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电视台长
1676900000034

第34章 复赛三场起波澜,晋级标准有乾坤

当悄然恋爱的贺涵娜沉浸于自己的幸福中时,此刻的滨城电视台内部又呈现出一片狼烟四起、风云磅礴的景象。原来,滨城电视台内部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主持人上位大战。原来基于《中华偶像》一直是一个女主持人主持,加上她又不是滨城本地人,于是,问题来了,另一个男主持人到底要不要加上去,加上去又要用什么样的,是用滨城本地的,还是用外地的?尽管这样的主持人上位争论看起来相当无聊,也尽管现在的六场初赛已经结束了,实践已经证明了由贺涵娜一个人主持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有人提出,这个主持机会就让贺涵娜一个人独占,对其他主持人是很不公平的。因为不能就此浪费另外那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应该给一个男主持人。况且,提出这些提议的人也想得很周全,因为这不会触及贺涵娜的利益了,她已经功成名就。而且这次动议不是让她下台,而是把本不属于她的那一部分“还给”人家而已。

实际上,整体上还有四场比赛,如果这档节目平淡无奇,任何人再上位已经毫无意义了。但问题就在于,《中华偶像》火得一塌糊涂呀!于是,仍然有不少的主持人,尤其是男主持人都期待能够挤进去,力争赶上最后一班车,在这个创造了滨城电视史上的奇迹的节目里火一把。风声越传越盛,对于贺涵娜而言,反正领导不会让自己下岗了,在过去六期节目中自己已经得到了领导、观众和网友的认可,那就随便吧。确实,一个人主持《中华偶像》有点浪费,不给其他的主持人一个机会也不好,好事总不能让自己一个人独吞。那么,不管谁来搭档,只要好好互相配合,同样可以创造新的风格,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说不准还能创造更好的奇迹,更好地提升自己。既然心态能够调整到如此地步,贺涵娜就能够天下无敌了。

事实上,尽管自己已经是滨城电视台说一不二的铁腕人物,但马海源为了平衡各方关系,尤其是面对上面的头头脑脑,有时候不得不冒险采取一些平衡的措施。比如说,现在省委宣传部部长来打声招呼,要让某某某参与主持《中华偶像》节目,他还有办法搪塞过去。但是当某位副省长或者职位更高的大员来打招呼,说应该让某某某进入某某某节目一展身手,他是万万不能忽悠过去的。尽管某些节目实际上是根据节目的特质和主持人的特质来定位和搭配的,即使再优秀的主持人,如果他的特质不符合这档节目的特质,那么他要是来主持,必然造成节目和主持人双重形象的毁灭,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双输而不是双赢。然而有些主持人只看节目火爆不火爆,不管内涵与气质符合不符合,他总有办法找到比铁腕人物更厉害的关系出面为自己打招呼或者斡旋,最终让自己上了节目。这些有权势的人物根本不懂电视节目的制作,在他们看来,阿猫主持和阿狗主持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电话就给马海源做“指示”,这时候马海源只能放弃自己固有的原则,尽可能妥协,执行他们的“指示”。

马海源此次时运不济,他接到了当前滨城最当红、最炙手可热的“三把手”常务副省长陈一夫的电话“指示”,马海源无可奈何地自认命苦,因为他是未来滨城“一把手”的最热门候选人,是当前滨城最具有前途的政治明星。且这家伙意志坚决,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他的指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你说他是家长作风也好,或者是颇有政治主张也好,总归他就这样了,因为下面的人是无法罢免他的,只要他的强硬后台还在给他撑腰,那么马海源他们是无法阻挡的,否则就是自断前途。更有一点,当初马海源成功留任滨城电视台台长的岗位,这陈一夫同志也是出了大力的,因为他认为滨城电视台离不开马海源,所以投了赞同票,堪称一票定乾坤。那么,这时候的马海源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既然他能让你留,也能不让你留,横竖都是他一句话罢了。

没办法,到处都是潜规则,各个阶层有自己内部的潜规则,一个阶层与另一个阶层之间也有潜规则。这个世道实在是太疯狂,怎么就给了中国这么多的潜规则?其实这个不难理解,马海源知道,所以他很快“被妥协”了。你想想,5000年的中华文化,很多事情已经约定俗成,那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文化内涵,也就成了新规则下的潜规则了。用这么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田螺,田螺吃泥土。这又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当陈一夫说出他指定要上《中华偶像》的主持人时,马海源一阵悲叹,跟陈一夫这老东西总有一仗是要打的。因为马海源知道,他推荐的这个主持人赵恩泽,去主持政治文化经济类节目绝对是一把好手,可是让他主持《中华偶像》,实在是有点自毁形象,毁了节目还另说了。但是他为什么非得上呢?奇怪!

