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
【大意】智者没有什么事物不该知道,但是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管理者没有什么不重要,企业的发展才是最重要,要企业发展就要抓住机遇,让偶然变成一种必然。
在生活中捕捉机会,如同撒网捕鱼,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成大事者有办法将这种偶然变为一种必然,让“鱼儿”乖乖入网。
成功学大师希尔认为,机会是偶然的,把握了偶然的机会,你就成功了;反之,当然归于失败。
美国《妇女家庭》杂志的编辑爱德华·包克,从小就沉浸在一种想法中:立志有一天他要创办一种杂志。
由于他树立了这个明确的目标,所以特别留心每个机会。
有一回,他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时,从中抽出一张纸条,随即把它扔了。包克拾起这张纸条,见那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
包克把照片翻过来,发现它的背面竟然是空白的。
包克立即感到这是个机会。
他推断:如果把印有照片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的背面印上照片上人物的小传,价值就可大大提高。
于是,他走到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平板画公司,向经理说明了他的想法。
这位经理立即说道:“如果你给我写100位美国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我将每篇付给你10美元。请你给我送来一些名人的名单,并分为总统、将帅、演员、作家等等。”
这就是包克最早的写作任务。
他的小传的需要量与日俱增,以致他得请人帮忙。
于是他聘请了他的弟弟,付给每篇5美元的稿费。
不久,包克又请了五名新闻记者帮忙。
就这样,包克成了著名的编辑!
偶然的机会,有时就是这样,促使一个人愿望成为现实。
当然,偶然来临的机会与成大事毕竟还是有一段距离。
法国一位总统曾说过:“人是有命运的,命运就是一种机会以及捕获机会的能力。”
机会是外在因素,捕获机会的能力就是内在因素。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由偶然性而导致的科学发明是不计其数的,它甚至成了从事发明创造的一种思维方法。
波尔多混合液的发明就是这样。
1878年,在法国梅杜克地区,由于流行葡萄霜霉病,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的葡萄生产。
然而,在西南部波尔多城的一片靠近马路旁的葡萄却没有得病,而且长势喜人。这个偶然例外,对于葡萄园的主人和专门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
波尔多大学教授米勒德特专访了这里的葡萄园主人,得知原来是为了吓唬小偷,在葡萄藤架上喷洒了用石灰和硫酸铜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农药,经过试验,发现它不但能防治葡萄霜霉病,还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梨黑星病等多种植物病害。
事情就是这样巧妙,葡萄园主人为防小偷使用的药,意外地起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作用,这确是偶然的发现。
可是不要忘了,只要把石灰和硫酸铜混合,就必然具有杀菌作用。
不过,这种必然性的作用是通过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一个机会来临时,如果没有去很好地把握,往往会失之交臂,因而要想捕到深水中的“大鱼”,就要有耐心,有技巧,有对时机敏锐的把握能力。
法国人李比希是19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1825年李比希从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那里学成归来,年仅22岁,已是台森大学的教授。
一天,一个制盐工厂的熟人给他送来了一瓶浸泡过某种海藻植物灰的母液,请他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经过一番处理,李比希从中提炼出某些盐类。
他又将剩下的母液与氯水混合,再加一点淀粉试剂,母液立即呈蓝色,这说明母液中含有碘化物。
第二天一早,李比希又拿起这溶液来看,发现在蓝色的含碘溶液上面还有少量的棕色液层。
这液层是什么?
他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想当然地断定它是氯化碘,于是马上标签,实验便告结束。
一年以后,一个与李比希同龄的法国青年巴拉,因为家贫,一面在当地学院读书,一面在药学专科学??实验室当助手。
他没有轻信李比希的结论,而对棕色液体进行多方试验,结果发现了一种与氯、碘极为相似的新元素“溴”。
李比希因为想当然,一个重大的发现失之交臂。为了永生不忘这一深刻教训,李比希每当指导学生实验时,就将“氯化碘”标签拿出来,告诫他们不得粗心大意,而应留心意外的发现。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不放,就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就,成大事者往往就是这样“长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