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4300000047

第47章 宋诗篇(8)

柳絮二首

韩琦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1]。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注释】[1]空:徒然之意。

【鉴赏】第一首首句写景,当阳春将尽、白花渐谢的时候,风中柳絮不仅未零落成泥,反而漫天飞舞。诗人意在揭示柳絮性情的轻薄浮躁,采取了拟人化的手法。次句点出对景之人。“高楼”,人之所在;“长陌”,柳之所在。登高楼而望长陌,但见柳色如烟,远接天涯,这“不定家”的柳絮,纷纷扬扬,蒙蒙一片。登楼之前,诗人的心境本来是平静的,但现在睹物思情,不由自主,产生了满怀愁情。着一“奈”字,正表明愁来无端,无可奈何。至于是何种愁绪,诗人在第三句以“缭乱”作了补充,表面上是春愁,细品却并非单一的故乡之思,也非纯粹的身世之感,说不清道不明。柳絮漫天无际,诗人的愁情也如柳絮般缭乱飞舞,情景相生相发。“不是天生稳重花”,诗人经历了烦闷、思索后,终于豁然开朗,前此的种种情绪缭乱都是徒然的感喟。第三句的“空缭乱”兼指诗人和柳絮而言。就诗人说,以他那样严肃的性格却为并不“稳重”的柳絮动情而自嘲;就柳絮说,它颠狂起舞,轻薄作态,必然落得毫无结果,当然只是“空缭乱”!这里即物即人,不粘不脱,有浑融无迹之妙。

第二首紧承第一首而来,此时诗人心绪已平。一、二句大笔渲染,在广阔的空间背景下活现出“絮雪纷纷”的轻薄浮浪之态。“乱愁萦困”乃比喻之词,稍晚于韩琦的贺铸曾以“满城风絮”比喻闲愁,韩琦则是以萦怀困人的乱愁比喻满天风絮,实景虚写,一反以具体喻抽象的惯例,格外新鲜动人。三、四句则选择了一个细节加以描绘。由“穿入”而“过”这一短暂的过程,加上“无限蜂儿”争先恐后追着它飞,衬出柳絮飘得极快。蜜蜂的性情是慕香爱色,而柳絮偏偏乏色少香,如果柳絮不“穿入花枝”,没有烂漫花丛做映衬,它就与蜜蜂无涉。而一“穿”而“过”,既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又活泼有致,引来了“无限蜂儿”成队追逐。诗用“有时穿入花枝过”表现柳絮的狡狯轻薄,用“作队飞”

表现蜜蜂的快乐和轻捷,精切传神。此联虽只写“穿入花枝过”,却并未细写花枝,而枝的繁盛,花的灿烂都历历如在目前;只写“无限蜂儿作队飞”,未展开描写,但那争先之状,嗡嗡之声,都可想见。

北塘避暑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1]。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2]。

【注释】[1]涤:消除。尘寰:人世间。[2]阑:尽。

【鉴赏】首联诗意:炎夏酷暑,房屋尽头的北塘,绿树成阴,荷花满池,是消除暑热烦恼的好地方,宽阔舒适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置身其间,似不在人间。首句点题,“暑”字交代了时间,“尽室林塘”点出了地址。“不在尘寰”说明避暑之地自然环境幽静。“旷然”抒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宽阔胸怀。

颔联诗意:身处北塘,清风阵阵拂面徐来,酷暑炎热烦恼顿时冰消,即使没有管弦消遣取乐也能在此悠然自得过上百日。此联中“敢”、“能”两字相对照,更说明此地是避暑胜地。“清风”一语双关,一是说酷暑炎热时使人凉爽的自然风魅力无穷,二是表明作者为官时清正廉洁。

颈联诗意:俯视近处北塘,水鸟捕食小鱼后,在那里用嘴梳理着羽毛,好像很知足地悠闲自乐;仰望远处山岭,雨云绕山飘浮,只是浮云游荡而无雨下。此联中“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不一定是眼前实景,可能是作者用象征手法阐述人生哲理,要像水鸟那样“知足”长乐,“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人生不要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会不受世俗所累,也才会旷神自得的生存。

末联诗意:在林阴蔽天、清风习习的北塘边避暑饮酒,不觉酒尽酣睡,不知又是什么使我从酣梦中清醒?原来是满塘成千上万朵莲花的香气薰醒了我,醒来一看自己刚才是枕山而眠。此联并非说韩琦逃入酒乡消愁,而是北塘避暑,景美迷人,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意,也衬托出他胸襟清高、超尘拔俗。

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景祜元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号称“铁面御史”。历知杭州、青州、成都。神宗时任参知政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再外知成都。卒谥清献。有《清献集》遗世。

和宿硖石寺下[1]

赵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2]。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3]。

【注释】[1]硖石寺:依诗中“淮岸”应在淮河边上,大约在安徽凤台西南,具体地址不详。[2]浮屠:即塔。离尘缘:指修为达到很高境界的人,与世隔绝,不问俗事。

[3]松关:以松木做的门栓,这里指寺门。

【鉴赏】一、二句诗意:游船泊在淮河边上,从船中仰视,硖石山上矗立着高入云天的宝塔;山上有一座古寺。试想这幽静高远的寺里的修行僧人,一定是看破红尘的世外老僧。诗中“半倚天”是作者从舟中仰视并不算高的山上寺景。“山僧”是作者由寺产生的联想:有寺必有僧,僧可能是修行得道的高僧。

三、四句诗意:天刚傍晚,想上岸登山寺造访老僧,在舟中纵目远眺,但发现寺门已紧紧关闭,寂无人迹,只有悠扬的暮钟声声传入河边停泊的画船里。诗句“松关暮锁无人迹”使人心里的希望变成了失望,令人凄清,“钟声入画船”又慰人寂寥、发人深省、令人神往。此三、四两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恍如隔世,心随眼看耳听之景物起伏。

