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吟娥告诉记者,她的曾祖的母亲是世家的二女儿,因祖上多为单丁过代,到该代又仅有三女而无男丁,遂招许姓名闯的男子入赘,后世便取“许世”这一个在《百家姓》里找不到的复姓。
许世吟娥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打小就示以她身世之秘,并叮嘱不可向外人张扬。许世吟娥年逾八旬的祖母现仍在泉州,60多年前刚结婚那年,她曾同夫婿、族人到东岳山“世家坑”祭扫祖坟,直到抗战时才中断这一仪式。“****”时,祖母因害怕所谓“海外关系”的牵连,遂将家传文物、谱牒全部烧光。
许世氏的后裔多出洋谋生,目前分散在菲律宾和香港、台湾。许世吟娥的父母和两个弟弟现在居住在香港,还有一个弟弟在泉州做石板材生意。
“我们家族的行事风格是退让、隐忍。”许世吟娥说,近一百多年,天翻地覆。外界模糊了对这一家族的认识,而许世家自身也对其渊源守口如瓶,从不显山露水。
秘密的公开是在1996年。当年,泉州考古工作者刘志成在市郊东岳山麓“世家坑”发现锡兰王子墓葬群。一位学者为此撰文考证,文中顺便发挥一句:“可惜世家消失一个世纪了。”许世吟娥看到此文,大为气恼,要丈夫找到作者理论清楚。孙亚宏这才明白妻子就是当地文化工作者搜寻多年的“锡兰王子后裔”!
记者问许世吟娥:“锡兰王子后裔”身世公开后对个人生活有没有影响?许世笑着摇头。记者又问许世是否希望到斯里兰卡观光,她点头:“是的,我真想知道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子!”[25]
例证4:广东鹤山市鲜卑族后裔的磨合与整合
“源”是一个在《百家姓》中都无记载的姓氏。迁居广东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村已达七百多年的源氏家族,因近年被考证为鲜卑族后裔而名噪海内外。2000年春节期间,《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这个1000多人的村庄。
据考,源氏是鲜卑族秃发部的后裔,祖上本姓秃发。南北朝时,鲜卑秃发部从********大草原迁到青海,建立南凉政权,后为西秦所灭,当时的南凉王之子秃发贺投奔鲜卑拓跋部所建的北魏,魏太武帝赐其姓为“源”,意为同出鲜卑之源。宋代成淳甲戌年间,鹤山源氏祖先源潜夫由南雄珠玑巷迁居霄乡。
霄乡,与四邻的村庄无甚区别。但村中的老人说,霄乡旧称“坚城乡”,取意“比南凉城更坚固”,是开村始祖源潜夫按南凉国的城池状所建。老人们犹记霄乡村的旧时模样:外有护城河,内有城墙环绕,设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楼出入,重要的地方还设有烽火台和炮楼。63岁的源广万老人还能按幼时的记忆,带我们在村中一一辨认当年的护城河及四个门楼的位置。老人感慨道:“可惜,自五六十年代后,村中的门楼、城墙等旧迹已全部被毁坏。”所幸,部分源氏旧祠堂还得以保存,留下了源氏一族源远流长的鉴证——1867年所建的源氏大宗祠中有此对联:“北魏同源远南雄衍泽长”、“簪缨传北魏事业纪西平”。80年多年前所建的近湖源公祠亦有“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的对联。
在日乡,源氏一族能举出一连串的实例来证实自己是鲜卑人的后裔。村人们说:因鲜卑秃发氏先人曾自封为西平王,祖先秃发贺(源贺)又被北魏皇帝封为西平王,所以村人祭拜祖先的牌位大多写着“西平××”的字样;鲜卑族的发祥地在祖国的东北方,且霄乡源氏亦是从东北角的东门河溯水而来,所以源氏的祠堂、祖墓都面向东北而建……
据介绍,霄乡源氏族人现有3000多人,大半居于香港等地,源氏族人代代出经商之才,创百年品牌“源吉林甘和茶”的源吉荪、源文瑞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实,鲜卑族在中华民族的名册中早已找不到——自拓跋鲜卑的北魏政权定鼎中原、推行汉制后,鲜卑人便开始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与汉族逐渐融合。定居广东鹤山霄乡已达700多年的源氏族人得知自己是鲜卑入的后裔,纯因一个偶然的机缘——3年前,香港中文大学一位社会人类学教授在上课点名时,发现有一位女生姓源,便对她说:“你很可能是鲜卑人的后裔!”女学生便让家人回乡查找族谱,探究姓氏来历,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散佚数十年的《源氏大宗族谱》,查知“回族受姓始于北魏……宋代成淳甲戌……由南雄珠玑巷迁居鹤邑霄乡……”相传的霄乡源氏为鲜卑后裔之说,从此公诸于世。[26]
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7]的观点,上述诸例与我们在贺州考察的一样,都说明其之所以符合历史事实,依我之见,其根本原因在于汉民族结构的多元一体,因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是建立在其“凝聚核心”汉民族的“多元一体”上的,而汉民族的“多元一体”又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具体凸现。
三、双重认同:汉民族的“大一统”
“多元”的汉民族为什么能够凝聚为“一体”?双重认同在这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族群认同是对身份的确认,更是对文化价值的确认。而对身份的认同,是族群意识的凸现。一些西方人类学者总是怀疑汉民族不是一个民族,其原因一方面有理论上的原因,如本课题导论中对民族概念和族群概念区别的分析,所造成的话语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对汉民族认同情况不了解所致。
确实,在汉民族中,普遍存在着对族群身份的认同,如对客家人的认同,对广府人的认同.对平话人的认同,对上海人的认同,对北京人的认同等等。本课题组在贺州作田野考察时,几乎所有的问卷都确认了自己的族群身份,或为广府人,或为客家人.或为都人,或为本地人等等。
