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6805600000029

第29章 玄奘——不畏艰险取经天竺,传播佛教饮誉华夏(3)

听了戒贤的话,玄奘如坠云雾之中,不知何意,便说:“住持之言,弟子不甚明白。”

戒贤说:“三年前,我得了一场大病,浑身疼痛如刀割一般,当时我真想一死了事,以结束这难耐的痛苦,去西方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时候,我梦见有个金人对我说:‘你不要死,你眼前这种痛苦是对你前世做国王时所干坏事的报应,你应当自我悔过,怎么可以轻易去死呢?再说,你眼前的这种痛苦也快结束了,现在有一个支那僧人要到此学法,正在途中跋涉,三年之后便到这里。那时,你要教给他佛法,然后让他把佛法带回他的国家去,你的罪,就免除了。我是曼殊室利,特地来劝你。’”

听了戒贤的话,人们对玄奘更是敬重了。戒贤为了进一步肯定玄奘就是曼殊室利所说的那个支那(中国)僧人,便又问道:“法师在途中行了几年?”

玄奘答道:“三年。”

玄奘的话一出口,便让戒贤悲喜交加,再次向玄奘施礼致谢。

当时,那烂陀寺设有十个“法通三藏”的称号,赐给那些学通经藏的高僧大德,这是寺中的最高荣誉。玄奘到那烂陀寺时,已有九人被授此种称号,所剩下的一个便授给了玄奘。那烂陀寺对于法通三藏者,每日都配备上等菜肴两盘,大人米一升,还有槟榔、豆蔻、龙脑、香乳、酥蜜等。每人还有四个净人婆罗侍候,出入乘象,并有三十个随从。其它的暂且不论,仅大人米一项,就可表现出法通三藏者的身份不同一般。大人米是印度的一种粳米,大得像乌豆一样,做饭时香气可飘百步,只有这里出产,它主要是供给国王和法者食用的。

玄奘在那烂陀寺住定之后,请求戒贤给他讲述《瑜珈论》,和玄奘在一起听讲的人达数千人之多,用十五个月讲完一遍,后又用九个月讲了第二遍。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期间,起早睡晚地钻研佛学,专心致志地听戒贤法师讲经,虚怀若谷地向高僧们请教学问,认真研习达五年之久,从没有间断过。

有一天,戒贤收到了统治印度的戒日王的来信。当时,戒日王正在讨伐乌茶国。戒日王在信中告诉戒贤,南印度有一个灌顶师叫般若毱多,做了篇《破大乘论》,送到一向支持那烂陀寺的戒日王手里,公然向那烂陀寺的大乘教学说提出挑战,要与大乘教学说决一胜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戒日王便在信中要求戒贤派出四个内外大小皆通的论师,到戒日王行军处,与那些小乘论师进行辩论。于是,戒贤便派智光、海慧、师子光和玄奘四人为应辩之人。就在四人准备出发之时,只见那烂陀寺的外边一片混乱,立刻有僧人向戒贤禀报,有一个顺世外道的人写出了四十条,贴在那烂陀寺的门上,要与那烂陀寺的僧人进行辩论,并扬言如果有人能把他驳倒,他就用自己的头来谢罪。那人的论证细密,极难找出破绽,而且寺中僧人对这种外道了解得并不很多,对能否辩胜深表怀疑,大家都默默不语,无人敢出去应辩。因为当地有一个风俗,如果双方进行辩论,输的一方要骑在驴背上,人们把屎尿从他的头上灌下去,然后在公众面前表示服从,做胜方的奴隶。

玄奘凭借他的学识和对大乘佛教学说的虔诚,勇敢地站了出来,让人把那四十条抄了回来,认真仔细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玄奘对众僧人说:“我要与他辩论,我们那烂陀寺怎么能受他的污辱呢?请诸位给我做旁证。”

玄奘与那人进行了几番辩论,那人辩解不力,以至于理屈词穷,神情沮丧,立即爬在地上表示降伏。那烂陀寺顿时变得沸腾了,众僧欢呼雀跃,有人甚至要履行辩论前那人的诺言,将其斩首。玄奘赶忙加以制止,说:

“万万不可。佛法博大宽容,并不主张刑罚。我们要让他接受佛法,就像奴仆事奉主人那样信奉佛法,这不是很好吗?”

众僧人听从了玄奘的建议,将那个人留在寺中,那个人十分虔诚地皈依了佛门。这场辩论胜利之后,玄奘并没有因此而得意,他又立即找来小乘论师的《破大乘论》,仔细分析其中的谬误,以备前去辩论时用。玄奘问那个外道之人:“你知道乌茶论师所推崇的《破大乘论》吗?”

