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6809300000048

第48章 宋(3)

在这以后,就有人告发赵普私购官禁的秦、陇大木材,用来扩建府第;赵普的儿子娶了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为妻,违反了宰辅大臣子女不得通婚的禁令;赵普还包庇过受贿和拒不赴任的官吏等等。太祖大怒,决定借此机会分赵普的相权,诏令参知政事轮流与赵普知印、押班、奏事。开宝六年(973)八月太祖干脆就罢了赵普的宰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幸事。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诏令****入朝,改任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留在京都供职。在留京师的开始几年,因为中书侍郎卢多逊的诋毁,宋太宗对赵普怀有猜疑之。赵普郁郁不得志,一直没能人相。

后来,军中有人谋立太祖之子赵德昭未果,而被太宗所闻。太宗对德昭大加训斥,而德昭畏惧自杀身亡。接着太宗异母弟赵廷美因朝中有人诬告而被贬洛阳。

这一连串事情的发生,使贯于心计的赵普又抓住机会向太宗密陈:昭宪皇太后的遗书由他赵普代写,遗书命匡胤传位于匡义,匡义传位于廷美,廷美传位于匡胤之子德昭。他又用挑动性的语言说:传弟不传子的教训,你还不应该接受吗?贬往洛阳的廷美不思悔改,应该再加贬谪,以免后患。太宗依计而行,把廷美又贬往房州涪陵县(今居四川省)。赵普的密陈实际上是怀着个人目的而向太宗曲意谄媚,其结论是很明显的:既证明太宗继承兄位合乎祖宗遗旨,又唆使太宗将来传子不传弟,还提醒太宗注意来自赵廷美的威胁,不久赵廷美便盛年早逝,这等于为太宗清除了内患。赵普与太宗联手,成功地消灭了皇族中的政敌,二人便结成特殊的君臣关系。赵普立即被晋升为司徒兼侍中并再度入相,取得了新皇帝的宠信,才使宋太宗和赵普的关系有所改变。

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赵普被任命为司徒、兼侍中,又出任宰相,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起普又被免去宰相职务,出任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大尉兼侍中。以后开封尹陈王元僖上流太宗,推荐赵普再次人相。端拱元年(988)二月赵普再任兼侍中,淳化元年(990)正月自己主动要求免去宰相职务,以太保兼中书令克西京留守、河南尹。以后封为梁国公,又改分许国公。

史书记载,赵普年轻时懂得官吏的事务,读书很少,当了宰相后,太祖常劝他多读书,增长学识。赵普深有领悟,他孜孜不倦,有志于学,甚至到了晚年也手不释卷,有人曾讥讽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据说他对此也默认,曾对太宗说过:“昔日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个”其实起普通过勤奋的学习,吸收了不少治理天下的道理和方法,又加上他善于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淳化三年(992),赵普拜为大师,封魏国公,当年七月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宋太宗闻此噩耗,“凄怆之怀,不能自已”,因此辍朝五日。追赠赵普为尚书今,追封真定王,谥忠献。太宗并亲自撰写了神道碑以纪念他,并以八分书亲笔书写。

刚正自信善断大事——寇淮传

一、宋太宗之魏征

寇淮(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先世曾居大原大谷(今山西大谷)昌平乡,后移住冯翊(今陕西大荔),最后迁至下邽,父亲寇湘于后晋开运年间(944~946)考中进士甲科,后应诏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功勋卓著,被封为莱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准少时英俊豪迈,又兼勤苦功读,十四岁时,已经佳作迭出;十五岁时就能精习《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仅十九岁的寇准来到京都汁梁(今河南开封)应试考中进士甲科并取得参加宋太宗殿试的资格、当时因宋太宗喜欢录用中年人,有人教寇准虚报年龄,寇准回答说:“我刚开始求进取,怎么可欺君瞒上呢?”如实申报,结果一试得中,受任为大理寺评事,实任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成安)知县,寇准在知成安期间,政绩卓著,他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征收赋税和徭役,禁止巧借名目摊派,每次遇到赋役,从不出拘捕文书,只要将乡里和姓名在县衙门前公布,百姓没有敢延期的。后来他数年间屡屡升迁,做到判吏部东铨,宋太宗在位之际,时常诏命群臣直言极谏。一次,寇准上朝时正逢众官商议与契丹议和的事情,他听了之后,当即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契丹屡屡侵扰,只应加派精兵驻守,不可与之讲和,并将战和的利弊一一列出,受到太宗的重视,被提升为枢密院直学士,宋太宗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常常征询寇准的意见,寇准也直言相告,挽衣留谏的佳话就是在这一阶段发生的。