这时候,郭一鸣敏锐地感觉到了两点,第一点是赵恩泽上位这件事情是不能炒作的,那就不炒作了,届时给观众当头一记闷棍吧。第二点是,这时候的三位评委已经焦头烂额,他们三个人将从六场初赛里面晋级的147位选手中挑选出全国24强选手,而这个过程没有办法及时地对外公开。虽然理论上是评委全权说了算,但他们的想法显然跟总导演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们要保持比赛的公平公正,以及经得起以后公开的质疑。但是导演组要考虑节目的收视率,宣传组要考虑话题的劲爆性,完全公平公正的复赛晋级,那是不可能创造高收视率的。所以赖康伟和郭一鸣对评委进行了必要的干预,导致了内部更大的分歧和争议。在晋级选手方面,三位评委一致建议,以才艺高下评出24强,但是节目组坚持认为,应该是各种类型的选手都有代表,而不仅局限于才艺高下的评判,应该将不同的选手归类,然后在各类型里面排名,头几名组成全国24强。这就是“中国思维”,无法绕开的政治思维之宿命。

这时候的评委们终于知道了一条,他们的权力是导演组授予的,所以导演组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予以部分剥夺。其实,由于收视率高出客户所期待的数倍,他们追加的广告费用也翻了相应的数倍,评委的出场费也就更加丰厚起来,累计给他们加了三次出场的价格了,并不是原先那个“看情面来做评委”的情分了,所以,这时候的态势已经变成了对导演组极为有利了。三位评委最终妥协了,按照导演组的“建议”,先将选手分为了十大类型,也就是研讨会上专家说的那十大类型,每一类型30名,各取其前三名,初步遴选出来90名,然后评委按照才艺高低挑选出来全国前24强。对于这个妥协的结果,双方都很满意,因为评委看中的选手都在里面,而导演组看中的选手也在里面,皆大欢喜!而郭一鸣认为这个极好炒作,因为牵涉到黑幕话题,但讨论下来,因为可能会刺激上面的监管神经,这个事情就不提、不问、不回应,让其自然而然地过去就是了。

周日晚,《中华偶像》复赛第一场如期播出,开始了全国24强晋级全国8强的惊心动魄的征程,淘汰率如此之高,“大逃杀”的氛围十分浓烈。但是,对于首期复赛的主持风格,观众竟然一下子不适应,因为节目模式又回到了“中国模式”,两个主持人,不,严格说是其中的一个主持人在台上唠唠叨叨,他的话说得比选手的话还要多。当然,这个主持人不是贺涵娜,而是在滨城“三号人物”的“关怀”下,红遍20世纪90年代的男主持人赵恩泽。相反,在台上的另一个《中华偶像》老主持人贺涵娜,依旧乐意做“一哥”赵恩泽的绿叶,话语不多,话全部留给赵恩泽说了,但是,整体上恰到好处,不卑不亢,显出了一股驾驭全场的气势。但是由于赵恩泽抢话太过,个人表现过多,加上初来乍到,可能一开始的功课也做得不到位,无法领悟“达人”节目的气质,胡乱搞笑,生搬硬套其他娱乐节目的风格,让人觉得节目的整体效果被破坏了。

在当晚播出的同时,马海源就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节目刚刚播出,就有观众在《中华偶像》的专业网站上发帖子声讨赵恩泽,并对滨城电视台予以谴责,还指名道姓地对马海源进行了谩骂,认为他搞腐败,胡乱提拔主持人。尤其是贺涵娜的粉丝更是有点过激,大骂赵恩泽是一堆牛屎压在了贺涵娜这朵鲜花上,无德无艺。另外,令马海源忧心如焚的就是,选手们的表现没有像初赛那样出彩了,复赛的才艺水平没有提升,就意味着后退。尽管这个原因很清楚,因为赛期太短,几乎所有的选手都是靠天赋在比赛,你让他们短期提升一个层次是绝对不可能的。况且,也必须承认一条,《中华偶像》刚刚起步,还没有拥有像版权方那样的选手培训机制以及选手后续发展机制。马海源无限痛苦,自己也是占了先发优势,等到观众失去了新鲜感,或许又是一个新“七年之痒”。

