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1729800000042

第42章 携手打天下——与朋友双赢的艺术(3)

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力力是巨大的,常常是家人、师长的谆谆教诲,不如朋友的一句痛骂,为人父母看到朋友对儿女的影响力,胜于怀胎十月和半生养育。

美国心理治疗师黛安娜·古柏在《TransformTourLife》一书提及人们交友的两个理由,一是成长,二是人可以从交友的过程当中获得满足与快乐。因此当我们需要忠告,来自知己甚深可以一起欢笑,一起成长,可以纠正自己缺点并提出逆耳忠言的朋友。

3.向朋友借用“社会关系”

朋友,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你赢得胜利诚然是要靠个人的才智和努力,但是没有社会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社会毕竟是一张由人织成的网,办事需要社会关系已成为人们的常识,可每个人的社会关系总是有限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要办什么事,可是没有这方面的熟人,急得团团转。这时候,他必须要向朋友们打听,询问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熟人以帮助他解决难题。这种做法,可谓是:“借”朋友的社会关系。每当这个时候,好朋友也总是慷慨解囊,向他介绍自己的社会关系。可见,朋友之间“借”用各自的社会关系,已成为朋友的“功能”之一。

更多的情况是,朋友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另外的朋友,使他们也成为朋友。

一些彼此天南海北的人在初次交往后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嗨!这世界简直太小了,绕几个弯子,大家就成熟人了。”其中奥妙就在于此。

对于平时不熟悉的人,你要与他一见如故,不是件容易的事。初次见面,最多握个手,说几句客套话,再想深聊,又没有多少话题,多讲应酬的客套说吧,易使对方讨厌,然而,假使你扯上朋友关系,自然使对方精神兴奋。你在适当时机提出自己的一点小请求,再补充道:“我的朋友说起过您,并嘱我向您请教,必能得到宝贵的指示。”那么这个时候,大多情况下,你的不过分的恳求会有很好的收获。

这样,你就借助朋友的社会关系而扩大了自己的社交范围。俗语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社交范围的扩大,必定会对你的事业大有帮助。

4.借助朋友成就自己的事业

世上有不少人获得了成功的人生,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获得成功的条件,除却环境、机遇和个人能力等因素,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善于识朋友和用朋友,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你便能借助来自各方朋友的力量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

常言道:“生意好做,伙计难找。”伙计不易找,运筹帷幄的朋友就更难求了,如何寻找一位能独挡一面,协助自己成功和朋友是尤为重要的。

美国著名的百货公司萨耶·卢贝克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理查德·萨耶是靠做小生意起家的,做梦也没有想到最后生意能做得这么大。他一生最大的长处,也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他善于寻找和利用朋友。

萨耶起初在明尼苏达州一条铁路上当运送货物的代理商。这种代理商的共同的烦恼,就是有时收货人有嫌货不好,拒收送到的货物,代理商若再将货物带回,就会倒赔一笔运费。萨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新招——邮寄。这样不仅退货率大为降低,也为买主增加了便利。这种“函购、邮寄”的方式,在辽阔的新大陆上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他的生意必须扩大规模,否则,别人利用他创造的这种经营方法,很可能赶到他前面去。他饱尝了“伙计难找”的滋味,挑选了将近五年,终于在一个月夜,这个注定要在萨耶的命运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人,自己骑着马来了。

他叫卢贝克,到圣·保罗去买东西,不料中途迷了路,这时已经饥肠辘辘,人困马乏。在皎洁的月光下,正在徘徊散步的萨耶看着卢贝克,对他的仪容外表顿生仰慕之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份吧。他邀请卢贝克到他的小店中休息。两人一见如故,困顿全无,直谈到东方破晓。

“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之好,只要经营得法,一定前程远大”。卢贝克热情地说。

萨耶沉默了,心中翻腾得厉害。他隐约感到,他日夜寻觅的那个人已经出现了,但又不便造次,吞吞吐吐地说:“我有句话,实在不好开口,我想,既然你觉得这一行很有前途,何不参加进来,我们一起经营?”

两人默默相视,然后,隔着桌子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以两人姓氏为名的世界性的大企业“萨耶·卢贝克公司”在拥抱中诞生了。

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两人密切合作,公司第一年的营业额就比萨耶独自一人时增加将近十倍,达四十万美元。第二年的发展更快,这种发展速度不仅为二人始料未及,而且使他俩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了。

“也许我们都是中驷之才”,萨耶苦笑着说。

“是啊,这话我早想说了,就怕泄了你的气。”卢贝克说,“我们何不请一个有才能的人参加我们的生意?”

