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干有一个人的好处,合伙有合伙的利益,到处都是合伙成功的标志,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有时候想要做一个大事业的时候,就需要有合作伙伴的资金,合作伙伴的建议等等,一个人很多时候忙不过来,也承受不起。
选好一个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否则辛苦得来的企业就只能付诸东流了,有人说合伙创业就像是婚姻一样,选对了那就是长盛不衰,越过越甜美,选错了,那就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最后导致的只有离婚。
在创业的开始阶段,由于资金、人才、经验的不足,又没有家族公司那样的条件,这时选择一个或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开创工商业的成功之路,是许多公司老板的强烈愿望。
历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或商业比赛中,一般是团队合作,集体胜出;在硅谷流传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由两个MBA 和MIT 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几乎就是获得风险投资的保证。虽然,这有些夸大其词,却蕴含这样的事实:创业已非纯粹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团队创业成功的几率要远高于个人独自创业。
让我们看一个合伙创业的案例:
华帝热水器的创业群体被人称为是“七星北斗阵”。
7个“发小”都来自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的农民家庭,他们打破了中国人“一人是条龙,三人是条虫”的偏见,树起合伙创业的大旗。
1978年,邓新华、黄文枝、潘权枝、李家康4人一起被分配到了一家镇办机电厂工作。他们工作勤奋,都成为了业务骨干,1980年黄文枝还当上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然而1981年,机电厂却因多种原因而被镇里关闭了,员工全部解散。与此同时,黄启均在一家镇办农具厂当铁匠,是厂里锻焊高手杨建辉的徒弟,关锡源则在一家镇办印刷厂当排字员。
1991年底,7位老朋友偶然间聚到一起,此时每个人都事业小有成就。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就有了发展的苦恼,他们商量着日后的发展大计。开燃气用具配件加工厂的黄文枝说:“我的厂最近一年给几家燃气灶具生产厂提供配件,每个月的要货量都在大幅递增,证明生产灶具是有利可图的。”大家一听来了兴趣。
1992年4月,7人一致推举邓新华为董事长,黄文枝为总经理,将企业更名为中山华帝燃具有限公司。在股权分配上,村政府占30%,余下的7人平分,各占10%,而黄启均和关锡源均以管理和营销知识入股,这在当时的中山市可谓是一大新闻,7位股东表现了惊人的胆识与气魄。7位老板都没有读过大学,最高也就高中毕业。7个人开始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长”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合理的简单分工,每个人兼任一个部门的经理。同时,他们实行**********,在重大决策问题上,7个人中有4个人赞成即算通过,彻底杜绝了个人独裁决策的失误,从制度上保证了华帝的健康发展。他们还约定了“不许亲属进华帝”的“君子协定”,从制度上坚决根除个别董事培植亲近势力的可能性。
华帝热水器的崛起,源于当时所有的燃气灶具都不注重品牌形象,产品缺乏差异性这一问题。他们率先发现问题,并聘请专业形象设计公司为企业导入“CI 策划”,公司销售、宣传等事务用品全部按规范“CIS”化,使得华帝气派典雅的高品位形象很快得到了消费者认同,逐渐在热水器市场成为一支奇兵。
没有知识优势,凭借着胆识、合伙人的信任、齐心协力与规范管理,华帝热水器终成大器。从华帝的成长中不难看出合伙创业比单枪匹马有着独特的优势,也就是通常讲的一加一大于二。
合伙创业有很多不可抵挡的优势,让创业从开始就有竞争力,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资源共享:不管创业者在某个行业多么优秀,他都不可能具备所有的经营管理经验,而借助团队就可以拥有企业所需要的一切。例如顾客经验、产品经验和创业经验等,而且人际关系网络也能更多地帮助创业者。
2.群策群力:由于组成合伙创业的基石在于创业远景与共同信念,因此团队能够提出一套能够凝聚人心的远景与经营理念,形成共同目标、语言、文化,作为互信与利益分享的基础。在决策时可以群策群力,这些正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固基石。
3.风险共担:团结就是力量。许多时候,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果完全亲手解决,可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而团队是一体的,成败是整体而非个人,成员能够同甘共苦,经营成果能够公开且合理地分享,团队就会形成坚强的凝聚力与一体感。
装饰公司的老板曾先生就是这样考虑的,他大学毕业后把两位十几年的儿时伙伴“拉下了水”,经营一家知名食品的专卖店。现在生意经营得较为如意,他们现在商业旺地广州中华广场地段经营,准备再到北京路寻找店面开分店。曾先生说,单干有单干的好处,但是合伙的好处更多。
