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内在特征与其心里深处的运作相关,这源于对孩子感官的训练。除了促进环境秩序、使自身外在个性特征稳定之外,孩子们也让自己头脑的内在世界井然有序。
孩子一旦完成上述训练,其实就等于已经做好进入新的学习阶段的准备了,他们也将面对新的意想不到的挑战。这新的阶段适合大约4岁的小孩子。
孩子不是一片盲乱的未知数,他们经过自由的成长已经获得了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经历,因此他们拥有不同的类型特征和智力程度,这一切不仅取决于孩童的天性,也与孩子所获得的机会关系密切,后者的影响尤为突出。孩子不同,他们所做的选择或遇到的机遇也不同。
教育为孩子营造了一种环境。孩子内在的不同差不多都可以归因于每一位的个体天性。由于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满足他们身体成长的合适的手段和措施,因为有这种环境的存在,所以我们的孩子获得了一种基本相同的根基。他们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协调了自己的动作,由此掌握了行为动作的特有独立性。所有这些事都会显露出孩子的个性。孩子也在此时变得成熟,开始能够独立处理事务。
孩子搬运小巧易碎物品却不至于碰碎,挪动较重的东西却不发出噪声,要想做到这点,孩子就得特别留心。孩子做这些事时能够促使全身运动表现得灵巧优雅。坚定的责任感可以让孩子们达到日臻完善的境界。举例说,孩子一次性拿三四个玻璃杯或者端一碗热汤时,会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对所拿的物品负责,整顿饭成败与否也与自己相关。同样道理,每个孩子都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保持安静,不发出刺耳的噪声,知道自己怎样做能促进环境中的良好氛围,使环境不仅秩序井然,而且安宁寂静。实际上,孩子们已经踏上了自我管理的道路。
孩子的内在特征与其心里深处的运作相关,这源于对孩子感官的训练。除了促进环境秩序、使自身外在个性特征稳定之外,孩子们也让自己头脑的内在世界井然有序。
事实上,我们通过教学用具来教育孩子,并没有为孩子的头脑提供任何内容,而是给孩子的头脑提供一种组织秩序。孩子学会辨认异同,学会在不同等级中找到差异,并且按照特征和数量,对事物的外表、颜色、维度、形状和声音等最复杂多样的感知进行归类。通过训练注意力、观察、对比和归类,孩子们就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
通过这种训练,孩子可以培养出一种精神态度,这种态度让孩子们在自己所处环境里进行有序的观察。这种观察对孩子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就像在进行探索发现一样,因此可以激励孩子举一反三,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内容,充满清晰的想法。
现在,孩子所掌握的语言与表达头脑中想法所需的准确词汇达成一致。这样的单词并不多,它们并不是用来指独立的物体,而是用来表达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想法的秩序。以这种方式,孩子就能够在自然世界和物质世界中“发现自我”,也能在周遭的词汇世界中“发现自我”,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内在的向导,这个向导引领他们跃跃欲试,成为智力卓越的探索者,而不至于沦为荒野未知之地迷失方向的懒惰者。
有些孩子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时候在几天之内,就学会写字,能进行初步的数学运算。很多人相信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这一点,实情并非如此。事实并非把写字用品给未经准备的孩子,然后坐等“奇迹”出现那么简单。
运算的基础包括对数量、个性、差异和等级的熟识,一旦孩子们拥有了这些基础,那么可以说他们的头脑和双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这些基础已经成熟了。
有人可能会说,孩子的所有前期教育都是为了基础文化教育的第一阶段——书写、阅读和算数——做准备,这种知识经过一定准备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很容易合理地得到。也就是说,知识是准备的自然产物。
