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4000000025

第25章 白朴(6)

〔呆骨朵〕寡人待有心盖一座杨妃庙,争奈无权柄谢位辞朝。则俺这孤辰限难熬,更打着离恨天最高。在生时同衾枕,不能勾死后也同棺椁。谁承望马嵬坡尘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

〔白鹤子〕那身离殿宇,信步下亭皋。见杨柳袅翠蓝丝,芙蓉拆胭脂萼。

〔幺〕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依旧的两般儿点缀上阳宫,他管一灵儿潇洒长安道。

〔幺〕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他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

〔幺〕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倘秀才〕本待闲散心追欢取乐,倒惹的感旧恨天荒地老。快快归来凤帏悄,甚法儿捱今宵,懊恼!

〔芙蓉花〕淡氤氲串烟袅,昏惨刺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伴读书〕一会家心焦躁,四壁厢秋虫闹;忽见掀帘西风恶,遥观满地阴云罩。俺这里披衣闷把帏屏靠,双眼难交。

〔笑和尚〕原来是滴溜溜绕闲阶败叶飘,疏刺剌刷落叶被西风扫,忽鲁鲁风闪得银灯爆,厮琅琅鸣殿铎,扑簌簌动朱箔,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

〔倘秀才〕闷打颏和衣卧倒,软兀剌方才睡着。忽见青衣走来报,道太真妃将寡人邀、要乐。

〔双鸳鸯〕斜觯翠鸾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映着云屏一半儿娇。好梦将成还惊觉,半襟情泪湿鲛绡。

〔蛮姑儿〕懊恼,窨约。惊我来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檐前玉马,架上金鸡;是兀那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

〔滚绣球〕这雨呵,又不是救旱苗,润枯草,洒开花萼;谁望道秋雨如膏。向青翠条,碧玉梢,碎声儿剥,增百十倍歇和芭蕉。子管里珠连玉散飘千颗,平白地渥瓮翻盆下一宵,惹的人心焦。

〔叨叨令〕一会价紧呵,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一会价响呵,似玳筵前几簇笙歌闹;一会价清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一会价猛呵,似绣旗下数面征鼙操。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聒噪。

〔倘秀才〕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

〔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转回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吵吵。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暗地量度。

〔三煞〕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妆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干,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翻,豆花雨绿叶萧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二煞〕似喷泉瑞兽临双沼,刷刷似食叶春蚕散满箔。乱洒琼阶,水传宫漏;飞上雕檐,洒滴新槽。直下的更残漏断,枕冷衾寒,烛灭香消。可知道夏天不觉,把高凤麦来漂。

〔黄钟煞〕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苍苔,倒墙角;渲湖山,漱石窍;浸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唐明皇避乱西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行,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回到长安,退居西宫养老。他既失掉了爱情,也失去了权柄;他既未能以权势保护住他们的爱情,也没有因为牺牲爱情而保住他的权力。在爱情权力两失的情况下,他忧心如焚,每日里空对杨贵妃的画像,痛苦不堪。这一折二十三支曲子就是抒写唐明皇思念杨贵妃的凄楚情怀。

〔端正好〕至〔杲骨朵〕五曲写唐玄宗面对杨贵妃真容引起的怀念与感伤。这里有还京兆半年来孤辰难熬的叙述,也有白发新添瘦骨嶙峋的肖像描绘;有画轴高挑放声高叫的思念,也有叫而不应雨泪嚎咷的忧伤;有对往昔笙歌筵舞赏心乐事的怀念,也有对生死爱情半路夭折的痛悼;有对神明鉴察之下誓约终未履行的愧悔,也有对无权柄谢位辞朝无可奈何的哀叹,真可谓百感交集,声泪俱下,充分展现了唐玄宗复杂的心理状态。

