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
18181500000022

第22章 责任感决定男孩的气魄(1)

▲责任心强的人才能承担重任

责任心,总括起来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伟大的代价,即是责任”,丘吉尔的名言已为我们指明了培养男孩的方向。父母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应注意培养男孩的责任心,让其担当起社会和家庭赋予的责任。

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不仅对自己的事情不关心,对别人也不关心;不仅自我奋斗的愿望淡薄,而且推诿推卸、推脱的习惯也甚为顽固。

孩子对于任何事情做出的处理反映出孩子的受教育品质。许多孩子从来不洗自己的衣物,房间从来都是乱糟糟的;吃了饭,也不晓得帮助家人收拾碗筷;看到家里来了客人,甚至连招呼都不会去打一个;在公共场所,大声地喧闹着从来不会考虑旁人;只要家里人不催促去写作业,便会在电视机前一直呆着;拿到考试卷子,只看看分数而从来不会对错题给予足够的关心……当因自己赖床而快要迟到的时候,却吆喝母亲赶紧送他上学;当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事情,却总能找出无数的借口和理由;当家里人一旦没有满足他的一个小小要求便不依不饶,拿回糟糕的成绩单却说谁都有可能犯错;也会因为过失而流眼泪和遗憾的叹息,但事情过了几天就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感呢?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从小就是如此吗?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也许在于做父母的缺乏培养男孩责任感的意识。

责任感的培养是男孩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为男孩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男孩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养成自治、自理能力。教给男孩责任感,能使他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而明白责任的完成与否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作用。

★科尔和普兰特约好,星期六要到普兰特家去一起完成一个工艺的制作。普兰特答应准备好工具和所需材料,科尔负责设计。这件事爸爸妈妈并不知道,到了周五晚上,全家商量周末一起去爬山,再住一个晚上,周日回来。科尔连想都没想,就举手赞成了。科尔回到房间给普兰特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明天要去旅游,周六约定要做的事,周日回来再说。普兰特十分不快,因为他为了这个约会,推掉了其他的活动安排,况且周一还要交作业,周日再做怕来不及。但科尔不愿放弃这次旅游,说等周日回来再说,便挂了电话,同家里人一起去做明天出发的准备。

过了一段时间,普兰特打来电话,是科尔爸爸接的,听说是找科尔,便交给了儿子。因为听到普兰特的声音中有些不快,爸爸不由留心听他们讲话,虽然不大清楚,但心里有了些想法。等科尔放下电话,爸爸问道:“有什么事不愉快吗?”“没有什么,一点小事。”“这是我的不是,安排出游前没有问一下你有什么安排,就决定了。你是不是约了普兰特什么事。”“噢,本来说明天做工艺作业,后天做也一样。”“什么时候交呢?”“星期一。”“这不大好。一是完成作业是要紧的事,不能随便推移时间;再者普兰特恐怕已经做好了准备,违约不好。你忘了上次你约他来一起做游戏,结果他临时改变了主意,你是多么生气?”科尔犹豫了,妈妈理解他的心情:“这样吧,你明天先去做作业,什么时候做完,我们就什么时候出发,反正也不太远,去了先休息,第二天再玩,好不好?我们遵守约定,才是负责的表现。”★

这里全家人都为科尔做了一点小小的牺牲,但这是值得的,爸爸及全家的支持教会了科尔要对自己的行为、言行负责任,要尊重别人,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要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的品质,父母常常是要做出牺牲的,这也是做父母应有的责任。

给父母的建议:培养男孩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今后他对社会、对家庭的价值体现。没有责任心的人,既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感情的回报。每位家长都应该格外重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切不可轻易疏忽。一般来说,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家长应把握以下几个常用的原则:

1.从对自己负责到对他人负责

不可想象,一个对自己不能负责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因此,家长对男孩责任心的培养应从男孩自身抓起,为男孩灌输责任意识,纠正以往不负责任的举动。

