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6807400000041

第41章 隋(2)

班师长安之后,贺若弼又与韩擒虎在杨坚面前争功。隋文帝杨坚见二将争执不休,只好说:“攻克并平定了江南一带,这是你们俩齐心协力的功劳呀,二将都为上勋。”于是命贺若弼登御坐,赐物8000段,加位上柱国,晋爵宋国公,加以金宝,赐陈叔宝妹为妾,拜右领军大将军,转右武侯大将军。韩擒虎也得到同样的待遇。

灭陈以后,贺若弼更加位尊望重,生活奢侈,又骄傲自满,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这时,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仍为将军,心甚不平,形于言色,因而遭致罢官。而贺若弼怨气愈甚,遂被下狱。公卿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奏请处以死刑。杨坚犹豫数日,怜惜他的功劳,于是免他一死,除名为民。一年以后,又复其爵位,但忌其为人,所以不再任使,只是待遇还很优厚。

仁寿四年(604),杨广即位为炀帝,贺若弼更加被疏远了。大业三年(607),贺若弼跟从杨广北巡至榆林。杨广命人制作一顶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以招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贺若弼以为太侈,与高颍等人私下议论,被人所奏。杨广认为这是诽谤朝政,将其诛杀,时年64岁。

长孙晟

长孙晟(552~609),隋代将领。字季晟。他曾仕北周,入隋后亦颇受重用。曾被授予上开府仪同三司、右骁卫将军等职。谥号“献”。他有勇有谋,经营突厥事务,屡见奇功,深获好评。

一、智勇双全安边定邦

北周时,长孙晟18岁任司卫上士。当时深为杨坚所赏识。北周宣帝时(579),突厥首领摄图请婚于周,宣帝宇文赞以赵王招之女妻之。聘娶时,北周派遣长孙晟以汝南公宇文神庆的副手,送千金公主至摄图处。为此婚事,前后往返使者几十人,摄图多轻视不礼,却只喜次长孙晟,常常与其一起游猎,留住一年之久。摄图弟处罗侯颇得人心,而为摄图所猜忌(恐夺其主位)。处罗侯密托心腹,暗地与长孙晟结盟联谊。长孙晟在突厥游猎期间,注意察看山川形势、部众强弱,尽皆记之。归来后杨坚已为丞相,长孙晟将突厥情状详予叙述,杨坚大喜,迁长孙晟为奉车都尉。

隋开皇元年(581),摄图因与北周联姻,而隋代周时未能助周拒隋,自觉有失颜面,于是兴师报复。隋朝新立,杨坚大惧。长孙晟认为对付突厥难以力征,易可离间。于是上书,提出“远交近攻”之计。杨坚览表大悦,召长孙晟面议。长孙晟“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杨坚深感新奇,尽纳其议。于是,先使用离间计使玷厥(突厥别部)不听摄图指挥,引兵而去。长孙晟又用反问计让处罗侯之子染干诈告摄图,说后方铁勒等部反叛,欲袭摄图之所。摄图生惧,于是回军出塞。

后来突厥兵又大举入侵,隋朝发八道元帅分道拒敌。长孙晟以偏将之职协助窦荣定在凉州大胜阿波部,随即遣使劝其依附隋朝,于是阿波派人随长孙晟人朝。摄图为此大怒,与阿波对垒,阿波频胜,势力益增。相形之下,摄图由强变弱,于是又遣使向隋称臣朝贡。

开皇四年(584),文帝杨坚派遣长孙晟以副使职随虞庆则出使摄图。还朝后,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

开皇七年(587),摄图死,朝廷派晟持节拜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拜摄图之子雍间为叶护可汗,并嫁大义公主给他。开皇十三年(593),流民杨钦到雍闾部,谎称国内刘昶与宇文氏女共谋反隋,特派他来密告大义公主。雍闾相信此言,即不向隋进贡。长孙晟奉命出使。公主见了长孙晟,出言不逊,且派心腹与杨钦计议,煽动雍闾反隋。长孙晟返隋后将此事俱奏。文帝又派长孙晟前往索要杨钦。雍闾不愿交出,说并无此人。长孙晟便买通其帐下达官,趁夜抓获杨钦,带到雍闾面前质问,结果连同公主密谋策反之事一并暴露。向来与隋修好的突厥人以此为耻。雍闾不得已,拘执公主的心腹等人一齐交给长孙晟带回。文帝大喜,为长孙晟加授开府,并遣之再次入藩,诛杀大义公主。

二、联姻染干归附各部

雍间向隋朝上表请婚,长孙晟向文帝上奏称雍闾为人反复无信,不如处罗侯之子染干诚实,并说染干亦曾求婚于隋,应该答应他,并加以抚训,让他制衡雍闾,以保边安宁。于是派长孙晟告知染干许配公主。