我们已经知道,词汇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表达想法,词汇也是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基础。同样道理,头脑的内在收获十分复杂,书写和算术却能够将其梳理清晰,随着持续不断的观察,头脑的内在收获也会逐渐更新,变得丰富起来。
长久以来,我们的孩子已经准备好自己的双手来进行书写了。通过彻底的感官练习,孩子手脑并用,在完成练习和进行活动时手脑配合得当,由此已为将来做好准备。孩子的手学会了轻轻握住物品;他把手放在物品表面能感受平面是光滑还是粗糙;孩子已经学会用手拿起圆柱体插件,并将其放入插孔里;当孩子用两只手指触碰、描画几何图形的轮廓时,他正在训练、协调自己的行动。现在孩子已经做好了准备,迫不及待地想要使用双手来进行这一深具吸引力的综合书写活动。
对书写活动来说,最直接的准备还是对双手活动进行训练。我们有两个系列练习,这两种练习差异很大。我分析了与书写活动密切相关的动作,并且分别准备了这两套练习。我们书写的时候,有的动作是专门用来控制书写工具的,这种动作一般带有个性特征,所以可以据此判断出一个人的笔迹。某些医疗病例显示,一个人笔迹的改变表明这个人神经系统的改变。事实上,笔迹专家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笔迹来解读这个人的性格。
除此之外,书写还具有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它与字母符号的外形有关(比如说英文等拉丁字母的书写)。
一个人书写的时候,结合了以上两部分,就是控笔动作和书写字母,虽然如此,其实这两部分就像同一产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一样,是可以分开来进行准备的。
控制书写工具的训练
(个别部分)
在我们的教学工具里,有两块浅凹槽木板,每块木板上有五个方形金属框,它们被涂成了粉色。在每个框里插入了一个蓝色的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与几何图形插片相似,上面有一个小按钮或扣子作为把手。除了使用这个教学工具,我们还使用一个装有十支彩色铅笔的盒子和一本小小的图案设计书。这本图案设计书是我五年来观察孩子之后总结的研究成果。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我对这些图案设计进行了筛选和分级。
这两张斜面凹槽木板并排摆放,在木板上放置着十个完整的插片,也就是说,这些插片的框架都是几何图形(见图4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和一个装有十支彩色铅笔的盒子。然后,孩子会从这十个金属插片中选择一个,这些金属插片早已被安排在距离孩子不远的地方,并且处于一条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直线上(见图44)。可以按照以下过程来教导孩子:
孩子把金属插片的框架放置在纸张上面,然后,用一只手用力按住插片,之后用彩色铅笔在插片的几何图形轮廓内描画。接着,孩子把插片框架拿起来,就会发现已经在纸张上画好各种各样封闭的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圆形、六角形等。孩子们所做的并不是什么新练习,因为孩子早已经在触摸木质插片时做过以上动作。这个练习唯一的新特色就是孩子现在是跟从一个轮廓,不再使用自己的手指直接触碰这个轮廓,而是通过铅笔这一媒介来描画图形轮廓。也就是说,孩子做画画运动,同时留下了画画运动的痕迹。
孩子会发现这个练习简单易做,而且趣味性强。另外,孩子一旦成功画出第一个轮廓之后,他就可以在这个轮廓上面放置一片蓝色金属与之对应。这一练习与另一个练习极其相似,就是那个让孩子把木质几何图放置在第三系列的卡片上面的练习,在那个练习中所涉及的图形只是简单的线条。
然而这次有所不同,孩子把图形放在轮廓上,做完这个动作之后,他要拿另一支彩色铅笔,画出这个蓝色金属图形的轮廓。
之后孩子拿起插片,如果孩子画得不错,就会在纸张上面出现一个几何图形,这个图形是用彩色笔画成的两个轮廓。在整个过程中,如果颜色挑选得当,画出来的图会非常有意思,很吸引人,如果孩子已经受到合适的色彩感知教育,更会对此深感兴趣。
这些事看来无关紧要,但是,事实上,所有这些因素都十分重要。举例说,如果十个金属插片,不是排成一行,而是由老师把它们分散开来分发给孩子们,孩子所受到的训练就会十分有限了。另一方面,这些插片被展示在孩子眼前,孩子就会想把所有的图形都画完,一个接一个,练习的数目因而也增加了。