近几年来客家学的兴起,就是客家人对客家族群身份认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在客家研究的带头下,学术界出现了对汉族族群进行研究的新动态,有的出版社还出版了《人文中国》、《“剖析”上海人》、《“品评”广东人》、《“说道”山东人》、《“放谈”东北人》、《“批判”北京人》、《武汉人》、《天津人》、《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等有关研究汉民族族群的书,这不能不是汉族族群身份认同的一种凸现。
但是,汉民族在认同族群身份的同时,又有对汉民族民族身份的认同,本课题组在贺州作田野考察时,几乎所有涉及汉族的问卷在对自己的族群身份认同的同时,又都认同自己的汉族身份,从而呈现出双重认同的态势。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认同汉民族,从而形成拥有近12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说起来话长,但在此,我们长话短说,这是因为,两千多年来,在汉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汉民族族称的认同经历了一个曲折交叉的历史过程,即先后出现过“秦人”、“汉人”、“唐人”的族称;同时,“秦人”、“汉人”、“唐人”三称又交叉使用。“汉人”之称在曲折、交叉发展过程中,逐步取得主流地位,元代以后才认同“汉族”为族称。[29]所以,汉民族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虽然是政治性的,但也是在历史上逐步确认的,它包含了相当分量的对文化价值的确认,以及对汉民族民族意识的凸现,这是一种在民族的名义下所作的民族认同。对此,我们没有理由,也不能怀疑汉民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客观存在。正是由于对汉民族民族身份的认同具有这样深厚的历史基础,所以,尽管有族群认同的存在,但却从来也没有构成对汉族民族认同的否定。
正是由于双重认同的调适,一方面其可以满足人们对族群身份的认同,即人们可以根据语言、宗教、地域、习俗、意识等文化因素而确认不同的族群;另一方面其又可以满足人们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这在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既具有政治性,也具有文化性,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汉民族所有族群都对汉民族作民族身份认同,使之能够以“大一统”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
[1]《礼记·王制》云:“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睥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只而祭,玄衣而养老。”郑玄《注》云:“夏而改之,尚黑而黑衣裳,殷尚白而缟衣裳,周则兼用之,玄衣素裳。”
[2]《礼记·明堂位》。
[3]《札记·檀弓上》云:“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以翣。”
[4]《论语·八佾》云: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
[5]《尔雅·释天》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6]《礼记·在记》云:“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7]《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8]《左传》宣公三年。
[10]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11]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3、297、249、515页。
[12]《辽史·太宗本纪》。
[13]刘祁:《旧潜志》卷十二,《辨亡》。
[14]《金史·章宗纪》四。
[15]关于汉民族各族群的详细论述,请参阅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第一编起源,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17]《隋书·南蛮传》。
[18]《通典》卷一八七《南蛮》。
[19]《隋书·地理志上》。
[20]《隋书·地理志上》。
[21]《隋书·地理志下》。
[2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3页。
[23]张齐:《他们是古罗马人的后裔吗?》,《羊城晚报》。2000年2月10日,A1版。
[24]陈剑平:《翻读开封千年“犹太史”》,《羊城晚报》,2000年2月11日,A1、A6版。
[25]陈初越、李开远:《锡兰王子后裔隐身泉州》,《羊城晚报》,2000年2月21日,A1版。
[26]胡育颖、胡杰:《鹤山源氏源出鲜卑》,《羊城晚报》2000年2月22日,A2版。
[27]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
[28]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6页。
[29]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15~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