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人力上,合伙人都可以互相协助。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怕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也怕自己一个人承受不起这样的风险,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曾先生认为,只要大家都信得过对方,又有共同的创业目标,就可以合伙创业,这样大家都轻松很多。一个人创业的压力很大,发展也很慢。
一个美国老板在回忆开办自己的公司时说道:“当我自己开始干时,像许多其他人一样,也想成立个合伙公司,而且我也物色了几个合伙人。当我做完市场调查后,我得出的结论是:风险挺大的。我想:以我自己的能力可能还办不了公司,如果我有几个可以依靠的人,这事可能容易得多。”
因此在创业之前就要调查好市场的风险。
总之,由于没有人会拥有创立并运营企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经验、关系或者声誉,因此,从概念上来讲,如果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组成一个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对创业者来说将发挥不同作用:他们或是合伙人,或是重要员工。他们不可或缺,有了他们,可以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案例一:1998年,邓锋与同班同学柯岩共同创办了Netscreen 网络安全公司,6年后,Netscreen 成为全球第三大网络安全设备公司。公司于2001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3年市值达40亿美元。
案例二:1996年,邓杰与两位清华校友共同创立了ACD 公司,2001年成功完成ACD 公司与UT 斯达康的并购,随即出任UT 斯达康ACD 部门总裁。
案例三:周云帆和杨宁,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的同学,1999年回国共同创办China Ren 网站;2002年创立空中网,致力于发展彩信、WAP、JAVA 等2.5G 移动增值业务;2004年7月空中网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事实表明:由研发、技术、市场、融资等方面组成的优势互补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一项调查也显示,在创业成功的公司中,70%都属于合伙创业。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合伙创业都可以成功,也见到了许多不成功的例子。创业者中类似这样合合分分的事情似乎天天都在上演。一项调查显示,中关村每天新诞生20家公司,但同时又有至少两家公司歇业或散伙,亲朋好友合攒一家公司,创业时能志同道合,但稍有起色便闹分家,甚至对簿公堂。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合伙人“分手”事件更多,对企业的影响也更大。
据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对100家成长最快的小公司所做的调查,发现其中有一半的创业团队无法在公司头5年中顺利存活,而在另一家机构所研究的12个创业团队的个案中发现,只有两家在创立后的5年后创业团队还保持创立初期的完整。
与家族公司不同,合伙公司缺乏血缘这种天然的纽带。因而更容易分崩离析。合伙开公司之所以寿数不长,大都是因为在合作之初,公司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大家专心于创业,对名利、地位的争夺不太热衷。当公司发展起来后,名利开始在个人心中发酵了,每个人都有了私心。就这样合伙公司开始出现了裂缝,虽然还不至于立即翻脸,但是一个公司内部出现这样各怀心思的人,公司的经营怎么能不走下坡路。
矛盾出现后,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分家”,许多公司被一拆两半,甚至是一拆几半,这样的了断彻底倒是彻底,只是好端端的公司哪能经历这样的折腾,分家后无论资本和人才都不能和以前相比,竞争力马上下降。
许多合伙公司在分家后一蹶不振,就是这样的原因。
连中国房地产“大鳄”潘石屹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被昔日公司合作的3位小股东告上了法庭。此番将潘石屹推上被告席的,却是多年前与他一起打拼创业的伙伴。
这3名昔日的伙伴认为,潘石屹通过整体转让股权的方式清洗了他们的股份。创业时的“难兄难弟”忽然变得与他们所创业的公司没有关系,这3人为此向潘石屹索要一亿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处理了这起罕见的小老板告掌门人的亿元大案。
不管最后得到的结果怎么样,导致这样的结局都是大家所不想要的,合伙就想要让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可是只要一分心了,合伙就算是失败了。所以,在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事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