“我曾有所闻,我还对他们的学说非常了解。”那人答道。于是,玄奘十分认真地让那人讲述了乌茶小乘佛教的学说,了解了其中的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玄奘用大乘教的思想批判了乌茶小乘论的观点,写出了《制恶论》,并把它送给戒贤等人。戒贤等人认为这篇《制恶论》可以横扫天下的敌人,无人能够阻挡。

经过五年艰苦的学习,玄奘的佛法大有长进,但他还想继续留在那烂陀寺学习。这时,戒贤对玄奘说:“学习佛法,贵在交流,独自一人学习是不行的,你应该到其它地方去学一学,不然就会失去良好的时机。然后,你要及早返回你的国家,去弘扬正法。你不惜生命前来求法,难道不是为此吗?智慧是无边的,只有佛才能穷尽它。人的生命就像朝露一样,或早或晚,它是要消失的,你万万不可延迟。”

听了戒贤的建议,玄奘便离开了那烂陀寺,在印度境内拜谒佛寺,开始游学。在钵伐多国,玄奘碰上了几个高僧,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可以为师。于是,玄奘便在那里停留了两年,跟随他们学习《根本论》、《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玄奘对佛法如饥似渴的追求,赢得了人们的一片赞誉。当时,在杖林山有一个胜军论师,是刹帝利人,他学遍内外五明,在林中授徒讲经,从他学法的人日益增多,国王也曾前来拜见他,并封给他城邑作为供养。玄奘便向那个胜军论师请教,跟随他学习了两年,先后学习了《唯识扶择论》、《意义论》和《成无畏论》等。

有一天夜晚,玄奘在胜军论师处的寺庙中住宿,他梦见寺院内外和树林被火烧成灰烬,又在梦中见到一个金人,那个金人告诉他:“十年以后,戒日王一死,印度就会大乱,那时就会像现在燃烧的大火一样。”

玄奘醒来后向胜军论师说明了梦中之事,并下了回到祖国的决心。玄奘回国的决心一下,便返回那烂陀寺,向自己的老师戒贤辞行。戒贤看到玄奘要返回,心里既留恋又高兴,向玄奘赠送了许多经书。玄奘告别那烂陀寺和戒贤之后,便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不过他回国之时就像来印度时一样,一边参拜佛教遗迹,学习佛法,一边在各地将自己所学到的佛法加以弘扬。即将回国的玄奘,又一次在印度的土地上留下了他那光辉的足迹。

四 饮誉天竺

在东印度,有个迦摩缕波国,方圆一万余里,此国的大都城方圆三十余里。那里的土地低湿,适宜于播种庄稼。河流湖泊与城邑交错,好像衣带一样。气候和畅,风俗淳朴。人的体形矮小,容貌黧黑,语言与中印度稍有不同。人们的性格极为粗暴,但热心学习,勤勉自强,崇敬天神,不信佛法。因此,自佛教兴起以来,国中从未建立佛寺,却有外道神庙数百所,异道数万人。迦摩缕波国的国王当时是童子王,属于婆罗门种姓,自从他的祖先占领了这块疆土,传至童子王已达千世。童子王非常好学,百姓们都服从他的教化,远方有才学的高士,仰慕国王的仁义,都客游迦摩缕波国。童子王虽不十分信仰佛法,然而非常尊敬有学问的沙门。起先,童子王听说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来了位叫玄奘的中国僧人,学习深奥的佛教教法,于是几次派遣使者,再三殷勤邀请,但是,玄奘没有接受使者的请求,这时,尸罗跋跎罗对玄奘说:“要想报答佛的恩典,就应当弘扬正法,您就去吧!不要害怕路途遥远。童子王世代崇信外道,现在来邀请玄奘前去,这是一件好事啊。如果他因此而改变信仰,这件事所获得的福利就十分远大。您过去曾起过广大的心愿,发下弘伟的誓言,只身远游异域,舍身求法,普济众生,难道只想到自己的家乡国家?应该忘掉得失,不要计较荣辱,宣扬圣教,开导痴迷的群众,先物后己,忘掉名誉得失,弘扬正法。”玄奘推辞而得不到许可,就偕同使人一起上路,会见了国王。

童子王对玄奘说:“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常常羡慕有高深学问的人,听到您的声名,很是敬佩,所以才敢邀请您来。”

玄奘说:“我才能寡少,智识浅陋,让您听人讲到我,实在很惭愧。”

童子王又说:“善哉!仰慕佛法,爱好学问,把生命看作如同浮云。逾越重重危险,远游异域,这都是因为国王的教化所致,国家风气崇尚学术。今印度各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中国)秦王破阵乐的,我已经听到很久了,难道摩诃至那就是大德的乡国吗?”

