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16877300000046

第46章 演讲的金口才(14)

站直以后双手应该怎样放呢?最好忘掉它们。如果它们能够很自然地下垂在身体两侧,那最理想了。如果你觉得它们像一大串香蕉,就别妄想没有人注意它们,或者以为人们对它们没有兴趣。只有轻松地下垂在你身体的两侧,才不会受到注意。即使是最吹毛求疵的人也不能批评这种姿势。当然,在需要时,它们还能自然而然地摆出各种强调手势。

但是,假如你很紧张,发现把它们放在背后,插入口袋中,或者是放在讲桌上,能够使你减少紧张的情绪一那该怎么办呢?你要运用你的常识去判断。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如果一个人准备了有价值的话要说,而且很有说服力地说了出来,那么,究竟怎样放置他的双手或双脚,那当然是小事一桩。

只要他的头脑充实,心中热情澎湃,那么,这些次要的细节大都可以自行解决。毕竟,发表演讲最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手或脚的姿势问题。

当你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讲时,要使用那些自然生发的姿态。但当你练习时,如果必要的话,强迫自己做出姿态。在强迫你自己这样做时,会显得如此清醒而刺激,不久,你良好的姿态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如果你忘记了怎样保持良好的姿态,你又要面对观众演讲时,请记住这一点:如果一个人非常专注思考他的题目,急于把他的意见表达出来,以致忘掉了自己的存在,谈话及举止都会很自然,那么他的姿态及表达方式将不会受到批评。自然、有活力……它们是姿态的极好表现形式。

满怀热诚,充满激情

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事情之所以能成功多是由于人们的热情推动,同样要想让演讲成功也必须有热诚。即演说者能知道他所讲的是什么,并且所讲的正是他“赖以维生”的中心思想。只有由心灵传递思想的演说才能打动并说服听众。因为每次我们演说时,听众的反应完全由我们来控制,是我们掌握听众。

假如我们烦闷,听众也就忧闷;假如我们是散漫的,听众也就漫不经心。但是假如我们所讲的话极其诚恳,假如我们讲时动了真感情,的确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则听众绝不会不为所动。

卡耐基曾说过:“若一位演讲者带着坚信的口气,诚恳地叙说,那他是不会失败的,不论他所讲的内容是政治、经济政策,或一个人的旅行感触,只要他确实觉得心里有不能不告诉你的冲动,那么他的演说就会有强烈的感染力足以打动人。他的坚信是用何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带有情感。具有热诚的演讲者,其影响力将是巨大的。他也许在修辞上犯无数的错误,但不会影响他演说的成功。因为听众可以原谅他的小错误——是的,听众几乎察觉不出他有错误。”

历史可做见证:林肯演说时高而尖的声音极不悦耳,大演说家戴莫森讲话口吃,胡克的声音很小,但他们都有一股热诚,能弥补这些不足。

下面举例看看真诚的重要。

数年前,哥伦比亚大学举行柯蒂斯奖章演讲比赛。

参赛有六位大学生,都各自做了准备,都急欲将自己所准备的内容完全地表达出来。但是除了一位之外,其他的五个人,他们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奖章,而没有真正想去说服别人。他们对于自己所说的主张并没有很深的兴趣。因而他们演讲时,只是一种完美的叙述练习。只有一位例外,就是在该校读书的非洲苏鲁王子,他选的题目是《非洲对于现代文明的贡献》。他所说出的每一字句里都带着真切的情感,他的演说并不仅是练习,而是真诚地想说服听众,他演讲时就像代表他的人民、他的整个非洲,他所引用的材料,具体又真实可信,所以尽管他的修辞虽稍逊于其他几位演讲者,而评审一致决定把奖章颁赠给他,大家公认:他的演说确具有活力,比起他真挚的演讲,其他参赛的几位所讲的,只是空谈而已。许多演说者的失败也就在此。他们若不是带着坚信的心情述说,就激不起别人的热情和动力,那么演说的场面也就毫无生气。