2.别让男孩找借口

找借口几乎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生活中男孩常常会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和借口,来推托自已所做的事情。家长们应及时而理性地纠正孩子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清除滋生“不负责任”的土壤。

3.让男孩承担一部分家庭事务

男孩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应该享受其权利,当然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

4.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让男孩在生活中感受责任的分量,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维护一次公共财物的举动,一件表示同情心的事情。男孩积极主动时应给予表扬鼓励,疏忽或漠视时应给予批评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让男孩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5.懂得放手

在家庭教育中,男孩责任心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家长越俎代疱是无济于事的。有的家长盼子成才心切,竟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检查作业错误,这是一种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

6.己正方能他正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男孩来说也是一面镜子。从一定角度来说,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男孩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可以培养出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让男孩知道什么是责任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儿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里根应该庆幸,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让自己懂得什么叫责任的父亲。里根的父亲懂得“小男子汉”应当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打碎了玻璃,就要相应赔偿,如果钱不够的话,父母可以借钱给他,但这不意味着他会得到父母一分钱的“财政补贴”,为了偿还这笔债务,里根必须要有自己的还款计划。比如,早晨为附近的邻居送牛奶、取报纸,周末为别人修剪草坪,节约自己每周的零花钱,等等。

★有一次,一位外国妈妈带着自己7岁的儿子到中国一个朋友家做客。

女主人对外国友人的到来非常高兴,特别学习了西餐的做法。她对外国母子说:“今天我做西餐给你们吃,你们尝尝中国人做的西餐味道好不好。”

7岁的男孩听女主人要给她们做西餐,心想:中国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于是,当女主人问他吃不吃的时候,小男孩坚定地回答:“我不吃。”

等女主人把西餐端上来的时候,小男孩一眼就看到了漂亮的冰淇淋。这么好看的冰淇淋味道肯定很好!小男孩有点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女主人很高兴男孩能够喜欢自己做的冰淇淋,就高兴地把冰淇淋端到小男孩面前,说:“来,吃吧!”

谁知,男孩的妈妈严肃地对女主人说:“不行,我儿子说过他不吃西餐,他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今天他不能吃冰淇淋!”

小男孩着急地哭起来:“妈妈,我就想吃冰淇淋!”但是,这位妈妈根本不为所动,只是对儿子淡淡地说:“你得为自己负责。”

女主人看着,觉得男孩的妈妈也太认真了,就说:“给他吃吧,孩子总是这样的。”

男孩的妈妈严肃地对女主人说:“亲爱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结果,无论男孩怎么哭闹,妈妈就是不同意让他吃冰淇淋。★

孩子们做事情经常是随心所欲的,如果我们不加以引导,这种倾向就有可能让孩子变得不懂得自制。故事中那个外国妈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不管事情大小,在孩子作出决定或者说出某句话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你的儿子从学校回家比平常晚了半小时,你会怎么做?斥责?怒骂?当然不,这些方式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孩子的叛逆和反感心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上面故事中的外国妈妈遇到这件事她会怎么做?从她处理冰激凌这件事情来看,她会对孩子表示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玩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我们可要遵守。”

因为这个妈妈明白,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在培养男孩的责任心之前,我们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男孩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这样,孩子才会明白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理。

给父母的建议:允许男孩犯错,但是不允许他推卸责任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先生的家门上,一块花色玻璃被打碎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高桥先生和他的夫人按照东方人的思维习惯,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赔礼道歉。然而,他们想错了。

那对美国夫妇在儿子闯祸之后,根本就没有出现。

第二天一大早,是那个孩子自己在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了一块玻璃。小家伙彬彬有礼地说:“叔叔,对不起。昨天我不留神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为商店已经关门了,所以没能及时赔偿。今天商店一开门,我就去买了这块玻璃。请您收下它,也希望您能原谅我的过失。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请您相信我。”

