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4000000085

第85章 秦简夫

宜秋山赵礼让肥

秦简夫

第一折

〔寄生草〕饿的这民饥色,看看的如蜡渣。他每都家家上树把这槐芽掐。他每都村村沿道将榆皮剐。他每都人人绕户将粮食化。现如今弟兄衣袂不遮身,可着俺贫寒子母无安下。

〔醉扶归〕我吃的这茶饭有难消化,母亲那肌肤瘦力衰乏。量这半勺儿粥都添了有甚哪?我转着这空碗儿,我着这匙尖儿刮,我陪着笑脸几百般的喜洽,不由我泪不住行儿下。

《赵礼让肥》在元曲杂剧十二科中属“孝义廉节”。其故事大致是:汉世中衰(更始帝时),年荒世乱,赵礼一家逃难到宜秋山下,赵礼将仅有的一小把米熬了粥汤奉了母亲和兄长赵孝(第一折)。赵礼枵腹上山挖野菜,被虎头寨寨主马武擒住,将被剐了吃;赵礼以“信”为质当,告假一个时辰,回家与母亲辞别(第二折)。赵礼复上山请死;其兄赵孝赶到,愿代弟死;赵母亦赶到,请代二子受死;三人都说自己“肥”,争求死以请免另二人。于是“孝心肠感动铁心肠”,马武放了赵氏一家并赠以米、金(第三折)。马武佐汉光武登基有功,为元帅,荐赵氏兄弟。赵家三人赴朝,纳还米、金;一家受封荣耀(第四折)。

这里所选第一折中的两首曲子,〔寄生草〕表现饥饿,〔醉扶归〕表现让粥,即宣扬孝悌。〔寄生草〕前两句写饥民蜡黄的颜色,中间三句是鼎足对,但不工整,对偶中兼有排比,这正是曲的风格。三句描写饥民们成群地上树掐槐芽、剐树皮,沿街串户乞讨。请看,这是一副何等难堪的景象!对此谁能不心酸泪落?可还不止此。赵礼此时一面强颜欢笑,一面又在愁明天的饭食没有着落。于是又“不由我泪不住行儿下。”至此,已把赵礼处境之艰难,用心之良苦,表现得委曲净尽。从而也就使这种道德品质之纯粹与高尚得到了体现,笃信儒家教义,奉之为天理纲常,而虔诚身体力行的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也就塑造出来了。

宜秋山赵礼让肥

秦简夫

第三折

〔凭阑人〕由你将我身躯七事子开,由你将我心肝一件件摘。我道来,我道来,除死呵,无大灾。

〔络丝娘〕我只道你杀人刀十分的利害,元来这活人心依然尚在。便做道俺两个该死的游魂甚耽待,也则是可怜见白头奶奶。

〔东原乐〕敢道是凶年岁,瘦骨骸。便剐将来也填不满一餐债。因此在饿虎喉中乞得这免死牌。蒙恩贷,从今后遥望着你的营门,常常礼拜。

第三折的主要关目是“让肥”。“让肥”也是在前两折的基础上,进一步写饥饿。剧中赵礼对“贼盗”马武杀人为食的行为非但未有责备,而且一无惊诧,说明饥饿已经严重到人相食且不以食人为怪的程度。这是历史的真实。王莽时期全国大起义中下江、新市、绿林、铜马等队伍中,绝大多数是“七死”所余的饥民。马武正是被作为这样的“饿贼”形象来写的。所以作品对富贵豪奢的指责言辞和具体揭露虽然不多,其谴责的态度及达到的效果却是明确和强烈的。

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得出结论,认为《赵礼让肥》是针对元代的黑暗现实鼓吹农民起义的作品。作品写饥饿的目的是为了写“让粥”“让肥”,而不是相反;而写“让粥”“让肥”,是为了宣扬儒家提倡的孝友信义。

这里所选的〔凭阑人〕是赵礼上山就死时所唱,意思是:“由你将我的身躯大卸成七块,由你将我的心肝肚肠摘出吃掉。我说来就来,决不失信,对于我来说,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支持他这一行为的,无非是个“信”字,道德信念的力量于此可见。由于杂剧体制原因,赵母和赵孝让肥的过程都只能由对白表达。下面〔络丝娘〕和〔东原乐〕都是让肥使马武受到感动决定释放母子三人之后赵礼所唱。〔络丝娘〕是赵礼对马武行为的解释,说马武原来还有“活人心”,“耽待”了他兄弟二人,大概是可怜白发母亲的缘故吧。〔东原乐〕又从另一方面解说:三人饿成一把瘦骨,你吃也吃不饱。

