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内心的怒气
或许会觉得罗嗦,但我还是要一再强调,不要生气比较好。真正要做的,并非去寻找不生气的方法,而是根本就不生气。
请你仔细看看这个世界。在这个世上,当发生打打杀杀等一切骇人听闻的事情时,都是在当事人发怒的时候。
人们不是会因为极度生气而杀人吗?人们不总是因为生气而侮辱和批判他人吗?分明属于同一国家,却发动战争彼此杀戮不是吗?
我没有撒谎也不是在开玩笑。人只要一生气,当下的状态就和妖怪没什么两样,根本不像人。大家不也常说“那个人生起气来像个魔鬼”吗?
就算只发作过一次,也会令人感到害怕,更别说一再生气了。再没有什么事比一再发怒更恐怖的了。请你时常告诫自己:“就算只是轻微的怒气,生气就是一件恐怖的事。”要是忍不住生气了,立刻提醒自己:“啊,我掉落到生物次元的最底层了,一直待在这里可不行!”应该赶快回到人类的次元。
你不想变成比动物更低等的无知生物吧?因此,请务必了解生气的人是最低级无知的,生气等于舍弃了人性。
除此之外,更要在心里深刻烙下:处于愤怒状态下的自己,已失去了理解力、合理性、客观性及一切。只要能体会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再生气了。
记住上面这两句话,并不是要你努力去压抑愤怒,而是一察觉心中有愤怒,就能提醒自己立刻平息下来。
请务必挑战看看!
发泄怒气比生气本身更可怕
处于生气状态的人,愤怒就取代了他原有的人格,变得毫无智慧可言,也没有知识,更缺乏理解能力。处于愤怒情绪的人,经常是愚不可及的。
然而,愤怒并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虽然我们常听人说“压抑愤怒”或“我要忍耐”,但这种做法无法使怒气消散。
因为愤怒产生的场所是在人的内心,尽管咬紧牙关说“我要忍耐”,结果怒气只是原封不动地停留在内心。要是一生气就忍耐,可能会变成终其一生都必须忍耐下去了。
这种情况,西方的思维是劝导人们发泄压力。好比排放瓦斯般,让压力一口气发泄出去。
然而,世上没有比这种做法更危险的。如果认为只要发泄了,就能轻松痛快,无疑是将愤怒的情感正当化,属于不追究原因,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
按照这样的思考方式,不免会变成生气时,只要发泄一下就完事的处理法。这完全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而且发泄愤怒将造成他人的困扰,一点也不值得推崇。
举个容易明白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我的脚受伤,因为疼痛而烦恼着。这时候有个人过来提议:“你觉得脚很痛吧?我会设法帮你,让你不再感觉这种疼痛。”“好。拜托你了。”一回答后,对方就拿了一根球棒,用尽全力朝我的腿敲下去,我的膝盖被他打碎,疼痛剧烈得仿佛眼前冒出全宇宙的星星。不过,多亏这么一敲,我已经感觉不到原先脚伤的疼痛了。
的确,就像那个人说的一样。如果他问我:“你还觉得原先的脚伤很痛吗?”原先的疼痛确实已感觉不到了,但膝盖骨被他打碎,产生的是其他更剧烈的疼痛。发泄压力就像这样,只是以更大的伤害掩饰原先的小伤痛而已。
觉察到怒气的瞬间,怒气就平息了
因为愤怒是从自己心中产生的,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彻底消除那股“毒素”。
“内观”(释迦牟尼教导的开悟冥想法),也就是“观照当下的身心”,是世界上最科学、最能够根绝愤怒之毒的方法。
所以,一旦怒气产生时,立刻内观自我,马上会发现自己:“啊!我生气了。这就是我现在的情绪状态。”
再试着观照与体察愤怒的本质。“现在这一瞬间,我感到心情很不愉快。这是生气的情感。也就是说,我现在正处于生气的状态。”借此把一向注视外界的眼睛,转向观察自己的内在。
一开始当别人说什么,立刻就会生气,这是没办法的。不过,不要因此而没完没了地任由他人言语摆布,而是在生气的瞬间,立刻内观到自己在生气,这就是愤怒。
这么一来,愤怒应该就能在产生的一瞬间消失。只要愤怒消失,你的内心就能立刻觉察下一种感觉。
愤怒一消失,你会感到心情舒坦,就像是头痛时吃了止痛剂,疼痛消失,心情就像拨云见日般舒畅。相同的,当怒气消失,你会感到心情开朗,精神恢复,十分地幸福。
如此一来,你将会更有自信地夸赞自己:“愤怒消失了!我也能妥善自我控制了!”这么一来,就不会总是因生气的情感而困扰,能够平心静气地倾听别人的话语。
平息愤怒的方法就只是这样——立刻观照自己的内心。一观照自我内心,怒气就会立刻消失。不需要尝试其他方式,这是既简单又可以马上做到的事情。
既不需要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也不必接受辅导。完完全全不需要。
最重要的就是“观照自我”,只是如此而已。请你牢牢记住这点。
佛教中以“愚蠢的人”、“死掉的人”、“睡着的人”等用词来称呼“未能觉察当下的人”。无法觉察自己生气瞬间的人,将沦为怒气的凝聚体。
没有观照自我的人,在生气过后才会发觉自己生了气。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过了三年,你突然回想起当时令人生气的情景,结果又再度勃然大怒,每回想一次,都会再度摧毁自己,陷入不愉快的情绪之中。
生气时点醒自己:“生气我就输了”
在生气的那个瞬间,幸福就濒临危机。所以一定要尽早扑灭愤怒的火焰。
