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聚居着这么多的族群,在全国是罕见的。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有一个从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了解和研究贺州的族群关系,并通过对贺州族群关系的研究以探人类学视野中的“汉”民族,就有必要先了解贺州族群的结构及特征。
一、贺州的族群结构
要分析研究贺州的族群关系,首先必须对贺州的族群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贺州族群虽多,但族群结构十分清晰。
第一层次为汉族族群、壮族族群和瑶族族群。从人口数量上看,据1998年统计,汉族有791,643人,占总人口的91.20%;壮族有38,019人,占总人口的4.38%;瑶族有37,928人,占总人口的4.37%。汉族占了绝大多数,壮、瑶两个族群相加仅75,947人,占总人口的8.75%。这个比例与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在全国的比例相当。
第二个层次为汉族族群中的本地人、客家人、铺门人、都人、广府人、桂柳人、湘人、鸬鹚人、船家等9个族群;瑶族族群中的盘瑶和土瑶2个族群。由此可见,贺州族群繁多,主要就是因为汉族族群繁多。
第三个层次是亚族群,即客家人根据客家话的不同又可分为长乐话客家人、河源话客家人和河婆话客家人3个族群;都人根据都话的不同也可分为七都人、八都人、九都人3个族群。
此外,上述鸬鹚人和船家,人口极少,且又聚居在一起,处于都人的包围之中,形成族群岛。
贺州族群结构的这种多层性,是我们认识贺州族群关系的基础。
二、贺州族群的特征
在我们分析研究贺州的族群关系之前,还必须了解贺州族群的特征。
(一)贺州族群的分布呈“L”宇型格局
贺州汉、壮、瑶三大族群的分布呈“L”字形格局,即瑶族基本上分布在山上,如自称“音地棉”的土瑶.人口约5,000多人,全部居住在沙田与鹅塘两镇交界的明梅、大明、槽礁、金竹、狮东等村的24座山上。徐桂兰在鹅塘镇盘谷村考察时,当地人告诉她,从盘谷到明梅只有山间小路,大约要走五六个小时,连自行车都不能骑,土瑶群众靠肩挑或马驮运送货物。自称“戈带棉”的盘瑶,有4,000多人,他们分布在大平瑶族乡的利水、小水各条山上。徐杰舜20世纪90年代初曾到大平水口村参加瑶族婚礼和还愿活动,从大平瑶族乡所在地至水口也全是山间小路,走了四五个小时才到达水口,而水口完全在一个山头顶上,在这个山顶上居住的瑶族分布很散,户与户之间都相距一二里路。分布在贺街、桂岭、黄田、公会、步头、大宁、里松、黄洞的其他盘瑶,也基本上是居住在山上。
壮族除聚居在南乡镇的1.7万人以外,其余的壮族大多分布在山口路头。据《明史·地理志》、《全边略记》、《蛮司合志》等史籍记载,明代曾在桂东一带设立了大量的土巡检,在今贺州市就有沙田寨、信都镇、大宁寨、白花洞等。沙田寨,即今沙田镇狮中村沙田寨,全是壮族居住;大宁寨,即今大宁街,是入南乡的必由之路。现在贺县沙田、鹅塘、里松、贺街、莲塘等乡镇的壮族(包括已汉化的壮族),其村落位置均在瑶族聚居的山冲口或通往山外的道路口一带。如鹅塘乡的壮族村庄芦岗村、盘谷村、垌坪村、象脚村就是位于明梅村公所和大明村公所两个土瑶聚居的村公所的山口外。又如沙田镇壮族聚居的大盘、三圳、在石、桥头、桂山、松木,以及狮中的沙田寨、宝马的仙姑寨,其壮族村庄也是分布于通往山外的道路或山冲口一带。
汉族则几乎全部分布在沿江、沿路的平原地带和八步、桂岭、里松、公会、信都盆地。如汉族聚居的八步镇位于八步盆地西部,贺街位于八步盆地东部,莲塘位于贺江及其支流马尾河沿岸,黄田位于里松河沿岸,鹅塘位于盘谷河沿岸,沙田位于河田河沿岸、里松位于里松盆地,公会位于清水河和新寨河沿岸,信都和铺门都位于贺江中游两岸的平原地带。
瑶族在山头,壮族在山口路头,汉族在沿江、沿路的平原盆地的分布格局正好形成一个“L”字形。
(二)贺州族群均为移民性的族群
贺州有没有土着族群?这是我们考察和研究贺州族群的一个重点问题。据考贺州所处的岭南地区,远古之时已有人类出现。大约一二十万年前,着名的马坝人[1]已活跃在粤北一带。大约五六万年前,广西最早的土着柳江人[2]已生息在桂中地区。大约二万年前,麒麟山人[3]已繁衍在桂中大地。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后,岭南的土着进入新石器时代,在广西已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如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南宁青山、豹子头贝丘遗址,横县西津、扶绥江西岸贝丘遗址等。
