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争斗场上,国家、政党、个人都在为本身的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而无息地抗争,为获得最终的政治追求即权力和利益,而把爱情、友谊、良心、人格乃至生命都作为手段来使用,牺牲本属于人类所属的优良品质,更有甚者,为政治利益而互相残杀,甚至发动战争,涂炭生灵。政客们很难超然于利益之外,为了实现本体的利益而进行联合,这种联合达到的效果就是双赢。牢牢掌握并灵活运用“双赢”这一政治原则,对正确处理国家、政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大有裨益。
一、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上的一切活动也都围绕着利益而运作,昨天是朋友,今天可能是敌人,而昨天是敌人,今天也可能是朋友。在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而只有永恒的利益。无论是政党还是政治家,只有紧紧抓住国家利益,才会拥有无数的拥护者,才会前途光明。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观,政治应该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一定义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这个层次上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现象必然由当时存在的关系所引起”,因此,科学地研究和考察社会现象的本质全在于对社会关系的把握。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因此,政治的本质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在这其中,它首先包含人们的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它首先体现为阶级利益关系。其次,它包含人们的政治权力关系,从表现上看,这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实质上,政治权力关系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力量对比和相互作用关系。再次,它包含着人们的政治权利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着人们的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分配关系。
1.权力和利益:政治的最终追求
权力是支配控制或影响他人的能力,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以及强制性的力量。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而政治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利益和权力的追求及权力的运用。中国历史上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的主要内容应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16世纪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是获取并保持权力和追求利益的工具。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指出:政治主要指的是权力的形成和分配,以及利益的获取。
在剥削阶级社会,一些政治家或在权力阶梯上攀爬的人,获取更大权力就是他们的直接目的。目的高于一切,就是获得权力高于一切。在剥削阶级社会,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大权力,时常把自己拥有的一切,包括爱情、友谊、自由、良心、人格乃至生命等,统统作为手段来使用。当然,有些人情愿这样做,有些人是不得已而为之。普通人往往从道义上遣责政治家和“准政治家”不讲爱情、不讲亲情、不讲友情、不讲良心、不讲人格等等。这种遣责是合乎常理的,但却是很肤浅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政治家是权力的化身,没有权力就没有政治家的一切。当然,无产阶级政治家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领导者例外。他们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的,获得领导权力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这一点必须阐明。
在私有制社会,凡是在权力阶梯上攀爬得最快、最高的人,大都是“目的高于一切,其余都是手段”这一信条的信奉者和坚定实行者。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袁世凯、蒋介石,概莫能外。当然,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遵奉传统道德,真正奉行“目的高于一切,其余都是手段”的人,并不多。
我们很容易理解到,他们对权力的追求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权力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权力和利益是政治的最终追求。
