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检查
分娩时对盆底肌肉、神经的损伤,可能造成阴道松弛,将来还可造成阴道壁脱垂、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等严重情况。如果产后出现了尿失禁等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乳房检查
了解乳汁是否充足,如果新妈妈出现乳腺炎及乳腺脓肿,就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伤口检查
剖宫产的新妈妈,手术后伤口恢复情况是产后检查重点。
血压、血糖检查
生下宝宝后,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昼夜哺乳休息不好,加之大量红糖的摄入,新妈妈可能受到高血压、高血糖的侵害。
宝宝的检查内容
产后42天的健康检查,是对新生宝宝既有状况的一个监测,也对宝宝今后的健康养育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常规检查
测量身长,应该增长4~6厘米。
体重,应该增长1000克左右。
头围,应该增长2~3厘米。
心肺检查,听心跳、肺部呼吸声是否正常。
运动发育能力
竖头:把宝宝扶坐,拉住他的手臂使他坐直,看他是否能够自己通过颈部的力量将晃动的头部竖直固定住。
趴抬头:让宝宝俯卧,看他是否能够依靠肩部和颈部的力量抬起头来。
神经反射
出生反射的消失:例如拥抱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这些反射应该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内消退。这些反射的消退,是大脑发育的表现。如果大脑没有得到继续的发育,这些反射就会一直存在。因此,出生反射的消失是检测大脑发育的一个指标。行为反射的建立:看宝宝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是否能够注视人、是否能够对喜欢的物体追视。
剖宫产后的特殊护理
剖宫产对新妈妈的身体来说是一种重创,恢复也比自然分娩的新妈妈要慢,需要小心呵护。产后好好休养,防止伤口裂开;注意清洁,以免伤口感染。饮食营养充足,适量活动,帮助伤口尽早愈合。
注意剖宫产后的卧姿
由于麻醉关系,新妈妈生产完6小时以后可以枕枕头,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选择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身体背后,尽量使身体和床呈20~30°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牵拉痛,让新妈妈感觉更舒服。
慎用止痛药物
剖宫产术后麻醉药的作用逐渐消失,腹部伤口的痛觉开始恢复。一般在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为了能够很好休息,使身体尽快复原,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予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对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一般来讲,伤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会自行消失。
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术后2周内,避免腹部切口沾湿,全身的清洁宜采用擦浴,在此之后可以淋浴,但恶露未排干净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每天冲洗外阴1~2次,注意不要让脏水进入阴道;如果伤口发生红、肿、热、痛,不可自己随意挤压敷贴,应该及时就医,以免伤口感染迁延不愈,使整个产假都“泡”在伤口处理上。
剖宫产后多翻翻身
一般剖宫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新妈妈会感到腹胀。造成肠胀气的原因很多,如麻醉抑制肠蠕动、手术中血和羊水溢入腹腔刺激肠道,还有手术时和手术后吞入气体等。因此,术后新妈妈不要张口呼吸,一般24小时后腹胀就会自然消失。新妈妈产后可以多做翻身动作,增加床上活动量,使肠道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可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舒服的体位,最好是每隔半小时换一次体位,翻身时家人须在一旁协助。
新妈妈在剖宫手术后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种管道的畅通情况,此时,要勤换卫生巾,保持阴部清洁。腹部的沙袋需要放置8小时,12小时后新妈妈可以在家人或护士的帮助下改变体位,翻翻身、动动腿。
剖宫产后注意排尿
剖宫产后24小时拔除尿管后,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尽早自行排出小便。因为害怕触动腹部伤口而导致疼痛或者伤口开裂,剖宫产后很多新妈妈都不愿意下床大小便,宁愿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剖宫产后,由于伤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顺利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如果有痔疮,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剖宫产后,新妈妈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
