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白话全译
1815500000046

第46章 姤卦

姤(音够)卦,由下巽上乾组成,卦形作“”,象征“相遇”。卦名“姤”字的意思是“遇”。上卦“乾”为天,下卦“巽”为风:天下吹行着和风,无物不遇,喻示“相遇”情状。故姤卦象征相遇之意,卦象一阴在下,上遇五阳。施于人事,则为一女而遇五男,有女壮过盛之象,故戒人不宜娶此女子。全卦揭明事物之间阴阳遇合的规律,并极力否定不正当、不合理的求“遇”之道。

姤:女壮,勿用取女。

译文姤卦象征遇合:女子过分强壮,不宜娶作妻室。

解读夬卦讲的是决除,有分的意思;姤卦讲的是相遇,有合的意思。从分合大势来说,两卦相反,但从所论的具体内容来说,两卦没有直接关系,不宜牵强比附。姤卦讲的是相遇之道。此卦一阴在下,主遇五阳,有一女遇五男之象,故以男女之事为喻。唐代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引汉代郑玄说:“一阴承五阳,一女当五男,苟相遇耳,非礼之正,故谓之‘姤’。女壮如是,壮健以淫,故不可娶。妇人以婉娩为其德也。”“女壮”只是委婉的说法,指一女不通过明媒正娶而与五男苟遇,古人认为这样的女子不贞而又特壮,故卦辞告诫说,不宜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卦辞是以不正当的遇合这一反面的事例来阐明遇合之道的原则的,那就是必须合“礼”守“正”。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姤,意思是遇合,阴柔遇到阳刚就能相合。不宜取这样的女子为妻,是因为不可与违礼不正之女长久相处。天地阴阳相互遇合,万物生长彰显茂畅;刚者若能遇合居中守正的柔者,人伦教化就能大行于天下。遇合之时的意义是多么弘大啊!

解读姤,就是相遇的意思,即指初六阴爻与其余五阳爻相遇。卦辞所讲的“不利于娶女”,因姤卦的卦象是一阴爻与五阳爻相遇,像一女遇五男,他们之间是不能长久相处的。卦象又显示:天地相构,阴阳交流,万种物类成长壮大。九二阳爻、九五阳爻分别居于下卦、上卦之中位,像君臣分居其位,秉行中正之道,因而正道大行于天下。天地相构,阴阳交流,合乎时宜,循乎时序,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柔遇刚也”是以六爻之象解释卦名,柔指初六,刚指九二以上的五阳爻,姤卦的卦形就是一柔上遇五刚。“不可与长也”是解释卦辞“勿用取女”的,为什么不能娶此女子为妻室呢?因为她不合相遇之正道,有违礼之乱,因此不可与之组织家庭,长久地生活。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巽,巽为风,可见天下有风,是姤卦的卦象,君王观此卦象,从而效法于风之吹拂万物,施教化于天下,昭告四方。

解读风是空气流动的一种现象,空气无处不在,自然能和各种品物相遇。天不能直接与万物相遇,但可通过风与万物相遇:君王不能直接与万民相遇,但他可以效法“风行天下”之象,通过实施政令、布告于四方与万民相遇。卦辞、《彖传》、《象传》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姤”道的。卦辞从反面设喻,表明不正之遇合不足称美,从而启迪人们遇合之道必须合礼守正;《彖传》则先释卦辞“勿取”之义,然后发挥阴阳相遇的正面旨趣;《象传》则专从正面阐发、赞美上下遇合之道。可见《彖传》、《象传》对卦旨的解释既是灵活的,又不离开卦辞这一轴心。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孚蹢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译文初六:紧紧系结在金属制动器上,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有所前往,必然出现凶险,如同瘦弱的母猪轻浮不宁、蠢蠢欲动。

《象传》说:紧紧系结在金属制动器上,说明初六阴柔之道受到阳刚者的牵制。

解读卦辞“勿用取女”是从整个卦形来说的,由于一女而遇五男,不合礼不守正,为“女壮”,故“勿取”。爻辞是就初六这一个爻位而言的,初六为阴爻,又处卦之初,象征一柔弱女子,此时若能专一系应于九四,长守正固,就可获得吉祥。“金柅”是车上的制动器。把九四比作金柅,说明九四是制动之主,能够牵制阴柔之道。《象传》“系于金柅,柔道牵也”,正是讲解这一道理的。但是如果初六不系于九四而另有所往,如同一头瘦弱的母猪浮躁地来回走动,发展下去,必凶无疑。爻辞这里是告诫世人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羸弱之时如不能有效地控制,一旦壮大起来就无法控制了,元人胡炳文在《周易本义通释》中说:“‘壮’可畏也,‘羸’不可忽也。”很有道理。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译文九三:厨房里有一条鱼,没有咎害;但不利于用来宴享宾客。

