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顿悟一生的感动故事(智慧背囊16本)
16804100000034

第34章 指引创造篇(7)

不管这是不是事实,少说多听已成为犹太民族的处世秘密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千百个夸夸其谈、只说不做的评论员,顶不上一两个寡言少语、脚踏实地的办事员。犹太人认为,话不可以随便乱说,应该一字一句地斟酌才对。

为此犹太人常常用药来比喻言语,即适量的言语可以一针见血,但是用量过多就会愈描愈黑,反而有害。

学会大方

◆文/佚名

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朱某独自前来心理门诊,向医生陈述:“我公公是一位八旬老人,养育有五个儿女,可是儿女在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一个也不愿赡养。我是三儿媳,看着大家都不管,也不想搅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女们个个怕吃亏,都不想负自己应负的责任。我信奉的是勤俭持家,盼着能攒个万儿八千的,把房子修修,添些家什,可我丈夫老说我抠,还叫我‘铁公鸡’什么的,我知道他是嫌我不争气,给他养了个女儿,使他在兄弟中抬不起头,其实我也不喜欢女娃儿,可那事儿能全怪我吗?”

“我女儿今年八岁了,什么都好,就是抠门,不疼人,都说女娃儿知道心疼人,怎么我家的就不一样?我也不知哪点儿对不住她了!我现在感到自己孤立无助,很难与别人相处,也不愿意与别人相处,相处得多了自己难免破费,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患者朱某的情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异常心理中的吝啬心理的具体表现。其吝啬心理主要表现是:

其一,不愿意赡养老人,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其二,对钱财过分吝啬,以至于其丈夫说她“抠”

还称她为“铁公鸡”;其三,想生儿子而歧视女孩儿,这实质上是一种感情上的吝啬心理。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冷漠的病态行为有极大的危害性。

首先,它违背了人类社会应有的仁爱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其次,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将会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试想,被子女抛弃的老人,被父母遗弃的女娃,他们将会面对怎样的惨境?一个被父母重养轻教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灵魂又有多么空虚?

一个面临困境向他人伸出求援之手的人,得到的只是白眼,他的心里有多痛苦?作为人,实在不该有吝啬之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互助关系,相互关心、帮助是人类美好的属性。吝啬之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般的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与道德关系。

吝啬之人也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与遗弃。人活在世上,需要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养育独生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天理难容。过去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必索怀心头,而要理智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

心理医生:“你虽有勤俭持家之心,却错把吝啬当成勤俭中的吝惜。吝啬与吝惜不同,吝惜指对所有财物(包括个人与公家的)十分珍惜,不浪费,不大手大脚,是一种勤俭节约的好行为,好品德。教育家徐特立早年在长沙办学,非常勤俭,常将别人丢弃的半截粉笔拿来写字,还赋诗道:‘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你吝惜太过分,就成为吝啬了,吝啬是为人所厌恶的。”

朱某:“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我是勤俭,还很委屈呢!”

“此外,你的吝啬心理还与焦虑有关。你存在着由急于发家的心理及自己不喜欢女孩儿,又怕丈夫不喜欢女孩儿的矛盾心理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朱某:“是的,看见别人发家,过好日子,心里时常焦急,加上丈夫时常埋怨我,使我就更烦躁了。”

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焦虑是人的行为的基本能力。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即由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引起的现实焦虑;由害怕控制不住本能冲动而引起的神经质焦虑;由害怕自己违背社会规范而引起的道德焦虑。焦虑令人不快和紧张,要设法降低或克服它,个人所做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避免或降低各种焦虑。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价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你的吝啬就可能属于自我防御型,怕失去自己手中的财产以及富裕的生活。”

朱某:“是的,确实是这样!”

心理医生:“你歧视女孩儿,也是一种感情上的吝啬,而且事实上已造成对她的伤害。你不是说她也很抠门,且不晓得心疼人吗?这正是你的感情吝啬对她造成伤害和影响,使她也同样有吝啬心理的症状。如果父母以上述一种或多种行为对待儿童,那么儿童将对父母产生基本敌意,这种敌对态度最终又将折射到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任何人上。可以这样认为,有许多吝啬者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致使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所以,你应该对家中老人、孩子多给一些爱心。付出一份爱心,必有相应的收获。”

在医生的启发下,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调适,患者朱某开朗明白多了,她参加了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同老人、女儿的关系大为改观,邻居们也说她乐于助人,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吝啬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异常心理,与社会环境影响和人格发展不良有关,比较顽固。有些人一味地怕付出,怕失去,然而不付出,不失去怎么会得到回报呢?

怎么会开心快乐呢?