第二天,因为故障,收视率调查公司尚未将数据传到台里来,马海源就在内网论坛上看到了两个帖子,一个是《赵恩泽老师实在不适合主持〈中华偶像〉》,另一个是《赵恩泽老师破坏了〈中华偶像〉的味道》。发帖的不是一个人,但是意思都差不多。头一个帖子从《中华偶像》“达人”选手的特质出发作出了分析,认为赵恩泽的气质不符,所以他半途杀出来主持,确实不适合,令人遗憾。后一个帖子的帖主则直言不讳地提出:“赵老师有点倚老卖老了,你的大树再大,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出来主持《中华偶像》了,因为你确实不适合,你破坏了节目的味道,这不是不给你机会的问题。” 按照内容来看,帖子不像从外网转载的,且第二个贴子是台里的员工在第一个帖子的基础上写的。看样子,台里的年轻一代说话相当坦率和直接,说明心里坦荡,马海源很欣慰。这当然不是第一次了,《中华偶像》解放了台里不少人的思想,敢于说话而且能够说有水平的话了。

但没有办法,马海源想了想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知道赵恩泽应该已经看到了内网上的声音了,于是直接给他打了电话,一是对他进行了抚慰,鼓励他要承受得住批评。二是提醒他不要把舆情看得太坏,因为这些舆情能够促使他提升自己的主持水平。领导亲自打电话给他,赵恩泽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并直接说:“马台长,我确实不适合,你不知道,在主持的过程中我心里就很后悔了,我真的不适合那种氛围,而且一点心理上的准备都没有。同事们的批评是很到位的,我相信他们不是针对我本人的,而是就事论事,所以下一期我就退出了,都是我的不是,对不起了。”马海源当然没那么愚蠢,这不仅是赵恩泽的事情,而且是滨城“三号人物”的事情,他当然不答应,要求赵恩泽坚持下去。

但很快,赵恩泽的病假申请报告就来了,说因为主持节目,已经三年没有休年假了,最近特别疲劳,医生检查是“亚健康”,所以这次打算集中休假一个月,好好调整一下,去接受一些“地气”,免得自己脱离了衣食父母人民群众。这显然是赵恩泽给台里员工和领导们的某种姿态,也是某种决心。因为一个月后,《中华偶像》就结束了。马海源亲自约赵恩泽到办公室一谈,可还是没有说服他。看到马海源的再三不批准,赵恩泽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于是瞅了个合适的时机告诉马海源,陈一夫同志那里他会去做一个说明,总之他不会做不仁不义的事情。赵恩泽并不是什么靠大树显摆背景的人,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看来,赵恩泽确实不想再主持《中华偶像》了,于是马海源不得已在他的病假报告上签了自己的名字。赵恩泽离开马海源的办公室后不久,《中华偶像》的收视率报告就来了,滨城地区2075%,比上期增加015%,是当前滨城地区收视率的最高点,也是滨城电视台所有频道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但是全国收视率仅为29%,比上期减少03%。不过这数据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整体收视率是稳定的,赵恩泽到底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大家看不出来,收视率专家也不知其中奥秘。收视率是加法还是减法,到底如何判断好坏?这要看具体增加的幅度或者数额,针对本期节目而言,一增一减之间的滨城+015%和全国-03%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也就是于现实而言,这个数据没有意义,全国整体排名还是第二位。

终究《中华偶像》是一档以市场为导向的节目,充其量只要注重主旋律这个宏观和宽泛的大原则就行了,然后不出问题,谁奈其何?所以,节目的诞生不是围着滨城“三号人物”转圈的,更不是为赵恩泽的风格而设计的。不过,这时候的马海源还是感觉到了一丝丝的不安,要不要给赵恩泽说说原因呢?但是怎么说,又能说些什么呢?想想也就是这样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们去吧。这不是侥幸心理,而是一种气魄。随之,马海源就根据观众的反应作了相关的会议部署。他指出,大家应该有勇气坚持已有的风格,不要轻易就妥协了;过去被证明了是好的东西,就不要在流言蜚语中轻易地丧失掉了。此后,这一切都只是所谓的插曲,于是,在新一期节目的紧张播出设计中,事情就逐渐被淡忘了。

