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圣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6808800000058

第58章 杜甫(9)

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杜甫所写《秋兴八首》的思想内容是他的爱国思想。

组诗中,由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漂泊羁旅,写到国家盛衰;从长安往昔的追忆回到现实的乱离,其中不尽忧思是他自经丧乱,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无可奈何又五内焦灼的忧国情思的集中体现。八首诗婉转相关,仿佛是同一主题不同的变奏,从多方面淋漓尽致地把忧国主题表现出来。把国家****、未来难卜的局势象征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杜甫七律诗的创作成就。

大历元年(766年)冬天,夔州都督柏茂琳到任。

柏茂琳对杜甫十分优待。大历二年(767年)初春,杜甫搬家到夔州城东的赤甲山。赤甲山附近的瀼溪两岸,有100顷公田,柏茂琳将田交予杜甫管理。杜甫搬来便是为了照料田亩的。三月,杜甫一家又适居到瀼西草堂,附宅有40亩果园和几亩菜圃。

他的果园有了上千株树:红桔、黄柑、桃树、李树、花椒、桅子。他的心情自然也会因此而舒畅不少。他督责手下的人耕耘公田,灌溉收获,很是尽心尽力。这年的寒食节后,他收到了三弟杜观来信,说来夔州看望他。

他特别高兴。当杜观到达瀼西草堂时,他们兄弟畅谈离情,高兴至极。到了夏天,杜甫的心情更舒畅。他便写了《圆》诗:

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园。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飧。

秋天,杜甫为了便于亲自督收公田的稻子,全家搬到了东屯,把瀼西草堂借给一个姓吴的亲戚(吴郎)居住。

瀼西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贫穷的妇女,杜甫居此时常给她一些照顾。吴郎住进去后,却特意筑篱防范。杜甫知道后,很不满,写了《又是吴郎》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运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对长期战乱造成的寡妇凄苦,赋役繁重,人民贫困的社会情况有更清晰的揭示,便写了《虎牙行》:

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围丹极。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妇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杜甫由于身心痛苦难消难解,此时信仰佛、道的思想也比从前来得更深一些,他忧国忧民的心却仅没变。

他把志士暮年壮怀难酬的心境写得惊心动魄,便写了首传诵千古的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杜甫在这年初冬观赏了李十二娘的剑器舞,他写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前的《序》记事甚详: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今尚童稚,记于偃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泊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此《序》回顾了杜甫少年时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的胜事,言及死去的老皇帝唐玄宗(“圣文神武皇帝”),字里行间,感怆备至,而文简意深,波澜曲折,杜甫以诗为文其《舞剑器行》全诗如下: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瀖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待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杜甫还写了《晚情。此诗句,高唐暮冬雪壮哉,旧瘅无复似尘埃!”“晓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自屋。”(《后苦寒行二首》其二)在一场罕见的狂风大雪之后,在夔州杜甫一家人度过了第二个冬天。杜甫在大历三年(768年)正月,即要远行出蜀。

杜甫永泰元年(765年),离开成都时,本欲东游或北上,不想在夔州暂居下来。大历三年(768年),已经57岁的杜甫,他的许多亲友都在荆湘一带:弟弟杜观也从当阳寄信来催促杜甫出峡。这年正月中旬,杜甫把瀼西草堂的40亩果园赠给他称为“南卿兄”的友人,全家乘船从白帝城出瞿塘峡,东下江陵。

杜甫寄家当阳,自己到江陵谋生。他奔走于江陵一些地方官、豪族的府邸,初来尚受礼遇,诗酒游乐。稍久便遭厌弃,告贷无门,走投无路。寄寓在当阳的子女不断来信,诉说他们的贫困。杜甫把家人接来江陵,生活就更加窘迫。江陵难居,杜甫一家便乘船前去公安(湖北公安县)。公安暂住,当地官员优待了杜甫,杜甫一家得以在公安憩息数月。大历三年(768年)暮冬,杜甫携家乘船去湖南。此时,他的舅父崔伟在湖南,他青年时代的友人韦之晋正任衡州(湖南衡阳市)刺史。

行船途中,所闻所见“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

(《北风》)都是战乱后凄惨情况,便写(《发刘郎浦》):

“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杜甫舟至岳阳时,写下了晚年的力作:《岁晏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潇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阀军食,今年来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恩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令许铅铁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杜甫此诗由此荡开笔墨,慨叹无论年成好坏,人民大众总是受害者;达官贵人暴殄天物如故,交不起租庸的贫苦百姓却在卖儿卖女!感愤深广,语不文饰,大声明白地揭露着统治阶级的罪恶,为人民的苦难大鸣不平,篇末借城头画角之声,抒发自己无穷的悲哀怨恨,特别沉痛有力。

船泊岳阳城下,杜甫登岳阳楼。登楼有感,便吟出千古名篇《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一家大历四年(769年)早春,离开岳阳,扬帆过了洞庭湖、青草湖,进入潇湘流域。清明节前,来到潭州(湖南长沙)。水光山色,春天的自然依然那样美,便作(《清明二首》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室。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杜甫此时右臂偏瘫,一只耳朵聋了,还患有糖尿病(消渴)、肺病;年老病残,故土难归;漂泊江湖,孤舟一系,抚今追昔,老泪纵横。春天美好的风光,触起他深深的愁绪。

杜甫一家潭州停留不久又起航。到达衡州,他见到了好友韦之晋。不料,韦之晋召调离衡州,赴任潭州刺史。

杜甫应邀同行,不料又一时病重,只得暂留衡州。杜甫病情好转,韦之晋却在潭州病故。杜甫闻此噩耗,痛心疾首,作《哭韦之晋大夫》一诗志哀。杜甫来衡州,本欲投奔韦之晋,韦已病故,杜甫无意久留,很快就返回潭州。

杜甫在潭州,身体状况又很差,所以只得泊舟江中,自己在岸上一座楼阁养病。过往长沙的友人去看望他,但他的心境却实在难以昂扬。他便作《江汉》诗: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