接下来,针对如何消除怒气的方式,我会尽可能详细说明。不过,在说明之前,要先确认一个要紧的重点,那就是“生气的人是输家”。胆小怯弱、缺乏自信的人,才会以发脾气虚张声势。生气的人都是对自己完全没有自信、对任何事都懦弱怕事、没有勇气承担、无法在社会上挺胸昂然生存的人。因为不想面对真实的自己,所以故意摆出一副凶恶的脸孔,让别人不敢靠近,然后只能在远处咆哮、虚张声势、狐假虎威。
社会上有些人明明位居高官,却一天到晚斥责部属、怒吼不停。这样的人没有内涵、缺乏品格,也不够聪明,所以才会整天都怒气冲冲。这样的人绝对没办法成为了不起的领导人。
所以,请务必记住“生气的人就是输家”,此外什么都不是。
动物世界中,强者更不会生气
就性格来说,爱生气的人是人类当中最差劲的,是做什么都一事无成的输家。
只要看看动物界就会立刻明白。弱小的动物总是很容易生气。对人发动攻击的,往往是弱小的动物;相反的,庞大的动物,反而很少生气。
比方在森林里,体型最大的是象。大象具有王者般的架势,在森林里自由来去,折断树枝、拔取草叶作为食物。大象进食时,总是先用力摇晃草叶,使沾附上面的泥土或虫子掉落,弄得干干净净才吃,绝不会不小心连虫子也一起吃下肚子。大象过着不打扰其他动物的生活。
当老虎在湖边喝水时,鹿会设法躲起来不靠近湖边。但是大象想喝水时,不管湖边是否有老虎或是狮子,都会照喝不误,因为大象的强壮,连老虎、狮子都得敬畏三分。
要说完全不听人指挥的动物,就是犀牛了。在印度,是利用大象来照顾犀牛的。
由于人类无法单独靠近犀牛,只好骑着大象靠近过去照顾它。对人说的话根本充耳不闻的犀牛,一旦换成大象接近它,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大象并不会故意去踩犀牛,但是对犀牛来说,想必感到要是被这个庞然大物踩中,必死无疑。大象的存在有其威胁性,所以犀牛会自行避开。也因此,为犀牛做检查时,必须注射麻醉药,此时检查人员会骑着大象以麻醉枪射击。
对孩子发脾气的妈妈,不是好妈妈
输家毫无例外的,总是立刻就生气,所以一眼就能辨识出来。
比方说,母亲具有输家性格,对于照顾孩子,有时会出现失去自信的时刻。这种状况下,孩子一哭起来,母亲立刻感情用事地发脾气。但是母亲一边发脾气,却又一边强迫自己不可以发脾气,一定要设法安慰孩子。虽然不断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孩子,我要好好疼爱他。”但是因为母亲并未真正了解愤怒的本质,所以没办法顺利应对。
结果,妈妈因此累积了压力,变得很神经质,更加歇斯底里。陷入最后的窘境时,甚至引发精神疾病而杀死自己的孩子。并非母亲不爱孩子,而是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输家。
相反的,有自信的母亲,不管孩子夜里啼哭得多大声或是恶作剧,也不会乱发脾气,她们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也会斥责孩子:“真是的,怎么这么不乖?”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并不是感情用事的怒骂。
所以,有自信的母亲能够有条有理地管教孩子,更能有理性地顾虑孩子的自尊心及立场,在不伤害他们的前提下,好好地抚育孩子。
“不生气”和“没关系”的态度不同
真正力量强大的优秀的领导者,绝对不会发脾气。
“真正的人”是不生气的。若能养成消除怒气的方法,我们就能成为真正的人、真正的领导者。不生气的人成为领导者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不生气”并不是无论任何事都抱着“好好好,没关系”的态度。我担心有人听了我的话会误解,所以在此说明一下。
有个孩子在母亲面前调皮捣蛋。但那位母亲心想:“师父曾经告诫过不可以生气。”于是,孩子犯了过错也不责备,只是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恰巧目睹了这幕情景。这样是不对的,如此一来,便完全无法管教孩子。
要是真的爱孩子,一定要严肃地告诫孩子不可以那样做。但是那位母亲却没办法对孩子说:“妈妈不喜欢你做这种事。做这种事很差劲,不可以!”这绝对不是正确的。
怀有爱的说教,比发脾气更有效
有真正的欢喜,同时也不动怒,就能展现出有如王者般的威仪。当有人犯了错,只需要说“这么做是错的,不要这么做”,就已经足够了。
不生气的人拥有自信,能够冷静地就事论事,即使对方处于气头上也不会和他意气用事起冲突。只要能够理性地体谅对方,就能站在他人立场给予建议,不致伤害正在生气的人的自尊心,从而化解剑拔弩张的气氛。
请你回想一下自己说的话不被接纳时的心情,当时自己的心中一定是欢喜和自信都荡然无存吧?所以才会一再重复同样的话。然而,不管重复多少遍,对方仍然充耳不闻。
相反地,如果能义正辞严地说出“这么做不好,请你立刻停止!”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和自信,对方就会听取意见照着去做。这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开场合也能经常看得到。
由于有太多人没有自信,却希望别人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这个世界才会充满混乱及纠纷。明明输家之流的人说的话不合情理,但因为不中听又再度惹他生气。不用说,世界当然会变得很悲惨。
不管别人对你做什么,都不生气!