玄奘答道:“对呀!这曲《秦王破阵乐》是歌颂我国君王的德行的。”

童子王说:“没有想到大德就是摩诃至那国人,我经常仰慕贵国的风俗教化,久久向东翘望,但由于山川道阻,没有机会自己表示敬意。”

玄奘说:“我国君王神圣的道德润洽边远之地,仁慈的教化加被遐远之处,殊俗异域,前来朝拜在宫阙之下,自称为臣的很多。”

童子王说:“天下既然都是如此,我也希望朝贡。现在戒日王在羯朱嗌祗罗国,将举行大施,推崇树立福德智慧,五印度学有成就的沙门、婆罗门都被召集了来。现在派遣了使人前来邀请,希望大德您与我一同前去。”

玄奘答应了童子王的要求,和他一同去会见戒日王。戒日本来是佛家的谥号,应在人死后据其功德而追赠,但羯若鞠阁国的大德们,在其国王刚一扬名天下之时,便赠给他戒日这种谥号,是为了避免死后赠名的虚假不实。其实,戒日王最初统治的国家羯若鞠瘏国只是一个边陲小国,都城西临恒河,长二十余里,宽四五里,城濠坚固险阻。城内楼台殿阁,遥遥相对,花木、树林、池塘,美丽明朗,澄清如镜。外国许多奇珍异宝,多聚于此地。当地居民,人人欢乐,丰足富饶。花果种类繁多,庄稼收种适时。气候温暖调和,风俗淳朴厚道。人的容貌俊美端庄,服饰鲜艳华丽。专心好学游艺,谈吐清晰,见解深刻。信奉佛教或异教的人各占一半。寺院有一百余所,僧人一万余人,大乘和小乘一并学习。外道神庙二百多所,异教徒数千人。

羯若鞠阁国的都城原名花宫,后来改名为曲女城,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有个国王名叫梵授,因他前世积德,所以聪明智慧,是个文武双全之人。生有上千个儿子,人人机智勇敢,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还生有一百个女儿,个个容貌美丽,仪表端庄。当时,有一个仙人居住在恒河河畔,他在这里收视反听,坐禅入定几万年了。由于他形如枯木,因此招来了四方游荫的飞鸟在他身上歇宿,随着鸟群排泄粪便,在仙人肩上留下很多尼拘律果核。此后,寒来暑往,仙人周围绿荫垂挂,长成用两臂才能合抱的大树。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头,仙人起身脱离禅定。他想砍去这棵大树,又唯恐捣翻了鸟窝。当时人们都称赞仙人的美德,尊称他为“大树仙人”。

有一天,仙人观赏茂密的丛林。他举目向河边望去,看见国王的女儿们在那里高高兴兴地追逐游戏。他欲界的爱欲升起,爱欲之心渐渐浸满整个身心,于是他来到王城花宫,想郑重地要求聘娶王女。国王听说仙人来到,亲自迎接并问候仙人:“大仙生活在我们世俗凡人之外,怎能劳您大驾光临舍下呢?”仙人回答说:“我住在那草木丛生的湖边,已经很多年了。今日脱离禅定出来游览,看到大王的爱女们在那里戏乐,爱慕之心油然而生。我特意远道前来求婚。”国王听他这么一说,一时不知怎么办好,只得对仙人说:“大仙今天先回住所,请等候吉日良辰再送女儿完婚吧。”

仙人听了国王的回答,就回到他住的地方去了。于是,国王遍问身边的女儿,可是没有一个肯嫁给仙人。

国王惧怕仙人的威严,终日忧心如焚,以致面容憔悴。

有一天,国王的一个小女儿趁他父亲闲暇的时候从容问道:“父王有一千个子嗣,使那么多国家的君王都仰慕您,为什么还这样忧愁呢?您好像有什么担心的事啊?”

国王说:“承蒙大树仙人看重你们,前来求婚,可是你们却没有一个肯答应的,仙人神通广大,能招灾降福,倘若他不能遂心如意,必定会嗔怪发怒,到那时,国破家亡,宗祀灭绝,辱及祖先。我深恐招来此祸,确实有所疑惧。”

小女儿非常内疚地说:“给父王带来这么多的忧虑,是我们这些做女儿的罪过啊!我愿把自己微贱的身躯许配仙人,使社稷得以延续下去。”

国王听了以后非常高兴,立即传命驾车,亲自送小女出嫁。国王到了仙人的住所以后,向仙人道歉说:“感谢大仙俯念世俗之心,屈尊人间之情,今天冒昧奉献幼女,供您驱遣。”

仙人见了幼女之后,很不高兴,对国王说:“您对我老头子也太轻慢了,竟然许配给我这样一个丑女!”

国王回答说:“我问遍了我那些女儿,他们都不肯从命,唯有这个小女儿愿意到这儿来听您使唤。”

仙人非常恼怒,便恶狠狠地念起咒语:“让那九十九女,立时腰弯背驼,容貌毁伤,一辈子嫁不得人。”

国王听了以后,赶紧派人回去查看,果然个个都已变成驼背。自此以后。都城花宫便改称曲女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