滨城卫视《中华偶像》节目的复赛初始,恰恰就是南城卫视《星光灿烂》节目总决赛的时候。此刻,尽管今年胜负已定,但马海源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布置总编室收集了南城卫视对自己节目的一些说辞,以方便作为警钟,对《中华偶像》节目组敲响。接着,马海源给温东林打电话,向他祝贺本年度的《星光灿烂》顺利结束。“温兄啊,《星光灿烂》顺利结束了,祝贺你啊!”马海源诚恳地说道,“有空的话,来我们这里给大家讲讲课吧,好不好啊?”那头的温东林似乎笑不出来,他对马海源的电话显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只是简略地说:“顺利结束有什么可祝贺的呀,又不是胜利结束。我倒是要祝贺马兄您了,今年创造了奇迹,要成为风云人物了。”看来,都不是省油的灯。两人又客气地闲聊一会儿,才挂了电话。

下班前,总编室就把有关南城卫视最主要的舆情报告汇总了上来,并做了主要观点摘要,一种是官方权威媒体的报道,另一种是“内部资深网友”的爆料。第一份资料是官方权威报道:

中国式选秀的四大“死穴”

不少权威媒体认为,中国式选秀已经遭遇“七年之痒”,到了遭遇一些问题的时候了。不过,错不在选秀这种节目模式,错在于电视台不知道选秀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本末倒置不知所云地做选秀节目,就产生了四大“死穴”之痛:

一、互动之痛。2007年,由于全国电视管理机构下命令,不允许观众手机投票,于是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观众失去了观看选秀节目的最大乐趣。“动动手指,参与进来”的时代远去了,在选秀节目中,观众尤其是“80后”观众的话语权就此丧失。

二、泛滥之痛。由于中国的电视台都是国家背景,各省实力虽有差异,但是每个电视台的绝对实力相对于一场选秀而言,还是差不多的。尤其是沿海各省电视台,那是个个富得流油,复制电视选秀模式,那是廉价得掉渣。但是它们复制之后,又不认真做,为了选秀而选秀,粗制滥造,本末倒置。大家节目雷同,播出日期差不多,观众就产生审美疲劳了。

三、话题人物之痛。尤其是这些年那些走红的选秀选手,大家都知道,他们是靠职业“粉丝”支撑起来的,但是电视台还在死撑他们,滥用公共资源,无视观众痛苦,观众没有那么傻,电视台也不是那么聪明。为了出噱头博眼球,才艺好不好没问题,但一定要有话题。请问,百姓就那么无聊吗?

四、选手出路之痛。纵观这七年以来,那么多的选手胜出,单就每一次选秀前十名,像样的选秀有七大电视台的,每年70个,七年接近500个,请问有几个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明星梦”?就是南城卫视,还在拿所谓的“春哥”撑门面,这说明选秀后继无人,选秀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观众凭什么还要看你的选秀?

马海源直接的感觉就是很不爽,哪有这样反思总结的?还是把自己当成了中国式选秀的总代表,无视其他台的存在,也不真正地反思自己,以为天下就是朕,朕就是天下。继续这样狂下去,马海源想,自己就是躺着睡觉也能把南城卫视打得满地找牙。不过,他并不认为温东林就是这样的轻浮,遭此“滑铁卢”了,还是这种“老子还是天下第一”的欠揍样?莫非温东林另有隐情?可这,他是无从得知了。但是,这种“不爽”实在是让人不爽,但又觉得一下子归纳不出来这种不爽到底在哪里,总不能再给温东林打电话,让他告诉自己吧?于是只好暂时搁置一边,接着看资料,这就是“内部资深网友”的爆料:

南城卫视选秀惨败的“四大过”

大家都知道,今年南城卫视的《星光灿烂》吃了“大鸭蛋”,但是作为南城电视台内部人士来看,这个所谓的“滑铁卢”来得又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在我看来,温东林就是如来佛,他也翻不过领导的“五指山”。你想想看,在这么一个体制下,我们这些想做点事情的小人物还有什么指望的呢?因此,我特地发帖总结一下《星光灿烂》的“四大过”,算是我对南城卫视的一点诚恳和殷切期盼。因为发帖后,我就辞职了,否则南城卫视内部的既得利益者会通过IP以及一切必要的调查手段找到我。

