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18081600000017

第17章 贾琏其实是“假恋”(2)

伺候好贾府“第一把手”的胃,是“办公厅主任”凤姐的重中之重。《红楼梦》并没详细写凤姐如何兢兢业业、无微不至关怀贾母如何吃?但是凤姐让贾母吃得好、吃得舒心,却无处不在。

贾母有专用厨房,把天下所有好吃的写成水牌,轮流吃。这当然不用贾母自己操心,自然有管家奶奶凤姐精心安排。

贾母平时吃的山珍海味是:熊掌、鹿筋、海参、蛏干、对虾、獐子、狍子、汤猪、龙猪、家腊猪、家汤羊、家风羊、鳟鳇鱼……这仅仅是乌进孝给贾珍交租名单列出来的,还不包括京城的吃食和扬州菜,不包括元妃从宫中送出来的大内食品。总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贾母无所不吃,无所不精。这当然也不用贾母找哪个管事的要,自然有管家奶奶凤姐操心安排。

贾母下雪天吃饭,头道菜是“牛乳蒸羊羔”,蒸的是“没见过天日”的羊胎。第N道菜是“凤干果子狸”——看来那时还没有“非典”——喝稀粥用御田胭脂米,配上野鸡瓜產,或者撕一点子红烧野鸡腿子。有一次是李纨洗了手亲自来撕,平时多半是凤姐给撕。吃螃蟹时,凤姐站在贾母身边剥蟹肉。

贾母有专门的点心师,贾母游大观园吃的点心有:松瓤鹅油卷儿、螃蟹焰小饺子、奶油炸的小面果。贾母的面点,在刘姥姥眼中,比乡村最巧的姐儿剪出来的花儿还好看!当然更好吃。秦可卿病重,吃什么都消化不了,只有“老太太赏的枣泥馅的山药糕”“克化得动”。

不管给贾母摆什么宴席,做什么糕点,备什么茶水、酒水,一概都是管家奶奶凤姐操心!从宝玉这碗汤可以想象出,凤姐为贾母的饮食操心多么周详、多么细致、多么到位!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为寿”写贾母游大观园后病了,王夫人和凤姐一起到贾母处请安,贾母说:“今日可大安了。方才你们送来的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王夫人汇报说:这是凤丫头孝敬老太太的。“算她的孝心虔,不枉了素日老太太疼她。”这个微小的细节也说明,凤姐这位管家奶奶的头等任务,是让贾母从饮食中尽可能多地享受乐趣。

套用前边那句话:让封建家庭的老者、尊者,从饮食中感受快乐,这样的年轻人该不该算孝顺?

还是套用前边那句话:这是多么富有功利心的孝顺啊。

斟满一杯福寿酒

贾母有统治能力,有崇高威信。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她把管家责任委托给王夫人,王夫人又转委凤姐。凤姐对这位“退居二线”的最高领导采用什么方针?套一句《水浒传》的话,她“叉手不离方寸”,对贾母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时时刻刻尊着她,敬着她,捧着她,恭维着她;

时时刻刻让她记住自己“昔日的灿烂辉煌”;

时时刻刻让她感到现今当家人对她望尘莫及;

时时刻刻让她感受自己的能力、威信、福气;

时时刻刻给她的杯中斟满一杯一杯“福寿酒”。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完讽和螃蟹咏”,凤姐巧说贾母“福寿”是段最有代表性的情节。

史湘云请贾母到藕香榭吃螃蟹。藕香榭四处有水,用曲折的竹桥跟地面连接,贾母及随从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4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不仅搀扶,还把贾母可能产生的畏惧心理巧妙解除了。

曹雪芹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凤姐搀扶贾母这么一个小而又小的细节?贾母随从很多,王夫人为什么不上来扶?因为此人反应迟钝;贾母最贴身的侍女鸳鸯为什么不上来扶?因为靠近贾母的最佳地理位置早叫凤姐抢占了。何况,即使王夫人和鸳鸯能扶,她们也绝对不可能讲出“竹子桥规矩”这样有趣的话。

再小的事,让心机深细、聪明过人者做起来,肯定与众不同。

贾母在藕香榭,回忆起小时家里有个枕霞阁,她不小心失脚掉了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还是被木钉把头碰破了,至今鬓角上还有指头顶大一块窝儿。贾母说:“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这本是很难接的话题。贾母破相了,脑门上有癍痕!且是小时掉到水池子里磕的!一般人听后,恐怕都噤若寒蝉。

凤姐居然能接上话茬,而且是巧妙之至的接上!