两种不同颜色的轮廓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想看到另外的颜色组合,这样他就会愿意重复做这个练习。因此物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使用是激励孩子做练习的重要诱因,也是带领孩子实现最终成功的重要因素。
到此为止,为书写而做的准备运动就开始了。孩子画完双轮廓图形之后,就“像握笔写字一样”,上上下下地画线,直到完成整个图形。这样,在纸张上留下的图形就是清楚的填充图形,这些图形与第一组卡片上的图形相似。图形的颜色可以是十种颜色中的任意一种。刚开始,孩子们填充图形时会显得十分笨拙,也不考虑轮廓的样子,画线过重,或者所画的线条没有保持平行。可是,渐渐地,孩子的画画水平有所提高,所画的图形都在轮廓内了,所画的线条数目也增加了,画得更好,线条也彼此保持平行了。
一旦孩子开始这些练习,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继续下去,画出图形轮廓,填充图形。每个孩子突然变得像专业人士一样,他们拥有了相当数目的图画作品,他们都画得很棒,甚至他们自己也把这些作品放入小抽屉里珍藏起来。孩子就这样在书写运动方面受到了有规律的训练,这也帮助孩子学会对笔的掌控和使用。以上进行书写练习的方法,要远远比乏味的笔画练习以及费力无趣的书写尝试优越得多、有趣得多。
我所提倡的练习,在最开始时是使用一片金属作为引导工具,虽然这项练习还有待完善,但是孩子却因此能够继续进步,现在他们进入到填充小小相册中预先备好的设计图案这个阶段了。书页按照预先安排好的次序逐张取下来,孩子使用彩色铅笔填充这些预先安排好的设计图案,与之前所做的练习一样。在这个练习里,颜色的选择也是考验孩子智力因素的地方,这本身可以激励孩子做更多的相关练习。孩子自行选择颜色,并且乐在其中。孩子们在这些设计图案中选择的颜色色度精美,安排得十分协调得当,这就可以证明孩子受到的教育颇有成效。有一种常见的观点就是,孩子喜爱明亮鲜艳的颜色,事实上,有些孩子没有得到合适的教育,被丢弃在一种不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中经历和体验艰难困苦,通过观察这些孩子有些人得出结论:孩子喜欢明亮鲜艳的颜色。对我而言,事实未必如此。
在孩子发展的这个阶段,这种色彩感知教育是有力的杠杆,它能帮助孩子拥有坚定、清晰而漂亮的笔体。
孩子们所做的图画填充练习可以规范他们写字的笔画长度。孩子们填充的几何图形有大有小,涉及街道、花朵和叶子、动物的各种细节特征以及风景画。这样,孩子的手学会了控制和适应,他们的手不仅能做日常的基本动作,也能在诸多限制当中完美地做出各样动作。
因此,孩子正在为书写大小不同的字体做准备。实际上,不久以后他就可以在黑板的宽宽的线条内写字了,也能在练习本那相对狭窄的线条间书写自如,而这是年纪更大的孩子通常才会涉及的书写。
孩子做填充图画练习的数目是没有限制的。孩子往往会拿起其他颜色的彩色铅笔,在已经填充着色的图形轮廓上再画上几笔。要想把这个练习继续下去,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提供给孩子进一步的色彩感官练习,他们可以在同样的设计图案上涂抹水彩。以后孩子可以学着自己调配颜色,直到可以参照事物本身的颜色来进行着色,或者把自己想象中的精美色彩调配出来。由于本书篇幅有限,我无法一一尽述所有相关细节。
书写字母符号的训练
在我的教学工具中还有很多组盒子,里面放着不同的字母符号。在做这个训练时,我们将表面覆盖光滑纸张的卡片拿出来,在卡片上粘着一个从砂纸中剪出来的字母。我们也有贴有多个不同字母的大型卡片,这些字母根据外形相似度而被分组贴在同一张卡片上。
孩子“必须像在书写这些字母一样,去触摸整个字母符号”。孩子按照相关指引触摸字母,用食指触碰字母时,与他们触碰木质插件的方式相同,并且在他们触碰到粗糙或光滑的表面时要抬起手来。老师本人会先示范以怎样的方式沿着字母笔画触摸,孩子如果已经对触摸木质插件进行了足够练习,就会轻松愉快地跟着老师进行模仿。然而,如果没有之前的练习做准备,孩子的手就不容易准确地按字母笔画触摸“书写”。如果之前我们让孩子直接写字,并没有对他进行手部的相关运动训练,那么这时仔细观察孩子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前期预先为书写做准备的重要性,也能了解到自己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是多么巨大的压力。
孩子在触摸砂纸字母时表现得兴致勃勃。之前孩子在触觉练习中已经获得了相关的书写力量,现在孩子可以把之前所学应用出来,以取得新的成果。孩子触摸一个字母时,老师就会准确地发出这个字母的发音,并且使用前面练习中用到的三阶段练习法。比如,以
