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5100000057

第57章 宋词篇(23)

第二叠主要写思妇别后的思念之情。登高眺望,惟见“地远天阔”,离人行迹杳渺难寻,说不出有多么想念和多么伤感,只能用“情切”二字直呼心声。接着两句写思妇因思念情人到了夜深还不能入睡,想到行人正在“露冷风清无人处”的凄凉环境中,不禁悲伤泣涕。不直接写思妇流泪,而用“耿耿寒漏咽”来比喻,更能衬托出思妇情感的深切,更能见出其悲伤之凄婉动人。“嗟万事”两句感叹旧事难忘,特别是当初“轻别”尤其难忘,同时又流露出一种追悔,不该轻易分离。结尾两句以杯酒未尽、待归来重饮,希望断云能留住西天的残月作比,表达自己希望行人归来的信念,同时反衬思念之切!此叠的特色在于把思妇对行人的思念之情集中放在一个晚上,便于作充足的描述,同时又含有“夜夜”如此之意。

第三叠转到现在,写思妇的种种怨恨。前三句用了“解连环”和“韩寿偷香”的典故,写思妇思念远方的情人弄得香清玉减仍不见其归来,不由得发出怨言,要与他斩断情丝。“怨歌”句写她用歌声也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连用五个比喻,形象描述了离别之苦对思妇的无情折磨,怨恨深重,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转而恨春,发出“恨春去、不与人期”的怨言。结句用雪比梨花,描述了一幅凄清哀寂的画面,更烘托出那种万般无奈的愁怨。正如陈廷焯所言:“歌至曲终,觉万鸿哀鸣,天地变色”(《白雨斋词话》)。

本词的特色在于善用典古,善于选取极富感情色彩的词语,以景语写情语,极力铺排环境,烘托气氛。

满庭芳

周邦彦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2],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3],小桥外、新绿溅溅[4]。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5]。年年,如社燕[6],漂流瀚海[7],来寄修椽[8]。且莫思身外[9],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10],容我醉时眠。

【注释】

[1]溧水:今江苏省县名。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五里,其山巅有泉,下注成瀑布。”(《江宁府志》)[2]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化用了杜牧“风蒲燕雏老”和杜甫“红绽雨肥梅”两句诗。“老”、“肥”用作动词。[3]乌鸢:乌鸦。[4]溅溅:急流的水声。[5]“黄芦”两句: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上句是说溧水与湓江相同,下句以白居易贬谪江州(即九江)的处境与心情自比。[6]社燕:相传燕子于春天的社日飞来,秋天的社日飞去,故称社燕。[7]瀚海:

沙漠地区。这里泛指遥远、荒僻之处。[8]修椽:承载屋瓦的长椽子,燕子往往筑巢于此。[9]身外:功名事业都是身外之事。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10]簟:席子。古人常用簟枕比喻闲居生活。

【鉴赏】

哲宗元祜八年到绍圣三年(1093-1096),诗人任溧水(今属江苏省)县令。本词即是他在溧水任职期间所作。主要抒写他宦浮州县,飘零不遇、哀乐无端的失意之情。

上阕写景。前三句写夏日景物,极具巧思。化用了唐人的诗句,写小黄莺在和暖的春风中长大,梅子因有充足的雨水滋润长得又肥又大,正午阳光直射,树影显得清晰圆正,可见树的葱茏茂密。写出了江南初夏多雨的气候特点和清幽的景色。“地卑山近”二句写了梅雨时节多雨而且潮湿的环境气候,衣服容易生霉,常需熏烤,暗示梅雨气候让人心烦意乱。“人静”二句融情入景,以乌鸢之乐反衬自己的烦愁。《宋四家词选》评此二句:“体物入微,夹入上下文中,似褒实贬,神味最远。”最后三句把自己的处境与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境况类比,寄寓了怀才不遇的失意感叹。

下阕感叹飘零苦况。开头四句,以春来秋去的燕子自比,写自己行踪的漂泊无定,也即是宦途的不如意。“年年”二字表示长期如此,令人万分惆怅,万分伤感。“且莫思”至句末,写其愁闷心情之难以排解。既然是如此的不如意,何不放下功名事业这些身外之事,开怀畅饮,及时行乐呢?但充满丝竹管弦的盛宴,不但不能排遣江南倦客的愁绪,反而倍增伤感。愁思不已,只有一醉方休,借睡眠忘记一切烦恼,把万念俱灰的颓唐之语写得极含蓄,令人击节赞赏。