唐明皇回到寝殿,时间已由白昼转入夜晚。景物更加衰败,色调更加昏暗,人物心境也更加忧伤。〔芙蓉花〕至〔黄钟煞〕十三首曲文抒写唐明皇的寝殿惊梦,作者以具体形象为喻,极写唐玄宗内心的哀伤。

前三曲写唐明皇入梦前的孤寂和焦躁。作品渲染一种独特的氛围来烘托主人公的心境。暗淡的串烟,昏惨的银灯,喧闹的秋虫,满地的阴云,狂恶的西风,飘落的败叶,琅琅的檐铃,簌簌的朱帘,叮当的铁马,造成凄凉、阴惨、焦灼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唐明皇孤寂、忧郁、烦躁的心绪。作者运用滴溜溜、疏剌剌、忽鲁鲁、厮琅琅、扑簌簌、吉丁当等象声词和状形词摹写景物的声响和形态,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倘秀才〕〔双鸳鸯〕二曲直接写梦会。唐明皇刚刚入睡,就梦见杨贵妃请他长生殿赴宴,杨贵妃生前的娇态和往日的荣华富贵又浮现在眼前。可是转瞬间睡梦又被惊醒,一切皆成虚幻。“好梦将成还惊觉,半襟情泪湿鲛绡(神话传说中鲛人织的绡,泛指薄纱)。”惊梦之后,内心更加感伤。

在大量描摹梧桐雨的过程中,作者又把梧桐树作为联想的条件,中间穿插〔滚绣球〕一曲,写唐明皇的情悔:“是兀那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今天的凄凉是由往日的欢会所栽排,昔日的骄奢淫逸造成如今的死别生离。盛极而衰,乐极哀来,唐明皇自己吞食自己种植的苦果。这句点睛之笔,是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人生底蕴的深刻揭示,具有很强的讽喻性。

《梧桐雨》第四折写唐明皇对旧日和盛境的怀恋,熔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剧中一曲曲哀婉的悲歌,犹如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白朴是由金入元的作家,亲身经历了金元政权的峙立和嬗变,“自幼经丧乱,仓皇失母,便有山川满目之叹。逮亡国恒郁郁不乐……”(王博文《天籁集序》)。这一折戏,实际上也是白朴借境抒怀,用他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以间接隐晦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这同他在《天籁集》词中所表现的“满目山围故国”(〔夺锦标〕)、“兴废古今同”(〔水调歌头〕《初至金陵》)、“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水调歌头〕《诸公见赓前韵》)的感情是一致的。这一折艺术构思异常奇特巧妙。元杂剧的惯例是“先离后合,始困终亨”,第四折多是以大团圆结尾。本折则不同。它既没有众多的出场人物,也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又没有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登场人物除宦官高力士外,只有唐明皇自己,实际上是一折独角戏。全部曲词都是表现唐明皇的内心活动。如果说第三折马嵬兵变是情节演进的逻辑高潮,而这一折则是剧情发展的情感高潮。全折都是从《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演化而来,并以之名剧。白朴以他独特的艺术构思,为唐明皇思念杨贵妃布置了一个典型环境,时间是深秋的夜晚,地点是萧索冷落的深宫。这里曾经是唐明皇和杨贵妃七夕盟誓宴乐歌舞的地方,如今人去楼空,面对的只有一幅画轴,唐明皇怎能不倍感忧伤。作者把画像作为主人公抒发感情的对象,以梦会写情思。叫画不应,转而盼梦里来到;好梦将成,又被梧桐雨惊党。梧桐雨不仅是唐明皇忧伤的陪衬,而且又成为他发泄感情的对象,使唐明皇的内心积怨如喷泉般倾泻而出,从而使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水乳交融和谐一致,造成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堪称绝唱。《梧桐雨》第四折与《汉宫秋》第四折有异曲同工之妙。孟称舜《新镌古今名剧·酹江集》评《梧桐雨》云:“此剧与《孤雁汉宫秋》格套既同,而词华亦足相敌。一悲而豪,一悲而艳;一如秋空唳鹤,一如春月啼鹃。使读者一愤一痛,淫淫乎不知泪之所以,固是填词家巨手也。”王国维《录曲余谈》也说《汉宫秋》“雄劲”,《梧桐雨》“悲壮”,可并称“千古绝品”。他们都是把《梧桐雨》和《汉宫秋》并誉的。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使《梧桐雨》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