一大过:领导之过。温东林是南城电视台的绝对权威,他当年以改革上台,当年他只要动个小指头,就可以改革出成果来。但这只是因为当时弊病太重,改革乃大势所趋,绝非温东林的个人能力有多么强大。是改革推动了温东林,不是温东林引领了改革。如今这个当年通过“改革”上台的人成了既得利益者,他的权威犹在,又略有成绩,新的改革者又怎么能轻易“改革”得了他呢?这样就在内部形成了两拨势力的明争暗斗。这也造成了内耗,浪费了南城卫视太多的经费,打击了新生代的积极性,扼杀了那些想做事情的人的创造性,加剧了各利益体之间的斗争。连锁反应之后的结果就是南城卫视的节目创新乏力,没有了内涵,部分观众转移视线,转看他台,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二大过:眼界之过。可以说包括温东林在内,南城电视台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全中国的电视台是做不得选秀节目的,即使他们在做,也是模仿老子的。这种狂妄直接导致的就是南城卫视的眼界过高,总以为自己的节目是全中国最好的,所以你们看到的是赛制五年不变,舞美土得掉渣,选手个个变态妖艳,员工个个狂得没边,总以为大爷很牛叉。这导致他们相当自恋地认为,观众已经被我们南城卫视吃定了,从此爷就高枕无忧了。请问有这种眼界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可以在南城卫视混下去呢?但因为第一点的存在,第二点的这些既得利益者还在尸位素餐。眼界的内涵,说明了电视节目的内涵,也说明电视节目背后那一群人的内涵。但是令人遗憾,这群人眼界过高,自视过甚,又缺乏自省而彻底没有了内涵。于是这群人只有一个结局:他们因狂妄愚昧而直接毁了《星光灿烂》。

三大过:投入之过。南城卫视这些年来的广告收入突飞猛进,从区区数千万元到数十亿元之巨。但是,从数千万元时代的节目制作投入到数十亿元时代的节目制作投入的比例来看,作为内部人员,我不得不惊叹这其中的奇迹。收入增加了100倍,制作投入只增加了1倍。我不知道中国那些所谓的广告商,是脑子进水变“脑残”了,还是南城卫视给他们广告负责人的回扣太多了。市场营销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节目的成功,鼎盛时代的南城卫视,其成功并不是节目本身的成功,而是抓住这个时代需求的成功。最可笑的就是,如果你是温东林的嫡系,你的节目制作成本就高。今年总导演骆青花“投诚”滨城卫视,却因温东林威胁要用铁腕查账并告省纪委而再次臣服,不过这不是为了南城卫视的节目,而仅仅是阻止骆青花为滨城卫视所用而已。骆青花回到南城卫视之后,虽为副台长,但完全靠边站,由温东林的一个嫡系做节目。这个负责人不说也罢,反正今年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他的能耐。

四大过:制度之过。大家都知道今年南城卫视和苏城卫视互相“操蛋”的那一档子事情吧?其实这个事情说明了一点:南城卫视的节目制度有问题啊!看看今年南城卫视所有播出节目的质量和美誉度,实在是乏善可陈!你们知道今年那个“养生节目”的事件吧?作为主流媒体的南城卫视,已经成为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三俗”电视台。一个又一个“养生专家”和“神医”的倒掉,恰恰就是南城卫视的倒掉。只不过,《星光灿烂》的烂掉,因为投入相对较大和宣传阵容强大,所以导致的关注度也较大。其实,没有人能对温东林提出监督和质疑,他在改革初期利用简单和肤浅的改革措施成为既得利益者之后,就成为继续、持续和永续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甚至成为危害更大的毒瘤。说到底,这就是制度之过。(声明:本人来自南城电视台内部,文责自负。发完帖子就走人了,88。)