开皇十七年(597),染干派五百骑随长孙晟来迎娶,隋朝以宗女封安义公主妻之。染干依长孙晟之说,率众南徙,居度斤旧镇。此时雍间气怒,常率部抄略隋境。

染干察知其动静,即派人报隋,因此雍闾每次入边,隋朝都先有防备。开皇十九年,雍间与达头联盟,合力掩袭染干,大战于长城之下,染干败绩。

染干与长孙晟独以五骑趁夜南逃,天明时行百余里,收得散失百余骑,染干欲转投玷厥,犹豫不决之际,长孙晟使人点起烽烟,谎称追兵大至,心有余悸的染干便随长孙晟入朝。文帝大喜,授长孙晟左勋卫骠骑将军、持节护突厥。后有都速等部归附染干,前后至者男女万余口,长孙晟都予以安置,因此突厥悦附。于是拜染干为意和珍豆启民可汗。后来安义公主去世,长孙晟持节又送义城公主妻于启民可汗。后遣启民部下分头招慰,突厥都兰部尽来归附。

此时,曾与雍阊联盟掩袭染干的达头又集大兵。文帝诏命长孙晟率归附各部,以秦川行军总管,与晋王杨广出征。达头与杨广对峙不下,长孙晟献计在上游水中放人药,达头人畜饮水后死亡众多,达头大惊,以为天下恶水欲令其亡,连夜逃走。长孙晟率兵追杀,斩首千余级,俘百余口,六畜数千头。凯旋回朝后,文帝遂授长孙晟上开府仪同三司。仁寿元年(601),长孙晟因天有异象,上表出兵。文帝诏杨素为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者,送启民可汗北伐。第二年,军至北河,敌帅思力俟斤等领兵拒战。长孙晟与大将军梁默击退敌军,转战六十余里,降者众多。长孙晟又教启民分遣使者,往北方铁勒等部招抚归附。第三年,达头溃不成军,西奔吐谷浑。长孙晟送启民可汗安置于碛口(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

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拜长孙晟为左领军将军。这时,炀帝的五弟杨谅起兵造反。炀帝命长孙晟以本官为相州刺史,发山东兵马与李雄等共讨之。还军后,炀帝加封长孙晟为武卫将军。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去世,时年58岁。唐贞观年间,长孙晟被追赠司空、上柱国、齐国公。

周法尚

周法尚(556~614),隋代将领。字德迈。汝南安成(今广西保成)人。出身将门。祖父周灵起,南朝梁国直阁将军、庐桂二州刺史;父亲周灵,定州刺史、平北将军。

法尚少年时果敢刚毅,气概不凡,好读兵书。年十八,授伏波将军。父亲去世后即管理定州(今河北定县附近),督率其父本部兵将。后因数有战功,升为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领齐昌郡(今山东济南附近)事。

周法尚与长沙王叔坚互有成见,叔坚向陈宣帝告发法尚有谋反之事。陈宣帝便将法尚兄法曾拘禁起来。同时派兵准备去打法尚。法尚原先本无反心,不得已以郡归顺北周。周宣帝十分高兴,给予优待,拜为开府、顺州刺史,并赐良马、彩物等。

隋文帝登基后,拜周法尚为巴州刺史。一年后,转任黄州总管。文帝给他密诏,让他搜集江南的情报,密切关注陈国的动静。等到大举伐陈时(589),法尚受命以行军总管隶属秦孝王,率领水军三万出于樊口。陈国方面城州刺史熊门超出师抗拒。法尚冲击敌军,于阵上生擒熊门超。后迁任永州总管,驻守岭南,给他3500人为帐内兵。法尚以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先后吸引了陈国的几位刺史到他帐下投降,于是陈国西南大片国土不战而归隋。随后又围剿了自立为王的定州刺史吕子廓。平定西南后,法尚仍为岭南安抚大使。

数年后,桂州人李光仕举兵造反。法尚奉命与上柱国王世绩去镇压。周法尚带岭南之兵,王世绩带岭北之军,会师于尹州。敌兵败走。法尚独自领兵追剿。李光仕亲率强兵劲旅保守其老窝白石洞。法尚转战山岭丛林问,捕获其弟李光略、李光度及大批家属。他亲率精兵,隐蔽埋伏于山林之中。两军正面交战开始后,法尚突然袭击李光仕的山栅,栅中人纷纷逃散,李光仕军大败。法尚乘胜追杀李光仕。朝廷赏赐丰厚。

仁寿年间(602~603),周法尚先后平定了獠人及尔蛮各部的叛乱。第二年,黔安夷(今四川彭水)向思多造反。周法尚与将军李景分路出兵,在清江一带,法尚大破叛军,斩首级三千。还军后又西征吐谷浑。之后出任敦煌太守、会宁太守。

