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乔伊七年级那年,他决定参加环城赛跑小组。每天他都跟着那支队伍一起训练。他看起来比队里其他成员练得更努力,跑得也更多。可是他或许已经感觉到了,有些看起来很自然地就被其他人拥有的能力,他却很难拥有。
没有人告诉他,即使他能够跑步,他很可能永远都只能在队伍的最后;也没有人告诉他,他本来就不应该去试图参加这样一个队伍。这个队伍的成员都是学校里跑前7名的选手,即使是整个队伍都去跑了,也只是那7个人才可能有潜力为学校争得分数。
然而,乔伊并不知道他不能做这些事情。为此,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坚持一天跑四五千米,每天都是,就连他发着高烧也从未间断过。两个星期以后,这个赛季倒数第二场比赛的前一天,宣布了正式参加比赛的成员名单,乔伊列在了名单上的第6位。乔伊成功地加入了这支队伍。他那时候上七年级,队伍里其他6个全部都上八年级。
正因为乔伊的父母从来没有把他当过残疾人对待,告诉他你做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所以乔伊才会如此充满信心,做着他自己想做的事。
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如此,大多数事并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很多人都喜欢看NBA的夏洛特黄蜂队打球,尤其是博格斯上场打球。
博格斯身高只有1.6米,在普通人里也算矮子,更不用说即使身高两米都嫌矮的NBA了。据说博格斯不仅是现在NBA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有史以来破记录的矮子。但这个矮子可非同一般,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高个队员面前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
每次看博格斯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人们都不得不赞叹不已。
他不仅使天下所有身材矮小而酷爱篮球者的心灵得到安慰,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在的意志。
博格斯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当然不是,是信念和毅力铸就了他的成功。
博格斯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斗牛”。当时,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去打NBA。每次博格斯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所有听到他这番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身高1.6米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打NBA的。
博格斯的志向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嘲笑而阻断,他用比一般高个子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了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佳的投球后卫。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追球的重心最低但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
教子智慧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一句话: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很多时候,对于有缺陷的孩子,父母总是倾注更多的关爱,倍加呵护,并时常这样告诉孩子:你的身体是有缺陷的,比不上别人是正常的。结果孩子也就真的做不到很多事。
请记住,即使出生时有残缺的孩子,只要父母把他当作正常人,树立起他的自信心,奇迹就会发生。
73.长大的机会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问题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义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利,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教子智慧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的机会。
74.妈妈只为我一个人拉琴
在杰瑞夫妇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生长着各式各样美丽的花草,还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它宛如盛开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一朵诱人的小蘑菇。
从去年夏季开始,如果不是下雨天,每天傍晚都会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来到这里,开始她的小提琴演奏。
杰瑞夫妇每天都来这儿,他们习惯坐在弥漫着花香的花园中,让那温柔如诉的琴声安抚他们疲惫的灵魂。听着小女孩娴熟和富有表现力的琴声,他们闭上眼睛,仿佛听见天籁的声音。
小女孩长得非常漂亮,有一张精致到无可挑剔的脸,身上有一种不俗的气质。这一切真让人妒忌。人们都在想:也许几年之后,她将在某个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的舞台上,为台下的观众奉献她天才般的艺术。
小女孩那充满灵性和质感的琴声像一只只轻盈优美的蝴蝶,在花园的上空飞舞,她的琴声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驻足倾听。他们的目光落在女孩身上,目光里闪烁着欣赏和感动。
女孩的身边是每次都陪着她的母亲,她脸上有不加掩饰的骄傲,眼里是无限的温柔。这一定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刻。每一次,杰瑞夫妇都会被这温情脉脉的一幕打动。“如果我们的女儿也像她这么棒,我会幸福得睡不着觉!”杰瑞太太常这样说。
但在10月的一天,一场无情的大火在她脸上留下了惨不忍睹的疤痕,她天使一般的美丽永远留在了人们记忆深处。那段时间,所有听过小女孩琴声的人都在轻叹和无奈地摇头。
从医院回到家中,人们再也没有看见小女孩从家中走出来过。
