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16814600000002

第2章 生命如此精彩(1)

车神舒马赫

车轮滚滚,飞驰呼啸。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简称F1)从1950年在英国举办以来,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50多年来,F1共举行了1000多场比赛,只有几十位车手曾经享有世界冠军的无上荣耀。而德国车手迈克尔·舒马赫以优异的技巧、过人的胆识与反应,不断挑战地表速度的极限,七度荣获F1的总冠军,成为生死时速中的天之骄子。

从卡丁车起步

1969年1月3日,在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小镇上,25岁的泥水匠兼烟囱修理工罗尔夫·舒马赫匆匆地向家里赶去。他的妻子伊莉莎白生了,还是个男孩!那时候,初为父母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刚出世的迈克尔·舒马赫将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光芒与荣耀。

舒马赫4岁那年,爸爸送给他一件礼物。这是一辆装载旧摩托车引擎的玩具车,它成了舒马赫的第一辆卡丁车。

舒马赫实在太喜欢卡丁车了,整天在家附近开着卡丁车闯荡,经常撞到树和电线杆上。妈妈担心地说:“孩子爱玩是天性,但如果撞上电线杆,摔断了腿,是要出大事的。”

“好啦,别婆婆妈妈的,一个人要从小经得起风浪,迈克尔要玩就让他去卡丁车赛场玩,那里可没有电线杆。”父亲的话掷地有声。

于是还不到5岁的舒马赫就成了俱乐部中最年轻的成员。在6岁那年,他战胜了俱乐部中所有的年龄段和装备都超过他的车手,成为俱乐部冠军。1984年,他便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卡丁车大赛的冠军。1985年,他再次夺得德国青少年卡丁车比赛的冠军和世界青少年卡丁车比赛的亚军。

他喜欢赛车的轰鸣,他喜欢赛场上追逐的那种感觉,只要他走进赛场,脑子里想的就是怎样冲在最前头,怎样战胜对手。

有一次,正当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只听“啪”的一声,舒马赫赛车的换挡杆断了。这可急坏了舒马赫,因为按常规他只能退出比赛了。舒马赫皱皱眉头,一咬牙,就把手指伸进了换挡齿轮的侧面——用他的手指来当换挡杆!比赛结束后,教练见舒马赫的表情十分痛苦,便疑惑地问他怎么了,舒马赫死活不肯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把藏在背后的右手缩得更紧了。教练见到这情景,就把舒马赫的手拉出来,这一看可真让教练吃了一惊——此时舒马赫的手指已是血肉模糊,鲜血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直到数月后舒马赫的手指才痊愈。

追风少年征战F3

舒马赫并不满足于在卡丁车坛的称霸,他立志要向更高档次的赛车比赛进发。

由于舒马赫极其出色的表现,德国F3最出名车队WTS 的经理威利·韦伯盯上了他。F3锦标赛几乎是业余赛车与职业赛车的衔接,更是通往F1之路的重要历程,能够拿到F3锦标赛的年度冠军,就表示他离F1越来越近了。如果能拿到F3澳门大奖赛的冠军,那么他进入F1的希望就更大了。

1989年,舒马赫进入了韦伯的WTS 车队,雄心勃勃地开始了他在F3的征战。第一年的F3比赛,他获得第三名。1990年,他轻松地在F3比赛中提前夺冠。在澳门站大奖赛中,舒马赫遇到了他赛车生涯的劲敌——芬兰人哈基宁,他俩激烈角逐,最后哈基宁在试图超越舒马赫时撞到护墙上退出比赛,舒马赫获胜。

我想把冠军献给塞纳

1991年,迈克尔·舒马赫加入F1后,进入乔丹车队,后转投贝纳通车队。尽管舒马赫拥有过人的天赋与技巧,但是在F1中,他所要学的还是有很多很多。

F1全年赛程16站,赛季为期7个月,车手跨越全球四大洲,横跨8个时区。从美丽的梦幻之都蒙特卡罗到静谧优雅的德国黑森林,从炎热的巴西到湿冷的英国,每一个赛道都有着不同的特质和时空背景。

舒马赫首战南非,拿到了第四名。次战墨西哥,他以第三名的身份第一次站到了领奖台上。

1992年赢得比利时大奖赛和1993年获得葡萄牙大奖赛冠军后,1994年舒马赫迎来了自己职业车手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1994年3月27日,当年赛季在巴西揭开战幕。塞纳获得杆位,舒马赫就在他身后。发车后法拉利的阿莱西一度超过舒马赫,但仅仅一圈半之后就被舒马赫重新压在身后。第21圈舒马赫和塞纳同时进站,结果贝纳通车队发挥神奇效率,使舒马赫出站一举升至首位!第56圈塞纳冲出赛道,将胜利拱手交给舒马赫。