一次,寇准奏事,说话不称太宗的意,太宗发怒而起,寇准拉住太宗的衣服,叫太宗仍旧坐下来,事情决定后才走,太宗息怒以后细思寇准忠直言行,十发赞赏地说:“朕得到寇准,犹如唐大宗得到魏征。”淳化二年(991)春,天大旱,又闹蝗灾。宋太宗邀请近臣问时政得失,许多大臣都推说是“天意”,虚词搪塞,寇准说:“《尚书·洪范》篇讲天人之间影响;大旱可以证明刑罚有所不平。”这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指责朝政。宋太宗怒容满面,站起身来进入后宫。

过了一会,宋太宗稍稍心平气和,又传命召见寇准,问他刑罚不平的情况,寇准要求把中书省、枢密院二府长官召来由他当面评议得失,宋太宗立即宣唤二府长官等人前来。寇准面对这些权要大臣,严辞指出:前不久祖吉、王淮枉法受贿的事发,祖吉得赃不多被判处死刑;而王淮监守自盗,侵吞国家资财多至4万,却因是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沔的弟弟,只受到杖刑,事后照样为官,这是明显的执法不平。太宗当即质问王沔有无其事,王沔连连叩头谢罪,于是太宗对王沔痛加斥责,从此,宋太宗更觉得寇准忠正廉,可委以大任,先后授任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等职。不久,又把用通天犀制作的两条珍贵玉带赐给寇准一条。淳化二年(991)九月,寇准任同知枢密院事。

在任期间他与知枢密院事张逊不合,张逊也一直想找机会整寇准、淳化三年(992)夏末,寇准与另一位大臣温仲舒出郊而行,途中遇一病人拜在他们马前呼“万岁”,当时他们并未在意,但此事却被张逊乘机抓住,唆使其心腹王宾向宋太宗告发,肆意指责寇准存有非分之想,宋太宗一看奏章,勃然大怒,立即传讯寇准,斥责他居心叵测。

寇准请温仲舒作证,张逊命王宾单独上奏,在朝廷上张逊和寇准激烈争执,唇枪舌剑,互相揭发对方的隐私,相持不下,太宗恼怒双方有失大臣体面,一怒之下,把张逊贬为右领军卫将军,而贬寇准为青州(今山东益州)知州,拥立太子是寇准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宋太宗进入暮年之时,身患脚疮很重,十分痛苦,同时他也为立太子的事未能谋划决定而烦躁不安。原先曾有个叫冯拯的与别人一起上疏,表示请皇帝尽早立太子,不仅遭到了太宗的反对,而且还把他们这几个大臣贬到了岭南。从此后大家吸取教训,再没有人敢提立太子一事了。寇准虽然被贬,但没有失去太宗的信任。后来寇准奉皇帝之诏回到京城朝见太宗。等寇准行过参拜之礼后,太宗掀衣解袜给寇准看,并说:“卿怎么来得太迟?”然后就继承王位一事征求寇准的意见。

寇准不便直接回答太宗的问题,就说:“陛下为天下选择君主,不能与妇人、宦官去商量;不能与近臣去商量;只愿陛下选择能符合天下所仰望的人。”大宗听罢,低头想了很久,然后屏退左右,对寇准说提出襄王元侃这一人选,寇准以“知子莫如父”的说法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督促太宗早下决心。立太子一事就在君臣二人的这次商谈中决定了。因协助太宗确立了太子的人选,使太宗了却了一桩心事,淳化五年(995)九月寇准拜为参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八月,宋太宗任襄王元侃为开封府尹,改封寿王,立为皇太子。此后寇准还机敏地避免了一场骨肉相恶。

太子到太庙祭告行礼回来,京城人民都聚集在道路上观看。十分高兴雀跃,说:“真是个少年天子!”太宗得知后心中不高兴,说道:“人心一下子都归化了太子,那将把我摆在什么地位呢?”寇准立刻再拜并祝贺说:“太子众望所归,是陛下的决策英明,是国家百姓的洪福。”太宗人宫后说与妃等知道,宫中的人也都前来道贺,太宗再从后宫出来,邀寇准饮酒,醉得很厉害才罢。不久,寇准又加官给事中。至道年间(995~997),寇准还曾安抚泰州(今甘肃天水一带)的番民骚乱。自唐代末年以来,渭水南边住着一批少数民族,古称“番民”。宋太宗晚年时,番民经常骚乱。太宗委派大臣温仲舒作秦州知府,温仲舒把番民集中到渭北,建栅栏堡搂限制他们自由进出。番民对此十分不满,酝酿寻隙滋事。温仲舒自以为事情办得漂亮,撰写奏章向朝廷报功。宋太宗读完温仲舒的奏章后不高兴,说:“古时羌戎在伊、洛一带和中原百姓杂处,蕃夷不大安分,一旦有事,将会重新困我关中。”