要想避免这种失败,就要把你搜集的事实加以思考;挖掘它们的重要性。在你打算说服别人之前,你自己首先要坚信自己的论点。

至于怎样培养热诚,这里还有一个建议:对自己认为很好的题目,设法多了解一些。你对某件事了解越多,你便会越热诚。《销售五大原则》的作者帕西·H·怀亭告诉推销员,万万不能不了解自己所推销的东西。怀亭先生说:“对一项优良产品知道得越多,便会对它产生不得不推销给其他人的信念。”这同样适用于演讲题目——对它们懂得越多,让它们变成了你的信仰,你的演讲自然能说服别人,让人感动。

演讲不可毫无生机

我们演讲易犯的毛病是语气单调、呆板。若采用以下几种我们日常谈话经常应用的原则,会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其一,语气要有轻重之分。因为随便一句话总有重要字与次要字的分别。你说到重要的字时声音就提高些,不重要的便放低些。例如:“‘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情。”这句话中,“我”和“好”两字是关键词,读时音调自然就要提高。下面是居里夫人说过的一段话,读时清把引号内的字特别提高,看看效果如何?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这段话当然不是非如此读不可,诸位读者也许有别的读法。重音落于何处,并无一定,完全依个人的体会。

其二,声调要有高低起伏变化。你平常可以自己练习,随意读任何单字或短句,读的时候突然特别提高或放低,那样便可吸引别人的注意。每个成功的演说家都是这么做的。下面所引的几段话,引号里的字特别把声调放低了读,结果如何?

“听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才能一旦被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

其三,演讲速度要有变化。我们平常与人谈话时,总会经常改变讲话的速度。这是自然而不自觉的。而且这种讲述法能造成一种声势,使你的意见的某一点会显得特别地突出。

林肯总统当年就常用这种讲述法,他常是一口气很快地讲出许多字,到了他打算要加重的字句时,便把声音特别拉长并提高。然后如闪电般快速地把那句话讲完。

他常使一两个重要字所占的时间较六七个次要字还久。

让我们来试试这个方法,先漫不经心地似对一个小数目似地说:“3000万元。”然后放慢,并像是很惊讶地发现一个可观的数字似地说:“3——万——元”。那么你听了是不是觉得3万元的数目比3000万元还大?

其四,在重要的词句前后略停顿。林肯常在演说时利用停顿来加强效果,每逢要讲一个重要的意思,使它能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上时,他就将身子向前略倾,两眼直望听众,久久不发一言。这种突然的沉静,和突然的一声巨响有同样的效果,都能引人注意。它能使每个人都特别留心,期待后面究竟是什么。

我们演讲时也应利用这种方法,在一个重要字句的前后稍作停顿,甚至一句话的中间也作停顿,但要十分自然而不做作,这将大大提高你的演说效果。

突现自己的个性

真诚、热情也可以协助你完成你所要做的一切。当一个人受到自己感觉的影响时,他真正的自我就会浮出表面。他的热烈情绪,能够将一切障碍除去。他的行为举止,将出于自然。他的谈话,也将出于自然,表现也就很自然。也就是,这时他的个性也就凸显起来,或者说融入了其中。

追根究底,即使是说表达的技巧,也要回到一再强调的原则上:将身心完全投入演讲中。

勃朗院长对耶鲁大学神学院发表有关传道的演讲时说:“我的一位朋友向我描述他在伦敦参加过的教堂仪式的情形,我永远忘不掉。朋友叙述说,传道的主讲人是著名牧师乔治·麦唐纳。他那天早上念了《新约·希伯莱书》第十一章的经文。然后说:‘你们各位全都听过有关这些人笃诚信仰的事迹了,我不必再告诉你们信心是什么。神学教授的解释,比我好很多。我在这儿是要协助你们建立信心的。’乔治·麦唐纳牧师又以简单的方式,说明他对那些不可见的永恒事物的信心,希望帮助教友在内心建立起信心。他全心全意专注于他的工作,他的讲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是出自他的生命中真正的美感。”

