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208

第208章 舂陵行并序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②。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以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③。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 ”④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⑤?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⑥。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⑦。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⑧。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⑨。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⑩。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①舂陵:汉长沙定王子买的封地,故址在今湖南省宁远县附近。

②癸卯: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漫叟:元结自号。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舂陵在道州境内。

③贼:指当时被称为“西原蛮”的少数民族。广德元年冬,“西原蛮”占领道州月余。作者称他们为“贼”暴露了他的阶级偏见。不胜赋税:无力缴纳赋税。

④承:接到。征求符牒:指催征租税的文书。失其限者,罪至贬削:如不能按期完成所催征的赋税,就要受到贬官或削职的处分。

⑤於戏:同“呜呼”,感叹词。悉:全。焉:哪里。

⑥罪戾:罪过。

⑦守官:严守为官之道。静以安人:即以静来安定人民。“静”是指轻徭薄赋,不加重人民的负担。待罪:听候处分。

⑧以达下情:用《舂陵行》这首诗来反映民间的实际情况。

⑨有司:有实际职掌的官吏,也作为官吏的通称,这里指地方行政长官。这两句说,国家和军队需要大量的赋税,朝廷急迫地责成地方长官去完成。

“有司”两句说,州县官到任后,都相竞要施用刑法来压榨人民。

供给:指供应朝廷和军队的需要。这两句说,哪能不为朝廷和军队的供给而忧虑呢?但是向交不出赋税的人民征收赋税又使人感到悲伤。

乱亡:因战乱而死丧逃亡。遗人:战乱后遗留下来的老百姓。困疲:穷困疲惫。

命单羸(léi雷):指人丁稀少。羸:瘦弱。

“朝餐”两句同以下四句是说,遗留下来的人吃的是草根木皮;说话上气不接下气,想走快但却走不动,看到人民贫困饥饿的这种情况,追逐呼叫尚且不忍,何况为了征收赋税而去鞭挞他们呢!

邮亭:古代传送公文的驿站。急符:紧急催征赋税的公文。迹相追:指催征赋税的人的脚印一个跟着一个。

更无:再无。但有:只有。迫促期:指朝廷紧迫急促地催征赋税的期限。

“欲令”两句说,因朝廷急迫征敛,想叫人民卖儿卖女来缴纳赋税,又怕一说出口,随之招来祸乱。

生资:生活资料。这两句说,要老百姓把家中所有财物搜索出来交纳赋税,可是他们连生活资料都没有了。

“听彼”两句说,听到老百姓在途中倾诉困苦的话,就想到他们的哀怨悲伤还有谁知道呢?

“去冬”两句指的是当时被称为“西原蛮”的少数民族攻占道州一月多这件事。

王官:朝廷派来的官吏。惠慈:仁惠慈爱。这两句说,百姓之所以愿见朝廷派来的官吏,是因为希望能以惠慈的态度来抚养他们。

为:这里用作表疑问的语气词。这两句说,怎么又要压榨驱逐人民,不使他们活下去呢?

符节:古代军政长官出征或出任时,皇帝赐以兵符旌节,作为凭信。这两句说,安抚人民是皇帝给地方长官的使命,而自己则是受皇帝的任命来做地方长官的。

“州县”两句说,因横征暴敛造成州县人民无法生活而暴乱逃亡,受到朝廷治罪的又将是谁呢?

逋(bū)缓:指拖欠和缓交赋税。宜:应该。这两句说,催征赋税不力违反了朝廷的命令,蒙受责罚那也应该。

守分(fèn忿):照自己的本分去做。恶(wù悟):讨厌,憎恨。以:因。这两句说,前代的贤人重在按自己的本分办事,讨厌因祸福利害的关系而改变自己的意愿。

适时:适合时宜。这里指迎合上司。这两句说,我作为地方官,也可以说贵在严守为官之道,而不会为了迎合上司去对人民滥施刑罚。

顾惟:顾念。孱(chán馋)弱:虚弱。当:应。这两句说,想到人民的苦难,一个守正直之道的官吏,不再急征赋税,于理也应是不亏的。

采国风:古代称民歌为“风”,所以搜集民间歌谣称为“采风”。《国风》是我国先秦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民歌。这里指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这两句说,什么人来采风呢?我想献上这篇诗歌,让朝廷知道人民的疾苦。

安史之乱平定后,以唐代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更加残酷地剥削人民,在岭南激起了被称为“西原蛮”的少数民族的起义,占领了道州。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战火之后,“城池井邑,但生荒草;登高极望,不见人烟”(广德二年《谢上表》)。而统治集团仍然横征暴敛。元结在这种情况下,写了这首诗,抨击朝廷诛求无厌,反映了兵灾之后道州人民的悲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