i和o这两个元音字母为例,老师让孩子缓慢而准确地触摸字母,并且在孩子触摸字母时,一个接一个地重复发出相关字母的发音:“i,i,i! o,o,o!”然后老师对孩子说:“把字母i给我!” “把字母o给我!”最后老师会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孩子就会分别回答:“i”“o”。对于其他字母,老师同样也以这种方式进行练习,对于辅音字母,老师只给出相应字母的发音,而不是给出这些辅音字母的名称。之后孩子可以自己反复触摸这些字母,触摸单张卡片上的字母,或者大型卡片上成组的字母,这样孩子就掌握了书写字母符
号所需的基本动作笔画。与此同时,孩子也记住了这些字母的视觉印象。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准备工作,不仅是为书写活动做准备,也是为阅读活动做准备,因为很明显孩子在触摸字母符号的过程中,手部运动与书写字母的活动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孩子从视觉角度识别这些字母时,其实他是在阅读字母。
因此,孩子们实际上已经通过这些练习为书写活动做了所有必要的准备,接下来,他可以书写了。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经过了长期的与写字相关的活动的训练,结果会令人大吃一惊,好似孩子们征服了一处高地一般。在不久的将来,某一天,孩子会写字了,那一天他会惊奇万分,就好像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好像未曾在此撒种,却在此收获颇丰一样。
活动字母符号是用粉红色和蓝色的纸板剪成的,它们放置在一个盒子内,这个盒子被隔离成不同的格子,用于进行“单词组合”。
有些语言是音形对应的,比如意大利语,很多时候清楚发出组合成同一个单词的不同字母的音,这是很容易做到的(比如,m-a-n-o这个单词)。孩子的耳朵如果已经受过训练,就可能逐个分辨出组成这个单词的不同部分的发音。然后孩子会看看活动字母符号,从中找出与这个单词的每个音相对应的字母符号来,并且把这些字母排列成一个单词(比如,mano这个单词)。渐渐地,孩子能够以同样方式来处理自己心中所想的单词了,他会先把这个单词拆分成构成单词的不同的单音,然后把这些音所代表的单词组合出来。
孩子一旦可以这样对单词进行组合,那么他就学会了阅读。所以,以这种方法,最终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写字和阅读。
如果这种语言不是音形对应的,老师可以用活动字母组合成独立的单词,之后读出单词的发音,让孩子们自己重复练习,排列字母,反复读出单词。
在我们的教学工具中要有两种活动字母。一种是大型的字母,分别被放置在不同的两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都包含元音。这是用来做第一项练习的,在这项练习中孩子需要较大的教具,以便识别单词。孩子熟悉了一半的辅音字母时,就可以开始组合单词了,尽管实际上他才仅仅掌握了一小部分字母。
另一种活动字母稍微小一些,只装在一个盒子内。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所有字母,并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单词组合,就可以让他使用这些活动字母。
结束这些与活动字母有关的练习之后,孩子就能够书写完整的单词了。这一结果的出现是出人意料的,一个从未在纸张上描图或者书写字母的孩子竟然可以在纸上连贯地写出几个单词。从那一刻起,孩子就会一直写下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写字能力。这种经过自然而然的训练而获得的书写能力,呈现出一种自然现象的典型特征。孩子一旦开始写出“第一个字”,就会在读出第一个单词的发音之后,继续以同样方式写下去,这就好像孩子一旦学会迈出第一步,就会继续迈步一直走下去一样。孩子的内在发展进程与书写进程相同,这一进程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完善。孩子以这种方式进行准备,其实就等于上了一堂个人成长课,孩子一定能稳稳当当地通过这个发展进程,就像孩子生命一经形成就必然会全面发挥自身的身体功能一样,这是必然的事情。
对孩子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趣且复杂的,关于这点,可以参考我撰写的其他几本内容更为丰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