坚持输液防感染
剖宫产也是一种手术,因此为了预防感染,一般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而其他的液体补充要视新妈妈的身体情况决定。
如果是腹膜外剖宫产,一般1~2天后正常进食,就只预防感染即可,并不需要补充其他的液体和离子等。
如果是腹膜内剖宫产,开始进食要以流食、半流食为主,一般需要到排气(放屁)之后,即肠管蠕动恢复正常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有很多新妈妈担心产后的输液用药会影响乳汁质量。其实产后输液通常是为了消除炎症、预防感染,虽然会有一些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母乳,但是很快就会被代谢出体外,因此,对乳汁分泌和乳汁成分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产科医生在剖宫产后输液的药品上都会首选对乳汁质量没有影响的药品,这方面新妈妈尽可以放心。
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只要体力允许,新妈妈剖宫产后应该尽量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增加肠蠕动的功能,促进子宫复位,而且还可避免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等。
防止腹部伤口裂开
剖宫产后,新妈妈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防止缝线断裂。术后应立即使用收腹带数天,有助于防止伤口开裂,减轻产后出血。收腹带最好在每天饭后半小时使用,睡觉前拿下,而且收腹带的使用因人而异。
应对术后疼痛
新妈妈术后24小时内伤口疼痛明显,家属应与准妈妈多交谈,尽量分散她的注意力,不使其注意力集中在伤口疼痛的感受上。若疼痛难忍可考虑使用镇痛泵,持续微量给药镇痛。产后部分新妈妈可有子宫收缩阵痛,2~3天自然会消失。
剖宫产后不宜多食
剖宫产手术后多食,会导致腹胀、腹压增高,不利于康复。所以,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
剖宫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如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类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胀更加严重。
剖宫产后不宜大量吃鱼
新妈妈一般在产后可以进食的情况下,都可以吃鱼,不过最好是在3天后,以鱼汤为主,这个时候多喝点汤水,可以很快下奶。一般剖宫产妈妈的身体会比较虚,这时候可以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但不要过量,以免造成奶水过多出现涨乳。
据研究,鱼类食物中含有一种名为EPA的有机酸类物质,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妨碍术后的止血及伤口愈合。所以,剖宫产后的新妈妈最好不要大量吃鱼。
注意体温的测试
新妈妈在停用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低热,这常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现。如超过37.4℃,则不宜强行出院。
无低热出院的,回家1周内最好每天自行测体温1次,以便及早发现低热,及时处理。不宜等至高热再去急诊就医,那时治疗比较麻烦,而且容易转为慢性输卵管炎等。
遵医嘱用药缓解不适
剖宫产手术后,新妈妈可能会觉得头重脚轻,可能还会感到恶心。
恶心有时会持续48小时。很多新妈妈还会觉得全身瘙痒,特别是那些通过硬膜外或腰麻用过麻醉剂的新妈妈。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可以通过用药来缓解不适。
严防感冒咳嗽
感冒咳嗽可影响伤口的愈合,剧烈的咳嗽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因此,新妈妈一定要严防感冒。对已患感冒的新妈妈要及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另外,要确保腹部切口和会阴部的清洁,刀口发痒时不要搔抓,更不要用不洁物品擦洗。
最好请家人帮忙
剖宫产的新妈妈一般是5~7天出院。在出院之前,新妈妈需要找好能够帮助她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做饭和带宝宝的帮手。
最好是新爸爸能够休假,或者宝宝的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能够提供帮助。因为剖宫产分娩的妈妈比自然分娩的妈妈需要更多的“有做妈妈的感觉”,可能会常常抱着宝宝不放手,所以其他的工作应该相应地需要有人为她分担。
剖宫产新妈妈不宜负重
现在宝宝是新妈妈生活中的一切。分娩后2个月内,剖宫产新妈妈不要提举任何比自己的宝宝更重的东西。而随着宝宝在一天天地长大、增重,新妈妈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分娩2个月左右可以尝试走楼梯了,不过一天之中上、下一层楼就已足够,刚开始的时候甚至要比这个运动量还要小。
适时进行健身锻炼
