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6809300000110

第110章 清(25)

在李鸿章率部攻打苏州城时,城里的太平军已经同意投降,李鸿章的部将程学启也与太平军的8位首领签订了盟约,而且由洋枪队的首领英国人戈登签字做了保人。但最后,程学启却要杀掉这8个人,尽管“自古以来,杀降不祥”,但李鸿章并没有阻止,结果导致几千人被杀。事后,戈登强烈抗议,几乎要和李鸿章拼命。梁启超在其《李鸿章传》中评价此事说,李鸿章一生爱用小智小术,由此可见一斑。

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最终失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被清廷封为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同治四年,李鸿章署理两江督。第二年,继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因剿捻有功,同治六年被授为湖广总督。同治七年,加太子太保衔,并升授协办大学士。李鸿章入京觐见,慈禧又赐给他紫禁城骑马,可算得上荣耀异常。同治九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集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于一身,成为洋务派首领。同治十二年授武英殿大学士,次年调文华殿大学士,仍留总督任。

李鸿章由一介德儒生,靠镇压农民运动而青云直上。同治九年曾国藩从直隶总督调任两江总督,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十一月又兼任北洋大臣。此时,李鸿章的淮军已发展到十来万人,驻防在京畿、辽东、山东、两江等地,几至半个中国,支撑着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李鸿章在这个高位上,稳稳当当地蹲了二十五年,这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先例;李鸿章成为清末最有影响力的封疆大吏、中堂、大人。

二、洋务首领功不可没

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署理江苏巡抚兼通商大臣后,在上海与洋人展开了频繁的接触与联合。

同治二年,李鸿章曾在松江设立弹药厂;攻陷苏州后,把弹药厂迁到苏州,改为洋炮局;同治四年,署理两江总督时又搬到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专门生产枪、炮、子弹、火药,供应淮军及本省各防营。李鸿章在此基础上,搞了三十多年洋务。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成员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是最主动学习外国科学技术的。在洋务派中,李鸿章办的军工企业最多,规模也最大,除金陵制造局外,还有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

同治四年,李鸿章购买了上海虹口的美商铁厂,很快又并人原属清政府的两个小炮厂,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若干年后经过发展成为洋务派最大的军工企业。这个兵工厂生产枪、炮、弹药、水雷等武器,其设备是从美国进口,并雇请英、美、德等国技师。同治五年,由于厂址狭小,又从虹口迁到高昌庙。及后不断扩充,先后建了汽炉、轮船;枪炮、弹药、水雷、炼钢等十四个分厂和一个译书局;人员最多时达几万人。在几十年中,江南制造局制造了不少武器,译书局也翻译了一批国外科技图书。在总局工作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徐寿、华衡芳等人,在数学、化学、机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李鸿章调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接手了天津机器局。他首先对原厂的人员进行调整,并做了扩充和整顿,换上了不少自己的亲信,又从香港请来很多技术工人。该厂主要生产枪、炮、水雷、子弹、开花弹等,设备购自英国;这个厂的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

由于军事工业筹措经费困难,洋务派就广开财源“求富”。他们办起了许多民用工业。在民用企业中,又以李鸿章经手兴办的为多,有许多企业是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在没有得到清廷允准的条件下,擅自兴办起来的。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在上海设轮船招商局,先后起用买办出身而又谙熟技术管理的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人主持局务。以后他还在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等地设立分局。招商局的开办,虽然目的在于扩大财源,但却突破了外国势力对中国航业的垄断。开业的三年,招商局挤掉了外国轮船公司一千三百万两白银利润的市场份额,迫使美国旗昌洋行退出竞争。

同治十三年,洋务派与顽固派继同治六年有关同文馆招生问题辩论后,又再一次展开大辩论;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制造洋船洋器和筹备海防问题。总理衙门先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措施。李鸿章是“六条”最有力的支持者与倡导者,他主张建立新式海军,各省配备近代武器,用西法采煤、建铁路,培养和选拔具有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两派经过一场激论斗争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的意见占了上风。当年李鸿章被授文华殿大学士。