舒马赫从此一发不可收。第二站太平洋大奖赛中他又一次第二位发车,但第一弯就超过塞纳,后者随即被哈基宁撞出赛道。舒马赫一路奔驰,再下一城。

没有人相信一代车王塞纳会就此交出F1的权杖,但1994年5月1日圣马力诺赛道上的惨剧撕碎了全世界所有F1车迷的心魄的同时,也注定了舒马赫走向神坛的命运。紧跟在威廉姆斯赛车后面并目睹了事故全过程的舒马赫又一次站在了领奖台的最高一级,但全世界车迷永远无法忘记他那双忧郁甚至悲伤的眼睛,因为他和所有人都知道当时重伤送救的塞纳已基本上不可能再和他们在一起了。世界上最为惊险、刺激的运动从此失去了一位已和F1赛车融为一体的天才。

1994年舒马赫夺得了他F1生涯中的首个个人总冠军。在赛后的记者会上,舒马赫动情地说道:“我这个冠军是属于塞纳的,但是他不能来参加这最后的比赛,所以我想把这个冠军献给他。”

继续着上个赛季的胜利,1995年,舒马赫横扫千军,最后以102分,领先第二名希尔33分的优势再次获得年度总冠军。贝纳通车队终于可以庆幸自己当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舒马赫从乔丹车队挖过来是多么高明的一着棋。

车祸挡不住冠军的心

当舒马赫决定1996赛季离开贝纳通车队,转投法拉利车队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舒马赫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法拉利车队虽然过去也曾辉煌过,但毕竟那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进入90年代以来,从法拉利车队的历史纪录来看,年轻车手在法拉利车队总是很难取得成功。27岁的舒马赫在F1赛车界也还算是年轻人,他能改写法拉利车队的历史吗?而对于舒马赫来说,改写历史并不容易。首先,他就遭遇了一场车祸。

事故发生在1999年英国的银石赛道。赛车突然失去了控制而撞在了赛道边上的轮胎墙上,场上的观众们见到这种情形,都不约而同地尖叫起来——整个车体都翻转了过来,还冒着股股浓烟,赛车的零件撒落了一地,车子还在不断地滴着汽油!幸好,舒马赫伤势不算严重,只是右小腿两处骨折。

强壮的体魄在这次事件中救了舒马赫一命。据舒马赫自己说,他每天至少在训练中心骑40分钟的自行车,然后还要在山地上骑一个半小时。为了锻炼颈部与背部的肌肉,舒马赫还天天练习举重,他的颈部至少可以承受240公斤的重量。如果不是这些魔鬼般的强化训练,或许我们就再也见不到舒马赫了。

舒马赫坚信他是最棒的,在贝纳通如此,在法拉利也是如此。小腿中还打着钢钉的舒马赫在新世纪伊始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00年是“近三年来最好的夺冠机会”。

当年的比赛是舒马赫与哈基宁之争,到日本站时,两人的争夺几近白热化。从排位赛就不分上下,德国人以千分之九秒领先芬兰人抢得杆位。

可是正式比赛开始后,哈基宁用上了舒马赫的老招数——切线起步法,在比赛开始阶段就超越了舒马赫,至第27圈,哈基宁把自己的领先扩大到了4.8秒。眼看舒马赫就要输掉比赛了,忽然间赛场上飘起了小雨,哈基宁不得不放慢车速,舒马赫抓住机会,把差距缩减到了1.1秒。

最后决战还是上演于维修站。第39圈,舒马赫报告进站,法拉利维修站中的工作人员顿时都紧张起来,因为他们等会儿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舒马赫能否为车队同时取得车手与车队总冠军。

进站,加油,换胎,这些动作在工作人员利落完美的配合下一气呵成。当工作人员示意舒马赫可以起步时,时间才过去了6秒。此时的哈基宁刚处在维修站出口前面的直道上,他显然意识到了舒马赫是想在出站口把他压制住,于是哈基宁开始加速,想让舒马赫的计划泡汤。可舒马赫已经从维修站驶出,很稳定地抢在哈基宁前面,首先进入了前面的弯道。