题杜子美书室

赵抃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1]。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注释】[1]骚:屈原《离骚》的简称。雅:《诗经》中的一类。浇淫:既指世风,亦指文风。琼贝:玉石。

【鉴赏】首联颔联诗意:杜甫在诗歌创作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古体、律诗;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扬了《离骚》《诗经》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起着继往开来,压制浇薄、淫巧世风、文风的作用.他的许多诗篇如宝玉奇石,价值连城、光照千秋。他的诗风多种多样,富于变化、规模气概横绝、包罗天地万象,在他笔下天地间有形无形之万物都难以逃避。以上两联看似作者对杜诗赞扬太过,其实不然,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传世。

颈联诗意: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军陷长安,杜甫遭受离乱之苦,在羁危之极时,不忘有志在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羁危之身始终抱厚民之意。此联诗人写出了杜甫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地方“欲厚民生”、“每饭不忘君”。

尾联诗意:作者在杜甫书室和遗像前瞻仰追悼、品味杜甫诗的广博和欲厚民生的深意,颇觉自己真正理解杜甫诗意、真正成为杜甫的知音不容易,世人恐怕也如杜甫《陈拾遗故宅》诗“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石象之字简夫,生卒不详,新昌(今浙江)人。庆历二年进士。官至太常丞。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1]。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币地丝[2]。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3]?

【注释】[1]窗涵:窗棂,窗格子。[2]千寻:形容丝长而多乱。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帀地丝:遍地的丝绳。帀:匝的异体字,遍地、满地的意思。[3]五侯:古代汉朝皇帝同封五人为侯。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鉴赏】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影无踪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额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谙愁苦的人总会把“愁”贮藏在心房僻远的角落里,再筑起精神防线提防它侵袭,可“愁”欺人时,它会随机而出,无孔不入。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有二,一是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青春少妇被抛弃之悲愁。二是心中有愁情的人借酒浇愁,待酒醒后眼见残月斜照窗棂,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愁”会冲破防线,悄悄爬上心头,使人更加愁肠百结,忧愁悲伤。

颈联写“愁”的情状。苦恼的忧愁如藏在愁人的心中,印在愁人的眉间,那愁人就会感觉到“愁”像万顷连天草铺天而下挥不去,就像千万条盖地丝绳网冲不破,他被严严盖住、紧紧捆住,困在其中,痛苦不堪。想挣脱这“柔”若草“乱”若丝的“愁”绪实叫人无可奈何。

末联写“愁”无处不在。“愁”如此气人、欺人、恼人,可能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世称盱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庆历二年(1042)举“茂才异等”不第。倡立盱江书院。皇祐初,以范仲淹荐试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拥护庆历新政,极力排斥佛、道二教。以文章知名。有《直讲先生文集》(亦称《盱江文集》)。

忆钱塘江

李觏

当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1]。

【注释】[1]涵:容受。水仙:指水中女神。钱塘、西湖一带有水仙王庙。

【鉴赏】首句诗意:忆当年,我乘着酒醉,醉醺醺地高挂起归船的风帆,向故乡南城(今属江西)驶去。诗中“当年”与“忆”、“举归帆”与“钱塘江”相照应切题,“乘醉”二字统摄全诗,后面写忆景才会有似真似幻、虚无缥缈之美。

次句写忆景落日奇观。诗意:我站在船头,举目远眺,夕阳已西沉,醉眼朦胧地看到前方隐隐约约有一座山峰,它已衔进了半只太阳,剩下的另一半正在山顶放射出耀眼的霞光。“隐隐”说明作者是醉态所见。“衔”是说醉眼看太阳像镶嵌在天边的山峰上。

末尾两句咏江面奇景。诗意:我近看江面,金光返照入江,江水泛红,片片白帆也反射出淡红的光茫;水面上,好像一群穿着粉红衣裳的水仙,凌波微步,艳丽动人。“水仙”并非是钱塘江水中的女神,而是作者醉态眼花所见的霞光返照的船帆。

璧月

李觏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1]。

【注释】[1]方诸:古代于月下承露取水之器,又名阴鉴、鉴燧。远古用蛤壳,后用铜铸,圆如月,可照人。

【鉴赏】首两句诗意:圆如玉璧的月亮,从很远的地方直行到傍晚才又出现在暮色笼照的山巅。而此时月宫里的素娥却有难以言说的心事。“问应难”三字意义含蓄,如东坡《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有阴晴圆缺是事物之常情,不问也可知,如人要问之,则又难于说清楚深意,也像问人的心事,则很多东西难于言表,如果以人世间的事问天上的素娥,素娥又怎么能说清楚呢?

次两句继续咏月,仍以月抒情。诗意:人世间痛苦之事莫过于悲欢离合、生离与死别,但世人像“山中石多真玉少”,相互间深情知己者又有几人?只有璧月含情、方诸含泪,心心相印,彼此相惜,朗月普照人间哀苦。诗中“泪”是万人愁苦之泪。此两句作者只是想说璧月方诸有情有义而世人竟无情,所以有如此浩叹。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1]。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1]极:尽。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一、二句从极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的所见所感。人们都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实更在天涯之外,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逼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的青山。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青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逼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用“还被”二字唤起,既与“已恨”相呼应,又直使人觉得障碍重重,恨重重。诗人不用“青”、“绿”,而用“碧”来形容山,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暮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重情绪。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逐步收缩,色调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解不开。

秋晚悲怀

李觏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山松生命合经霜[1]。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