既然,政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益,由于在追求权力和利益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存在的竞争者会因时、因地,和不同条件而不断变化,所以在追求权力和利益时,不存在永恒的敌人,在政治追求中,或通过联合、或通过斗争、也或通过联合斗争、但最终目的和归宿相同—获取最大利益。所以说,政治活动“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2.政治斗争是把双仞剑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血腥斗争的历史。它们在相互对立的不同政权之间、不同民族的统治集团之间,中央权和地方势力之间、君臣之间、帝党和后党之间、内臣和外臣之间、不同地域或不同派导的官僚集团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不知演出过多少骨肉相残的悲剧,勾心斗角的闹剧和尔虞我诈的丑剧。如唐朝李世民为争夺皇位与兄弟手足相残;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相互残杀,最终导致鼎盛一时的太平天国因内部争斗而元气大伤,而被清政府镇压;所以说,斗争是把双仞剑,玩弄它,不仅刺伤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诚然,斗争是取得权力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暴力是夺取权力的途径,但不一定是最佳途径。获取权力和利益,和平或友善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3.化敌为友是良策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把对方置于死地,是一种选择,但如果不与对方争斗,而是变敌人为朋友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那么这种选择无疑是最佳选择。这种政治上的高超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常闪现。如王旦化敌为友的故事:
寇准与王旦同朝为官,寇准老是攻击王旦,说他的短处,王旦却专门赞扬冠准。宋真宗对王旦说:“你尽管说寇准好,他却说你的坏话。”
王旦说:“道理应当如此,我做宰相时间长了,布政治事过错一定不少。寇准对陛下没有隐瞒什么,益加可见的忠直,这正是臣敬重他的原因。”
宋真宗却认为王旦贤能。
在官场上宽宏大度,往往可以化敌为友,加强同僚之间的关系。
王旦虽不是名相,其政绩也不错,当寇准对王旦苛刻时,他不生气,不报复,终于感动了寇准。
中书省有文件送枢密院,不合诏书格式,当时寇准在枢密院,把这件事报告了真宗,王旦受到责备,中书省的官吏也受到处分。没出一月,枢密院有文件送中书省,也违反了诏书格式,中书省的官使很高兴地呈送王旦,王旦却叫送还枢密院。
寇准十分惭愧,拜见王旦说:“您真是有天大的度量啊。”
化敌为友,最重要的策略是攻其心,当自己的对手或敌人从内心里臣服时,就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再如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叛南夷的故事:
刘备死后,“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建宁豪强雍、爿羊爿可太守朱褒、越隽郡太守高定等先后起兵造反,企图割地自立,还煽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机反叛。一时间,蜀汉后方狼烟滚滚。诸葛亮因蜀汉新遭大丧和夷陵之败,国力大伤,暂时对南中叛乱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致力于“务农殖谷”,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来平定南中之乱。在诸葛亮用反间计杀死雍、朱褒,收服高定之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开始征讨孟获。孟获收集雍等人的余部,继续对抗蜀军。孟获作为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个有影响和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设法使他从心里臣服于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民族中造成影响,以便稳定南中局势。
孟获在诸葛亮智破雍之后,聚集三洞元帅商议对策。使三位元帅各领士兵五万人,分左、中、右三种而进。诸葛亮召来赵云、魏延近前,却不吩咐;又唤王平、马忠至前,对他二人说:“今蛮兵三路而来,吾欲令子龙、文长去,此二人不识地理,未敢用之。你二人可分往左路、右路迎敌,使子龙、文长随后接应。今日整顿军马,来日天明出发。”二人领命去后,又唤张嶷、张翼吩咐说:“你二人同领一军,往中路迎敌。明日与王平、马忠约会而进。吾欲令子龙、文长去取,奈二人不识地理,故未敢用之。”二人亦领命而去。赵云、魏延见诸葛亮不用,各有不平之色。诸葛亮对他们说:“吾非不用你二人,但恐汝涉险入深,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二人怏怏而退。私下商议,都觉得身为先锋,因不识地理而不被用。实在令人羞愧,于是生擒几个蛮兵,让其带路,杀入敌军营寨,在王平、马忠接应下,大败蛮兵,斩杀了敌军中路元帅。左右两路敌军无帅从山路而逃,被嶷、张翼以伏兵擒之。诸葛亮成功地使用了激将法。诸葛亮完全掌握赵、魏两位老将军的心理,刺激他们的好胜心,并且指出了他们不识地理的弱点,提醒他们不要涉险入深,为敌所算。
诸葛亮令人解去两位洞主元帅的捆绑,用洒食衣服赐之,让两人各自归洞。孟获闻知败绩,大怒,遂率兵进发。诸葛亮使王平诈败,引诱孟获进入埋伏圈。孟获见蜀军旌旗交错,队伍杂乱,遂生轻敌之意,驱兵追赶王平。正追杀之间,张嶷、张翼两路兵突然杀出,截断归路。王平领兵杀回,赵云、魏延从两侧夹击,孟获抵敌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诸葛亮将被俘蛮兵尽去其缚,抚谕道:“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获所拘,今受惊吓。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败阵,定在牵肠挂肚,眼中流泪。吾今尽放汝等回去,以安各人父母、兄弟、妻子之心。蛮兵深感其恩,泣拜而去。
