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482

第482章 三羞诗并序

丙戌岁①淮右蝗旱②,日休寓小墅于州东③,下第后④,归之。见颍民转徙者⑤,盈途塞陌⑥,至有父舍其子,夫捐其妻⑦,行哭立丐⑧,朝去夕死。呜呼!天地诚不仁耶⑨!皮子之山居⑩,椸有袭,镬有炊,晏眠而夕饱,朝乐而暮娱,何能于颍川民,而独享是为?将天地遗之耶⑤?因羞不自容,作诗以唁之。

天子丙戌年,淮右民多饥。就中颍之汭,转徙何累累。夫妇相顾亡,弃却抱中儿。兄弟各自散,出门如大痴。一金易芦卜,一缣换凫茈。荒村暮鸟树,空屋野花篱。儿童啮草根,倚窗空羸羸。斑白死路傍,枕土皆离离。方知圣人教,于民良在斯:厉能去人爱,荒能夺人慈。如何司牧者,有术皆在兹。粤吾何为人,数亩清溪湄。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朝食有麦,晨起有布衣。一身既饱暖,一家无怨咨。家虽有畎亩,手不秉镃基。岁虽有札瘥,庖不废晨炊。何道以致是,我有明公知。食之以侯食,衣之以侯衣。归时恤金帛,使我奉庭闱。抚己愧颍民,奚不进德为?因兹感知己,尽日空涕洟。

①丙戌岁:唐懿宗咸通七年(866)。

②淮右:淮水上游一带,又称淮西。蝗旱:蝗灾和旱灾。

③墅(Shū抒):供游玩和休养的乡间房屋。州:指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据《三羞诗》第一首《序》:“东退于淝陵”,淝陵即指寿州。

④下第:参加考试落选。

⑤颍(yǐng影)民:指颍河流域一带的人民。颍水发源于河南登封,东南流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河。转徙:辗转迁徙,指逃荒。

⑥盈:满。陌:指道路、街道。

⑦捐:舍弃。

⑧丐:乞讨。

⑨天地不仁:语出《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有时不仁慈,会把万物轻易抛弃,好象人们抛弃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刍狗)一样,用完就丢。诚:的确。

⑩皮子:作者自称。山居:山野居处。

椸(yí移):衣架。袭:成套的衣服。

镬(huò获):锅子。炊:原意为烧火做饭,这里指饭食。

晏;晚。

颍川:指今河南中部南部一带,秦汉的颍川郡在这里,唐代为许州。是;此,指作者上述的生活。为:疑问语助词。这两句说,我有什么比颍川一带老百姓贤能的地方,竟然得到这种享受呢?

遗:漏掉。这句说,大概是天地没有管得到我,让我在此逍遥自在吧?

唁:慰问遭丧者,指哀悯遭灾的颍民。

汭(ruì瑞):河流弯曲或会合的地方。

累累(léi雷):接连不断。

大痴:发呆得很厉害,意即因饥荒流散而弄得人们呆痴。

一金:通指银一两。易:交易,交换。芦卜:萝卜。

一缣(jiān兼):一匹细绢。凫茈(fúzǐ扶紫):荸荠。

啮(niè聂):咬。

羸羸(léi雷):瘦弱。

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枕土:头枕在土地上。离离:四散分布的样子。这句写逃荒途中,死亡相继。

这四句的意思是,才知道“圣人”教导的话,对人民目前所遭遇的境况来说真是这样:灾害(厉)和饥荒能夺去人们的慈爱之心。

司牧:封建统治阶级把人民看得好象牲口一样,称统治人民叫“牧民”。司牧,即掌握统治权的官僚。术:法术、方法,这里指治理办法。兹:这里,此处。这两句是说,怎么那些当官的,就是这么个治理办法!意即治理无术,任随人民流离死亡。

粤:发语辞。

湄(méi眉):水边。

落第:应考未中。嬉:玩乐。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没有中第,全家却感到欢喜(因为回来可以和家人团聚)。

(zhān占):稠粥。

咨(zī资):嗟叹声。

畎(quǎn犬):田中的沟。畎亩,泛称田地。

秉:持,拿。镃(zī兹)基:锄头。

札瘥(chài):瘟疫。

庖(páo袍):厨房。

明公:古人对官员的尊称,一般用来称呼地方官。这里指的当是作者在《松陵集》序中提到的毗陵(常州)刺史弘农公(据其他材料考证,当是杨知至)。知:知遇。这两句的意思说,我有什么办法做到这样(指上文不缺衣食)呢?因为我有地方长官赏识我,照顾我。

这两句第一个食(sì饲)、衣(yì),都作动词用,第二个食、衣作名词用。侯食、侯衣,刺史的饮食和衣服,即好的衣食。

恤(xù绪):救济,赠送。金帛:金钱和丝绸。

庭闱(wéi维):庭和闱,原意为居住的房间,二字连用,指父母住处,通指父母。

奚:为什么?古疑问辞。这两句是说,扪心自问,有愧于颍民,自己怎能不在道德上有所长进呢?

尽日:整天。涕洟(yī夷):即哭泣。涕,眼泪;洟,鼻涕。这两句是说,因为这个,感激那位知己的明公,我泪流不止。

这是从组诗《三羞诗三首》中选出的第三首。作者在咸通七年(八六六),应试不中,回到寿州去,沿途看到颍川一带大闹蝗旱,路上满是逃荒的人民群众,“至有父舍其子,夫捐(抛弃)其妻,行哭立丐,朝去夕死”。诗人把这些极端悲惨的景象都写进诗中,抒发了对灾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当局的不满,并对自己尚不失于温饱的生活表示“羞不自容”。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思想的进步倾向。

这是从组诗《三羞诗三首》中选出的第三首。作者在咸通七年(866),应试不中,回到寿州去,沿途看到颍川一带大闹蝗旱,路上满是逃荒的人民群众,“至有父舍其子,夫捐(抛弃)其妻,行哭立丐,朝去夕死”。诗人把这些极端悲惨的景象都写进诗中,抒发了对灾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当局的不满,并对自己尚不失于温饱的生活表示“羞不自容”。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思想的进步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