所以《赵礼让肥》一剧与其说是反映现实的社会问题剧,勿宁说是宣扬儒家个人道德自我完善的作品。元杂剧中这类作品很多,“神仙道化”、“忠臣烈士”及这类“孝义廉节”剧中,都有这类作品,概括起来,就是时值乱世,便独善其身,而在乱世时要能做到身“善”守“道”,便要舍弃一切,以至生命。说到它们之间的区别,那就是《赵礼让肥》等“孝义廉节”既不像“神仙道化”那样极端消沉地弃世,也不像“忠臣烈士”那样舍己救人地救世,而是更局限于个人道德之修成。在“人相食”、道德沦丧已尽的乱世,作为个人,更应该恪守“古风”道德。对于这种道德的评价如何,另当别论,但它们或多或少都反映了我国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执着甚至可说是“迂腐”的书生气。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秦简夫

第一折

〔鹊踏枝〕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侏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寄生草〕我为甚叮咛劝叮咛道,你有祸根有祸苗。你抛撇了这丑妇家中宝,挑踢着美女家生哨。哎,儿也,这的是你自作下穷汉家私暴。只思量倚檀槽听唱一曲桂枝香,你少不的撇摇槌,学打几句莲花落。

〔六幺序〕那里面藏圈套,都是些绵中刺笑里刀。那一个出得他掴打挝揉,止不过帐底鲛绡,酒畔羊羔。人的玉软香娇,半席地恰便似八百里梁山泊,抵多少月黑风高。那泼烟花专等你个腌材料,快准备着五千船盐引,十万担茶挑。

〔幺篇〕你把他门限儿蹅着,消息儿汤着。那里面又没官僚,又没王条,又没公曹,又没囚牢。到的来金谷也,那富饶早半合儿断送了,直教你无计能逃,有路难超。搜剔尽皮格也那翎毛,浑身遍体,星星开剥,尽着他炙煿烹炮。那虔婆一对刚牙爪,遮莫你手轻脚疾,敢可也立做了骨化形销。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写扬州李茂卿,人称东堂老子,受友人赵国器临终嘱托,照管赵子扬州奴。扬州奴受坏人引诱,嫖妓败家,至一贫如洗时方省悟。李茂卿在扬州奴挥霍家产时,暗中将赵国器生前所寄放的银钱买下扬州奴低价出售的田地房产,就在扬州奴走投无路时,李将所买产业尽数归还,使之恢复家业,重新做人。

这里选的四支曲子乃是李茂卿劝诫扬州奴莫再受坏人教唆,沉溺于酒色时所唱。前四句说扬州奴整日价在青楼与娼女厮混,用“纤腰”、“柔条”喻娼女的妖丽狐媚,以“舞榭歌台”、“月夕花朝”喻扬州奴的醉生梦死。最后三句“那虔婆一对刚牙爪,遮莫(即使)你手轻脚疾,敢可也立做了骨化形销”。可谓最后猛击一掌,当头棒喝:即使你现在年纪轻,但照此下去,也恐怕要马上去见阎王的。

作者秦简夫在这四支曲子里,层层深入,把李茂卿对扬州奴一番劝诫之情状刻画得淋漓尽致,有语重心长的劝说,也有正颜厉色的警告。从正反两方面晓以大义,可算得上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劝世警言。在语言上,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理义并晓,情至意尽,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晋陶母剪发待宾

秦简夫

第一折

〔那吒令〕则他这今年,非同似往年,恰还了纸钱,又少欠下笔钱。常着我左肩,那在这右肩。与人家做生活打些坌活,闲停止妆宅眷。端的使碎我意马心猿。

〔鹊踏枝〕你则待要赴佳筵,倒金舡;喒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你不学汉贾谊献长策万言,你则待学刘伶般烂醉十年。

〔寄生草〕你则待扶头酒寻半碗,谒人诗赠几篇;请着你不离,随着他转;逢着你的唱偌,迎着他善。后来便说着你的体面难消遣,则你这拖狗皮缠定这谢家楼,几时得布衣人走上黄金殿。

〔金盏儿〕钱字是大金傍戋,信字是立人边言。信近于义,钱招怨。这一个有钱可更有信,两件事古来传:这一个有钱的石崇般富,这一个有信的范丹贤。你常存着立身夫子信,休恋这转世邓通钱。

《剪发待宾》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喜剧。

该剧取材于东晋大将军陶侃少年时期的故事。剧情是:陶侃早孤家贫,陶母湛氏,靠为人缝补浆洗挣钱供儿子读书,期待他成名,对陶侃管教十分严格。

这里选的第一折四支曲子,是陶母训子的主要唱段,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生活的艰辛,并通过陶母对儿子的热切期待表达了剧作者的道德理想。唱词明白晓畅,显示出本色派的特点。这四支曲子集中刻画了封建时代贤母的形象,也反映了剧作者的道德观。陶母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为基础,培养儿子走博取功名之路,实则就是剧作家所肯定的那条传统的儒生参政的道路。只不过在当时不能实现,所以作者将其理想发于戏剧而已。曲词多用宋元口语,用典亦不拘于史实,以我所需,加以取舍变化,染有浓厚的民俗化色彩,读来流畅明快,如同说话,表现出元剧本色派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