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行动家,不做空想家
仅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瘟疫。——布莱克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空想家,似乎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
著名作家海明威小的时候很爱空想,于是父亲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向一位思想家请教:“你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思想家告诉他:“多思多想!”
这人听了思想家的话,仿佛很有收获。回家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地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后,这人的妻子跑来找思想家:“求您去看看我丈夫吧,他从您这儿回去后,就像中了魔一样。”思想家跟着到那人家中一看,只见那人已变得形销骨立。他挣扎着爬起来问思想家:“我每天除了吃饭,一直在思考,你看我离伟大的思想家还有多远?”
思想家问:“你整天只想不做,那你思考了些什么呢?”
那人道:“想的东西太多,头脑都快装不下了。”
“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了头发,收获的全是垃圾。”
“垃圾?”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思想家答道。
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而从来不缺少空想家。那些爱空想的人,总是有满腹经纶,他们是思想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这样的人,只会为我们的世界平添混乱,自己一无所获,而不会创造任何的价值。
在父亲的教导下,海明威后来终其一生也总是喜欢实干而不是空谈,并且在其不朽的作品中,塑造了无数推崇实干而不尚空谈的“硬汉”形象。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海明威有着自己的行动哲学。“没有行动,我有时感觉十分痛苦,简直痛不欲生。”海明威说。正因为如此,读他的作品,人们发现其中的主人公们从来不说“我痛苦”、“我失望”之类的话,而只是说“喝酒去”、“钓鱼吧”。
海明威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后世的名著,就在于他一生行万里路,足迹踏遍了亚、非、欧、美各洲。他的文章的大部分背景都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在他实实在在的行动下,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思想是好东西,但要紧的是付诸行动。任何事情本来就是要在行动中实现的。
从空想家转变为行动者的第一步至关重要:“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乍一看,这一建议似乎不合逻辑,不仅有点儿冒傻气,还带着点儿自虐的意味。然而,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智慧。
凡事行动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动应该从第一秒开始,而不是第二秒。
只要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你就马上行动起来,一直行动下去,对每一件事都要告诉自己立刻去做,你会发现,你整天都充满着行动力的感觉,这样持续下去,你可能就养成了马上行动的好习惯了。
所以,现在看到这里,请你不要再想了,再想也没有用,去做它吧!!任何事情想到就去做!放下书本,现在就做!去行动!
成功金言:
做行动家,不做空想家,为了养成你马上行动的好习惯,请你大声地告诉自己:“凡事我要马上行动,马上行动!”连续讲10次,立即行动!只有不断地行动,才能帮你成功。
行动愈快愈好
只有勇敢付诸于行动而不是瞻前顾后,才能掌握这个世界。手比眼睛更加重要……手是思想的利剑。——布洛夫斯基
吉恩快40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他有几次差点就要结婚了,有一次只差一天就结婚了。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吉恩都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那就是说,在犯下恐怖的错误之前还来得及补救)。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讨论婚姻大事时,未来的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
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4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象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上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一共要生几个孩子、在什么时候生。
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结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牒,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当吉恩先生向人讲述这段奇遇时,还委屈地说:“你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其事啊!”
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分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高了。吉恩先生处理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工作、积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相像。
成功的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以前,先把它统统消除,而是一旦发生问题时,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完美要求必须折衷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成功金言:
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首先迈出第一步
如果要将事情做好,就得亲自动手,马上动手。——美国诗人朗费罗
一位爱好写作的青年向鲁迅请教“成功秘诀”。鲁迅拉着他的手一块来到海滨,要他下水游泳。这位青年怔了一下,急忙掏出一本《怎样学游泳》的书,坐在礁石上看了起来,只有两只脚丫伸进水面搅来晃去。鲁迅问:“这本书你以前看过没有?”
青年答道:“看过五六遍了,但总觉得没有全部背熟……”
鲁迅说:“我来帮帮你!”说着,便把这位青年推进水里。
这位年轻人终于在水中学会了游泳。
一个人要想做成某一件事,必须积极地行动起来,投身到你要从事的事情当中去。一开始,你的经验未臻成熟,可能处处不顺手,久之你却胜任有余。
成功的方法,归根结底,是先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往下走。
一位美国老太太从纽约步行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抵达后,记者问她,您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她回答得非常轻松;“我迈出了第一步,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这样。当我走了第一步,接着便有了第二步,然后再一步,一步一步的,我就到了这里。”
要成功,你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迈出第一步很能很重要,这表明你已经开始行动了。一旦行动起来,如果你决心成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就会进入状态,你就会背水一战,你就会积累冲劲。冲劲将有助于你走向成功,因为行动起来的冲劲能够比较容易地克服一些障碍。一匹狂奔的战马,再大的障碍也很难阻止它前行。
圣经上说:“如果没有行动就等于死亡。”行动起来总会带来价值,没有行动就没有价值。只要你强迫自己迈出第一步,继续前进就不那么困难了,只要你立刻行动起来,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容易。
很多东西原本就是要在行动中去学习,去见识,去经历,不是事前可以准备的。你想事事准备好后再行动,也许永远也动不起来。因此,一旦你立定目标,就要当机立断,大胆地去行动。
成功金言:
智者虽有千虑,如果不立即行动,也将一事无成。愚者虽少智慧,只要在行动中磨练自己,也将心想事成。在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提醒自己:立刻行动,首先迈出第一步,切勿坐失良机!
