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6806300000068

第68章 读书种子 以身殉道 方孝孺(1)

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学者称缑城先生、正学先生,宁海(今属浙江)人。

父亲方克勤,曾官至济宁知府,后因“空印案”被诬入狱,明洪武九年(1376年)被杀。孝孺少年好学,人称“小韩子”,十五岁随父居济宁。二十岁的时候,拜名儒宋濂为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授予汉中府学教授。蜀献王听说他才学渊博,品德高尚,就请他作世子的老师。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惠帝朱允炆继承大统,任命他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升为侍讲学士,经常受皇帝的委托批阅百官的奏章,回答百官对政事的询问。

建文三年(1401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争夺皇位。第二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惠帝****而死,方孝孺被捕。后来,朱棣命他进宫起草登基的诏书,方孝孺大骂朱棣是逆贼,拒绝起草诏书。朱棣大怒,命令把方孝孺乱刃分尸,灭其十族共873人。

出身有德之家就学有才之师

元朝末年,统治者残暴的统治和地主的无情压榨,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官逼民反,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各地农民起义中,朱元璋逐步发展壮大,经过艰苦的战斗,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各路人马,把元朝的统治者打败,统一了中国。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出生在元末这样一个动荡的社会中。元代统治者的残暴和压迫,使中原广大人民更加殷切地期盼为民请命、公正无私的清官,更加期盼讲究仁义礼敬的世风。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在政治上推行残酷的杀戮政策,消灭异己,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文化上,提倡程朱理学。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在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中,一律采用程朱一派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注本,竭力提高程朱理学在官方学说中的地位,致使程朱理学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当时整个社会崇儒成风,人们有时候敢于说孔子孟子的不对,一定不敢妄议程朱的不对。在这样的世风的熏陶下,出现了忠孝两全、廉洁正直的方克勤,也造就了读书种子、以身殉道的方孝孺。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为官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做人正直善良。担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他首先是个孝子。他于洪武二年被征辟为县里的训导,主管一县的教育,后来因为母亲年老,于是辞官不做,专门回家侍奉老人。方克勤父亲早亡,是母亲把他一手拉扯大。他知道母亲培养自己成人不容易,于是恪守孝道,每天两次问安,亲自端茶送水。当时家里也有几个仆人,但是为了尽孝,这些伺候老人的事,他从来不让下人干,而是自己亲自动手。身教胜过言教,方克勤的所作所为,让方孝孺耳濡目染,懂得了孝顺父母的道理。

其次他是个好官。洪武四年参加吏部举行的考试,取得第二名。因此特授予济宁知府。当时皇帝下诏,凡是开荒种田的免三年赋税。但是官吏们征税却不按以前的约定,农民认为官吏不讲信用,纷纷停止开荒种田。

到方克勤主持政务的时候,和农民约好了到时候再征税。

并且把地分为九等,按等级征税,好地多征,不好的地少征。于是,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荒地得到了开垦,农业得到了发展。人们衣食足,就要知礼仪。他又兴办学堂,重修孔子庙,用礼仪教化民众。在他的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人人都知道孝顺父母,都知道谦恭礼让。这期间,方孝孺跟随父亲,随时侍奉。

父亲的言行无疑对他是一种言传身教。他后来在书中写道:“我少年时期就特别爱读书,私下里常想今生立志学习孔孟之道。自从跟随父亲学习经论,心里时刻不能忘记的是圣人的话,经常想到的是天下人的安乐太平。”

方克勤爱民如子。一年夏天,守将催促民夫修城。

方克勤说:“现在农耕正忙,让他们顾得上干什么呀?”

守将说:“这是国家的军机大事,我可做不了主,万一打起仗来,城池失守,我可负不起责任。”于是方克勤请示中书省,被批准免去这次修城的劳役。济宁人有歌谣赞颂方克勤说:“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三年以后,户口增加了好几倍,人们富裕了起来。方克勤治理百姓,以德化为主要工作方法,从不主张多用刑罚。他曾经说:“如果工作急功近利必然要先立威,立威必然使百姓遭殃。我不忍心这样做。”永嘉侯朱亮祖曾经率领船队去北平,当时河水断流,船不通。于是就征发农夫五千疏通河道。