马海源不禁悚然,自己不禁陷入到了反思之中。帖子中加粗的那行字,不得不令他予以重视。“其实,没有人能对温东林提出监督和质疑,他在改革初期利用简单和肤浅的改革措施成为既得利益者之后,就成为继续、持续和永续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甚至成为危害更大的毒瘤”这句话,万万不是说给温东林一个人听的,其实字字是敲打在他马海源的心上啊!强势的乃至铁腕的人物自驻扎进中国媒体业界后,他们确实对打破那些腐朽而顽固的东西产生了震撼性的效果。但是,同样因为制度的缺失,以改革名义进行的变革,当年那些非既得利益者搭乘改革的顺风车成为既得利益者之后,他们就对自身的变革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即使认识到了,但是顾及自身利益的得失,也没有勇气对自身进行变革,于是成为新一轮可耻的既得利益者。正所谓,农奴翻身,比那地主老财还要狠毒百倍,新生代既得利益者对非既得利益者的危害就更大起来。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头顶上有曾经的改革光环。回顾自己的“电视奋斗史”,马海源终于感觉到了一种疲惫。自己和温东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马海源自言自语:“也许我有真实的理想,也有更大的追求动力吧。”

随后,马海源就在这两份资料上签字,并奋笔疾书:

1.选秀不是哪一个电视台的专利,没有任何一个电视台可以垄断中国的选秀节目的市场。选秀市场是遍地开花,但绝不是泛滥成灾。我台所有的同仁都要认识到这一点:节目泛滥绝不是自己的节目做不好的理由。

2.我们改变不了中国大的电视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做出更大努力,改变我们滨城电视台内部的小环境。因此全台上下,必须在近期、在内部展开新一轮的节目创新竞赛。请台总编室、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节目中心、研发中心在分管副台长的协调下,拿出具体的办法。

3.此文件,请全台各级机构、各单位的办公室组织各级员工传阅,注意保密。

文件传阅到了贺涵娜手上,她看了看之后签字,待办公室的人拿走了文件之后,不禁对此发出了一声蔑视之声。南城卫视是她的心头之痛,张强去了南城卫视,最终酿成了人生的悲剧,尽管他似乎在那里混得还不错,但是他的精神已经被击溃。昔日那个组织几百人捍卫自己的张强到哪里去了?贺涵娜不禁泪流满面,只好去洗手间收拾收拾自己。但她又很好奇,这个内部爆料的人是不是张强呢?她反倒期待是他,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张强得到了自我救赎。虽然她后来一直很憎恨这家伙,但是对他的善意祝福之心还是不变的。一切都是命运作祟,但我们的人格岂能成为命运作祟的牺牲品呢?

贺涵娜于是给李克思打了个电话,和他说起了南城卫视内部人爆料的事。在南城开媒体咨询顾问公司的李克思当然知道南城电视台尤其是温东林的一些“深水”和“内幕”。不过,以当前社会的价值观来讲,甭管它是哪路货色,挣到钱就是正道,这是当前中国各大电视台所信奉的天条。虽然南城电视台在咨询顾问方面的业务被内部嫡系垄断,从未照顾过外人,自然李克思也从未做过南城电视台的真正咨询顾问业务,但他并不想就此否定南城卫视和温东林,他坚守在南城,还是因为南城的所有传媒产业都有着一股激荡的变革之风,大环境当然是好的。尽管爆料人说到了问题的根本,但也并不像爆料人所说的那样糟糕。李克思对贺涵娜说道:“这还是一家之言,不过现阶段的南城卫视确实有很多问题和矛盾,也十分的令人揪心,所以,他们也确实处于新一轮的变革较量中。”

《中华偶像》复赛第二场,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选手才艺升级的问题集中爆发了,一句话:很糟糕。因为“达人”一般都是天赋异禀,所用的招数也是“一招吃遍天下”,吃的是“绝活”这一碗饭,离开了这个就有点混不开了。所以,你看那些江湖卖艺的,都要四处流动,就因为他们的才艺是重复的,所以总不能在同一个地点重复混饭吃。尽管马海源在首场复赛时就有感觉,但你要他们在短期内升级自己的才艺,那简直比马海源在一夜之间升任滨城副省长还要艰难。观众已经感觉到某种失落,因为看不到新的才艺亮点了。之所以还在坚持收看,是因为对选手的命运产生了同情和关注,驱使自己忘掉某种才艺欣赏,而作命运欣赏。从赖康伟的策略来看,不断放大他们的幕后故事,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但这是一大悲剧,所以,无论是《美利坚偶像》还是《不列颠偶像》,都会尽快收尾,就是因为选手的才艺难以为继。二是在此次赛事中,一位选手当场发飙,认为评委不公,她应该晋级总决赛的。