诸葛亮对孟获不杀不辱,反而加以款待,让他观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孟获并未服气,声称自己是因为不知虚实而中了埋伏,“今蒙赐观营阵,若是如此,即定易胜耳”。诸葛亮一笑,竟然就放他回去。孟获又领兵来战,又被生擒。如此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诸葛亮恩威并施,折服了孟获,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心。
取得平叛南夷的胜利后,诸葛亮采用“以夷制夷”的政策,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百姓,不再派甾官吏治理。有人不赞同,诸葛亮便道:“留人有三不宜。其一若留下汉族官吏,则需留兵,而所需军粮难以解决;其二战争刚刚结束,双方各有死伤,留汉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其三南中常有废杀之举,自嫌衅重,如留汉人,不敢相信。因此用夷人自治,使夷汉各族相安无事。”诸葛亮还选拔少数民族中威望甚高的首领到蜀汉朝廷中任职,增强了民族团结。
为了巩固南中的安定,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措施,扩大和健全了郡县制,推行部曲制度,重视南中盐铁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广汉族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织锦技艺。动员大量人力修复久已不通的道路和沿途的驿亭,方便商人、旅客来往。这些措施和政策既巩固了蜀汉政权,又促进了南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诸葛亮从调兵谴将到最后多民族合谐,处处闪耀着双赢的光芒。
4.双赢:至上的政治准则
政治的本质是获得权力和利益,而政治斗争或政治联合是获得政治权力和利益的手段,通过一定的策略,无论是斗争还是联合,都能达到同样的政治目的,但是,政治斗争通常是双方实力的直接较量,甚至是血腥的、残酷的和你死我活的争斗。斗争的结局是双方都受到一定的伤害,只不过是强的一方伤害较小而弱的一方伤害更深;这从某种程度上讲,政治斗争的结果是双输;而政治联合则不同,政治联合是几股不同的政治力量为了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而相互结合起来,组合成强大的政治力量,来达到单个政治力量所不能达到的政治目的。这种联合,不仅保存了自己的实力,而且使联合后的力量更强大,对联合的各方完成各自的政治目的都有利,所以,政治联合是一种双赢的政治策略。具体来讲,选择双赢的政治策略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首先,可以保存联合者的实力。因为政治斗争是消耗实力的斗争,而政治联合是以一种团结协作的方式,它不需要斗争,因而使联合者的实力得以保存。
其次,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充分发展和壮大自己,为谋取更大利益打好坚实的基础。
另外,选择双赢的政治策略比通过其他方式能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
所以,双赢是至上的政治准则。一个政治家或政治活动者,应从一追求政治权力或利益,就选择政治斗争策略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充分研究和运用政治联合这种双赢的政治策略,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5.联袂出击——组合双赢联盟
西安事变以后,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并没有把自己的政敌蒋介石置于死地,而劝其与共产党联合抗日,并作出英明的决策,释放蒋介石,最终使其感化,在民族危亡的危机关头,决心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信条而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之路,从而使国内空前团结,全国上下军民一心,抗日激情高涨,经过数多年的同舟共济和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从而挽救了整个中华民族。同时经过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使国民党声望有了极大提高,而共产党在抗日中也不断成长壮大。因而双方通过联合都获得了巨大利益。
二、竞选联盟,无往不胜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无论竞选活动怎样扑朔迷离,惊心动魄,或者造谣诽谤,相互倾轧,但归根结底终究是政治实力的较量,所以,为了竞选胜利,聪明的政治家常常走联合之道,结成强大的联盟。历史往往证明,竞选联盟,无往不胜。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竞选活动举足轻重,它是各政治势力的总决战。在硝烟迷漫的战场上,他们穷极所能,时而深藏不露;时而急流涌动;时而游说民众,笼络人心;时而挑拨离间,造谣诽谤;时而落井下石,相互斜轧;时而又勾结拉笼,相互吹捧。让人感到扑朔迷离,惊心动魄;而结局也常常与欲想的大相径庭,真让人捉摸不定。但归根结底,竞选终究是政治实力的较量,谁实力强大,谁就会最终执胜利之牛耳。所以,聪明的政治家常走联合之道,结成强大的竞选联盟。历史往往证明,竞选联盟,无往不胜!
1.“树大好乘凉”——尼克松找准好搭挡
俗言:树大好乘凉。政治荫庇是置身美国两党政治中人无法超越的怪圈。尼克松当选参议员似乎是在共和党内高升一级,然而他的西部出身使他难以在华盛顿找到根基,若想跻身党的核心圈子,追求更高的竞选目标诸如州长、总统职位,惟有攀依某棵政治大树。他寻寻觅觅,终于看中了德高望重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
1952年总统大选为尼克松接近艾森豪威尔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