本词含蓄蕴藉,寄慨遥深。化用了杜甫、刘禹锡、杜牧诸人诗句,隐括入律,浑然天成。许昂震认为本词,“通首疏快,实开南宋诸公之先声”(《词综偶评》)。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指出,“乌鸢虽乐,社燕自苦;九江之船,卒未尝泛。此中有多少说不出处,或是依人之苦,或有患失之心,但说得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

夜游宫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1],卷轻浪、沉沉千里[2]。桥上酸风射眸子[3],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4],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5]?

【注释】

[1]叶下:叶落。[2]沉沉:形容流水渺远不尽的样子。

[3]酸风射眸子:冷风刺眼。李贺诗:“东关酸风射眸子。”

[4]寒窗底:寒窗里。[5]萧娘:女子的泛称。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鉴赏】

本词通过对秋开的景色的描述抒发思家怀人之情感。上阕写伫立凝望。前两句写秋景。“叶下”即“叶落”,暗示了季节是秋天;“斜阳”点明已近傍晚,也渲染了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凉基调;“卷轻浪、沉沉千里”写苍茫壮阔的江面,暗示了人面对这种渺茫的江水时,只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孤独。实是写人眼中之景,暗示了人的存在。用“叶下”、“斜阳”、“沉沉”等词渲染了一种萧条凄清的氛围。“桥上酸风射眸子”点出了人站在小桥上。“酸”字一是指风冷,另一层则指人伫望久了,寒风吹来,两眼会发酸。“射”字形象写出寒风之刺骨,令人难以忍受。在这样难耐的环境中,本人却“立多时”而不离去,为什么呢?显然傍晚灯火市的普通夜景是不值得他久立伫望的,悬念顿起。

下阕由屋外转写屋内。“古屋”两句写主人公回到屋里,还在发呆,站在寒窗下,怔怔的听着井边梧桐叶飞坠落下的声音。在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是凄清、孤寂等晦暗悲凉情境的象征。如温庭筠《更漏子》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写主人公伫立听桐叶飞坠,实际上暗示了他那种愁绪满怀无可排泄,寂寞冷清的孤独处境。在如此寒冷难捱的秋夜,却“不恋单衾再三起”,难以入眠,不知为何?下阕到此句,都是写景色,层层铺垫(渲染了氛围),悬念迭起,让人疑虑重重。周济赞此为“此亦是层层加倍写法”(《宋四家词选》)。到结尾两句“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才道出原委,使人豁然开朗,原来却是因为恋人寄来一封令人肝肠寸断的信啊。不直写“断肠”,化为“萧娘”意,离愁更浓。结句点明主旨,却又点到为止,回味深长。善于制造悬念是本词一大特点。此外,诗人善于在时间的推移中通过写景来反映主人公的行踪,悬念叠起,层层铺垫,直到结句,才道破底蕴。

解语花

周邦彦

上元

风销绛蜡[1],露浥烘炉[2],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3],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4]。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5]。箫鼓喧、人影参差[6],满路飘香麝[7]。因念都城放夜[8],望千门如昼[9],嬉笑游冶。钿车罗帕[10],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11]。年光是也[12],惟只见、旧情衰谢[13]。清漏移[14]、飞盖归来[15],从舞休歌罢。

【注释】

[1]绛蜡:红烛。[2]烘炉:一作“红莲”,指莲花灯。

[3]桂华:代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桂树。[4]耿耿:光明的样子。[5]楚女纤腰:形容女子身姿娉婷优美。楚女,泛指南方女子。杜牧《遣怀》诗:“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6]参差:杂乱不齐的样子。[7]香麝:即麝香。[8]放夜:元宵期间,皇宫附近的灯彩允许都人和仕女纵观。[9]千门:指宫里千门万户。[10]钿车罗帕:车上的歌伎用香罗手帕和游人相招。钿车,豪华的车子。[11]暗尘随马: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里指车马经过之地,聚拢了很多人。[12]是也:还是一样。[13]旧情:过去的豪情。

