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流行“钢字号”
说到工厂,第一印象就是钢铁的庞然大物,相关联想无外乎噪音、污水和烟尘,总之与时尚似乎“浑身不搭界”,但谁让时尚喜欢“反其道而行”呢?祖母的裙子最好看,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今这条真理被一些智慧头脑积极利用,这一回,包装出的可不是某种潮流回归,而是利用工厂体现现代时尚。
这真是一次奇思妙想的实践。新旧交融的结果使建筑的生命和观感丰厚异常,既不失新鲜的朝气,又蕴涵着深沉的韵味。“这正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效果”,业内人士评论,“只要你充分挖掘,进行再创造,老厂房会给人意想不到的商业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工厂,既能感受到洋味十足的时尚气氛,同时还能体会到浓重的本土怀旧气息,这使得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年轻人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回归与认同。
把艺术中心设在仓库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的美国纽约苏荷区(SoHo,即South of Houston Street的英文缩写)。它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约为六千多人的社区。
早在一八六九-一八九五年间,美国步入工业化时代,纽约成为全美制造业中心。铸铁制品由于承重力强、成本低、可以根据客户需要生产出不同造型,还能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迅速替代了大理石建材与花岗岩,成为工厂主、商人们建造仓库、厂房的首选。他们要求建筑师按照法国第二王朝的建筑风格,将铸铁弯曲、油漆,模仿出大理石圆柱和拱型窗户的效果。到了十九世纪末,几乎整个苏荷区都是这种铸铁工艺的建筑(约有五十栋之多)。
二战后,制造业不再成为纽约市经济的支柱产业,许多工厂开始搬出苏荷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艺术家因为欧洲社会的动荡与战争移居纽约,加上每年来纽约找工作的大量艺术院校毕业生,他们很快发现,有大量闲置厂房的苏荷区空间大,租金也便宜,很适合他们居住。
到了一九六零年,苏荷区的艺术家们还联合起来,用了整整九年的时间促使政府永远搁置了原先修路的计划。不过为了改造旧城,纽约市政府与规划、立法部门规定:楼房底层只能用于商业用途,于是画廊开始出现。到了一九七八年,共有七十七家画廊在那里开业。经济一旦发展,房租也开始水涨船高。到了八十年代,苏荷区已经成为“雅皮”一族的住宅区。
而在中国,这种Loft(仓库)文化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开始萌芽。为什么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都那么偏爱仓库呢?我想,空间可塑性强、交通便利、价格便宜,应该算是决定性因素。而且仓库属于工业建筑,它只需要满足最基本的空间需求即可,也就是说,它不会受任何时期、地区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会产生不必要的任何装饰要素。这种朴素性、自身的模糊性,反而更适合各种意义的阐述。
迷宫般的莫干山路五十号
莫干山路很短,隐在苏州河边上,靠近澳门路、长寿路桥。第一次去,出租车司机说,听都没听说过。去了几次后,发现那里离上海火车站不远,便改坐地铁,再慢慢步行了去,约莫走上十五分钟左右,就到了。
五十号,其实是个很小的工业园区,叫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东临不夜城,南依长寿路商业街,西接长寿绿地,北靠中远两湾城。它的前身是一家始建于一九三二年的老纺织厂——信和纱厂,后来称为上海第十二毛纺厂,再改为春明粗纺厂。一九九九年底根据纺织产业调整的需要,再加上苏州河开始综合整治,工人们离开了他们的车床。四万多平方米的老厂房,如今已经建立了许多画廊、艺术中心,还有艺术家工作室。
电梯有,但是得等上巨漫长的时间。爬楼梯吧,这里的楼梯级数可真是翻了倍。东廊的老板有一次开玩笑:“我想真正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是不会在乎爬四层楼梯的。”此话有理。
这里的场地很是宽广,大约五十米长、二十米宽,层高六米。唯一的遗憾是虽然这里的门牌号很容易找,但各个车间四通八达,曲里拐弯的,简直像个迷宫。
一路走去,尽是懒懒散散的民工,拉家带口的,自顾自干着活。
那次看录象短片,因为有四百部之多,我连看了两天,看得头昏眼花了出门,跑到楼下,七转八转,居然转去了旁边的咖啡屋。小小咖啡屋的墙上装饰很是丰富,既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信和纱厂的老股票,也有八九十年代上毛十二厂的老奖状,还有一幅从江南农家拆来的大约有一百年历史的老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