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种的准备工作以一个村为单位,每家轮流下种,在开种前必须经过卜卦、测吉日和念经活动,选好日子后才能下地干活。
现在这里还沿用着古老的撒播法,必须由一位做了父亲的、有生育能力的男工来做撒种匠。人们称撒种匠为“土地神”,由“土地神”来播撒种子,这也预示着来年的庄稼必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嘉绒男子不仅能上山打猎下地干活,而且还是一群心灵手巧的手艺人。在这一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很多东西无法从外界获取。所以有的手艺人大到建房,小到做靴子、打首饰都能胜任。
尼玛是阿坝地区大藏乡的一位铁匠,但是他更出名的还是缝纫手艺。说到缝纫,在藏族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为客人缝衣服时,针尖只能向着自己,因为针尖向内才是表示对别人的尊敬。
尼玛缝制的衣服以平时穿着的居多。由于这里的藏民主要从事农业,他们的服装和其他藏区有着一定的区别。
嘉绒男子的服装和其他藏区相比,变化不是很大。而妇女的服装则不同,在服饰和图案上融入了周边其他民族的许多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和其他藏区妇女雍容华贵的服饰相比,嘉绒妇女在装束上更讲求实用,她们的首饰明显少了许多。或许是在没有了长途跋涉的迁移之后,她们不需要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带在身上,因为她们毕竟拥有了固定的居所。
随着祖辈们的迁移,嘉绒藏族一代代地在这里居住下来,而他们原有的居住方式也在悄然转变。稳定的生活环境让他们逐渐放弃了游牧时所用的帐篷。
在这里,村寨都是依水而建,河里的石头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建房的主要材料。
石碉楼就是嘉绒藏族的住所。
这种石碉楼民房融居室和堡垒于一体。碉楼一般会有四五层,从三层起正面和两侧都有围廊,围廊的作用主要是便于农作物收割以后在这里自然晾干。
或许是因为很多人是从外面迁移进来的缘故,嘉绒藏族的民居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建筑特点。
在嘉绒藏族的建筑装饰上,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他们对白色的喜爱。这种喜爱源自他们的生活,也来自他们对自然的崇敬。
圣山上的皑皑白雪,神秘、庄严;天上飘动的白云,圣洁、美丽;白色,在他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看来,白色,是一种吉祥的色彩。
石碉楼的墙上用石灰或白泥画上了日月图案,与墙顶、门檐上的白石相呼应,加强了石碉楼的美感。在这里,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再一次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六七月间,在梭磨河峡谷,漫山遍野覆盖着绿装,草坪上开满了鲜花。经过春耕的一段紧张劳作之后,人们也可以松弛一下精神,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时光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是嘉绒藏族的“看花节”。当地人称为“若木尼”,在藏语中“若木尼”是“到野外去集会享受大自然景色”的意思。
据说“看花节”源于本波教的山神崇拜。嘉绒藏族特别崇拜山神和水神。认为每一种自然物都有神灵,为了感谢上苍神灵赐予人间如此美好的天地,各村寨的人们都相约到山顶的“玛尼堆”前进行祭祀活动。这种集体性的煨桑祈愿活动,逐步演变成了现在以寻求欢乐为主的“看花节”。
“看花节”可谓是嘉绒藏族的饮食节,这几天每家都会把家里最好的食品、最好的咂酒带到看花节上尽情地享用。
看花节使青年男女们得到了更大解放,处处荡漾着他们的歌声和笑声。同时也是他们抒发爱情、寻求伴侣的大好时机。人们穿上了最好的衣服,佩带着最华贵的装饰品。跳起了优美豪放的锅庄,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秀美自然的怀抱中。
在这个快乐的时节,随着歌声的荡漾,忘却了一年劳作的辛苦,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祈神拜佛的傩戏
嘎南村是地处四川省阿坝地区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藏族村落,适逢夏季,收割的季节还没到来,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段时间是最悠闲、最快乐的。
今年86岁的罗尔依老人,一大早照例来到了转经房转经,每天早晨的转经功课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藏区,每座寺院和转经的路上都设有许多转经桶,经桶里装有各种经文,当经桶转动一周,就等于念诵了一遍里面的经文。
解放前,罗尔依家族是世袭的土司随从。他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喇嘛,但凡有重大的民间节日和宗教活动他都要来主持或者参与。罗尔依老人从爷爷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老人精于铁匠、银匠、雕刻等活计,他还是一位占卜打卦的好手,是当地有名的老艺人。
今天老人除了转经之外,还要到寺庙里为全村人做祈祷,祈祷的方式既简单又古老,在当地称为“煨桑”,就是通过桑烟来祭祀上苍,感谢上苍赐予这个村子和平富裕。
嘎南村的村民们正忙着搭建帐篷和准备道具。对于一年才能看到一次的藏戏演出,村民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嘎南村的藏戏表演在阿坝地区是远近闻名的,他们没有专业的演员,演员都是本村的村民。这种传统的戏曲演出要持续下去,村里的这帮年轻人是唯一的继承者。
戏中的男女角色全由男子扮演,角色的身份由面具和服装来划分,面具很夸张。嘉绒藏戏在演出中无论主角或配角都要佩带面具。面具,这种古老祭祀中使用的道具,随着嘉绒藏戏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成为嘉绒藏戏演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嘉绒藏戏中,没有专门的演出服装,服装也只是生活中的新衣服。这些服装经过精心设计之后,不禁让人联想到了那些远古的战士。
罗尔依老人早早地来到了会场,做为村里年纪最大的长者,他同时也是这里表演藏戏时间最长的演员。他演出的是传统剧目《老夫与少妇》。
《老夫与少妇》说的是一位山村老头娶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为妻。年轻的妻子找了一个青年男子做劳动帮手,结果日久生情,老头知道后开始对妻子的不忠表示不满,最后老头意识到了自己的年老体衰,成全了这对年轻人的故事。这种幽默、直接的表达方式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嘉绒藏戏主要以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民风民俗为表演内容,表演形式通常将当地民间歌舞的动作和方言对白、藏族乐器结合在一起。
嘉绒藏戏表演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755年,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在这一地区的部落首领为了举行新宫殿的落成大典,特地从部落和寺庙中精选能歌善舞的艺人、僧侣,组建了一个藏戏戏班,在原始歌舞、傩戏的基础上,根据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阿米格东”改编成了一出叫《格东特青》的剧目,在部落举行的施****和宫殿的竣工典礼演出。这种表演形式也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然而,他们的这些表演最终被外界所知,已经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据史料记载,在1776年,也就是清代乾隆四十一年,清政府平定了四川大小金川之乱后,在京城宴请凯旋将士,其间,乾隆在一首名为《四月廿八日凯宴成功诸将士》诗的夹注中写到:
阿桂等俘番童,有习锅庄及斯呷鲁者,即番中傩戏也。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在各种活动中都贯穿着一些祈神拜佛的内容,傩戏就是为这种内容服务的一种表演仪式。它们中有的仅仅是从原始傩祭中演化出来的。
在乾隆这首诗的注释中提到的“斯呷鲁”,即藏语“陆嘎尔”的谐音。“陆嘎尔”在藏语中是歌舞、神话、戏剧的意思。也就是对藏戏与傩戏的称谓。
从西藏和安多地方流传过来的传统剧目,也保留了一些片段。从这些片段当中我们依稀还能感受到一些古老藏戏的影子,感受到古老藏民族的神韵。
傩戏敲敲打打,吆喝起舞,舞者将祖先的生活继承下来,嘉绒藏族的生活也就在这些古老的传统中延续着,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