光绪二年(1877),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开采直隶唐山地区的煤炭;光绪七年正式出煤,年产量三万多吨。当年,在奕沂的暗中怂恿下,他先斩后奏修建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光绪十二年又向西延长到芦台,长八十五公里,光绪十三年,李鸿幸在天津设置铁路公司进行运营。第二年,李鸿章主持将铁路由芦台又向西延长至天津,光绪二十年,开滦煤矿年产量已发展到七十万吨,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型煤矿。这是洋务派所办煤矿中最大和成果最好的一个。这个煤矿采用机器采煤,逐渐配备了铁路、运河、专用码头及货栈,在中国近代影响非常大。

另外,在工业、交通等方面李鸿章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光绪五年李鸿章设天津电报局,在国内设七个分局,经过数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能通达半个中国的电报网;光绪七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由郑观应负责,聘请美国人任教习,开中国人机器织布先河;光绪十四年,在黑龙江设漠河矿务局,在当地采金,年产量近两万两,挤走了沙俄抢掠全国黄金的“采矿事务所”。

基于“自强”、“求富”的需要,李鸿章在引进“制器之器”创办军工企业、民用工业企业的同时,还试图推进科举改革,培养“制器之人”,即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新式人才。在同治六年的辩论中,他主张科举专设传授和学习各种制造技术一科,单独取士。虽未获准实行,但他在自己所设的上海广方言馆中,不仅让学生学外语,还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这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无疑是一个突破。由此李鸿章大兴新式学校,先后创办了外国语学校、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军医学堂、天津电报学校;他还主持向欧美的几个国家派遣了少量留学生,这是中国派出留学生的先声。通过这些新式学校和留学,一大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被培养出来。

在军事上,李鸿章除用最先进的近代武器装备自己的淮军以外,最令举世瞩目的是创办了北洋海军,这是李鸿章兴办洋务的主要目的。同治十年,李鸿章在天津大沽口添置新式炮台,当年又调江南和福州船厂的两只船到天津巡海,同治十三年丁日昌建议设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海军,李鸿章予以坚决支持。光绪四年清政府决定先设北洋水师,以后再建东洋、南洋水师,年底,李鸿章向英国购买四条炮舰,报请由记名提督丁汝昌留北洋差遣,在天津设水师营务处,以道员****忠负责海军日常事务次年,命人设计出黄地蓝龙红珠的长方形海军旗。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设海军衙门,由奕沂任总理大臣,李鸿章任会办大臣;实权由李鸿章掌握。李鸿章凭借手中的权利几年中添置了十余艘新船。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舰队中有排水量达七千多吨的主力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还有各种巡洋舰、炮舰、练习舰、鱼雷艇及各种杂差船只近五十艘;力量在当时已经超过了日本。然而由于北洋海军建军以后,为筹备甲午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海军经费大部分被挪用修建颐和园,舰队没办法再更换和扩充。而日本则针对中国的海军水平,组建了新舰队,在火力和速度等方面,不久就超过了北洋舰队。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苦心经营的淮军一败不可收拾,北洋舰队也全军覆没,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军事目的宣告破产,李鸿章权倾朝野的日子也宣告从此结束。然而李鸿章在创办军用、民用工业企业、发展教育、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功劳,却是不可磨灭的。

三、签订条约丧权辱国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国内刚刚历经大规模农民起义和英法等联军的打击之后,国力相当虚弱,而此时外国资本主义已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更加加紧对中国的武力侵略,中国的边疆危机一日比一日严重,60年代清与外国所谓“中外和好”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李鸿章等人,针对这种变化,审时度势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纲要。在一片黑暗的清朝统治者中,有这种认识的人真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李鸿章大声疾呼中国不应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而抱残守缺,强调“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功”。在他看来举办洋务就是“处奇局建奇业”的必由之路。