最终,舒马赫以多出5秒的绝对优势获得了该站比赛的冠军,这是法拉利车队21年来赢得的第一个F1车手年度总冠军,也是舒马赫本人第三次赢得年度车手总冠军。

2001年,已经稳获年度冠军的迈克尔·舒马赫没有放弃争夺,最后以1小时27分33秒298的成绩获得了当年最后一站的比赛冠军,这是他在当年的比赛中第9次获得胜利,也是个人职业生涯第53个分站的冠军,德国人以空前的总分123分结束了那个辉煌的赛季,这场胜利使得舒马赫的职业生涯总积分达到801分,刷新法国车手普罗斯特的原纪录。2002年、2003年、2004年,舒马赫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蝉联了年度总冠军,个人职业生涯总积分达到1174分。

仁慈的冠军

迈克尔·舒马赫也许被很多人看作是赛道上一台无情的获胜机器,但是他在赛场外的行为证明了他是这项运动里一个最仁慈的绅士。

事实上,舒马赫早在他还未投身F1之前就开始热衷公益事业。他十几岁的时候,在获得了两场F3比赛胜利后,他将大约3.2万欧元的奖金都捐了出去。“当时高兴极了,那是我第一次口袋里面有那么多钱。但是我提醒自己,我得为那些受苦的孩子们做点什么。”而德国人最津津乐道的是,1995年舒马赫捐献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2.7万欧元,那笔钱是他原本打算用来操办婚礼的。

进入F1之后,捐款几乎和赛车一样是舒马赫每年必做的功课。他帮助塞内加尔在首都达喀尔修建了一所学校,并帮助他们改良郊区的土地;他无私援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经过战火洗礼后的萨拉热窝修建了一所医院,专门救治那些被无辜卷入战争的孩子;他还出钱在秘鲁首都利马修建了一座专门收留流浪儿的收容所。更令人称道的是,忙碌的舒马赫会亲自抽空到那些受难或贫困的地区看望那里的孩子。“那些孩子不知道他是谁,但法拉利车队每年都会收到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转寄来的贺卡,尤其是圣诞节期间,他们说‘想祝那个绿眼睛的叔叔节日快乐’。”这里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每天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法拉利的所有信件。

“如果你能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给予他们一个机会,你可能做了最有益于整个世界的事情。”舒马赫说。

2002年4月15日,舒马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教育和体育大使的称号,表彰他为慈善事业所做出的贡献。2003年9月,舒马赫又被圣马力诺共和国任命为该国的“慈善大使”。在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后,舒马赫取消了原定的新年聚会,然后捐出了1000万美元。舒马赫说:“这些钱对我的生活产生不了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巴金:一世情缘

从独身到爱情

巴金很少谈到自己早年的感情生活,的确如此,写过一个个浪漫、哀怨的爱情故事的巴金,许多年里,他一直过着颠簸漂泊的独身生活,对婚姻敬而远之。20世纪30年代初,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因坚持不谈恋爱,甚至曾被大家戏称为“独身三人党”。一直到1944年,40岁的巴金,才与恋爱八年的萧珊结婚,开始幸福、稳定、温馨的家庭生活。在当时的中国,这无疑是少有的情况。

巴金第一次收到读者萧珊(原名陈蕴珍)的信是在1935年。通信一年后,同在一座城市的两个人相约见面。巴金的爱情由此开始。虽然不能绝对地将巴金发生的变化归于一个人的出现,但至少可以说,正是萧珊的出现,影响着巴金的性情,最终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写过《爱情三部曲》,写过一个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巴金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却如潺潺溪流一般在我们面前呈现。没有悬念,没有秘密,听不到添油加醋的风言风语,更看不到大起大落的波澜。他的爱情,不绚丽,不夸张,但他却以朴实、诚挚为自己找到了幸福、温暖、安稳的家。

2003年4月,我在上海寻访巴金足迹。一天上午,从四川北路步行,一直走到南京路,终于找到新雅粤菜馆。1936年,巴金与萧珊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面。饭店已经改建,但在新雅编印的画册中,老照片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巴金与萧珊当年走进的那个新雅。

真正重要的一张老照片,则由巴金自己保留下来了。这可能是萧珊1936年8月特意为巴金拍摄的。在与巴金相约见面时,她怕巴金不认识她,特意先给巴金寄来,并在照片后面写上这样一句话:“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阿雯一九三六,八。”照片上的萧珊清纯淡雅,穿着白色短袖上衣和黑色长裙,头上斜顶白色宽沿凉帽,右手还轻轻把帽沿往下拉。装束和姿势,萧珊显然经过了精心打扮。

在通信一年之后,巴金与萧珊见面了:那天上午,巴金先到了新雅,他在二楼选了对着楼梯口的厢房,加了茶,过了一会儿,照片上的那个有着一双明亮眼睛、梳着童花头的女学生出现了。她一眼认出了巴金,快活地笑着,好像见到了熟人似的走了过去:“李先生,你好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