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邯郸(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18005200000040

第40章 今日邯郸(3)

成语典故之乡

邯郸是战国时赵都和汉代“五都”之一。同赵国与邯郸历史相联系的成语典故1500多条,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如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邯郸学步、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奇货可居、鲁酒薄而邯郸围、黄粱美梦等,为历代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

平调

地方剧种。明末兴起于武安一带。当地艺人吸收豫北怀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和方音演变而成,亦称武安平调。其行当较全,音乐唱腔系板腔体,结构完整,旋律深沉浑厚,唱腔有近20个板头,伴奏曲牌100多个。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代表剧目有《两狼山》、《盘坡》等。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地区,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

落子

地方小戏。在冀南民歌舞的基础上,增加了故事情节,移植了外地剧种表演形式。大约形成于明嘉靖年间。唱腔优美流畅,长于叙事抒情。板式有10余个,曲牌20多个。表演具有载歌载舞、轻松活泼、矫健明快的风格。唱词朴实通俗,地方气息颇浓。传统剧目有《端花》等,深受地方群众欢迎。

古赛戏

古老剧种。自元代以来在邯郸县东填池一带流传,至今仍是一项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赛戏在艺术上与其他剧种差异明显,道白称为“评”,且又分为“韵白”和“念白”,配以浓重的乡音。唱是富于朗咏色彩的吟唱。唱腔基本上是曲牌体,有“小唱”和“截子鼓”两种。“小唱”近似板腔体的上句,念中有腔,唱中似吟,流露出吟古诗的韵律。“截子鼓”似京戏中的上场引子,字数不等,腔味散平,唱中有念,念中有唱,唱亦似吟,念亦似唱。过去该戏于每年10月开始排练,次年2月15~20日登台演出,每6年大演一次。现年年正月初五演出。“古赛戏”完整地保留至今,成为研究我国戏曲历史演变的“活化石”。

丛中花会

始于明太祖年间,流行于邯郸县丛中一带,由一个山西沁县人发起,将其故乡的民间大抬阁、小抬阁等形式引入当地,并吸收武安平调中的艺术内容,经历代民间艺人的丰富、充实、提高,使这一民间艺术日臻完善并极具地方特色。花会的表演形式有20种之多,分24个班,计有大抬阁、小抬阁、顶阁、抬花杠5班,少林武术4班,大高跷、小高跷、竹马、旱船、扁担官、串心官、柴王车、二鬼板、霸王鞭9班,小杂耍十八弦、仙鹤斗寿、孙二娘开店、潘金莲雇驴、独腿跷、盲人卖膏药6班。每6年一小闹,12年一大闹,在农历正月的3天演出中,城乡夹道聚观,场面热闹非凡。

隐豹拧台

邯郸县隐豹村的彩布拧台,始于明代,是一种极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拧台是在木搭戏台骨架的基础上,采用各色花布拧扎成一个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仿古戏楼。从台脊、瓦楞、飞禽、走兽,到圆柱、方棂、斗拱、匾额,无不用布拧扎而成。不论翎毛花卉,还是人物、花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经历代艺人的发挥与创造,拧台艺术得到了发展与提高,达到了辉煌的艺术境界,闻名方圆数百里。

冀南扇鼓舞

俗称打扇鼓,是一种民间庙会敬神舞蹈。其鼓形似团扇,故名扇鼓。打扇鼓时,打鼓人左手拿鼓,右手拿一根类似马鞭式的藤棍或竹棍,走圆场时,鼓手随着舞步节奏,边走边晃动扇鼓,鼓环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与击鼓声相合拍,构成一种独特的鼓乐节奏。打扇鼓自娱性很强,一般8~10人,也可以10~20人不等。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壮观。每遇庙会,便开场表演,在冀南地区影响颇大。

武安傩戏

俗称“捉黄鬼”。相传这一民间活动始于明代,是武安西南山区一带在元宵节期间开展的一种大型民间艺术活动。“黄鬼”是指在人间行凶行恶,不忠不孝,甚至害死父母的孽狂。其表演角色百余个,分天上、人间、地狱三个方面。天神有玉皇大帝、四尉、城隍、土地、五道等。地狱有阎王、判官、大鬼、二鬼、三鬼、黄鬼、探马等。“黄鬼”一般扮演为叫花子,身穿裤衩,头发和全身涂成黄色,四肢有插入肉中的刀,鲜血淋淋,哆哆嗦嗦,成为整场戏捉拿和行刑的对象。“捉黄鬼”表演自晨2时开始,先由大鬼、小鬼和探马巡逻开始。天亮后由玉皇大帝出场,布署各种任务。演至中午,阎王出场,布置审判堂,由大鬼、二鬼、三鬼将黄鬼捉拿刑场,处以抽肠剥皮之刑。整个表演一直进行到晚上。参加表演的各种人物达450人之多,还需马、骡近50匹,整个场面十分壮观。

