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骑车去元朝
16868400000012

第12章 哈拉和林之殇(4)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到过元上都,他曾留下这样的记载:上都是忽必烈大汗所建造的都城,他还用大理石和各种美丽的石头建造了一座宫殿。该宫设计精巧,装饰豪华,整个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该宫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间里都镀了金,装饰得富丽堂皇。宫殿一面朝城内,一面朝城墙,四面都有围墙环绕,包围了一块整整有十六英里的广场。除从皇宫外,别无其它路径可以进入该广场。这个广场是大汗的御花园,里面有肥沃美丽的草场,并有许多小溪流经其间。鹿和山羊都在这里放牧,它们是鹰与其它用来狩猎的猛禽的食物,这些动物也栖息在这个御花园中。除鹰外,其它各种鸟雀不下二百余种。只要居住在上都,大汗每星期都要来此巡游一番。

当大汗骑马驰骋在这片草地上的时候,他常命令侍卫带上一头或数头小豹同行。当大汗高兴时,就会放出这些小豹,这些小豹则马上就会扑向牝鹿、山羊或黄鹿。而大汗却将小豹猎取的动物送去喂鹰,仅借小豹的猎兽取乐而已。

御花园的中央有一片美丽的小树林,大汗在林中修建了一个小亭,亭内有数根美丽的装饰着黄金的圆柱。每根圆柱上都盘着一条龙,这些龙,头向上承接着亭子的飞檐,龙爪向左右张开,龙尾向下垂着,龙的全身也涂着金漆。亭顶和其它部位一样,是用竹子做的,油漆得很好,可以防潮。这个亭子所用的每根竹子的周长约有三手掌,长约有十寻,劈成两半,除去节头,便成了水槽。它们一正一反铺成了顶。同时为了防止大风刮翻屋顶,每片竹子的两端都绑在亭子的檩条上。亭子的每一方和天幕一样有二百条以上的坚固的丝绳系着,否则由于建筑材料较轻,可能会被大风将整个亭子吹倒。该亭的全部设计美妙精巧,一切部分都可以拆开、移动并且重新组装。因为这里气候温和,有利于健康,所以大汗常选择这里作为休息游戏之所。在每年的六、七、八这三个月中巡幸于此,并在每年的阴历八月二十日离开这里,到一个固定的地方举行祭典。不过,马可·波罗来到上都的时候,这里已经不再是元朝唯一的首都,忽必烈在上都登基后,为了更加便利地控制中原地区,决定将都城迁往曾经金朝的中都,于是那儿就成了元大都(今中国北京),也就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大汗之城——汗八里。

如今的汗八里只剩下一段段的城垣土堆,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只有景山和白塔仍然诉说着当年。

马可·波罗的游记之中是这样介绍汗八里的辉煌的,他介绍得如此仔细,以至于我们都可以根据文字在脑海中重构这座伟大的都城: 新都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每边为六英里,有一土城墙围绕全城。城墙底宽十步,愈向上则愈窄,到墙顶,宽不过三步。城垛全是白色的。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一个人若登上城门,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在城里的大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商店和铺子。全城建屋所占的土地也都是四方形的,并且彼此在一条直线上,每块地都有充分的空间来建造美丽的住宅、庭院和花园。各家的家长都能分得一块这样的土地,并且这块土地可以自由转卖。城区的布局就如上所述,像一块棋盘那样。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

整个城墙共开设了十二座大门,每边三座。每座城门上和两门之间,都建有一座漂亮的建筑物(箭楼),每边共有五座,楼中有大房间可收藏守城士兵的武器。至于守城兵士的数目,大约每座城门是一千人。大家不要因为有这么多驻军,就认为是在防御某种敌人的入侵,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为了表现大汗的光荣与威严而设置的禁卫军。

新都的中央有一座很高的建筑物,上面悬挂着的一口大钟每夜都要响起。在第三声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不过遇上紧急情况,如孕妇分娩、有人生病等非外出请人不可的事情,便可以例外,但外出的人必须提灯而行。

