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看电视剧,就很奇怪有些人,对于顺从他的人爱理不理,倒是有脾气倔强的、和他唱反调的人,他会很喜欢,最后彼此之间还相处得很好(相信读者也曾看过不少这样的情节),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因素。刚才说到马,我又想到,有些烈马,开始时和主人很是合不来,可是主人对这种马经过一番训练(少不了皮鞭子抽着),最后这烈马反倒成了难得的千里马,并且很是忠于主人。这难道和影视剧里那些专门喜欢和自己唱反调的人,是有同样的心理因素?当然,我们不能把婆婆当作妈来训练,不过,当你软弱、退让还是得不到婆婆的“谅解”和温和时,不如就换一种强硬的态度,或许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改观。
找找婆婆如此“邪恶”的原因
所谓治标不如治本,没有人天生就是邪恶的,婆婆那么“可恶”,肯定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如果能从内因解决问题,一切外因也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超级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说:“伤害者自己也是受伤的人。”“他表现得跟坏蛋一样,这是源自于他内心的深切痛苦。”婆婆如此“邪恶”,肯定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或许是从小就没有得到过很好的家庭教养,所以品行确实很有问题。就算是到了80岁,人的品行也还是能够接受教育的。我们可以通过写书面文字而不是当面谩骂的方式,来告诉婆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展一项对婆婆的再教育工程,让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和粗俗,尽量地改正自己的毛病,学会和儿媳妇和睦相处。
很多缠着儿子不放,又见不得儿媳妇的婆婆,多半是因为多年寡居,又在儿子身上付出太多心血。等到儿子娶了媳妇儿后,她的情感就没有了寄托之处,这时候和儿媳妇兵戎相见,是她不自觉地抢夺儿子的表现。遇到寡居的婆婆,最好能给她找一个老伴,有人做伴,她不会孤单,也就不会有事没事找你们麻烦。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给自己的父母或公婆找老伴,觉得没面子,或者怕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其实我们可以想想自己独守空房的日子也很难熬,怎么忍心让一个老人家一直独居到老呢?或者帮助婆婆培养一种兴趣爱好,上老年大学,学学琴棋书画,交交四方邻人,参加健身舞蹈队……只要让她有可以一起消磨时间的人和事,她就能分散注意力,不再集中精力和儿媳妇进行争夺儿子这场战争。
寻求老公的支持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比起老婆说的话,母亲说的好像更为可信。面对喜欢搬弄是非、无药可救的恶婆婆,你可以用录音、录像的方法,拍摄你婆婆对你的恶劣态度,让她的恶行明明白白地摆在你老公的眼前,这样你最起码还能在家里争取到老公的支持。无论是拯救病态的婆婆还是变态的婆婆,你只要能和老公站到一条战线上,解决问题就相对要容易一些了。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尽管天下的儿媳妇90%都不喜欢自己的婆婆,但并不是90%的婆婆都是恶婆婆。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相处不来,并不是我们哪一个人“邪恶”。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婆婆放入恶婆婆的行列。至于衡量的标准,我想,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她安静地去考量的时候,还是有一杆公平的秤的。
第8节那些让人心寒的举止言行
婆婆真的那么可恨吗?我听到,有的女人竟然为了报复婆婆,不惜做出有失人伦的事情。
山西一位儿媳妇,在婆婆的央求下,又一次怀孕,结果却生了二女儿。听说又生了个女孩儿的婆婆,对儿媳妇的态度立刻就冷淡了下来。为了向婆婆发泄心中的怨恨,这位儿媳妇竟然将自己刚刚满月的女儿放到了别人家门口。得知消息的婆婆非常心焦,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虽然是个女孩儿很失望,但也不能抱给别人养啊!”本来就矛盾又后悔的这位儿媳妇,赶忙去寻找自己的女儿,最终经过好几个月的周折,才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找了回来。
还有一位儿媳妇,因为被婆婆催促生孩子,而丈夫又不配合去医院做检查,她干脆就在自己的上司对自己动手动脚时,干脆应允了那个她其实很讨厌的男人。她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报复婆婆,你不是让我赶紧生孩子吗,好啊,我就给你生。结果,她真的怀孕了。本来可以通过合适的途径来解决的难题,她却选择了另外一种错误的方法;不过是和婆婆之间的不开心,她却用极端的背叛来给自己的婚姻罩上了阴影。她以后会心安理得吗?孩子会幸福吗?
另外一个儿媳妇的行为则更令人发指。由于不满婆婆对大儿子的偏爱,她一直都对婆婆冷言冷语。后来拆迁房子的时候,婆婆更是将大部分的拆迁款都交给了大儿子,看着红艳艳的钞票,她都抓狂了。为了让婆婆为她的一碗水端不平买账,这位女士竟然将婆婆最疼爱的孙子——大儿子的儿子——用砖头拍死了。天网恢恢,她怎么能逃得过法律的制裁。非要用可贵的生命,来填补那段得不到爱的空白吗?