杨氏太极拳

清咸丰年间,永年老城人杨露禅前后三次到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圣地学习陈氏太极拳。经过10余年勤学苦练,成为太极拳中的佼佼者。后在永年一带开始练拳,进一步发挥创造了杨氏太极拳。他40岁到北京地区教拳,誉为“杨无敌”,经清朝大臣翁同?推荐任旗营武术教练。杨氏太极拳发展到今天,经过了祖孙四代人的丰富与发展。因冀南演练杨氏太极拳成风,故永年为杨氏太极拳故乡。

丛台酒

邯郸酿酒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曾有“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丛台酒以华北特产的优质高粱为原料,稻壳为辅料,配以小麦制曲,承袭了经过改造的老五甑传统工艺,老窖固体陈酿,回酒发酵,分层蒸烧,量质摘酒。其酒性温和,饮之有解除疲劳、爽神益壮之功效。丛台酒是国家银奖产品,荣获河北第一名酒之称。

赵绣

赵绣工艺始于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传说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后,邯郸人大悦,家家买丝为魏公子绣像。现邯郸市工艺美术绣品厂挖掘传统工艺,绣品取材邯郸名胜古迹、成语典故和民间传说,构思奇特,制作精巧。产品达100余种,畅销国内外。

华佗药枕

依据汉代名医华佗“闻香治病”的原理而生产的新型医药保健工艺产品。其枕芯中装入多种中草药,其药香气味通过嗅觉或皮肤,刺激人体经络、肌肉、血脉等,起到治病健身作用。主要产品有降压枕、明目枕、保健枕、安眠宁神枕、防治感冒枕等。曾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中国工艺百花奖,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毛烧鸡

1809年前后由大名城内一家烧鸡铺创制。该店主一次去朋友家做客,临走时把佐料和鸡炖到锅里,次日清晨归来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刚出锅的烧鸡用手轻轻一抖,鸡肉自然脱落,吃起来肉烂味鲜,咸香清纯,回味悠长。随之生意兴隆。因店主人诨号“二毛”,故俗称“二毛烧鸡”。传到第二代经营人王国珍时,因嫌“二毛”名号不雅,便取其名中的“珍”字为首,正式立号为“珍积成烧鸡”,沿袭至今。但民间仍有“二毛烧鸡”的习惯叫法。

五百居香肠

1821年,山东人王湘云自济南来到大名府开设制作香肠及熟肉食品店,因大名距济南约500里,故取名“五百居”。其制作的香肠味道鲜美,行销方圆数百里,故“五百居”成为名贵食品。“五百居香肠”的特点是选料精良,色泽纯正,条杆匀称,香味浓郁,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经久耐放。现成为邯郸“八大风味美食”之一。

郭八火烧

有1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郭致忠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顺天府学艺回到大名,经营火烧(烧饼)铺,堂号为“天兴火烧铺”。因其小名叫“郭八”,故当地人称为“郭八火烧”。郭八火烧以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层多且薄,金黄油亮,皮酥里筋,焦香可口而闻名远近。1966年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时,也品尝了“郭八火烧”,并接见第四代传人郭端。现在,“郭八火烧”与“二毛烧鸡”、“五百居香肠”并称大名风味食品“二五八”。