《梧桐雨》第四折语言华美绮丽,绚烂多彩,敷演“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抒写唐玄宗的一缕哀思,缠绵悱恻,万转千回,极尽铺排之能事,俨然是一首秋雨赋,又如一篇抒情长诗。词藻清丽,对句工整,音律和谐,曲折尽致,而又浑朴自然,不事雕琢。既当行,又富有文采,开启了元杂剧文采派的先河。王国维也认为:“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可见其在元曲中的突出地位。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白朴

第一折

〔仙吕·点绛唇〕万物乘春,落花成阵。莺声嫩,垂柳黄匀,越引起心间闷。

〔混江龙〕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清和天气,淑景良辰。紫陌游人嫌日短,青闺素女怕黄昏。寻芳俊士,拾翠佳人;千红万紫,花柳分春。对韶光半晌不开言,一天愁都结做心间恨,憔悴了玉肌金粉,瘦损了窈窕精神。

〔油葫芦〕杏朵桃枝似绛唇,柳絮纷,春光偏闪断肠人。微风细雨催花信,闲愁万种心间印。罗帏绣被寒孤,欲断魂,掩重门尽日无人问,情不遂越伤神。

〔天下乐〕我只见杨柳横墙易得春,欢欣,可意人,一见了心下如何忍。送秋波眼角情,近东墙住左邻,觑了可憎才有就因。

〔那吒令〕一见了那人,不由我断魂;思量起这人,有韩文柳文;他是个俏人,读齐论鲁论。想的咱不下怀,几时得成秦晋,甚何年一处温存?

〔鹊踏枝〕好教我闷昏昏,泪纷纷,都只为美貌潘安,仁者能仁。一会家心中自忖,谁与俺通个殷勤。

〔寄生草〕怕的是黄昏后,入罗帏愁越狠。孤眠独枕教人闷,愁潘病沈教人恨,行迟力顿教人困。似这等含情掩卧象牙床,几时得阳台上遇着多才俊。

〔幺〕汉相如坐寒窗下,卓氏女配做婚。都只为我情你意相投顺,姻缘自把佳期问,郎才女貌皆相趁。你道是阻东墙难会碧纱厨,似俺这干荷叶那讨灵犀润。

白朴的杂剧现存仅《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有论者提出《东墙记》非白朴所作,但元代钟嗣成《录鬼簿》白朴名下有此剧著录。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著录亦作白朴作。看来,疑《东墙记》非白朴之作理由尚不充分。问题是今存《孤本元明杂剧》收录的传本,是否即白朴的原作抑或经过改动,这尚待作进一步的考证。至于传说白朴作此剧是为了与王实甫《西厢记》争胜,则更无从稽考了。

全剧凡五折,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云:“唯北曲一套,例由一人唱,而此本则不然。元杂剧一本俱四折,此本五折,皆为元曲之变例。”〔点绛唇〕、〔混江龙〕和〔油葫芦〕三支曲词,描写董秀英面对花园中春光明媚的景象而勾引起内心的愁闷。一开始,作者以即物起兴的手法,写春来万物复苏,百花烂漫。“落花成阵”,化用贺铸〔木兰花〕“纷纷花雨红成阵”。初生的乳莺鸣叫着,下一“嫩”字,显示声音的圆润宛转,是所闻。下垂的柳枝,呈现黄匀的色彩,是所见。真是鸟语花香,但这惹人喜爱的春色,却“越引起心间闷”,是所感。一个“越”字表达了春意缭乱而触动了春情的难遣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