这个事情很蹊跷,这位选手被淘汰后,跑到台上高声咆哮,指斥评委们无能、搞黑幕。这时候,保安上场,但是无所作为,反被这选手抓破脸皮并撕烂衣服。场面一度混乱,保安似乎更加没有办法。这时候,针对保安的熊包,评委彭高似乎阴阳怪调又像用激将法一样说道:“滨城的男人怎么这么怂?一个女人都摆平不了!”身为滨城人的三皮怒从中来,命令自己的保镖说:“小唐,摆平她。”于是,牛高马大的唐保镖一跃上台,一把拎起这个撒泼选手,就把她抓入了后台。对于这件事情,网上立马掀起了一场地域口水战,身为京都人的彭高被滨城人骂了个祖宗十八代,连他跟几个女人有那么一些事情都被翻了出来,可谓里外不是人了。看到地域之战,三皮觉得不得劲,觉得很没有意思,于是很快在自己的“围脖”上发言告诉大家:彭高的祖籍也在滨城,滨城人不要自己骂自己。但是三皮的这个善意言论,很快就被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口水战之中。这时候,发飙选手的视频资料也传遍了各大网站,现场确实一片混乱,暴露了滨城电视台应变能力的不足。

针对这一事件,滨城电视台内部出现了一种声音:正规的保安竟然不能制服一个撒泼的选手,而被一个私人保镖解决了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呢?问题似乎有点转向的意味,这可能会引发滨城电视台内部更加严厉的保安举措,或者放大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大有一种上纲上线的味道。针对这种波澜起伏的乱象,马海源指示郭一鸣立即联系各大网站,想方设法屏蔽选手撒泼的这段视频。另外,马海源立即指示台法律事务部门,将这个事件消除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之内,不可以再生事端。但是视频被屏蔽掉以后,有人发帖质疑一个全新的问题:这位选手要才艺没才艺,要故事没故事,怎么晋级全国24强的呢?但是这个帖子发出来之后,很快也被“咔嚓”了,事情最后不了了之。最后是赖康伟方面,马海源要他全力以赴做好最后一场复赛节目,不必卷入这一次风波,所有的事情由法务部门的同仁去解决。现在马海源担心的是全国电视管理机构的问责了,出了这个事情,可能直接涉及媒体的公信力问题。

谢天谢地,复赛第三场顺利结束。之后,马海源所盼望的一个文件才来到,有关机构并没有因为一些小事故大做文章,而是调研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用了“瑕不掩瑜”这四个字。闻此消息,马海源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随之,有关机构的内部刊物发出了《滨城卫视〈中华偶像〉是达人秀更是感人秀》的点评,通篇点评3000多字,对《中华偶像》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折射的时代意义作了中肯的评论,至于民众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滨城卫视恰恰站在主流媒体的高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点评着重指出,滨城卫视《中华偶像》近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是一个单纯的节目做得好的问题,而是这档节目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有关机构认为,该节目之所以既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主要原因是集中展示平民百姓的感人故事,体现快乐和谐的生活理念。一是它打造了一个平民百姓都能参与的大众舞台。二是它弘扬了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三是它担当起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责任。四是它守住了通俗并非低俗的底线。但是,说这个点评是很中肯的原因就在于,它也同时提出了四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评判标准应该既重感情又重才艺;二是主持人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将从侧幕走到前台,主持风格应与整档节目基调一致,不应流于无聊搞笑;三是个别环节不甚恰当,需要调整;四是应划清自信与狂妄的界线,播出前做适当删剪。

既然上面已经作了中肯的评论,就意味着节目已经安然过关了,复赛风波就此告一段落。而此刻,作为《中华偶像》的主持人,贺涵娜闻此消息,既欣慰,又失落。她感觉到欣慰的地方就在于,整个文件没有对她提出批评,说明她的主持达到了最低标准的要求。这年头,无过错就是大功劳。这真是一个变态的社会潜规则,你太出色,老资格的不满意,因为他们占据了有权力的岗位,会给你小鞋穿。你又不能太次,否则他们更会堂而皇之地把你臭骂一顿,然后赶走。那么就既不出色,也不要太次,走中间路线,不好也不坏,美其名曰“中庸主义”。感觉到失落的就是,贺涵娜感觉到,在这次《中华偶像》的主持中,自己的水平已经无法再提高了,总决赛来临,然后就是结束。现在看带子,反复琢磨之后,自己的表现大体上也就是这样了。一个人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全部工作,贺涵娜是不会亏待自己的,她的自我肯定很多,但此刻,她必须正视自己这一阶段的一切。她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明年再来主持《中华偶像》,自己还会有令人惊喜的东西给观众吗?这令她很难作答。