夏王朝的建立,揭开了中国文明的序幕,岭南土着也开始见于史籍,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百越”。百越,又称“百粤”,“粤”.是中国东南方古代诸人们共同体的一个泛称。其分布甚广,目前一般通行的看法是:北起今中国江苏、沿海南下,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西迄云南、贵州,包括安徽、江西、湖南的一部分地区以及越南北部在内,形成一个弧形分布的态势。
百越的种类很多,从文献上的记载来看,尧、舜、禹时代其被划在苗蛮集团之中,至商代初期,百越从苗蛮集团中分离出来,被称为“沤深”、“瓯”和“越沤”等。据《逸周书·王会解》所记,百越在商汤时正东有“符娄、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正南有“瓯、邓、桂园、损子、产里、百濮、九日”。西周时,又出现“七闽”[4]、“于越”[5]及“杨越”。[6]春秋之时.百越进入最活跃的发展阶段,及至战国,闽越、东瓯、南越、西瓯、骆越则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
就是在从夏、商、周三代到秦汉之际,贺州正是古代苍梧人的故地。
苍梧,一般称为“南越”,又作“南粤”,是百越集团土着在岭南地区的一支。
苍梧是岭南越人自称的音译。这个名称出现得很早,在有关夏、商、周三代的古史传说中已见其名,[7]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中也有“仓梧”的记载。[8]《逸周书·王会解》在说到南方各支越人向商王朝进贡的事时,曾提到“仓吾翡翠”。汉代的《淮南子》说:“晋苍梧娆娶而美,以让其兄”,反映了古苍梧人的原始婚俗。同时,《史记·南越列传》集解引《汉书音义》说:“苍梧越中王,自命为秦王。”可见“苍梧”是为族称之义。
考苍梧的地望,《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归葬九嶷,是为零陵。”这表明苍梧的方位在零陵之南。《淮南子·人间训》也说:“舜道死苍梧”。九嶷是零陵和苍梧的界山,所以,后来汉武帝置苍梧郡,也正是在零陵郡之南。可见苍梧的地望正在桂东北、粤中、粤北地区,贺州正是古苍梧人故地的一部分。只是其后随着珠江三角洲农业的迅速发展,加上交通的便利,苍梧族的经济中心才逐步东移番禺。而“南越”一称。迟至汉初以赵佗所建的国号名称出现的,是一个汉味十足的名称。所以,依笔者之见,岭南越人的族称定为“苍梧”为宜。
苍梧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其形成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公元前387年,吴起平定南方百越,把楚国的疆域向南一直扩展到了江西南部,以及湖南和广西之间的苍梧。这时,依据出土遗物的特点,岭南地区可分为珠江三角洲、北江、西江、东江、韩江和琼雷六个区域。其中,除琼雷(即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发展迟缓,在秦统一之后的相当一段历史时期还保留着明显的原始社会的特征外,其余均是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经济文化区域,分布密集,堆积范围大,内涵文物丰富,表明大约于****时期,岭南的这些部落已结成了部落联盟,开始迈出了形成为民族的第一步。
商代末期,岭南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下限为战国,到战国晚期已经使用铁器,在这个时期,岭南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产生了奴隶和奴隶主,进入阶级社会。例如,清远县马头岗发现的春秋末至占国初期的西座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器物计有垒、编钟、钲、矛、斧、铖、匕首、镞、凿、人首柱形器、篾刀等青铜器64件,还有夔纹方格和方格纹篾纹陶罐及砺石等。[9]铸造精美的铜垒、成套的铜编钟、较多的兵器及铜钲等器物,表明墓主绝非普通南越人,而是一个奴隶主贵族,更重要的是人首铜柱形器.其形制为人首的双耳穿孔可贯,额中黥刻形记录,显然是一个奴隶的形象,应用奴隶的形象做人首柱形器,只有掌握一定权威的奴隶主贵族才能享用,所以这个墓主还非一般的奴隶主,而可能是一个“君王”。可见岭南之地,在战国时已经建立了一些小的王国或君国。故贾谊在《过秦论》中谈到秦统一岭南时说:“百越之君挽首系领。”因此,在清远、肇庆、罗定等地发现的大墓,“钟鸣鼎食”的墓主人,都可能是苍梧君、将之类贵族的坟墓。[10]所有这些,都表明苍梧经过春秋战国的发展,到战国末期,也基本完成了从部落发展为民族的历史过程。
秦统一全国,征服苍梧后,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秦末,原南海郡龙川令,后为南海郡尉的赵佗(河北真定人),乘乱以武力平定了桂林、象郡,自主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此即标志着苍梧族的统一,苍梧族亦正式形成。