方克勤不忍心农民受苦,又劝朱亮祖不要这样,朱亮祖不听,他就哭着祷告苍天。忽然乌云从四方翻滚而来,霎时间,电闪雷鸣,天降大雨,河里水位上升,船就能通过了。人们在雨中大声欢呼,以为方克勤是神仙,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方孝孺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一位父亲的影响下,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里度过的。方孝孺生于1357年,就是元顺帝至正17年,方克勤喜得贵子,自然是非常高兴。

父亲希望儿子孝顺长辈、正直善良,于是就取名孝孺,字希直。孝孺自幼聪明过人,六岁就能写诗。在他的父亲担任训导的时候,孝孺12岁。他酷爱读书,能连续读一天而不出门。看到人神之处,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他都充耳不闻,好像没有发生一样。有一天,他正在读书,街上来了卖艺的,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他一起去,在门口喊了几声,竟然没人回答。小伙伴们推开门,看到他正在读书,就蹑手蹑脚地走到他的身边,他还是丝毫没有觉察。直到一个小孩在脑袋上拍了他一下,他才如梦初醒。原来他读书入神了,正沉浸在故事情节里。小伙仆们说:“快走吧,大街上来了一伙卖艺的,很多人在看呢,书有什么好看的呢。”方孝孺说:“书里才有意思呢,我不去,你们几个去吧。”方孝孺十六七岁的时候,读书已经达到如痴如狂的地步。据说他读书的时候双目炯炯如电,一目十行。父亲发现这孩子非常喜欢读书,就把自己所读过的书拿过来让他读,谁知今天刚拿过来一本,他就要第二本,父亲问他:“难道你都把那些书读完了不成?”孝孺说:“对呀,不信请父亲考一考我。”于是,方克勤就抽了其中一段,问他说的什么意思,孝孺对答如流,父亲很是惊异。第二天再试,把一本新书给了他,很快就读完了。有时一天要两本书。史书上说他每天读书有一寸厚。每当他看到史书上记载的古代圣贤的名字,或者古代良将的相貌,总是默默地记住,羡慕他们的学识、品格,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才。于是更加发奋学习,期待自己能学会圣人之道,将来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听说方孝孺读书很多,而且六岁就能做诗,现在更是今非昔比,洋洋千言,提笔立就。纷纷到他的家里。

有的人不信,就出个题目考考他,结果方孝孺的回答令乡邻们另眼相看。有时方孝孺也做些文章,乡里的秀才争相传阅,看了之后都夸他是个奇才。

他的父亲很是欣慰,对他的指导也更加尽心,督促也更加严格,盼着他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就这样,在父亲的直接教诲下,他的文章更是日益长进,每当提笔写作,总是才思如泉涌,洋洋洒洒,写一千多字的文章,不久就可以完成。就这样,孝孺在少年时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武靖王李文忠在当时文坛上很有名声,对于四书五经,诗赋策论也是无一不精,听说方孝孺的大名,很不服气,也有点不相信,就专程找到方孝孺跟他面谈。两人谈论经典、治国之道,李文忠非常惊讶,连声说“后生可畏”,说他以后必定成为真正的“国士”。

方孝孺二十岁的时候,感到自己的学问日益精进,想投名师继续深造。父亲告诉他:“当今文坛,宋濂堪称是领袖,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你可以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见他。他收学生向来注重才学,以你现在的水平,他见了一定会收下你的。”方孝孺说:“父母在,不远游。孩儿应该在家里尽孝道,才是做人的道理。不然,读圣贤书又有什么用?”父亲听了,很受感动,欣慰地对他说:“父母正在壮年,不用你担心,不听父母的话也是不孝啊,我让你去投名师,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光宗耀祖,这是最大的孝啊。”方孝孺点头称是,拜别父母之后,就独自一个人去了京城。