[14]清漏移:此指夜深了。[15]飞盖:飞驰的车子。盖,车篷,代指车子。

【鉴赏】

这首词的写作地点和年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谓是“在荆南作”,“当与《齐天乐》同时”;近人陈思《清真居士年谱》则以此词为周邦彦知明州(今浙江宁波)时作,时在徽宗政和五年(1115)。均无确实。本词是诗人晚年在外地任职时所作。词的内容是描述上元节的状况,同时抚今追昔,感叹流年,自伤身世。

上阕写眼前元宵之景。起笔三句写灯火。前两句先抑,写通明的红烛在风中逐渐被烧残而销蚀,莲花灯好像被清露沾湿了,灯火像要熄灭,“花市光相射”骤然扬起,暗示元宵的灯火是随消随点、始终灯火通明的。“桂华”两句转写月。如水的月光洒在屋顶瓦上,薄云消散,惹得嫦娥也想下来观看元宵的灯火。这两句不仅写了月光的皎洁,还写出了它的姿容绝代,色相兼备(桂华一词含有桂子飘香之意)。接着写游人。“衣裳”两句突出刻画了赏灯的娇美动人的年轻女子形象。一“看”字暗示了诗人已是迟暮,只能旁观,无力亲与的伤感,自然转入对年少冶游的回忆。结尾三句实写了元宵节热闹的场景气氛。上阕既写了天上的月光与仙女,又写了人间的灯火与美女,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巧妙地描述了元宵的欢乐景象。

下阕则由眼前之景回忆和联想当年汴京元宵旧事。用“因念”二字领起,过渡自然,前三句回忆当年元宵节当天,夜禁开放,千门万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人们嬉笑游玩的热闹气氛。“钿车”三句描写青年男女的忘情追逐,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这是作者回忆的重点,也是引起作者感伤的关键。接着转入嗟叹身世:年年元宵都是一样热闹非凡,可惜物是人非,岁月不等人,旧日豪情早已一去不返,流露出人世沧桑的惆怅。结尾三句写诗人无复往日纵情歌舞的闲情逸致,只有提前乘车归去,极写了今昔心理的强烈对比、万念俱灰的痛楚心情。本词构思巧妙,措辞精粹。

花犯

周邦彦

粉墙低,梅花照眼[1],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2],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3]。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4]。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5],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6]。

【注释】

[1]照眼:映入眼帘。[2]铅华:铅粉。旧时女子用来搽脸。此句形容梅花淡雅素净,不同于浓艳的桃李。

[3]冰盘:白瓷盘。燕喜:过节时饮宴。[4]香篝:熏笼。

[5]脆丸:梅子。[6]黄昏斜照水:化用林逋《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鉴赏】

本首咏梅词,托物寓意,借用梅感叹自己宦迹无常和落寞情怀。

上阕前六句写眼前所见之梅:前三句写低矮的粉墙下盛开的梅花风情依旧;后三句写花瓣上还留着露水的痕迹,洗净铅华,显得淡雅素净,依旧美丽。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五句回忆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孤”、“同”字写出自己的孤独,惟有与梅相伴的情景。“香篝熏素被”,更显梅花香洁。

下阕前六句又回到今年,匆匆相逢,只见梅花愁悴不堪,正在纷纷飘落于青苔上。“恨”、“依依愁悴”实是诗人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感受溶入到花中,用了拟人手法。而自己无法留住飘落的梅花,只能眼望着它的落下,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惜别之情和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将相见”二句是设想梅子将熟时,诗人正泛舟空江烟浪里,一边以梅子荐酒,一边离开这个地方。结尾两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句意,设想梦是寻梅的情景,想起梅花的倩影,心境更加苍凉。

本词跨越时空界线,将现在、过去和未来巧妙地结合在一块,处处写梅,处处又都有诗人的背影,情景相生。本词的写作特点,正如陈洵《海绡说词》所评:“起七字极沉着,已将三年情事,一起摄起。‘旧风味’从去年虚提。‘露痕’三句,复为‘照眼’作周旋。然后‘去年’逆入,‘今年’平出,‘相将’倒提,‘梦想’逆挽,圆美不难,难在浑劲。”黄蓼园(《蓼园词选》亦云:“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花共安冷淡,今年梅花正开而人欲远别,梅像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中,时梦想梅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