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杨先生吗?杨锐先生吗?”穿着蓝色工装的男人像是冲锋似的,闯入了实验室里。
杨锐第一时间拦住了他,以免这个莽撞的家伙触碰自己的试验台。
虽然几率很小,但是,被白痴或者疯子破坏的项目,三五不时的总要听说,对科研猿来说,这就好像是走在路上,被高空坠物砸死了一样倒霉,完全没有道理可讲,绝对是比跳天台倒霉的死法。
杨锐身体强壮,手一推一缩再一推,就像是接篮球似的,瞬间将工装男给抵住了。
后者用了一下劲,发现前进不了,才停下来喘气,脑袋左右张望,问:“谁是杨锐先生?”
“我就是了。”杨锐眉头紧皱,道:“不知道实验室里要小心谨慎?你不小心碰倒了强酸烧伤自己就算了,万一溅到别人身上怎么办?”
破坏实验的可能,他都懒得去说。
工装男子的脸一下子红了,旁边的赵蕾的脸却白了,小声问:“这里有强酸?”
试验台后的女生头也不抬的道:“多新鲜呀,实验室里什么时候没有强酸了。”
赵蕾悄悄离开工装男子两步远。
“那个……真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工装男子摸着脑袋说。
杨锐鼻子里哼了一声,因为有记者看着,没多说什么。
曾经的小新人孙汝岳却能猜中他的心思,厉声道:“一句不知道就可以横冲直撞,你活的还真随便,这里面有一半的试剂都有毒,你肯定也不知道了。”
赵蕾又向后退了两步。
工装男人脸红到了耳朵上,小声道:“我真不知道。”
“行了,你是来找我的,什么事?”杨锐回去将打了一半的电话给放回了原位。
“啊……那个……我是新通公司的秦强,我……我听说你们有科学数据要处理,我就过来看看。”工装男子依旧红着脸,三十多岁的男人,被当众数落,面子上挂不住再正常不过。
杨锐疑惑的想了一下,然后看向唐教授。
唐集中笑笑,道:“是我打的电话,小秦以前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的,跟我合作过,现在下海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看杨锐的表情没那么严肃了,秦强的脸也不红了,低眉顺眼的笑着说:“对的,我以前是中科院的,你们要处理的数据,我们公司都能处理,价格还可以比中科院的便宜一些,也能开出来发票。”
“你的公司在哪里?”
“不远,就在中关村。”
杨锐微微点头,然后好奇的打量着秦强。
毫无疑问,这是第一批下海去中关村创业的人了。
或许是因为中关村的创立者是陈春先的缘故,最早在中关村打拼的人,大都来自于中科院。科海公司的创办者陈庆振,京海公司的创办者王洪德,还有联想的创办者柳传志,统统来自中科院。
相比之下,学院路上的大学,在84年的当下,更多的是冷眼旁观中关村的挣扎求存。
在杨锐看来,与其讨论中国的大学与斯坦福的不同,不如说是科学院比大学更穷。
这不仅仅本身的工资少,实际上,就国内目前的体制,中科院和大学的工资水平相差仿佛,重点在于福利的不同。
学校有土地,可以给教师盖房子,学校的规模大,遍之多,可以解决教师子女就业问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大,可以与各单位横向联系,互通有无。
相比之下,科学院就穷的可怜了。
京海的王洪德在下海之前,就是在计算机所的安排下,组织建立了知青社,当年赚取利润60万元,将年轻人的工资从20多块提高到了90多块,比他们在所里的父母赚的都要多。这不能证明年轻人的盈利水平,只能证明计算机所的收入微薄。
当然,科学院的严格管制也可能是另一种推动力。
不像是大学,80年代的中科院管理严格以至于自闭,是彻底的保守派。当总书记把一群科学家请到中南海谈话,这些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面对“科研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的时候,尽皆抵制,坚持认为:国家的急迫问题不是“加强应用”,而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直到国务院威胁将消减经费的时候,科学院的领导才勉强成立了一个专门促成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的机构。
从根子上,杨锐是同情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的,他也赞同科学院领导的回答:经过多年政治动乱,国家的基础理论科学较世界先进水平差得更远了,所谓市场、商品和理论之类的应用之事,根本不应该让科学院来考虑。
毕竟,这些经过多年学习和训练的科研工作者,做的就是基础理论科学,让他们转做应用,这与要求研究物理的学者去做国学一样无稽。
想想霍金怎么把宇宙学应用化,在大街上卖虫洞玩具吗:孩子,你已经拿到了你的虫洞玩具,因为虫洞是小型黑洞,那是看不到的,所以,你看不到你的虫洞玩具。什么?怎么证明虫洞玩具存在?你问了一个好问题,我以前也想证明这一点,后来没有经费了,你看,我再卖5亿个这种玩具,或者再版《时间简史》500次,应该就有资金重新开始实验了,哦,忘了要上税,等我再算算……
从本质上来说,杨锐算不得纯粹的研究者,所以他选择自己赚钱,同时做研究的策略。
然而,不是每名研究者都有这种能力的,至少不是一天两天能锻炼出来的。
如果不是经过了补习班的多年考验,杨锐大概也赚不到多少钱,最多是投资一些稳妥的产品,等着增值。
脑袋里飞快的转了一圈,杨锐对秦强的观感也略有改变,点点头,道:“我们是有几页纸的数据要做,但是需要大型机,还可能需要编写专门的程序,时间要快,你们能行吗?”
一口气提出多个要求,秦强反而松了一口气,认真的想了想,道:“编写程序没问题,我在计算机所的时候就是做这个的,我们一起的也都懂科学数据,时间长短要看东西,我能看一下数据吗?”
“你先看这一页吧,总共四页半的样子。”杨锐从中间抽了一页给秦强。
“这样子……”秦强看了好一会,有点为难的抬起头道:“我得看全部数据才能确定。”
“你估计一个数吧。”
“这个不好估计的。”
“大概呢。三天能做出来吗?”
“没看数据,我真不好说。”
“你这样子做销售怎么行。”杨锐叹了口气,看看手里的数据,道:“你等一下吧,我让人传一份保密协议,你签了以后再看。”
杨锐说着再打电话,让李章镇传真一份标准的保密协议过来。
秦强的脸色有点不好看,比撞了试验台还不好看。
杨锐瞅见了,不为所动道:“咱们俩互不相识,没有什么信任不信任的,签个保密协议,只要你不泄露我的数据,那就没什么影响。”
“我不会说出去的,我以前给你们学校做的数据多了。”秦强一下子将心里的怨气给泄了出来。
杨锐撇撇嘴,道:“你会说出去,协议就不会生效,那就最好了。老实说,如果你想接这个单子,保密协议是第一份协议,后面要签的还多着呢。我不是针对你个人,谁来都是一样,国内的公司要签,国外的公司更要签。”
传真机吱吱作响,一会儿将协议给送了过来。
在电子邮件尚未普及的年代,传真机就是最好用的信息传递工具,国内用的还少,国外的公司的普及率却是丝毫不逊于电话,国内研究所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大部分交流也是通过传真机。
电话能聊天,能说明情况,总不方便数据传输。
法律文件也是一样。
保密协议是华锐公司在香港的经理詹姆斯写好的,李章镇填上了具体的信息传过来,总页数比数据还多点。
秦强无奈又憋屈的坐在桌角细看。
而就在他阅读的功夫,又有两个人找到了实验室。
“我是京海公司的……”
“我是夏德公司的……”
赵蕾积极的拍下了两个人的照片,心里涌出一个名词:市场化竞争!
这个名词,让赵蕾的心情变的激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