那么,怎样做到将身心完全投入演讲中呢?这里有一个实例可以说明这种方法。

在推行节俭运动期间,美国银行学会纽约分会训练了一批善于演讲的人,其中一个人有个问题——他无法和听众沟通。要帮助他,首先得让他将自己的题目变为他的信仰。指导人员告诉他,他需要把自己的题目反复想几遍,直到它融入自己的价值观里,并让他自己相信这样一个事实,纽约“遗嘱公证法庭记录”显示,百分之八十的人去世时,没有能给自己的亲人留下分文,只有百分之三点三的人留下一万或更多的财产。让他明白,他现在不是去求别人施舍,或者要求别人做根本无法负担的事。“我是在替这些人着想。”指导人员要他这样对自己说,“要使他们老了可以衣食无虑,过着舒适无忧的生活,并且留给妻儿安全的保障。”最后让他相信,他是在从事一项了不起的社会服务。总之,他必须把自己当作一名打造完美社会的战士。

通过指导人员告诉他的这些事实,并且认真思考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充满了自信,不但自己对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并开始觉得,自己的确是身负重责大任。

于是,他外出演讲时,用那满载信念的语言感染着人们,他将节俭的好处告诉大家,因为他想帮助他们。他不再只是个陈述事实的演讲者,他成了一名传教士,努力想要使人们信奉节俭的信仰。

“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工作。”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但我们知道,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它似乎有点含糊,有点笼统,而一般的学生都希望得到容易实行的方法,最好还能更具体一些的方法,比如像汽车驾驶手册那样,只要做出和书上方法相同的动作即可。

很多人要求这样,对他们来说,这样会容易很多。

这种方法或规则不是没有,只是有些问题:它们没有用。

它们只会让你的演讲丧失你独特的个人风格及趣味一一而这却是演讲者所追求的一种较高境界。要使演讲富有个人风格及乐趣,只有通过这里所说的方法,即将身心完全地投入演讲之中,从而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所以与“将身心完全地投入演讲中”也就是演讲的唯一原则:做自己,而不模仿他人。

我们都很羡慕有些演讲家,他们把表演融入演讲,轻松自在地表达自己,毫不造作地使用他个人最独特的方式说出要对听众说的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斯·史密斯爵士和凯恩·史密斯爵土两兄弟刚完成从伦敦到澳洲的首次飞行,获得澳洲政府颁发的五万元奖金。他们在大英帝国引起很大的轰动,英皇赐给他们爵位。

胡雷上尉是位知名的风景摄影家,和他们两兄弟一块儿飞过一段路程,拍摄了一些电影。因此他们做了一场以画面解说为主的旅游演讲。他们在伦敦的“爱乐厅”

每日演讲两场,早晚每人一次,呈现印有两人足迹的半个世界,准备发表的内容几乎是相同的两场演讲,可是听起来却不一样。

除了演讲词句外,还有别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表达词句的特有个性——演讲时的态度。说什么和怎么说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一次公开的演奏会上,当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弹奏萧邦的一首马祖卡舞曲时,一位年轻小姐也拿着曲谱在看。她感到很困惑:帕德列夫斯基的手指敲击的音符,跟她弹奏同一舞曲时敲击的完全一样,然而她的表现很普通,而帕德列夫斯基的音乐却很吸引人,琴音美得难以形容。她不知道其中的关键并不在于音符,而是弹奏的方式。帕德列夫斯基在弹奏时加入的感觉、艺术才能以及个性,构成了凡人与天才之间的差别。

同样,俄国大画家布鲁洛夫修改了一个学生的作品后,学生惊奇地看着改变了的图画,大叫:“呀!你才动了那么一小点,可是它整个都不一样了!”布鲁洛夫说:“艺术就开始于那一小点啊!”

演讲与绘画,与帕德列夫斯基的演奏都是一样!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们的说话态度。英国国会里有句老话,说一切听凭演讲的方式而定,而不根据事情而定。这是很久以前在英格兰还是罗马的殖民地时昆提加说的。

“所有的福特轿车都完全相同,”制造者这样说,“但是,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每一个新生命,都是太阳底下的一件‘新鲜事’——之前没有和他相同的东西,之后也绝不会有。年轻人应该培养这种观念:应该寻求独特的个性,让自己与众不同,并发展自己的价值。社会和学校可能企图改造你,因为他们习惯把人们放入同一个模式,这样才利于教育和规范,但你绝不能让个性的独特光芒消失,这是证明你生命重要性的唯一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