凤姐不等他人说话,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鬼使神差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真是随机应变、妙语如珠!真是神思妙想、巧舌如簧!凤姐居然能把贾母幼年一件倒霉事提炼成“万福万寿”!

这种不分老少、互相取笑,是正统的王夫人所看不下去的,而贾母却认为“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只要“礼体不错”就行。

贾母的话,是对凤姐行为的经典概括和高度评价。

实际上,凤姐一切取笑都严格遵循“为长者折枝”的礼,严格遵循令长者开心、舒心、顺心的礼。凤姐在贾母面前做任何事都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聪明的贾母并非不晓,只是她乐得沉浸在体味福寿的“天伦之乐”中。

再套用前边那句话:让封建家庭的老者、尊者,从闲聊中感受快乐,这样的年轻人该不该算孝顺?

还是套用前边那句话:这是多么富有功利心的孝顺啊。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中国古代讲究“孝”,且有“二十四孝”经典。有些孝行很像现代人故意搞的行为艺术,颇带哗众取宠性。老莱子愉亲,就令人不忍卒睹。老莱子六十多岁,父母八十多岁,老莱子为叫老子高兴,穿上婴儿彩衣,躺到地上摇拨浪鼓……这夸张到不合情理的孝道故事早就受到鲁迅先生嘲讽。但老莱子愉亲却影响了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人。凤姐就把自己在贾母面前的表现上纲上线为老莱子愉亲。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贾府庆元宵节时,请了女先儿来说书。女先儿要说“凤求鸾”故事,被贾母阻住,长篇大套地说了番对才子佳人戏剧不以为然的话,充分显示了贾母杰出的口才。不少红学家认为贾母说这段故事是对宝黛爱情敲山震虎。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我认为是贾母维护宝黛,说明他们二人不可能出这类风流故事。这是另外的话题。

贾母兴致勃勃地讲完,凤姐马上来了段热情吹捧:“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

凤姐简直是个天才的评论家,她立即给贾母的谈话巧妙命名为“掰谎记”,多恰当的命名?她立即把说话语气变成惟妙惟肖的“女先儿”,连说书人的习惯用语“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都讲得流利之至。多么出色的表演才能?凤姐说话的内容却是地地道道的本色,是当家少奶奶既恭维老祖宗又掌控局面。这段话实在令人绝倒。

确实,凤姐一边笑说,一边斟酒,众人早已笑倒,连女先儿也笑个不停且自愧不如:“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都没了。”

恰如其分的评价!凤姐说的是触景生情的原创话,女先儿说的是照本宣科的老套话。根本没有可比性。

薛姨妈就像跟凤姐说对口相声的捧哏者,她对凤姐说:“你少兴头。外头有人,比不得往常。”

薛姨妈的话把凤姐最精彩的自白引出来了:“外头的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儿一处淘气淘了这么大。这几年因做了亲,我如今立了多少规矩了。便不是从小儿的兄妹,便以伯叔论,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得老祖宗笑了一笑,多吃了一点东西,大家喜欢,都该谢我才是,难道反笑话我不成?”

这是凤姐理直气壮的“孝经宣言”。

这理直气壮的孝经宣言果然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老祖宗的认可。马上承认,她确确实实数日没能好好地笑一场了,“倒是亏她才一路笑得我心里痛快了些。我再吃一忠酒。”接着,贾母令宝玉向凤姐敬酒。“凤姐儿笑道:不用他敬,我讨老祖宗的寿吧。,说着,便将贾母的杯拿起来,将半杯剩酒吃了,将杯递与丫鬟,另将温水浸的杯换了一个上来。”

我读到这段就想,凤姐大概感动得贾母心里暖呼呼啦?