杨玄感造反,周法尚与宇文述、来护儿等共同围剿玄感军,平叛后以功晋位右光禄大夫。不久,齐郡人王薄、孟让等起兵造反,聚众十余万,且建立根据地于长白山。法尚兵与王薄兵频频交战,屡次挫败敌军精锐。第二年,军至沧海时,法尚于军中得了急病,随后便去世了。时年59岁。

宇文述

宇文述(?~616),隋代将领。字伯通。代郡武川人。本姓破野头,因在鲜卑族一贵族家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宇文氏。父宇文盛,北周时位至上柱国。宇文述亦曾仕周,在帮助杨坚建国时立有功勋,后又帮助杨广登上太子之位,被授予左卫大将军等职。后病死军中。谥号“恭”。

宇文述少年时便勇敢顽强,练得一身骑马射箭的好武艺。他沉稳、干练,深受北周掌握实权的大冢宰宇文护的赏识,并因其父亲的军功,授予开府的官衔。后加官位为英果中大夫,赐爵位濮阳郡公。

北周大象二年(580),杨坚当了北周丞相后,总揽朝政。相州总管尉迟迥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起兵造反。为了平定叛乱,朝廷派遣官军分路出征。宇文述被任命为行军总管,率领骑兵、步兵三千将士,进军至河阳。尉迟迥派遣李俊主动出击怀州,以此阻止官军。宇文述看出了叛军的用意,首先迎战李俊,一举破阵,打乱了叛军的防御部署。接着,宇文述带领将士乘胜前进,在永桥一带与敌主力尉迟悖展开决战。宇文述一马当先,直冲敌阵,连伤敌将二人,其余敌将拨转马头逃回本阵时,宇文述追上前杀死一人,顿时敌阵慌乱,宇文述挥军掩杀,俘虏甚众。此后继续寻找战机,每战有功,直至彻底平定了叛乱。回朝后,破格晋位上柱国,赐爵褒国公。

杨坚登基后,即欲消灭陈国。他先任命宇文述为右卫大将军。经过几年的准备,隋开皇八年(588)开始实施灭陈计划时,又任宇文述为行军总管,领兵三万南下。

当时,韩擒虎、贺若弼两军夹攻丹阳,宇文述军进据石头城,以为声援。不久攻破建康,活捉了陈后主,但陈国大将萧谳、萧山严退守东吴之地,带领兵马负隅顽抗。宇文述亲自率领元契、张默言等将追剿二萧,采取水陆两路齐头并进的方法,最终歼灭敌军。于是,东吴之地尽归于隋。

杨坚称帝之后,次子杨广被封为晋王。杨广内心早有取代胞兄太子位置的想法,于是请宇文述为他出谋划策。宇文述以金银财宝贿赂杨素的弟弟杨约,进而又沟通杨素,密谋策划。开皇二十年(600)十一月,隋文帝杨坚终于下诏册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不久即任宇文述为左卫率。

杨广登基为炀帝后,拜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三年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喜欢巡游天下,每次出行都有大队人马为之护卫,宇文述就常常跟在左右。大业三年(607),宇文述隋炀帝到达榆林(今陕西榆林)时,吐谷浑被铁勒打败不久,派使者来请求投降和救援。炀帝派遣宇文述带兵进驻西平之临羌城(今青海湟源南),抚降纳顺。然而,吐谷浑见宇文述重兵临境,干脆向西逃跑。宇文述判断吐谷浑本无诚意,于是率领鹰扬郎将梁元礼、张峻等跟踪追击。最终斩首三千余级。俘获其王公、尚书、将军200人,男女四千多人。第二年,炀帝又向西巡游,登金山,观燕支。当年即遇吐谷浑入寇张掖,宇文述不顾路途遥远,再次出兵击退。炀帝为答谢其良苦用心,令与左光禄大夫苏威等四人参掌朝政,当时人们称之为“五宾”。

后来,宇文述又陪隋炀帝巡游江都。炀帝尽兴游乐,而宇文述却因长年鞍马劳顿,又费尽心机地逢迎皇帝,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不久宇文述去世。炀帝为之废朝,并赠司徒、尚书令等荣誉职衔。

来护儿

来护儿(?~617),隋代将领。字崇善。江都(今江苏江都)人。少年时聪明好动,胸有大志。

来护儿家住长江北岸的白土村,紧靠江边,与南朝陈国隔江相望。大将军贺若弼镇守寿州时,常派来护儿渡江侦察。来护儿每次都冒险而去,机警地考察、记忆陈国的守军情况和水旱防卫设施。当时来护儿受衔大都督。当隋文帝实施平陈计划时,来护儿的情报为渡江部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线索,因此大军过江之后进展迅速。灭陈之后,来护儿因功晋上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