高桥夫妇不仅原谅了他,而且喜欢上了这个懂礼貌的孩子,他们款待孩子吃了早饭,还送他一袋日本糖果。

原以为事情画上了句号。出人意料的是,当孩子拿着那袋糖果回家之后,那对美国夫妇却出面了。他们将那袋还没有开封的糖果还给了高桥夫妇,并且解释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个孩子在闯了祸后,不应该得到奖励。★

茨格拉夫人曾说:“有时候,做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男孩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让他逃避责任。男孩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做出很‘遗憾’的决定。”

孩子年幼,一般做不出太“出格”的事,如果父母总是出面代孩子“受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因为有父母“罩着”,万事都可迎刃而解,从而逐渐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中国有句古话:“好汉做事好汉当。”孩子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让他自己向人家道歉,赔偿损失,这不仅是为了取得别人的原谅,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切实负起责任来,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以便将来独立地全面承担人生的责任,非常有好处。

要想让自己的男孩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应该教育男孩要勇于为自己的过错负责。犯了错误要勇于认错,承担犯错带来的一切后果,而不是推卸责任,责怪别人。这样,男孩才能承担大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领风骚。

▲引导男孩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成员

案例:“懒惰”的妈妈和勤劳的儿子

★儿子今年上五年级,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小当家”了。

儿子不仅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会帮助父母做家务,最拿手的是煮饭。每次他都能把饭煮的软硬正好。他还会做一些家常菜。

从儿子上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把当家的大权交给他,诸如关门窗,检查电器开关、洗碗筷、做晚饭之类的,一概由儿子全权负责。

当儿子还在上幼儿园时,我们发现他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都很强,便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动手能力,教他一些自理的本领。每当回忆起儿子第一次当家的情景,我们总是记忆犹新,感慨颇深。

五年前,儿子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小鬼当家”的经历。

开学前几天,我们给他打了“预防针”,让他明白从今往后,他要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开门关门,自己做午饭,自己去上学,放学后自己回家……这一切都要他自己去完成,没有爸爸妈妈陪同。

儿子很自信,拍着胸脯许下诺言。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儿子就出了洋相:钥匙没带。中午,我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我安慰他,让他别着急,接着告诉他怎么做。

第一天当家,儿子就体会到了有家不能归的滋味,心里很不好受。我们完全理解儿子此时的心情,毕竟年龄还小,容易丢三落四。我们没有责怪他,而是告诉他:万事开头难,慢慢就会习惯的。于是儿子乐呵呵地继续当家。而且,家务活越干越熟练。

其实,孩子本身也并不希望事事都由家长包办,他也想“逞逞能”,在某些方面“显山露水”,好赢得家长的夸奖。作为父母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营造出一种氛围,让孩子去闯荡,去磨炼。

五年来,我们从未接送过儿子,午餐都由他自己做。家里许多事情我们都很放心地交给他管理,他干得井井有条。我家的小鬼正是在许多磕磕碰碰中,学会了自我管理,成为一名当家能手。★

可以这样说,儿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男孩在小的时候表现出了愿意帮助家长做事,但是可能父母会出于各种考虑,不愿意让他来做,时间长了,孩子对劳动的热情也就被逐渐抹杀了,变的越来越懒,什么都不会做而且也不愿去做,反正一切都有父母代劳。所以,父母如果想让自己的男孩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成员,就要树立他的家庭观念,让他明白他同样有义务有责任为家庭做点小贡献,这样也更有利于父母和男孩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对家长和孩子都大有益处。

首先,家长及时地发现男孩的长处,并给予了他锻炼的机会。家长的悉心指导和大胆放手,让孩子有施展拳脚的空间。男孩遇到困难时,家长能够及时地协助孩子解决,并不忘鼓励。家长这种明智的做法会让孩子在处理一些家庭事务中得到一种成功后的快感,并激励自己去一次次获得这种快感。

给父母的建议: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