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杀手
成功的秘诀,是要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非但没有阻力,并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劳伦斯
有的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的人却深陷于“挣扎”的泥潭,自己被主动性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被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小时候生长在偏远的乡村丛林边,他居住在一所地处旷野的简陋的小木屋,无窗无门,远离学校、教堂、铁路,那里没有报纸、图书,甚至连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都很匮乏,更谈不上生活中的种种享受了。每天他必须步行几个小时到“邻近”的另一处简陋的学校里去念书;他必须在荒野中跋涉几十里才能借到一些他想看的书。然后,不顾一天的艰苦劳累,借着木柴的火光阅读。然而,林肯从不消极地等待机会,就是在这种严酷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很多时候,消极等待,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清晨,闹钟把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的挣扎之中,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
拖延是一种习惯。我曾经把一天的时间记录了一下,惊讶地发现,“拖延”耗掉了我们一天四分之一的时间,甚至更多。
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在事情的开始,总是积极的想法先有,然后当头脑中一出现“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能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就马上行动,那么惰性就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了。
爱默生教授说:“紧驱他的四轮车到星球上去的人,倒比在泥泞的道上追踪蜗牛行迹的人,更容易达到他的目标地。”
人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情,就应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不应该随意改变目标。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我们一直在等待机遇。但是,机遇不能消极等待,更不能拖延。如果你寄希望于等待,寄希望于运气,那么,你最初的热情和你已经花费的精力都将在消极等待中消磨殆尽。如果因为拖延,你将会失去眼前的机遇,最终则导致失败。
全身心投入到你的事业中去。假如它值得你去做。它也就值得你去研究。假如你不清楚某些具体情况,就多加观察,收集更多的资料,这也可以当作一种准备工作。它会给你一股力量去开始工作。你对自己的工作知道得越多,就有兴趣。
成功金言: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最好的办法是逼迫法,也就是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让自己动手,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战的架式。
好心情带来高效率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很多人认为:一件事,既然开始做了,就要“贯彻始终”,否则就不够善始善终。其实,善始善终固然是对的,但要依情况而定。如果你一直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自然不会中途而废,不过如果你一开始做时就觉得心烦气躁,那你就应该考虑换另一件“重要且该做”的事做,通过调节心情来调整进度。
有一个女孩,看书的时候从来不固定在同一个地方,有时在书房,有时阳光比较好就在日光浴室或是在后院的凉棚架下、附近的公园里,甚至乘车到海边咖啡馆去读书。但她绝不在学校餐厅或图书馆读书,因为她不喜欢那种气氛。她这样说:“餐厅里人多又吵,还会经常碰到朋友。图书馆给我的感觉是睡觉的地方,太安静了,我一进去就开始神志不清,怎么能专心读书?”
由此可见,好心情可以带来高效率。那么就去尝试找寻自己的好心情。
试着把你所要做的事列在一张表上,当你一件事做不下去时,可以从表上找出下一件要做的事,先去做它,完成之后再回头做原先的事情。如果你觉得没有一件事可以静下心去做的话,你大概需要放个假调整一下了。
假如你觉得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且情绪不佳,不妨就把四周的环境重新布置一下,增加一点新鲜感,就会有搬新家的心情。也可以把平日一成不变的时间表机动一下。比如,把午餐时间推迟一小时,这样就可以不必和大家挤破头地抢饭吃,还可以趁中午时间在教室里晒晒太阳,等等。
如果一件事已不能引起你的兴趣,但你又必须在限期内完成它,这时候,你必须先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想想完成后的好处,你所要达到的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并想象目标达成时的喜悦,然后你再重新正视问题,用平和的心情做完它。慢慢地你会发现,其实情绪不是那么难控制的。
很多人忙忙碌碌地学习,却从来都不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他们总认为是为了父母或其他原因才不得不捧着书本学习。更有人甚至把学习当苦差,他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得到的是什么。
要保持高效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怎样寻找乐趣。首先,要思考:自己人生的大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自己想从中获得的又是什么。寻找梦想的意义,也就是寻找一种生活的信念,升级到信念的高度就会给自己一种崇敬的心情。
再好听的歌,唱上一百遍也会有点烦;更何况是每天都要坚持同样的电影票,那么就尝试着提高自己的士气。试着看看能否找到一些能引起自己(或别人)发笑的事物。凡事不要太严肃,要尽力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有时讲讲笑话也是很不错的办法,但不能太贪玩,凡事要适可而止。
当你带着愉快的心情做做一件事时,你做起事来就会很快。记住:有了好心情,效率也就上去了。
成功金言:
有些事你若是认为不该去做,无论别人怎么样威逼利诱,甚至用刀子架在你脖子上,你也绝不会去做;若是你认为应该去做的事,让你快乐的事,就真要你抛头颅,洒热血,你也非去做不可。
充实时间的容量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时间有独特之处,它“有时过得慢一些,有时过得快一些,有时它停了下来,呆住不动了。有的时候,特别敏锐地感到时间的步伐,这时,时间飞驰而去,快得只来得及让人惊呼一声,连回顾一下都来不及。而有时,时间却踯躅不前,慢得像粘住了一样,简直叫人难受。它突然拉长了,几分钟的时间拉成一条望不到头的线。”
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正是利用时间的这种特性,不断充实时间的容量,就像盖楼房一样,本来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地基,盖起楼房却可以拥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平方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