苍梧族在南越国时期是一个奴隶制民族,曾在岭南盛极一时,闽越、骆越、瓯骆均役属于南越国。[11]南越国从赵佗于公元前214年称王,到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4年),吕嘉败死,南越亡,历93年。此后,汉武帝分岭南地区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从此苍梧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一部分逐渐被汉族同化,另一部分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为俚族的部分。
俚族是由瓯骆和部分苍梧族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早在东汉初年,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载:建武十二年(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募化内属,封为元里君”;十六年(40年),交趾女子征侧起事,“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元”。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三国时,吴人万震作《南州异物志》也说:“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乍浦(今广西横县)、高梁(今广东阳江等地)五郡皆有之,地方数千里。”这些地方正是秦及西汉时瓯骆活动的主要地域。东汉之后,瓯骆之名已极少见于史籍,可见俚族与瓯骆是有直接渊源关系的。
与此同时,俚人与部分苍梧族也有渊源关系。前面在论述苍梧族时已谈到汉平南越后,苍梧族作为南越国的主体民族,在汉的郡县编制之中,一部分迅速被汉族同化了;但仍有一部分社会发展较缓慢而未被同化者,即转化演变为俚。《宋书·蛮夷传》云:“广州诸山并俚僚,种类繁多。”《南齐书·州郡志上·广州条》亦云:广州“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民户不多,而俚僚猥杂”。而宋末割交、广三郡并合浦以北地立越州,“威服俚僚”。[12]
后来俚人中的一部分经魏晋南北朝民族大同化的席卷而汉化了,但是没有被汉化的一部分俚人,经有唐一代的发展,与部分僚人融合,开始了形成为壮族的历史过程,及至宋代,侬智高的起义和壮族族称“撞”的出现,标志着壮族的形成。[13]
有意义的是,宋代桂西壮族首领智高起义就曾到过贺州[14],这就说明壮族有可能在那时候就有人留居贺州。
有趣的是,到了宋代,以“撞”命名的人竟最早出现在贺县。《续资治通鉴》记载: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闰四月,岳飞奉命率军攻打退守贺州(今贺县)曹成的反宋部分时,参战的除岳家军的“前军统制”张宪外,还有“撞军统制王经”。[15]撞军是什么人组成的呢,据南宋淳韦占年间(1241~1252年)曾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李曾伯给宋理宗的《帅广条陈五事秦》中说:“淳佑五年(1245年)亦有团结旧籍,在宜州则有土丁、民丁、保丁、义丁、义效、撞丁共九千余人,其猗撞一项可用。”[16]可见撞军就是宜州(今宜山)一带的壮族。[17]更重要的是当年岳飞剿曹成在贺县历史上是一件大事,曹成当时号称拥众十万,[18]流窜贺州,岳飞率领包括“撞军”在内的十多万军队,转战贺州数日,最后决战于北藏岭和桂岭,一举击溃曹成的反宋部分。当时战斗非常激烈,部队散失,一些人员流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包括贺州在内今桂东一带的壮族并不是土着族群,而是明代从桂西迁来的。桂西壮族向桂东的迁移与明朝政府镇压少数民族起义有关。这要从瑶族的迁入谈起。
隋唐之时,本来主要分布于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流域中下游及洞庭湖一带的瑶族,已迁徙分布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一带。及至宋代,湖南西南部和湖南南部、广东北部及广西东北部等地已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广西静江府(治今桂林)所属各县和融州(今融安、融水)一带也有瑶族居住。元明时期瑶族被迫继续南迁,不断深入广西腹地,特别是明代,两广已成为瑶族主要的分布地区,当时广西瑶族已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三,有的地区高达十分之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