萨耶一直把当年发现卢贝克视为一大快事,对他的这个建议一拍即合。“好吧,我们为我们的生意找个老板。”

为上百万元的生意找个经营人,实在比找伙计困难多了,他们不久就感到了灰心。这种将相人才,实在是天才人杰,本来就是很稀少的;即便真有这种人才,恐怕也早被别人拉走了。萨耶和卢贝克几次三番地谋划,决定开阔视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寻找。这也是因为大公司的经理一般不屑于经营他们的“杂货铺”。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选拔适当人才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尽全力报效;不会像重金礼聘的知名人物,即便请来了,也只是抱着“帮帮忙”的心理。

一天,萨耶下班回家,看见桌上放着一块他妻子新买的布料,心中很不高兴:“这种衣料我们店里有的是,干吗要去买别人的?”

“我高兴嘛,”妻子任性地说:“料子不算太好,但花式流行。”

“我的天!”萨耶嚷起来,“这种布料去年上市以来,一直卖不出去,怎么会流行起来?”

妻子坦白了,“今年的游园会上,这种花式将会流行。”

妻子告诉他,在游园会上,当地的社交界最有名的贵妇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都会穿这种花式的衣服,而且还不许萨耶把这个情报说出去。

萨耶对女人在服饰方面这种“不甘人后”的一窝蜂心理早就习以为常,那两位贵妇可以说是当地妇女时装的向导,女人们对她们心目中向往仰慕的女人,更会盲目地跟着学样。

“这个情报,是谁告诉你的?”萨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

妻子支吾了半天,吐露了真话:“卖布的告诉我的,不过,他叫我不要再告诉其他人。”

萨耶真想大笑一场,他明白这全是小布贩的伎俩竟然把他妻子也哄得牢牢的。只是怕妻子脸上不好看,他才没有把这些揭穿。

萨耶并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甚至他店中的这种布料都被一个布贩买走了,也没引起他的注意。直到游园的那天,全场妇女之中,只有那两名贵妇及少数几个女人穿那种花色的衣服,萨耶太太也是其中之一,真是喜形于色,出尽风头。游园结束时,很多妇女拿到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所穿的新衣料,本店有售。

萨耶暗自惊讶,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他已觉察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那个小布贩一手安排的,不禁佩服他的推销手段。

第二天,萨耶约上卢贝克找上那家店铺,只见人群拥挤,争先恐后地在抢购。等他们走近一看,才知道比想象中的更绝。店门前贴着的大纸上写道:衣料售完,明日有新货进来。那些拥挤抢购的人,惟恐明天买不到,在预先交钱。伙计并解释说,这种法国衣料原料不多,难以充分供应。萨耶知道这种布料进货不多,但并非因为缺少原料,而是因为销路不好,没有再继续进口。看到对女人心理如此巧妙的运用,直到最后一招以缺货来吊时髦女人的胃口,实在觉得这个布贩手法高人一筹,令人折服。

“虽然不知他长得什么样,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萨耶和卢贝克都这样认为。然而,当他俩与店主见面时,却不禁面面相觑,大出意外。原来他就是经常到他们店里贩布的路华德。他们彼此已认识好几年,从没有深谈过,对他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这次,他们把对方细细打量一番才发觉他的目光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飞扬神采,会有强大的吸引力。

寒喧之后,萨耶开门见山:“我们想请你参加我们的生意,坦白地说,想请你去当总经理。”

“请我?这是从何说起?”路华德要求给他三天时间考虑。

“可以是可以,但你要保证,不能再接受其他公司的邀请。”萨耶严肃地说。

路华德笑了:“这是当然。我想我还没有这么吃香,还有谁会要我?”

萨耶又一次表现出他的思想敏捷和处事周到。果然,第二天就有两家化妆品公司请路华德去主管推销方面的业务。如果不是有言在先,路华德完全可能被其他公司拉去。在这场人才争夺中,萨耶抢先了一步,否则,公司的历史也许就要重写了。

当上总经理的路华德为报知遇之恩,天天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做出了惊人的成就。萨耶·卢贝克公司声誉日盛,十年之中,营业额竟增加了六百多倍。现在,该公司拥有三十万员工,每年的售货额将近七十亿美元,对于零售行业,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

萨耶就是这样借着朋友之力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当年他不懂得发现和利用人才,没有与卢贝克和路华德合作,今天的他也许还做着小本生意养家糊口。

社会上能干的人都能够把事情圆满解决。其实,这种人本身并不一定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异能,也许是个极平凡的人,只不过是善于团结一批人为己所用罢了。刘邦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却能从一个边防检查站的站长混到开国皇帝,便是靠了他手下的一帮人,文有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武有韩信、樊哙、灌婴等将帅,这帮人施展他们的文韬武略,帮刘邦打下了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连他的死对头项羽,也帮了他不小的忙。倘若不是项羽在那里虎视眈眈地盯着他,这位热衷于声色犬马的亭长,怎么会攻下咸阳之后对阿房宫里的财帛美女纤尘不染?所以,从广义上讲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你都可以借用他们的才力成就自己的事业。