十二座门外面各有一片城郊区,面积广大。每座城门的近郊与左右两边城门的近郊相互衔接,所以城郊宽度可达三四英里,而且城郊居民人数的总和远远超过都城居民的人数。每个城郊在距城墙约一英里的地方都建有旅馆或招待骆驼商队的大旅店,可提供各地往来商人的居住之所,并且不同的人都住在不同的指定的住所,而这些住所又是相互隔开的。例如一种住所指定给伦巴底人,另一种指定给德意志人,第三种指定给法兰西人。不过,人们也许对大汗给使者们配备女人的做法更感兴趣,也感慨蒙古人的考虑周到,从马可·波罗心满意足的笔调看,显然他是享受到了: 新都城内和旧都近郊操皮肉生意的娼妓约有二万五千人。每百名和每千名妓女各有一个特设的官吏监督,而这些官吏又都受总管的管理。每当有外国专使来到大都,如果他们负有与大汗利益相关的任务,则他们照例是由皇家招待的。为了用最优等的礼貌款待他们,大汗特令总管给每位使者每夜送去一个高等妓女,并且每次一换。派人管理她们的目的就在于此。妓女们也都认为这样的差事是自己对大汗应尽的一种义务,因此不收任何报酬。

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队,连续不断地巡查街道,并且检查是否有人在宵禁的时间里——即第三次钟声之后——仍离家外出。如果外出者被他们发现,就立即被捉去监禁。待天明后会由专职官吏审理犯禁者。如果被证明是行动疏忽,则要按情节轻重,处以或轻或重的杖足刑,这种刑法有时是可能致命的。这些居民中的罪犯,常常是被这样惩罚的。这主要是由于大汗听从了一些有学识的占星家的劝告,不愿人民流血的缘故。马可·波罗以严谨加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汗八里的皇帝宫殿群,这些宫殿群遗址或者已经埋在了现有的明清宫殿之下,或者荡然无存,只能从前人的描述中来获得感性的认识: 首先是一个用宫墙和深沟环绕着的广场。广场每边长八英里,四边中间各有一座大门,是各地来的人的出入之所。离这道围墙的内沿一英里处还有一道围墙,围着一个边长六英里的广场。两道围墙之间是卫队的屯驻之地。该广场南北两边各有三座门,中央一门比两旁的大,该门除供皇帝出入外,终年紧闭不开。两边的门则长年敞开,以供大家进出。

在第二个广场的中央有一排华丽宏大的建筑物,共八个,是储藏皇家军需的地方。一个建筑物储藏一种军需品。如马缰、马鞍、马蹬和骑兵所用的其它物品都放在一个仓库内;弓弦、箭袋、矢和属于弓箭类的其它物件放在另一个仓库内;护身甲、胸甲和其它皮制盔甲则存入第三个仓库中,其余的照此类推。

在这个广场内还有一个广场。它四周的城墙极厚,高二十五英尺,城垛和矮墙全是白色的。这广场周长四英里,每边长一英里,和上述的广场一样,南北各有三座门,场中也同样建有八个建筑物,作为皇帝藏衣之用。各城墙之内都种着许多美丽的树木,还有草场,饲养着各种动物,如大鹿、麝、小鹿、黄鹿和这一类的其它野兽。每道墙之间,如没有建筑物,也按这种规划布置。这里青草茂盛。草场上的每条小径都有砖石铺面,比草场地面高出三英尺,使得污泥雨水不致于积成水坑,而只是向两旁流,用来滋润草木。

在这四英里的广场内,建有大汗的宫殿。其宏大的程度,前所未闻。这座皇宫从北城一直延伸到南城,中间只留下一个空前院,是贵族们和禁卫军的通道。房屋只有一层,但屋顶甚高,房基约高出地面十指距,周围有一圈大理石的平台,约二步宽。所有从平台上经过的人外面都可看见。平台的外侧装着美丽的柱所墩和栏杆,允许人们在此行走。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和镀金的龙,还有各种鸟兽以及战士的图形和战争的图画。屋顶也布置得金碧辉煌,琳琅满目。

宫殿的四边各有一大段大理石铺成的石阶,由此可从平地登上围绕宫殿的大理石平台,凡要走近皇宫的人都必须通过这道平台。

大殿非常宽敞,能容纳一大群人在这里举行宴会。皇宫中还有许多独立的房屋,其构造极为精美,布局也十分合理。它们的整个规划令今人难以想象。屋顶的外部十分坚固,足以经受岁月的考验,并且还装饰着各种颜色,如红、绿、蓝等等。窗户上安装的玻璃也极精致,尤如水晶一样透明。皇宫大殿的后面还有一些宏大的建筑物,里面收藏的是皇帝的私产和他的金银珠宝。这里同样也是他的正宫皇后和妃子的宫室。大汗住在这个清静的地方,不受外界的任何打扰,所以能十分安心地处理事务。

在大汗所居的皇宫的对面,还有一座宫殿。它的形状酷似皇宫,这是皇太子真金的住所。因为他是帝国的继承人,所以宫中的一切礼仪与他的父亲完全一样。离皇宫不远的北面距大围墙约一箭远的地方,有一座人造的小山,高达一百步,山脚周围约有一英里,山上栽满了美丽的常青树,因为大汗一听说哪里有一株好看的树,就命令人把它连根挖出,不论有多重,也要用象运到这座小山上栽种,这使得这座小山增色不少。因此这座小山树木四季常青,并由此得名青山。