有一则被称作“锯子的比喻”的说法:假设强盗用锯子割断你的手足,如果你因此而怀恨在心,你就不是佛法的信徒。这是一则明确揭示佛教徒戒律的故事。我用这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消除愤怒的方法。
这个比喻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首先,必须是对自己诚实的人,才能消除愤怒。你大概会认为虽然偶尔会有不诚实的人,但大部分的人不都是很诚实吗?很可惜,所谓真正诚实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见。要是能够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人们的人格就真的能够明显地提升了。
实际上,虽然大家都为了成为好人而拼命努力,但总难以如愿以偿。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那是因为“想要成为好人”的想法,并不是真正诚实的心情。
人们的心里总会抱着“我才是对的”心情。
这些人想和世人比较,在心里喃喃念着:我一定要更努力、我一定要成为不生气的人、我一定要成为不撒谎的人……但这并非真正发自他的内心。
真正的心声往往是“我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自己未觉察的根本心意”和“自己觉察到的心意”根本南辕北辙。而真正对自己诚实的人,很少产生这种矛盾。
佛陀说的这个以锯子为比喻的心法,对真正诚实的人才有效。
佛陀说:“比方说,有群凶恶的盗匪来了。他们抓住什么坏事都没做的你,只因为觉得‘若把这家伙切开来,一定很有趣!’就是以这么莫名其妙的理由,用锯子把你的手足锯断了。”
“然而,即使在这种时刻,你都不能有丝毫怨恨的想法。因为只要你一生气,就不是实践佛陀教义的人了。所以如果想成为佛门弟子,我希望你们至少要有这样的决心。”
佛陀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希望人们诚实面对内心,以此控制自己、消除怒气。
这个比喻就像是说:不可以生气,生气是剧毒。
即使是被杀的瞬间,只要一生气,你的心就污浊了,你所苦心修行的德行全都失效,反而走向通往地狱的道路。被杀死的你将蒙受最大的损失。
其次,让自己学习不管被他人如何对待都不生气。这么一来,即便有人说了失礼的话、被人忽视、被婆婆虐待等等微不足道的事,你应该都不会再生气。
只要达到“就算无缘无故被杀死,也对杀我的人无所怨恨”这样的觉悟,活在这个世上就再也没什么能够令你生气的了。
理解平等,你没权利对他人生气
生命的权利一律平等。只是随着生命形体不同,各自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而已。只要真正了解生命的平等性,就不会有愤怒。
蟑螂总是躲在厨房等阴暗的角落;家里饲养的猫,吃的是主人为它准备的食物;老鼠则在大家都睡了的夜深人静之际出没,偷吃残羹剩饭。不过,它们生活形态的区别只是因为受限于“形体”而已。
相对于蟑螂、老鼠,人们不需要躲躲藏藏地生活,纯粹是因为体型上的差距,并不是人比它们伟大。
以生命本质而言,所有生命都是相同的。
因此,我们对其他人没有生气的权利。如果你生气了,那就是并未了解“平等”真义的证据。
一切生命都有各自的苦恼和痛苦,这是对等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烦恼特别重要。要是彼此的烦恼互相冲突时,双方都因为执著“自己才是正确的”而不肯让步,一定会造成两败俱伤。
要是能够抱着众生平等的心态,“我的烦恼是我的烦恼,对方的烦恼是对方的烦恼”,我执就会逐渐消散,而不再怒气横生了。
就算是会对自己的孩子生气,也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真正的“平等”。
不管是一般大众或是僧侣都相同。认为因为对方是弟子,所以对他们生气,这也是错误的。即使形体相同,谁都没有任意对他人发脾气的权利。
学校老师和学生们是平等的,校长和教务主任也是平等的,即使理应纠正对方不当的言行,也没有对他生气发怒的权利。
要是自己没做错事却被长辈责骂了,那就给对方和自己都留点时间,不要以申辩来惹怒他。若是面对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人,也应该抱持大家同样都是人,彼此好好谈谈以解决问题的态度。
倘若能够如此运用平等的概念,那就太美好了。
生活的价值在于享受变化
我们平时会基于莫名的标准,擅自认定自己达到幸福的条件。我们对自己说“只有这样才是我的幸福”。比方,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很幸福、孩子是我的宝贝、我要努力实现出国旅行之类的生存价值,认为只要能达到某个目标就会变得幸福。
那么,要是让自己幸福的生存价值消失了,会怎样呢?
这时将会开始感到自己非常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