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斯顿生于美国芝加哥市,原来学习工程,曾担任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助手。1914年转向研究心理学。1917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建立心理测量实验室。后任卡内基理工学院教授和心理学系主任8年。1924年返回芝加哥大学任教达28年。1928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6年创建心理测量学会并任首任主席。193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他认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在方法上有缺陷,应该重新考虑。1931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多因素分析的论文,把G 因素改为基本能力,提出了基本能力学说。瑟斯顿的基本能力是指,某种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主要有:空间意象、语言理解、言语流利性、记忆、数字能力、归纳、知觉速度和知觉闭合能力。关于这些能力包括:
空间能力(S):指观察空间事物的能力因素。如科技工作者、制图设计工程师、科学实验观察员等都不可缺少这样的能力因素。
数字能力(N):指为数字计算所需的能力因素,如会计师。
言语理解能力(V):包括对词汇和推理的理解、表达能力因素。
语词流利性(W):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说出尽可能多的某一类词,如具体的水果,如桃、橘子、李子、梨、苹果等。
记忆能力(M):指的不是记得内容多少,而是指一个人的记忆禀赋。
归纳能力(I):从资料中发现规律和原理、原则的能力,它可能和创造性有关。
知觉能力(P):是一种基本能力,其中有一种感知闭合能力。如两个患有同等程度听觉失缺的被试,闭合能力强的被试能利用断续的听觉信息闭合成完整语句,仍可以有效地理解所听语句的意义;而闭合能力较差的被试则无力完成这一任务。
一般认为,瑟斯顿的群因素,实际上就是上述7种基本能力或因素。起初他认为这7种能力是各自独立的,后来发现他们相互间都有某种相关,因此他意识到在7种基本因素之外还有其他普通因素存在。这样看来,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和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存在某种共同点,只是斯皮尔曼强调普通因素,即一般能力,也承认群因素,他的理论可称为“普通—群因素论”。瑟斯顿强调群因素,也承认普通因素,他的理论可称为“群—普通因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