剖宫产术后10天左右,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开始进行健身锻炼。
方法为:
仰卧,两腿交替举起,先与身体垂直,后慢慢放下来,两腿分别做5次。
仰卧,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屈曲抬起右腿,并使右侧大腿尽力靠近腹部,脚后跟尽力靠近臀部。左右腿交替做,各做5次。
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交叉合抱在胸前,然后慢慢坐成半坐位,再恢复仰卧位。
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上举伸直,做仰卧起坐;俯位,两腿跪地,大腿与床垂直并抬起臀,胸部与床贴紧,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时,从2~3分钟逐渐延长到10分钟。
适宜剖宫产新妈妈的运动
剖宫产术后10天左右,如果身体状态良好,可开始进行一些产后恢复运动。
产后深呼吸运动
仰躺床上,两手贴着大腿,将体内的气缓缓吐出;两手往体侧略张开平放,用力吸气;然后一面吸气,一面将手臂贴着床抬高,与肩膀呈一直线;两手继续上抬,至头顶合掌,暂时闭气;接着,一面吐气,一面保持合掌状态放在脸上方,做膜拜的姿势;最后两手慢慢往下滑,手掌互扣尽可能下压,同时吐气,吐完气之后手放开,回复原姿势,反复做5次。
下半身伸展运动
仰躺,两只手手掌相扣,放在胸上;右脚不动,左膝弓起;将左腿尽可能伸直上抬,之后换右脚,重复做5次。
腹腰运动
平躺床上,旁边辅助的人以左手扶住新妈妈的颈下方;辅助者将新妈妈的头抬起来,此时新妈妈暂时闭气,再缓缓吐气;辅助者用力扶起新妈妈的上半身,新妈妈在过程中保持吐气;最后,新妈妈上半身完全坐直,吐气休息,接着再一面吸气一面慢慢由坐姿回到原来的姿势,重复做5次。
剖宫产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剖宫产恢复得相对要慢点,坐月子最好满45天,平时要多补充营养,伤口不能发汗,活动量要小,尤其是不能干重活,这样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满月过后不要马上就频繁地出门办事或长时间看电视和上网,不吃辛辣的食物,不吃冰冷的食物,慢慢适应,避免留下病根。
新妈妈的日常护理
坐月子期间是静心调养自己身体的时期,不能劳累,应时刻保持身心安定。坐月子时特别需要注意休养细节,良好的居室环境、精心的日常护理对新妈妈的身心恢复都非常重要。
改变坐月子的传统观念
按照民间传统的老习惯,新妈妈坐月子要捂,这是错误的观念。以前延续下来的新妈妈怕风,其实不是指自然风,而是过堂风。另外,破伤风是由于旧法接生,不消毒、不卫生而引发破伤风杆菌感染所致的致死性疾病,而不是受了风寒所致。
夏天坐月子,尤其不能捂。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身体依靠大量汗液蒸发进行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怕新妈妈受风而关闭门窗,使新妈妈处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严重影响出汗散热。加上新妈妈产后体质虚弱,容易导致大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而产生高热,引起中暑。
新妈妈睡姿有讲究
对新妈妈的卧姿不应有特别的规定,以经常自由变换体位为佳。如果身体无异常情况,在产后的第2天便可开始俯卧,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便于子宫恢复原来的前倾屈位。
自然分娩的新妈妈会阴部有切口,如果切口在左侧应当向右侧睡,如果切口在右侧就应向左侧睡,这是为了防止切口受到压迫。新妈妈可以以一种最佳卧姿为主,同时注意其他姿势的交替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不宜长久卧床
由于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新妈妈认为,产后“坐月子”应该卧床休息1个月。产后最初几天,新妈妈比较疲劳,应充分卧床休息,在休息期间,家人应从各方面给予护理和照顾,使其精神和体力得以恢复,但也应鼓励正常分娩的妈妈下床适当活动。新妈妈产后腰腹肌肉弹性的恢复,仅仅依靠补充营养或卧床休息是达不到目的的。
新妈妈生产之后,应改变传统的坐月子方式,避免久坐久卧。一般的新妈妈,如果没有手术助产、出血过多、阴道撕裂、恶露不净、身痛、腹痛等特殊情况,24小时后即可起床做轻微活动。久坐久卧的不利影响有以下几点。
引起盆腔静脉发生栓塞
当栓塞发生在盆腔静脉时,新妈妈会出现腹痛、高烧等症状,并伴有下肢压痛、皮肤发红和水肿等不适。
起下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当血液循环变得缓慢时,非常容易在下肢的静脉血管中形成血块。
由此引起静脉曲张或进一步加重孕期原有的静脉曲张,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引起可怕的肺部栓塞
如果血块随着血液流动跑到肺部,就会引起肺部静脉栓塞。深静脉发生栓塞是围生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新妈妈猝死。
选择适合的房间坐月子
如果新妈妈和宝宝的房间杂乱无章、空气污浊、喧嚣吵闹,会使新妈妈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新妈妈、宝宝能否吃好、睡好与坐月子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