突然有一天,人们又听到了琴声,但拉琴的不是小女孩,而是她母亲。她站在女儿曾经拉琴的地方,笨拙地拉着小提琴,琴声听上去粗糙且断断续续。她的脸上,没有人们想像中的悲愁,她镇定自若地用琴声和女儿对话。有好心人去宽慰她,她淡然~笑说:“没什么,脸不好了,并不意味着她不能成为好的提琴家啊!”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每个黄昏,母亲都坚持拉着,用旁人不懂的方式和女儿交流着,她一定是想用琴声唤起女儿美好的回忆。偶尔,会有人看到女孩蒙着脸,在阳台上悄悄地探出头,只望了一眼母亲便又回房间了。
一天,一个醉鬼闯进了花园,他莫名其妙地朝那位母亲吼道:“别拉了!我从没听到过这么难听的琴声。”女孩母亲的眼里第一次有了愤怒,她脸涨得通红,一字一句地说:“我是拉给女儿听的,如果你嫌难听,请捂上你的耳朵。”醉鬼开始纠缠不休,那些肮脏和刺人的语言让母亲泪眼欲滴。
这时,女孩终于走到了人群之中,她从母亲手里接过小提琴,坦然地仰起那张不再美丽的脸,对醉鬼说:“我妈妈只为我一个人拉琴,我觉得她才是世上最好的小提琴手。”
女孩从容地向围在她身边的人演奏了那首熟悉的曲子。在她放下小提琴时,人们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母亲上去搂着她,大声地对女儿说:“孩子,我只是想让你明白,你的脸和妈妈的琴声一样,虽然不够美,但我们必须有勇气坦然面对!”
教子智慧
在孩子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父母之爱是最能被接纳并唤起他们信心的良药。
父母之爱,不仅要体现在平常,更要体现在孩子处于逆境的时候。这时候,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更加需要我们的爱。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言语的安慰,有时更需要用自己亲身的行动来唤起他们重新振作的勇气。而对孩子来说:一个动作,一个拥抱,一个轻柔的抚摩都能唤起他们心中的幸福感,从而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
75.事情的关键不在这儿,孩子
由于家境贫困,童年的卡耐基很少能穿上一件新衣服,这使他一度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在一次数学课上,卡耐基被老师叫到黑板前解答问题。当他走上讲台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尴尬地站在讲台上,耷拉着脑袋,非常窘迫。原来,坐在卡耐基后面的一个叫亨利的捣蛋鬼,在他的夹克的破裂处插了一朵玫瑰花,又在旁边贴了一张字条,写着“我爱你,瑞格·杰克先生”。在英语中,“瑞格·杰克”与“破夹克”是谐音词。
受到这样的嘲弄,卡耐基简直难以忍受。当天回到家,他满怀委屈地对母亲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
“发生了什么事?”母亲问。
“同学们老是嘲弄我的破衣服,使我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和思考。”卡耐基有些激动地答道。
母亲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缓缓地说:“事情的关键不在这儿,孩子,你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他们因佩服你而尊敬你呢?衣服破不破不应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力量,你该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
母亲的话,深深地启发了卡耐基。从此,他学习更加努力,终于以出色的学习成绩,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
教子智慧
一针见血地向孩子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适时引导并启发孩子,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做父母的职责。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这需要父母拥有正直与智慧的力量。
孩子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作为父母,你准备好了足够的力量,以便能在孩子处于迷惘中时为他指出正确的抉择了吗?
76.我要,我要,我就要!
冬天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皮鲁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里后。皮鲁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果不见了。那块糖果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果。发现糖果没有了之后,皮鲁着急地哭了起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安慰他,并承诺第二天给他买他最喜欢的玩具。但是,皮鲁没有妥协:我要,我要,我就要!皮鲁打着滚哭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得实在心疼。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拉网式”搜寻。眼看到了午夜12点,糖果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到因绝望而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经历小小的失望就这样歇斯底里,预兆了未来灾难的来临……
皮鲁长大了,想找一个女朋友,但是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打滚哭闹,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医院里。皮鲁被抢救过来了,但是他却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但是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要她,我就要她!”
从一块糖果开始,皮鲁被无休止的满足温柔地包围着,直至人性被扭曲……
教子智慧
西方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品质。幸福的状态易来易去,比如孩子得到一个新玩具,他会立刻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并产生乐观的素质。
幸福的内在品质需要从童年和青少年时的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起来。很遗憾,许多父母往往在无意识中阻碍了孩子幸福品质的培养,亲手扼杀了孩子的真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