小山顶上有一座大殿,大殿内外皆是绿色,小山、树木、大殿这一切景致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爽心悦目的奇景。在皇宫北方,城区的旁边有一个人造的池塘,形状极为精巧。从中挖出的泥土就是小山的原料。塘中的水来自一条小溪,池塘像一个鱼池,但实际上却只是供家畜饮水之用。流经该塘的溪水穿出青山山麓的沟渠,注入位于皇帝皇宫和太子宫之间的一个人工湖。该湖挖出的泥土也同样用来堆建小山,湖中养着品种繁多的鱼类。大汗所吃之鱼,不论数量多少,都由该湖供给。

溪水从人工湖的另一端流出,为防止鱼顺流逃走,在水流的入口处和出口处都安着铁制或铜制的栅栏。湖中还养有天鹅和其它小鸟。还有一桥横跨水面,作为皇宫和太子宫的通道。马可·波罗对于中国的人口众多也做了描述,由此可以看出元大都的繁荣。当我们把这里的繁荣与草原上人口的稀少做一个对比,才知道忽必烈的迁都是多么正确的决定:汗八里城内和相邻城门的十二个近郊的居民的人数之多,以及房屋的鳞次栉比,是世人想象不到的。近郊比城内的人口还要多,商人们和来京办事的人都住在近郊。在大汗坐朝的几个月间,这些人各怀所求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近郊和城内一样,也有华丽的住宅和宏伟的建筑物,只不过没有大汗的皇宫罢了。所有尸体都不能在城内掩埋。偶像崇拜者的风俗是要实行土葬的,于是人们将尸体送到近郊以外的坟地上进行掩埋。公家的行刑场也设在这里。****妇除了暗娼以外是不敢在城内营业的,她们只能在近郊附近拉客营生。和前面所讲的一样,这些地方共有娼妓二万五千人。无数商人和其他旅客为京都所吸引,不断地往来,所以这样多的娼妓并没有供过于求。

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也都会集中在这个城里,尤其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契丹各省和帝国其它地方,凡有值钱的东西也都运到这里,以满足来京都经商而住在附近的商人的需要。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多,因为仅马车和驴马运载生丝到这里的,每天就不下千次。我们使用的金丝织物和其它各种丝织物也在这里大量的生产。

在都城的附近有许多城墙围绕的市镇,这里的居民大都依靠京都为生,出售他们所生产的物品,来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元代另一个稍晚一点的欧洲旅行家鄂多立克也对汗八里做过类似的描述。他为了描写元朝工匠的技艺,特别提到了一种人造的禽鸟:宫殿中尚有很多金孔雀。当鞑靼人想使他们的君主高兴时,他们就一个接一个地去拍手;孔雀随之振翅,状若舞蹈。那么这必定系由魔法驱动,或在地下有机关。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已经无法验证。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人喜欢在宫殿旁放铜质的仙鹤,传出去之后演化成了西方熟悉的孔雀。

在元朝历史上,还有一次不成功的迁都,试图把首都从中原迁回到草原上,这次迁都造就了元朝另一个首都——元中都。

这次迁都发生在元代第三任皇帝(从忽必烈开始算起)武宗之时。元武宗海山在登基前负责镇守漠北,在他的眼中,草原的地位是高于中原的。中原的财富虽然更加富足,却更容易让人腐化,让蒙古人变得虚弱无力,阳刚的文化变成靡靡之音。

武宗决定把首都迁回草原。他选择了张北县北面作为新都之地。这个位置可以看出武宗实在是煞费苦心。元中都遗址的所在地距离野狐岭,也就是上坝的地方只有二三十公里,属于距离中原文化最近的地方,也是草原文明的最南边缘。武宗既想找回蒙古人的传统,又想靠近中原文明,显示出他那一代蒙古人的犹豫和徘徊。

新都用了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但这个都城恐怕只有武宗一代在使用。武宗死后,元中都不再被提起,元末农民起义更是摧毁了这里的建筑。

我到达元中都时,只看到了方形的白色城垣,以及城垣内本应该是宫殿的土丘。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人们甚至不会知道这里是元中都。

这就是蒙古和元朝各首都的传承和历史: 从成吉思汗的德勒格尔汗,到窝阔台的哈拉和林,再到忽必烈的上都和大都,以及武宗失败的中都。

最后,明朝兴起,蒙古人退回了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