同治九年,发生了天津教案,直隶总督曾国藩先受命处理,后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责难而离开,清廷不得不又命李鸿章继续处理,在李鸿章主持下,天津教案最终以清政府杀人偿命、赔款道歉等结案,他在任期间,《天津会议专条》、《中英烟台条绷》《中法新约》、《马关条约》、《********》等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或多或少和他有关系。李鸿章秉承清慈禧等人的卖国保位意旨,在几十年的外交活动中,始终坚持一条对内镇压、对外妥协投降的外交路线。在他签订的各个条约中,除少数具有平等的以外,大部分是卖国条约。在签约的谈判中,他出卖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使外国浸略者的特权越来越多,使国家的半殖民也性质不断地加深。李鸿章曾评价他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然而甲午战争却使他从权力顶峰上跌落下来,他仅留存文华殿大学士头衔,奉旨入阁办事。李鸿章在北京没有房产,只借住在贤良寺,既不能与闻朝政,又时受政敌攻击。为此他很少外出访亲问友,也不喜欢接待来访客人,“因而门户亦甚冷落”。但李鸿章并不甘心,他还时时刻刻企图东山再起。

光绪二十二年,机会终于来了,慈禧任命他为全权特使,参加俄皇加冕庆典,游历欧美,一路风光。李鸿章出访欧美,除了外交方面签中俄条约的失策外,在思想方面颇有收获。他过去的“耳闻”,经过亲自考察而有了“目睹”的实际感受,对欧美“立国政教”有了深刻认识,并进而与中国国情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欧美“上下一心”,中国“政杂言塞”的结论。因而李鸿章在觐见光绪和慈禧时,就“历陈各国强盛,中国贫弱,须丞设法”。李鸿章原想借助出访欧美之机“再握大权”,还督直隶,重温“坐镇北洋,遥执朝政”的旧梦,而欧美列强也迫切希望清廷对李鸿章能够“优加信任,重畀大权”,使之东山再起。但是终于还是事与愿违,李鸿章归国之后,于光绪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只奉命在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

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等人在京组织“公车上书”,掀起维新运动,当年八月,由翰林院传讲学士文廷式等,组织了“强学会”。一时一批清廷官僚纷纷捐资加入,一些外国在华教士也解囊资助加入了该组织,李鸿章当然也想参加,他并且捐款二千两,但是由于他在马关刚刚签完条约,人皆指其为卖国贼,名声太臭,因而被拒绝人会。当年十月,康有为在上海办强学会,李鸿章捐款一千两,对维新运动的兴起、发展、变法和失败,李鸿章一直关注并暗中给予支持和同情,甚且还尽力保护维新派大臣、人士。李鸿章所做的这一切是与他的自强变法思想分不开的。但由于其看重功名利禄,他的变法思想与维新派又有极大的距离。

先绪二十五年,年已76岁高龄的李鸿章,奉命到山东勘查山东黄河工程。他尽力查访,陈述了不少有效的主张,但最后由于清廷无法实施而告终。同年底李鸿章得任两广总督之职再次出山,在两广总督任上,他接到慈禧“剿杀康党”的旨令。他最后由于奉旨而行,逮捕了一些保皇会成员,也对孙中山的革命党人起义进行过镇压,然而在可能的情况下,他还是尽力保康有为祖坟,常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书信联系,并与孙中山的革命党也频繁接触一这些行为,表明他既不愿割掉赖以荣升的清王朝的脐带,又对变革自强在有希望。

光绪二十六年,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爆发。英、法、俄、日、美、德、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集结起数万人的八国联军,挑起了侵华战争。在清政府内部,展开了对义和团“剿”与“抚”,对八国联军“和”与“战”的争论。最后慈禧一派占据上风,他们主张利用义和团去打洋人,以求其两败俱伤。六月二十一日,清政府向联军宣战。正当朝廷“和”“战”、“剿”、“抚”两派争论不休之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各国驻上海领事会商,炮制了一个《东南互保章程》;李鸿章虽未直接参加“东南互保”,但他是支持这个章程的。李鸿章一贯主张镇压人民革命,并靠镇压人民起家,这次也不例外。在洋务和外交活动中他从崇洋发展到惧洋,因此十分害怕八国的联合进攻,他对“东南互保”是积极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