来到京城以后,不久就找到了宋濂。宋濂是一个古板的老先生,身材瘦高,头发花白,经常面沉似水,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睛。对于他的学生也很严格,稍有不是就大声斥责。今天,方孝孺来到他面前,他淡淡地说:“你拜见老夫,有什么事吗?”方孝孺赶紧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说:“久闻先生大名,学生非常地钦佩,想投在您的门下做一名学生,望先生收留。”宋濂手捻着花白的胡须,上下打量着方孝孺,不动声色地说:“既然你说要做我的学生,我要考考你的功课,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方孝孺连连点头说:“是,是,学生带来平时写的几篇文章,请先生过目。”宋濂也不答话,只是随手接了过来,展开观看。宋濂读着这位年轻人的文章,脸上慢慢地露出了笑容。他兴奋地说:“这个年轻人的文章不错,文采飞扬,说理透彻,见识不同一般。真是孺子可教啊。你假如以后跟着我学的话,我有希望找到传人了。我的门生这么多,但是其中很多是平庸之辈。现在,我就像在叽叽喳喳的百鸟群中发现了一只凤凰一样。”方孝孺赶紧跪倒磕头,谦虚地说:“老师过奖了,学生实不敢当,请受学生一拜。”于是,方孝孺从此就成了宋濂的学生,每天跟老师学习,谈论作文做人的道理,谈论治国安邦的道理,学问日益精进。到了第二年,宋濂回归家乡,方孝孺仍追随老师侍奉求学长达四年。

在学习期间,方孝孺自我感觉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他的老师宋濂也经常称赞他的文章精敏绝伦,每次都能从大处落笔,然后穷究其本源。既顾得上道理的根本,又能细致入微。他的论著,文义繁复深厚,千变万化,总是有所创新。用词上也有新颖独创之处。当时,在宋濂门下学习的天下名士很多,但学术上都不如他。他的先辈胡翰、苏伯衡等人每当跟他谈论文章之道、治国之道的时候,总是慨然长叹:“后生可畏,我不如他。”

方孝孺重道轻文,认为:文章的写作技巧,遣词造句都是无关大体的事情。文人求的是道,要学会帝王之道、致天下太平之道。在他的论著里,对于理学的系统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一个人如何立身处世,一个王朝盛衰的微妙原因,无不穷究本原,分析道理,细致入微。他常常把自己当作周公、孔子,人们都说他是程颐、朱熹再世,甚至有人想看看他的相貌是不是真的像古人。在跟随宋濂学习的四年,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曾经说:“跟随老师在浦阳学习,才知道孔孟之道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天下大同的盛世不难达到。”

方孝孺踌躇满志,想用自己所学的理学来治国安邦。

他曾经慷慨激昂地说:“作为一个人,如果不生于世间就算了,假如生成一个人,不能让自己的国君像舜一样有德,做文章不能阐述天地间精微的道理,不能指导人们立身行事。要求再低一些,不能教化风俗,把教化的道理发扬光大,只是在文字上玩弄技巧,被人称作文士。这样的人不是让圣贤蒙羞吗?这样的人不是白白地生于天地之间吗?”他还说过:“上天果然想使天下大治吗?我将抱着我的经书,送给天下的圣君施行于天下。上天不想让天下大治,我也会发奋著书,传授给乐于此道的人,终身以此为乐。”他的文章中也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

作为国家四境之民,应臣服中央政权;作为君主,要爱护百姓;作为百姓,要遵守法令;国君要以礼对待臣子,臣子要以忠对待君王;不要责备父亲不慈爱,儿子孝顺了,父母自然高兴;作为男人,要重义;作为女人,要顺从;治理国家,应当崇尚德化,减缓刑罚。他已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体系。

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做事也以古代的圣贤为标准要求自己。有一次,方孝孺一病不起,就不吃东西,家里的人就劝他吃点东西吧。他竟然笑着说:“古人有时候一个月就吃九顿饭,贫穷的难道就我自己吗?孔子的学生颜回吃饭只有一个破筐子,喝水用一个破瓢,居住在简陋的小巷,就这样,每天还很高兴,品德之高为后人所称赞,难道我就不该向他学习吗?”

方孝孺求学明道,认为人最重要的是齐家,齐家最重要的是孝。每当回家探望父母的时候,他总是亲自为父母做饭,口尝饭菜的味道和冷热。父母睡前他亲自抻床拂席,等父母睡了,自己才敢回屋安歇。后来,父亲因为“空印”事件受到牵连被杀,方孝孺悲痛欲绝。

所谓空印案,指洪武年间因空白盖印文书而引发的一起案件。

当时规定,各地每年都需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收支情况,所有账目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才可了结,只要数字有一点儿对不上,整个账本就被驳回,重新填造,而且必须重新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