在贺涵娜纠结的时候,马海源已经开始召开复赛阶段的总结会议,并对总决赛作出有效的部署。现在,呈现在马海源面前的数据图表更加丰富了。按照传统的思路,收视率上见分晓,收视率里出英雄,他必须满足那一群以“收视率论成败”的同仁,给予他们最务实的和最中肯的表扬及兑现自己当初的所有承诺。这一切,对于一个台长来说,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那么,现在让大家来看看这张更加丰富的图表吧。(注:本数据纯属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赖康伟和郭一鸣他们已经看过这张图表很多次了,也有了很多感触,更多的是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变成了这张图表上的数字,所以,这张图表是他们的一切。可以说,这张图表所蕴含的一切东西,他们都掰开了揉碎了反复研读,按照年龄、收入、学历和性别来走的分众收视率的各种排名,他们都做了定位,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成功。自己的成功是必须肯定的,只是不要骄傲。现在,马海源的图表是给一般的老百姓看的,他们也不懂那么多,他们只要知道你一样东西,那就是你的整体排名。

总体就一个意思,按照收视率专家发现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地区的收视率到了20%左右的时候,它就会维持在这一个段位,以(20%+1)或者(20%-1)的收视率稳步维持在这一水平上。实践也是如此,自初赛最后一场突破20%的收视率之后,后面几期节目就体现了这一规律。当然,这个数据里面还是有变化的,因为排名终于到了第一位,打败了同时段的竞争者,马海源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及时将当初承诺的50万元奖金发给了《中华偶像》节目组。数据是王道,谁也无话可说。因为数据,领导在管理上就此减少了很多麻烦。那么马海源在这一方面也没有什么说的了,尽管举全台之力创造的奇迹会让很多人不满。同时因为《中华偶像》的制作团队已经得到了观众的最好认可,它的宣传舆论环境也已经变得稳定。

不过,马海源话锋一转,凝重地说道:“《中华偶像》在我们滨城地区的收视率可以用‘堪称奇迹’和‘勇夺第一’这样的词语了,但还是那个老问题,我们地方收视率对全国收视率的排名贡献太大,大得离谱。地方的在飞跃,全国的在狗爬,这个现象我是不满意的。这说明,我们滨城卫视还是一个地方电视台,没有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全国电视台概念。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也有很多我们在此刻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过,此刻我还是要提出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警醒,我们离全国电视台还有距离,也很艰难。如果倾注了全台之力的选秀节目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其他节目所承担的使命将更加艰难。”马海源的话当然只是敲打的意思,借题说事而已。赖康伟和郭一鸣他们当然知道个中微妙,所以他们没有太大的心思来考虑这个“全国台”的问题,他们在想的就是,接下来的最后一场总决赛将如何实现新一轮和新高度的突破呢?

当然不能以收视率为突破口了,而是要以节目效果为突破口。其实,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只要思路有了突破,那么在节目制作上,只要不是某国家级频道转播奥运会和国庆阅兵式的那种烂水平,就一定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这个思路也不难,就是赖康伟和郭一鸣他们策划已久的现在就等马海源来确认的东西。《中华偶像》将邀请版权方在全球版权范围内的各种顶尖“达人”来滨城卫视做挑战,并与《中华偶像》的“达人”一起做汇报演出。版权方对这个想法十分赞赏,这是全球“达人”首度在古老的东方汇聚,也是版权方全球“达人”史上的首度汇聚。现在的《中华偶像》堪称功成名就,如此汇聚全球顶尖“达人”,堪称一个成果集大成。尽管是一场商业活动,但至少在“达人”商业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于是在这次会议上,马海源定调:“总决赛,既是比赛的,又是演出的,更是全球‘达人’偶像的一场顶级表演。”按照这个思路,赖康伟他们就如得到“圣旨”,思路通顺了,知道自己该如何操作了。正所谓,领导发话,一切好办;领导不说话,累死牛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