三、他赢:站在朋友的立场上看问题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是朋友的最高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这种境界,但知音难觅,可遇不可求。那么让你身边的朋友成为知音。如何实现这一升华,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把朋友作为一种感情投资,这种投资需要我们的投入、付出、责任,我们要精心的培养和呵护。而且这种投资,我们不要求回报,只有我们全心全意的为朋友着想,站在朋友的立场上看问题,让朋友赢得我们。

1.时刻考虑朋友的实际情况

作为朋友,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方,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个人的实际状况是不同的,例如每个人的人品、性格、职业、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等。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些因素,一味按自己的原则、标准来行动,只会增加朋友的负担令朋友为难。

在我们行动之前一定要体谅对方,考虑对方的情况,这样做对朋友来说是非常有利,也是非常感激的,与朋友相处时,要能为朋友着想,不要自己一味的付出而不顾朋友的感受和实际情况。朋友的实际情况如何,需要的是什么帮助,作为朋友,应该雪中送炭,这胜于锦上添花,朋友能付出什么,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自己为朋友付出的不能与此相差太远,要记住等价交换的原则。

等价交换,是朋友相处时的一个原则。我们都希望自己对朋友的付出,可以从朋友身上得到回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回报朋友对自己的付出,否则心理上会有不安的感觉,觉得自己欠了朋友的情。有时朋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不能再按我们的要求帮助我们,这时,不能强抱等价交换的原则,认为我已付出你就应回报。要考虑朋友的实际情况,在此情况下朋友能付出什么。只有这样,朋友才能长久,双方才能双赢。

2.关键时刻帮朋友一把

“独木难支大厦”。朋友在困难时是最需要你能帮助他一把的,无论多少,能否起到作用,但是你的心和“雪中送炭”的鼓励,却是助朋友成功的动力。

一个年轻人曾这样回忆:

“我不是一个爱写信的人,也不是一个喜欢收藏信的人,在我的家里只保留着几封朋友的回信和来信,其中有一封最珍贵的,是周老的回信。”

“当时,我工作不如意,原来的工作单位安安稳稳,收入不高也不是最低,吃不饱也饿不死,主要因为我上班时几乎无事可干,喝茶、聊天、看报纸。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请求调动,单位却认为我是个人才,死活不放,可又不安排适合我的工作。偏偏在这时候女儿病了,要住院动手术,那时候,我觉得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于是想起给朋友写信,诉说心中的郁闷。”

“我写了两封信,一封给T先生,我俩曾经交往颇为密切,可到今天,我也没收到他的回信或电话。另一封就是写给周老的,我和周老只是在开会时间见过几次面,交谈颇为投机,可此外没有别的联系,无论怎么说,我也只是一个晚辈,所以,把给周老的信发出去时我就没想会收到回信。可几天后,周老的回信到了,在信中,他客观而全面的替我分析了现在的情况,提出了很多建议让我参考,并说如果女儿治病缺钱一定告诉他。”

“周老的信给我很大的慰籍,就像一个在水面上漂了很久的人,突然感觉脚下就是陆地一样,心里踏实了很多。半年后,女儿的病已痊愈,我的工作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我打电话给周老,是周老的家人接的,老人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周老收到我的信时,已经确诊为癌症,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可在信中,他只字未提此事,想的是如何来帮助我,开导我。”

“周老的回信我一直珍藏着,时刻提醒我该如何对待朋友。对待朋友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和性格,周老的身上体现着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

朋友的帮助,可以是雪中送炭,也可以是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既有锦,即使不添花,也还是锦;漫天大雪,朋友冻得瑟瑟发抖,你送上一盆炭火,朋友的身心都被你温暖了。如果朋友就坐在炉旁,你的炭火就起不到这么大的作用。

就像一直处在黑暗中,亮起的第一盏灯是最亮的,是明与暗的分野,也是我们最难忘的,以后即使有千千万万的灯火,也改变不了这个印象。能在关键时刻帮一把的朋友,最重要、最值得交往。

3.内举不避亲,提携朋友担重任

有两种用人的标准,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任人唯亲是我们反对的,任人唯贤是我们提倡的。我们的老祖先教育我们,为官为人要公私分明,不能徇私舞弊。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于是就有人采用最保险的方式,与自己有超出一般关系的人一律不用。

在准备起用自己的朋友时,每个人心里都会想一想,如果朋友干好了当然万事大吉,如果他干不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不会因此而背走后门的黑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