电视剧《当婆婆遇上妈》的最后一集,儿媳妇流着眼泪对婆婆说:“你一直都不喜欢我……现在你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是,您看到这样的结果,您幸福吗?”反过来,当我们得不到婆婆的爱,和婆婆去争斗时,我们会幸福吗?其实不用上面这些极端的故事提醒我们,我们也该知道,当我们说出厌烦婆婆的言语、做出报复婆婆的举止时,其实我们自己也很不快乐。
我们的读者不会那样愚蠢、极端、丧失人性。我们的读者,只是会通过一些有意无意的举止言行,来“表示”对婆婆的不满和抗议。然而这些令婆婆心寒的言行,其实于她于你于你的丈夫,都只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尽量不要做那些令人心寒的事情
那一年,我的嫂子生了孩子,我的妈妈从千里之外的农村来到北京探望。妈妈抵达的当天晚上,我也从学校去了嫂子家。因为去得晚了,不知道她们一天都发生过什么事情。在嫂子屋子里,我看到嫂子把梳子扔地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在睡觉的时候,我问妈妈,嫂子摔了梳子是怎么了。没想到,妈妈听了这话,立刻就委屈地哭了。我很后悔把本不该妈妈知道的事情告诉妈妈,如果妈妈不知道,就不会伤心了。嫂子也不过是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罢了。好在之后的十年中,妈妈和嫂子相处还算相安无事,我想,这都归功于她们相互之间接纳和包容彼此的努力吧!
这个年代的婆婆,当年或多或少地是要看自己的婆婆脸色的,至少是不敢对婆婆有不敬的举止言行的。到了她们当婆婆的时候,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不但“啃老”啃得理所当然,对老人不敬也不会受到家族和长辈的谴责和惩罚了。可是,长辈的自尊,从来都不会因时代改变而丧失。不管是面对我们自己的父母,还是面对丈夫的父母,我们还是尽量不要做那些令人心寒的事情吧!
和婆婆发生冲突前,想想老公的感受
还讲讲我那位和婆婆闹矛盾,以至于被老公“赶回娘家”的朋友吧。矛盾激化是源于一件小事。我的这位朋友想去和自己的闺蜜看电影,就在出门的时候,知道情况后的婆婆就念叨了几句:“看电影?怎么不和自己的老公看啊?跟别人看,有什么意思呢?”不理解婆婆为什么这样说的她,电影也不去看了,把门一摔,进了卧房。一向孝顺老娘的老公不干了,“砰”地打开门,大喊一句:“你摔门干嘛?有你这样的晚辈吗?妈就说你几句,又不是不让你去?”争吵就这么开始了,最终是恼羞成怒的老公说:“你回娘家去吧!”
我们和婆婆自然是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在我们向婆婆发难的时候,我们甚至从来都不会考虑婆婆的感受,可是她的儿子却不一样了,血浓于水,他受之几十年的养育之恩,他一定会像你爱你的妈妈一样,爱他的妈妈。当你做了对婆婆不敬的事情时,心寒的不只是婆婆,还有一个人,就是你的丈夫。打狗还得看主人,这句俗语虽然不太恰当,但至少可以提醒我们,在和婆婆发生冲突之前,是不是应该顾及一下老公的感受。
很多时候,婆婆并没有恶意,只是我们想多了
再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婚后的第一次回婆婆家过年,婆婆竟然很关心地问我一大堆“一个月水电都花多少钱……”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从来不关心水电费,买菜都很少问多少钱。我觉得问了也是花那么多钱,知道花多少也不能减少日常必要的开支。只要不浪费,该花多少是多少就好了。所以,被婆婆一问这样的家计问题,我就吞吞吐吐的,也很反感。我真想在婆婆喋喋不休地教育我要知道家计花费的时候,转身离去。可又怕这样转身离开,会让婆婆很尴尬,所以一直忍耐着。好不容易等到婆婆的训诫告一段落,我赶忙借口要去看书,逃到了楼上,同时心里还很不高兴。没想到,一会儿婆婆又追上来了。嘴里还念叨着:“一直都没机会和你聊天,这次你们回来过年,真是难得有空聊天……”看婆婆笑嘻嘻的,根本不知道刚才说了我不爱听的话,我真庆幸自己刚才没有那么任性,不然丢尴尬的婆婆在那里,她那份单纯地只是想要和儿媳妇聊聊天的好心情,肯定会被打击得七零八碎。
在和婆婆相处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味地关注自己的感受,一味地关注婆婆对自己的态度,却很少反过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当中,是不是因为过于敏感于婆婆的言行,而过于侧重于审视婆婆对自己的态度。很多时候,婆婆并没有恶意,只是我们想多了;很多时候,矛盾的激化并不是我们想多了,而是我们做得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