因为我这个隔了两个世纪的读者,都为这个晚辈亲敬长辈的细节,而觉得很温馨。

谁说封建家庭只有利害没有温情?这就是。

谁说凤姐办事只讲利害不动感情?这就是。

凤姐待贾母,多么亲热又多么细心!

凤姐喝贾母酒杯剩的酒是“讨老祖宗的寿”;跟老人家用同一杯子,表面是凤姐跟贾母亲香,其实是年轻人不嫌弃老婆子。

但是凤姐用过的杯子,绝对不能再给贾母用!

因为,那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尊卑上下!

凤姐细心地把自己用过贾母的杯子交给丫鬟,它已经完成了两代人共用一杯的沟通感情任务。

凤姐再让丫鬟把温水浸的杯子换一个来给贾母用。

这杯子,既是新的,干净的,还是温的。

这杯子是对凤姐孝心、细心的无言表彰。

凤姐对贾母照顾多上心?连鸳鸯也得叹为观止。

我就想,凤姐这些举动,难道也是出于利害关系吗?

我不太相信,我觉得,这更像是本能,是因为日久生情,凤姐确确实实是把贾母当成可亲的、可敬的、可爱的亲人来对待,下意识地让贾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受到精心照顾。

当然,换杯之举也可能出于贵族家庭教养和本能。

正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活画出人物风采。

凤姐确实是个很懂事、很孝顺、很可爱的孙媳妇。

也是因争权夺利需要而诚心打造得可爱的孙媳妇。

古代小说戏剧很少能够看到一个像凤姐这样如此鲜活、如此灵动、如此逼真活跳的人物。一个把“孝”用得如此巧妙、如此实用、如此出神入化、如此利人利己、如此手眼通天的人物。

恭维话的N种说法

——凤姐和贾母(下)

贾母居于封建家庭顶端,高处不胜寒。她总给人敬着,供着,自己得端着、绷着。是多么高贵且无趣?

有凤姐这么个美丽聪慧、口若悬河、风趣幽默的孙媳妇,让她在寻常生活中享受花样迭出的乐趣,贾母想不喜欢都难!

曾听过一个真实故事。

过组织生活时某党员向封疆大吏“严肃提意见”。

“某某书记,哦,某某同志。我得严肃批评您!您怎么可以不爱护自己身体?工作起来这么废寝忘食?您的身体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您只有好好保护您的身体,才能给党作出更大贡献啊。”

我听人转述这话,乐不可支。

这人怎么这么笨啊?

拍马屁能这么拍吗?拍得这么露骨、这么刺眼?

虽然没拍马蹄子上,简直拍马脸上了!

他为什么不好好读读《红楼梦》?

他为什么不好好学学王熙凤啊?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正如周瑞家的所说,“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子也说她不过。”

特别是对“老祖宗”说恭维话时。

干脆,请凤姐给有志往上爬者,来几讲“恭维话的N种说法”:

——如何在领导跟前,既把恭维话说到其心眼里,又不在他人眼里落“拍马”口实?

——如何在领导跟前,把精心设计的恭维话说得像突发奇想、真心诚意、真情实感?

——如何在领导跟前,把似乎是批评的话,说得比表扬还动听?

——如何在领导跟前,把最难讲的话,讲得最好听?

——如何在领导跟前,先笑再说、先说再笑、不笑不说、边说边笑,说得天花乱坠、笑得花枝乱颤?

——如何在领导跟前,开口解颐、舌有机锋、句句说到点子上、说到对领导有用上?

凤姐的招数,当代志存高远者可以学了就用,活学活用,学了准管用。晋级乃至于连升三级的机会,肯定从天而降。

绝妙称呼“老祖宗”

《红楼梦》前八十回看下来,众人对贾母称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