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老肖(一)
老肖是安南市农药厂一名技术员,原名叫肖仁杰,50多岁。五年前,因强奸罪被判入狱,老婆一气之下自杀身亡,留下十岁的儿子被送回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
老肖本来就认命了,都怨自己贪图美色,做出了让人不齿的行为。在公开审理大会上,老肖大嚷着:要民警枪毙他得了,早死早托生,下辈子做个干干净净的人,可是,老肖的愿望没能实现,因为,他遇到一个人,安南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学安。
当时,刘学安分管刑侦工作,而老肖的强奸案正是他主抓。按理,这个老肖在下班途中将本厂职工强奸致死判个死刑也不为过:老肖那时是农药厂一名中层干部,他见本厂职工王某长得美如天仙,就打起了王某的主意。王某不从,老肖就以干部的身份压制王某,王某是个柔弱的女孩,不敢于老肖作对,久而久之,老肖的色胆越演越大,有一次,竟然在王某宿舍企图强暴王某,幸亏,宿舍的同事发现,没有让老肖得逞。
由于王某的息事宁人,没有去揭发老肖,让老肖认为王某胆小怕事,就是碰了也不怕。
所以,老肖选择在王某下班的途中将王某强奸了,王某死活不从,老肖就将王某打昏,做了那事,而后,害怕让人发现,丢下王某逃跑了。
当公安机关找到老肖时,那时,王某已经死亡多日,老肖在公安机关铁的证据面前,承认了强奸王某致人死亡的事实。
就在老肖抱着必死的念想时,他的职业却救了他的命。
审理老肖案件的刘学安正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也就是花木村土地流转引起的纠纷问题,花木村村民丁学义是这场纠纷的主谋。
为了做这个丁学义的工作,身为镇党委书记的胡志远可谓是动尽了心思,就是没有让丁学义回心转意。
胡志远甚至让人偷偷去丁学义家,承诺将他家的土地流转费用提高一倍的价钱,让丁学义别再闹了,丁学义就是不同意,并且,对来人说,钱望月出了什么样的承包费就给什么样的承包费,不然,这事过不去。
胡志远见丁学义这样不识好歹,自己又实在没有高招,就打电话给刘学安看有没有办法?
刘学安知道胡志远急,一是市委市政府催的紧,这是面子工程,也是领导的政绩;二是钱望月给的土地承包款让刘学安给挪用一部分,如果没有这部分钱,他刘学安还在刑侦中队继续****的队长吧。
胡志远打来了电话,刘学安实际比胡还急。这个老丁头是全村出了名的老犟驴,他认准的理谁也别想拉回。
刘学安也因为这事找到丁学义几次,都被丁学义顶了回来,不管你是软硬兼施,还是死磨硬打,丁学义就是不识相。刘学安害怕时间长了自己的事情败露了,就狠下了心,老家伙!你不仁别怪我不义,看你是活到头了,刘学安愤愤从丁学义家走出。
怎么样才能堵住丁学义的嘴,刘学安想来想去,没有好办法,看来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做了老家伙。刘学安想到这,心里是有些犹豫,但是,一想到如果事情败露了,自己的如锦前程就有可能玩完,想到这,刘学安一不做二不休,开始谋划起来。
刘学安设计几套方案,都觉得不是完美,杀人如果不留痕迹,那就完美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不留痕迹呢,刘学安正在苦思冥想之际,老肖这个活宝来了,刘学安灵机一动,这不是现成的办法吗?我怎么老是想不起来呢。
刘学安又一次提审老肖,这次,他让手下退下,他要专门提审。
刘学安与老肖只是简单几句话,老肖就满口答应了,他要帮助刘学安配制那种无色无味的毒药,而且,保管有疗效。
刘学安则向老肖承诺,事成之后他将释放老肖。
这是第一步计划,那么第二步计划是谁去实施的问题了,这个人首先得与丁学义熟悉,投毒的时候不能让丁学义有察觉。刘学安给胡志远打了电话,让胡物色这样的人,胡说,看在你脸前的人你不用,还想用谁。刘学安问,是谁?胡说,刘真真。
刘学安说,对呀!这个兄弟是最合适的人选了,没有谁能比他更安全稳妥了。于是,他们就将这事定了下来。
刘真真那时任桥木镇派出所联防队队长,对花木村很熟,尤其与丁学义是更熟,丁学义是村里义务打更员,每天都要与刘真真接触,有些时候,俩人一起寻更累了,刘真真就到丁学义家喝酒,一来二去,刘真真成了丁学义家的常客,丁学义也把刘真真当做交心朋友看待,什么话都与刘真真说。
胡志远找到刘真真,让他做这事,刘真真刚开始不同意,听胡说是刘学安的意思,就同意了下来,刘真真什么坏事都干过,但是,这次却让他有点心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