《象传》说:厨房里有一条鱼,但从道义上看,九二与初六无应,是不能擅自用它来宴享宾客的。

解读鱼是水中之物,这里喻指处姤卦下体的阴爻初六。初六本与九四为正应,可是现在竞充当九二庖厨中的佳肴,此为“遇”不守正。但从九二的角度来看,则另当别论。九二阳刚居中,初六以阴在九二之下近承,有“庖”中“有鱼”之象,但这个“鱼”并不是九二主动搞到手的,而是不期而至,因此对九二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咎害的。爻辞的“包有鱼,无咎”,正是就此而言的。九二有刚中之德,能严守正道,深谙事物“遇合”之理,他虽遇于初六,但初六并不与己正应,所以并不据之以为己有,也不使之外遇宾客,正如《象传》所说“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译文九三:臀部没有皮肤,行动犹豫不决,有危险,但没有大的咎害。

《象传》说:行动犹豫不决,说明九三没有真正去牵制初六。

解读“臀无肤”与“包有鱼”一样,都是比喻的说法。九三过刚不中,上无应,下无遇,本应安分守己,但九三却存有求遇于初六的想法;尽管这一想法只是一闪念,却造成了九三进退失据的危险局面,就如同臀部没有皮肤,坐也难,走也难。不过九三毕竟居位得正(阳爻居阳位),经过犹豫不决,终于能知危而改,免遭阴邪之伤,故虽危“厉”而“无大咎”。《象传》说“其行次且,行未牵也”,正是强调九三虽动过求遇于初六的念头,但由于居位得正,知其与初六无应,故犹豫不决,进而知危能改,终未去牵制初六,避免了不正当的遇合,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大的咎害了。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译文九四:厨房中失去一条鱼,会产生凶险。

《象传》说:失去一条鱼而产生凶险,说明(九四)远离下民,失去民心。

解读初六不遇于所应的九四,固然是不遵守遇合之正道,但九四自身也有问题,这就是其爻位不中不正,失去了制阴的能力,所以与己相应的初六才背己承二,犹如己“鱼”亡失,形成“包无鱼”的局面。《象传》说得好,“无鱼之凶,远民也”。所谓“包无鱼”只是比喻,这仅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由于九四不中不正而疏远了下民,失去了民心。男女之遇合是关系到繁衍的大事,姤卦正是以此为契机展开对遇合之道的论述的。但天下遇合之事是多方面的,从大自然与社会政治方面来看,宇宙阴阳两极的遇合与君民上下的遇合均是遇合之大端,在姤卦中也有多方面的反映,九四爻辞正是谈的君与民的遇合,这个问题并没有逸出姤卦卦旨。九四爻强调君如果不遇于民而失去民心,则凶险起矣,至于君如何与民相遇,该《象传》已有论述,可合而观之。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译文九五:用杞树枝叶蔽护树下的甜瓜;内心含有章显的美德,必将有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

《象传》说:九五内心含有章显的美德,是由于他居中守正;必将有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说明九五的心志不违背天命。

解读九五的爻位非常好,以阳刚中正居尊位,与九四不中不正完全相反,所以不是远离下民,失去民心,而是必有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两爻的比喻之辞也大不一样。九四是“包无鱼”,九五是“以杞包瓜”。“杞”,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引马融曰:“大木也”,这里喻为君上;“瓜”,宋代程颐《周易程氏传》曰“美实(果实)之在下者也”,这里喻为在下的贤者。九五尊居君位而下求贤者,以至高而求至下,犹如高大的杞树以绿叶蔽护树下的甜瓜。九五能做到屈己求贤,贤者当然会群集其麾下。屈己谦下以求遇贤者,只是贤者毕至的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九五内含章显之美德,若其德不正,贤者必不屑至也。《象传》先根据爻位解释九五为什么能内含章美,那就是九五的爻位居中守正。人君能做到“中正”,能以中正之德充实内心,说明他存志合于天理,必然不愿与“不正”者苟遇,而是屈己谦下,等待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故《象传》又言“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译文上九:遇见荒远空荡的角落,甚是遗憾,但没有咎害。

《象传》说:遇见荒远空荡的角落,说明(上九)居于一卦穷极之地,不免相遇无人的遗憾。

解读上九居姤卦之终,处穷高极上之地,既无失鱼之凶,也无甜瓜自天而降,犹如立于荒远空荡的一个角落,处遇之时,却一无所遇,难免产生遗憾;但也应该看到,上九因所遇无人而与世无争,从而免遭阴邪之伤,故虽“吝”而亦“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