不时侵扰,秦州战事紧张。报警的戍鼓声响,实行夜禁,人行断绝,这是所见。接着写听到一孤雁之声,气氛更为凄凉。“雁声”既点明秋季,又喻“兄弟雁行”、孤雁失群,联想起兄弟失散,引发忆弟的情怀。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思乡之情。意谓在这白露节的夜晚,诗人夜深久立,霜繁露重,望月思乡,故乡的月色一定是更加清丽明朗。这种幻中之感更加突出他浓重的乡情。在这联中,诗人将“白露”和“明月”拆开倒用,增添了诗意的健峻和深稳。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在前两联写“月夜”的基础上,紧扣题目,写“忆舍弟”。由上联的“思乡”过渡到这联的“忆弟”,十分自然贴切。杜甫兄弟五人,他居长,四个弟弟名颖、观、丰、占。此时杜甫身边只有小弟杜占,其余三个分散在河南、山东,正是战乱之区,故说兄弟分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料,大有“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之境况,令人伤心断肠。此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饱经忧患、骨肉分离的痛苦遭遇。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上联“忆弟”,进一步抒写内心忧虑之情。兄弟离散,寄书常常不达,何况现在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有骨肉消息。

全诗朴实自然,语从口出,亲切而感人。在不经意间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正如喻守真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所云:“句句不离‘忆’字,如因闻雁而‘忆’,因寒露而‘忆’,因望月而‘忆’。‘分散’则生死不明,‘无家’则寄书不达。‘未休兵’故‘断人行’,句句都可连贯在一起。”承转圆熟,严谨而不板滞,情真而意深远。

蜀相

杜甫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

【注释】

[1]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锦官城:今四川成都,蜀汉故都,城外有锦江,故名。又说成都城的西南部,为古时主管织锦官的居所,故称锦官城。[2]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于草庐之中。频烦:屡次劳烦。两朝:指刘备(先主)、刘禅(后主)两朝。开济:开创大业,匡危济时。[3]出师:蜀汉刘禅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率师伐魏,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不幸病死军中。英雄:指后代的仁人志士。

【鉴赏】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

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