磁州窑瓷器

磁州窑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得名于唐代所设置的磁州。北朝时期便出现了贾壁青瓷,宋代磁州窑发展成为我国民窑最杰出的代表。金元以后,其中心窑址由磁县观台一带移向峰峰矿区彭城镇,至今没有断烧。历史上的磁州窑主要以白地黑花、刻花、铁绣花的装饰艺术为特点,开启了瓷器绘画艺术之先河,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域形成庞大的“磁州窑系”,对我国的陶瓷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后便出现“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现代“磁州窑”仍然是我国的八大瓷产区之一。邯郸现代陶瓷产品以生产陶瓷壁画、象牙瓷、白玫瓷、青玉瓷、青花瓷、骨灰瓷、炻器瓷、艺术瓷而著称,名牌数十种,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古城风韵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涉县城西北4.4公里的赤岸村,这里地处清漳河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开辟、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其司令部便设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现在,司令部大院北屋、东屋和南屋均陈列着反映当时军民光荣斗争史的革命文物和有关资料。院内还种有首长亲手栽植的丁香、紫荆树各一棵。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达六年之久,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专程回到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参观,并挥笔书写了“勿忘一二九师,激发爱国精神”,赠给涉县人民。如今,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1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响堂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近旁有殿宇、靠山楼阁、古塔等附属建筑。这里现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自下而上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其中华严洞规模最大,高4.9米,宽和深各6.3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故称华严洞。窟内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弥陀佛净土图故事的大型浮雕,南面中心柱上部有释加说法图和佛本生故事浮雕。位于上层的千佛洞,小巧玲珑,保存较好。窟顶外壁上方雕覆钵塔,塔端雕卷云状山花蕉叶,中雕展翅欲飞的金翅乌,钵顶雕宝珠,两侧各雕八角形宝珠顶柱。窟内三面宝坛上各龛均雕一佛两弟子两菩萨,正面龛本尊为释迹佛。洞壁广造千佛,有大小造像1028尊,故名千佛洞。窟顶微隆,中央雕莲花,周雕8身飞天,两两相对,形成各组对称的轻歌曼舞的神仙极乐世界。此窟结构严谨,雕艺精致,尤其是外壁的大型雕刻,窟顶的飞天雕刻,都是绝无伦比的艺术珍品。北响堂石窟位于和村村东的鼓山天宫峰西坡,共有洞窟9座,从左到右为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迎洞、嘉靖洞、无名洞、大佛洞和两个无名洞。其中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窟内进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两处响堂石窟均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国都邺(今临漳境内),一是别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地扼太行山东西交通要隘的鼓山,是两都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美丽,石质优良,将佛教奉为国教的北齐皇帝高洋便选择此处凿窟建寺,营造官苑,作为他来往于两都之间的避暑、游玩和礼佛之地。此后隋、唐、宋、明各代均在此增凿。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青塔度假村

青塔度假村坐落在涉县青塔水库北面百米处的山腰下,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座北朝南的小村落。村内60余间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冬暖夏凉,房内配有太阳能淋浴、卫星电视等设施,舒适方便;院内桐树繁茂,花香袭人;院外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每逢酷暑,凉爽宜人,是游览观光、消夏避暑的好地方,被誉为“市”外桃源。

度假村西部黑洋山腰有一游览地--黑龙洞及黑龙庙遗迹,山角下一池清澈的泉水,常年涓涓流淌。泉水经化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口感凉甜,沁人心脾。

东武仕风景区

东武仕水库风景区,位于邯郸市西南30公里的磁县境内。水库最大水面达两万余亩,最大储水量可达1.52亿立方米。该水库东一华里处有村庄,叫东武仕村,以明朝皇帝卫士兵武举命名,水库因此而名。

每到夏季,这里碧波万顷游人若蚁,众多的游人前来划船戏水。水库西部有一个狭长的丰岛,被称作太阳岛,太阳岛以东是广阔的浅水区,湖水清澈,碧波涟涟,是游泳戏水的好去处,太阳岛以西,水面呈深绿色,一望无涯,游艇可以任意驰骋水库岸边绿草茸茸,垂柳、白杨郁郁葱葱,加上五光十色的簇簇阳伞点缀其间,犹如繁花竟放。

水库岸边辟有餐厅,冷饮厅,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并为游客没有快艇、脚踏船、机帆船、划船及游泳心备的橡皮船,救圈生等,保君万无一失。

到东武仕水库旅游观光,可在邯郸市内乘到磁县的长途汽车在曲沟村站下车。

黄梁梦吕仙祠

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城北10公里处,始建于宋代,明清曾进行重修和扩建。占地约20亩,是一组规模宏伟、保存较好的明清时代建筑群,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名扬海内外的古迹胜地。

吕仙祠坐北朝南,门前有高大的“二龙戏珠”琉璃照壁,“邯郸古观”四个大字镶于门额之上。进门为前院,院南照壁嵌有“蓬莱仙境”四个草书石刻,笔势飞舞,苍劲有力,相传为吕洞宾手书。与石刻相对的是通向建筑群中轴线的丹门,门上悬有明嘉靖皇帝题写的“风雷隆一仙宫”匾额。

过丹门为中院,院内建有莲池,池中建桥,中央有八角攒角的八卦亭,恬静典雅。周围红墙环绕,池中荷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池北有三门,中门便是午门,上书“神仙洞府”,东西两侧为月亮门。

进午门往北,正面为硬山式的钟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有月台,内塑钟离和两童子像,东西有钟楼、鼓楼,间有古松翠柏点缀,确有古观幽雅之遗风。过钟离殿往北又是一院,正面一殿最为雄伟,即黄粱梦吕仙祠主殿——吕祖殿,歇山式琉璃顶,面阔进深各三间,前后各出单步廊,五彩馏金斗拱,飞檐翼角昂首望天。殿内塑吕洞宾和童子像,两壁嵌题咏刻石5块。殿前有拜殿和月台,两侧为东王母殿和西王公殿各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