休闲的价值

◆文/佚名

现代人的观念与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了。比如在古希腊的繁荣时期,人们是不屑去工作的,甚至认为工作是下等人干的事情。那时的工作性质十分单纯,仅仅是工作而已,而那时工作的人都是劳动力,即奴隶。那时的工作缘由也只有一个,即得到休闲,获得自由自在的生活。

古希腊时期的人为什么如此渴望休闲呢?因为他们可以在休闲的时间来思考、读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在高度文明的古希腊,人们是富于智慧的,他们深深地懂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自我。对他们而言,休闲不等于工作之余的休息,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休闲是一种人生追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并且他们也把这个目标看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而在现代,我们的观念似乎与古希腊人正好相反。

大多数人把休闲看成是休息。整天像个清教徒一样勤奋地工作,那些完善的工作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于工作的依赖。当然,这其中有种种理由,但无论如何,工作与休闲成为了对立的事物,而且在人们的头脑当中,休闲被渐渐地淡忘,与之距离越来越远。休闲真的就相当于工作之余的空闲、休息,这使得休闲的意义大大地降低了。

更为严重的是,现代大多数人认为不工作是不对的,甚至是有罪的。这种罪恶感逼迫他们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地忙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工作,与人聊天也是工作。

也许人的头脑只有工作时,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它往往会抹杀了生活中许多其他愉快的事情。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作狂。洋山次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工作时从来都不请假,每次都是老板三番五次地劝他休息,他才答应。可他在外面度假时,心里总是想着工作,总是觉得清闲有一种罪恶感,结果最终是休息也没有休息好,回到公司后,精力自然不济。

现代人的想法大多是一致的:我们以工作为荣。不论工作是否有意思,我们也都要向朋友吹嘘自己是多么的努力,工作是多么的繁忙,每天都在加班。我们似乎觉得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就意味着自己很重要,并且以此为骄傲。但实际上,这也是现代人的一个很大的悲剧。

因为我们在无意识中就成为了别人的工具,成了工作的奴隶,成为了牺牲品。我们为了一点微薄的薪水,舍弃了生活的快乐。

在现代社会里,工作成为了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从社会地位来说,有好工作的人是至尊至上的,工作成为了自我实现的惟一的途径。由于工作与休闲的对立,对现代人而言,休闲早已失去了它真正的含义,休闲在现代就意味着游手好闲、懒惰、寄生虫。

因此现代人非常担心丢掉自己的工作,除了经济损失外,对他们打击最大的是人格上的损失。在朋友们面前,他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没有自尊。有些人失去工作后,就走上了自甘堕落或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古希腊人来到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他们会怎么样?古希腊人一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现代休闲的条件如此之好,偏偏无人利用,而非要像当年的奴隶那样卖命?因为现代的高科技使得休闲变成了人人可以享受,人人可以利用的东西,而不是特权阶级的专利。古希腊人一定很费解,为什么有些人已经赚了够多的钱,却还要拼命地工作,而不去享受生活?

我们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休闲与工作的对立。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古希腊人如果看到了现代人的这种状况,他们一定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这是一场悲剧。因为有不少的现代美国人、日本人等,他们就像受虐狂一样,他们对于工作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近似于病态的热情,只能让人产生一种怜悯。

在很多的国家,工人是十分辛苦的。但是他们对于工作的喜爱程度已经达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他们一年到头都在工作,平均一年只有十天的法定假日。并且大部分的工人都更喜欢留在工作岗位上,而不愿意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假期。人们对于工作的狂热压倒了一切。

商人们更是对工作偏爱有加。特别是到了节假日,商人们便想方设法让自己忙碌起来。他们从没有考虑过如何放松自己,而是更加苦思冥想怎么样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去赚钱,也许商人们是把如此辛苦地工作当成了休息。

在日本,过度的工作没有给人们带来丝毫的益处,反而增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日本有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在日本,有超过一半的员工担心自己因为过度工作而会早死。繁忙的工作不但使人感到疲倦,而且对人的伤害已经威胁到了人的生命。

这些调查并不光是数字的惊人,而且已有不少这样的实例。在日本,比较流行的一种病叫过劳死,即由于过度疲劳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这种情况完全是由于日本的工作强度,以及日本人的工作观念所至。在日本,因为过度工作而猝死的现象屡有发生,在日本男性的死亡中,有20%就是因为工作过度所导致。现在,已经有不少不幸的家庭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对于自己的那些因为工作过度而猝死的亲属感到悲愤,因此而状告公司,并取得了法律给予的补偿。让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士是如何生活的。

美国总统布什可以算是这个超级大国有史以来最悠闲的总统之一了。几乎每年他都会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普雷里查珀尔牧场的家里休了长达一个月的假期。

哥伦比亚大学传播学教授威廉·贝努瓦撰文说,总统休如此长的假期将使人们把布什看做是一个“懒汉总统”。

布什本人辩解说,他宁愿忍受得克萨斯的酷热也不愿面对华盛顿狂热的政治争斗。一大早布什就起来打高尔夫球,他一边开球一边谈笑风生地对记者说:“这里没有政治热浪。我和朋友们在一起。”

相比住在自己牧场里的布什,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假期就显得“忙”多了。他在忙什么呢?答案很简单:

赶路。布莱尔夫妇对牙买加、巴西和墨西哥三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访问结束后,他们留在了墨西哥。

他们的四个孩子跟随外祖母盖尔和一位保姆去那里和他们团聚。

结束墨西哥之游后,首相一家回到英国,在英格兰西南部短暂停留四天。英国爆发了口蹄疫,农业和旅游业损失惨重。为了对不满情绪高涨的农民和旅游业人士表示关切和同情,同时也为了促进本国旅游业的发展,布莱尔决定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家度过一部分假期。不过,布莱尔还是无法抗拒法国的魅力,他这个夏季休假的最后几天还是要在法国南部度过。

俄罗斯总统****也很惬意,他在黑海边的度假胜地索契的俄总统官方住宅中休假。除了短暂地回到莫斯科会见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之外,他完整地度过了这个假期,并且享受到了自己亲手制作陶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