他找寇准来询问。寇准回答说:“唐朝的帝王注重汉、番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大臣们也主张不赏边功,终于形成边疆的安定局面,也出现了开元年间的太平盛世。而今封疆大支贪赏邀功,轻易地制造事端矛盾,怎能不招致祸乱呢?此事不可不防!”太宗听取了他的意见,把温仲舒调往凤翔府(今陕西宝鸡中部),改派寇准前往渭北安抚。

寇准到了秦州,把当地番民首领招集在一起,经过多次协商,决定迅速拆除渭水北岸的栅栏、堡垒,恢复了番民的帐篷、庐舍,调解了当地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从此泰州境内出现安定、和平的局面,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王道二年(996),宋太宗在京师南郊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朝中和地方的官员都得到加官进秩。寇准身为副宰相,所引荐的官员多得到地位高而职司重的台省要职,所不喜欢的或者还不了解他的才能的人,就抑低序列再升官。比如彭惟节的位次一向在冯拯之上,冯拯不服,列衔在彭惟节之上。寇准很是气愤,指斥冯拯扰乱朝廷制度,冯拯也怒不可遏地弹劾寇准擅权,并且列举出岭南任官不公平的几件事例,宋太宗对此大为不满。参知政事张洎原来与寇准的关系不错,因害怕受他的牵连,也落井下石地检举寇准诽谤朝政。

就在这时,广东转运使康戬又上告说宰相吕端、参知政事张洎、李昌龄都是由寇准引荐升官,吕端与寇准结为至交,张浪一向曲意奉迎寇准,李昌龄软弱不堪,因此寇准得以随凭个人意图扰乱法度。

宋太宗很是忿怒,责备宰相吕端,吕端也不争辩。寇准上朝时,大宗问他冯拯所讲的问题。寇准毫不相让,在朝廷上仍力争不已,还拿出中书省文书为凭,争论是非曲直。太宗斥责他在朝廷上强辩有失执政体面,但寇准仍然争辩不休,在太宗面前大论是非曲直。太宗颇觉无可忍耐,叹息说:“鼠雀还知道人意,何况是人啊!”当年七月,宋太宗贬寇准为邓州知州;次年迁任工部侍郎;后又历任河阳、同州、凤翔、开封等知州、知府。至道三年(997)宋太宗病逝,太子赵恒即位,即宋真宗。

二、促使真宗亲征

公元1印4年七月宰相李流去世,宋真宗任命毕士安为参知政事,并准备进一步拜他为宰相。在毕士安进殿谢恩时,真宗还就另一个宰相人选征求他的意见。毕士安推荐寇准,说他这人忠诚可嘉,资历深厚,善断大事。真宗说:“朕听说他刚愎自用。”毕士安说:“寇准忘身为国,坚持正道,打击邪恶,因此受到小人的诽谤与排挤,是不奇怪的。现今天下百姓虽然安居乐业,但北部边境有辽兵骚扰,危害深重,现在正是起用寇准的时候。”真宗点头称是,于是在当年八月同时任命寇准、毕士安为宰相。寇准与毕士安同居相位,二人志同道合,合作得很好。寇准忠直不阿、嫉恶如仇,屡受奸邪小人的弹劾诬陷,多亏毕士安一一为他辩解,才得以免受真宗的怀疑。

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前锋已经到了澶州。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寇准劝真宗带兵亲征;副宰相王钦若和另一个大臣陈尧叟却暗地里劝真宗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

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不决,最后召见新任宰相寇准,问他说:“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劝我迁都成都,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寇准一看两边站着的王钦若和陈尧叟,心里早有了数。他声色俱厉地说:“这是谁出的好主意?出这种主意的,应该先斩他们的头!”他认为只要真宗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一定能打退辽兵;并且说,如果放弃东京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宋真宗听了寇准一番话,也壮了胆,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大队人马刚刚到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听到南下辽军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臣吓坏了,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真宗身边唠叨,劝真宗暂时退兵,避一避风头。宋真宗本来很不坚决,一听这些意见,动摇起来,又召见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